黄花菜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研究
2021-07-26贾立海张子元徐淑贞张立沙
贾立海,张子元,徐淑贞,张立沙
(1.河北省水土保持工作总站,河北 石家庄 050011;2.河北滨丰优良种苗科技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61)
黄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属百合科、萱草属,又名萱草、忘忧草、金针菜、萱草花,是一种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根近肉质,中下部常有纺锤状膨大,叶子狭长带状,花朵漏斗形,花色橙黄。其性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对吐血、大便带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等有疗效,可作为病后或产后的调补品。黄花菜适应性强,耐贫瘠、耐旱、抗寒,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合在海拔300~2 500 m生长,地缘或山坡均可栽植,一经栽植可生长多年。黄花菜春季萌发早,叶子翠绿,观绿期长,盛花期一片金黄,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新鲜花蕾营养丰富,经简单加工,制成干品耐贮藏便运输,可供人们长期食用;根系发达,密集成网格,固持土壤;叶子茂密,可截留雨水,涵养水源,可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黄花菜是集经济、生态与观赏价值于一体的优良地被植物。
河北省北部燕山山区-冀北山区平均气温较低,无霜期短,高寒、干旱、少田,贫困人口多,植被立地条件差、种类少。在冀北山区小流域和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中,迫切需要生态防护作用与经济效益兼顾的植物品种。以往研究多集中于黄花菜的栽培技术、组培繁殖、病虫害防治、贮存、加工利用等方面【1-13】,且黄花菜被引种栽植到新疆、黄土高原、北京等多地进行试验研究【3,5,14】。王永峰【15】着重探讨了黄花菜在田间地埂的水土保持作用,侧重于效益的分析。2012年《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发表了一篇关于黄花菜是一种优良的水土保持植物的文章【16】。但至今,还未见到关于黄花菜的水土保持性能指标研究的报道。本研究主要黄花菜的水土保持性能指标进行分析研究,旨为黄花菜在冀北山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基本依据,增加冀北山区小流域、坡耕地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的生物措施选择,并进一步丰富冀北山区适宜的植物品种资源。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土城镇四间房村。丰宁县属温带-中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区,冬长夏短,春秋天气复杂,气温变化剧烈,日照充足,大风日数较多,坝上、坝下不同区域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具有明显的高原-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从2月起逐月增高,7月为最热月,8月温度开始下降,1月为最冷月。丰宁县冬季寒冷干燥少雪;春季干旱多风,气温回升快;夏季温暖,6—8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秋季凉爽,昼夜温差大,易出现低温霜冻。
丰宁县地理坐标为40°96′N、118°73′E,海拔1 020 m,年均气温6.2℃,1月极端最低气温-28.6℃,年日照时数2 903.6 h,大于10℃年积温为1 082~1 489℃,无霜期为110~145 d,多年平均年降雨量450 mm;土壤质地为壤土,pH为6.99,属中性土壤,土壤中有机质含量9.101 g/kg、氮0.694 g/kg、速效磷2.9 mg/kg、速效钾49 mg/kg,地块平整,向阳,肥力较差,田间管理一般。后期黄花菜生长主要靠自然降雨。
2 试验材料
研究时间为2018年5月—2019年12月,研究对象为2 a生黄花菜,试验区面积667 m2。黄花菜萌蘖丛生,一般按4芽/丛(墩)栽植,行株距50 cm×32 cm,栽植密度4 168丛(墩)/667 m2。
3 试验方法
黄花菜水土保持性能指标主要参照《水土保持试验规程》(SL419—2007)中的相关规定方法进行测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3.1 枯落物持水性能测定
在试验区内按对角线取样,样方大小为1 m×1 m,重复3次,收集样方内所有枯落物,清除杂质,称重,推算出每公顷枯落物总质量;采样风干,测得枯落物自然含水率和干质量;将称过的枯落物用细纱布袋包好完全浸泡于水中,24 h后取出称重,计算出黄花菜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及最大持水率;采用室内浸泡法测定枯落物各时段的持水量及吸水速率,时间设置为0、0.5、1、1.5、2、3、4、6、8、10、24、48 h。
3.2 冠层截留雨水能力测定
在降雨季节,随机选定试验区内3个有代表性的0.5 m×0.5 m的样方,剪取样方内黄花菜所有枝叶,分别称其重量,浸入盛有清水的容器中让叶子充分吸水,30 min后取出至叶子不再滴水时重新称重。如此,重复3次,先计算出叶子最大吸水率P,然后根据P计算出冠层截留量H。
式中:P为枝叶最大吸水率(%);g1为吸水前的枝叶样品重量(kg);g2为吸水后的枝叶样品重量(kg);H为冠层截留降水量(mm);G为每个样方叶子的平均重量(kg);W为样方面积(m2)。
3.3 根系结构研究
在试验区,随机选取3个具有代表性的面积为50 cm×50 cm的样方,每10 cm为1层,挖掘垂直剖面0~40 cm内的黄花菜土层根系,用布袋包住,用清水冲洗,直至不再有泥土附着,经水分控出不再有水珠滴出,再用吸水纸把表层水吸干,及时称取鲜重。之后,用直尺分别测量不同直径的根系,须根划分为0~1、1~2、2~3、3~4 mm 4个等级,肉质根划分为0~1、1~2 cm 2个等级,并及时记录数据。
3.4 单丛固土能力测定
选择试验区内具有代表性的样株,重复3次,人工挖取黄花菜的完整根系。挖出后,及时称重并记录数据。
4 结果与分析
4.1 黄花菜的枯落物持水性
黄花菜的枯落物持水性,详见表1。
表1 黄花菜枯落物持水性
由表1可知,2 a生黄花菜枯落物最大持水率平均值为248.15%,平均每个样方枯落物质量为0.560 kg,可吸水1.390 kg,从而可以算出每公顷枯落物约有5.60 t,每次降雨最多可吸收13.90 t雨水。这表明,一方面,黄花菜叶子繁茂,生长量大,凋落物较多,茂密的叶子可阻止雨水对地面的直接侵蚀;另一方面,凋落物形成的枯落物层可以有效地吸收地表水,增加土壤含水量,减少地表径流量,从而可以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黄花菜枯落物吸水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黄花菜枯落物吸水过程
由图1可知,黄花菜枯落物在最初3 h之内吸水速度较快,尤其是0.5 h内吸水速度增加迅速。随着时间的推移,枯落物吸水速度增加趋势逐渐趋于平缓,在吸水48 h之后基本达到饱和状态。此时,枯落物达到最大持水量。
4.2 黄花菜冠层截留雨水能力
黄花菜冠层截留雨水能力,详见表2。
表2 黄花菜冠层截留雨水能力
由表2可知,2 a生黄花菜叶子最大吸水率为12.46%~15.24%,冠层截留降水量为0.65~1.12 mm,这表明黄花菜生长发育期间,叶子茂盛,在夏季降雨季节能够截留雨水,降低雨滴对地面的击溅能力,减少地面径流,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4.3 黄花菜根系结构分布情况
黄花菜根系分层结构参数值,详见表3。
表3 黄花菜根系分层结构参数值
由表3可知,黄花菜须根系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内,直径主要为0~1、1~2、2~3 mm 3个范围。其中,0~1 mm直径的根系在各土层所占比重最大,在0~10、10~20、20~30、30~40 cm土层内长度分别为24 723.9、6 025.8、2 077.7、1 882.3 cm,所占比重分别为69.68%、16.98%、5.86%、5.3%,且在0~20 cm土层内占比达86.66%,长度达30 749.7 cm。
黄花菜肉质根系在0~40 cm土层内均有分布,直径主要在0~1、1~2 cm范围内。其中,0~1 cm直径的肉质根系在0~10、10~20、20~30、30~40 cm土层内长度分别为2 168.4、646.4、212.6、297.3 cm,所占比重为61.16%、18.23%、6.00%、8.39%,在0~10 cm土层内占比最大,且在0~20 cm土层内占比达79.39%;1~2 cm直径的根系主要分布在0~10 cm土层内,长度为220.6 cm,所占比重为6.22%。因为直径0~1、1~2 cm肉质根系在0~20 cm土层内占比达85.61%,所以肉质根系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内。
4.4 黄花菜单丛固土能力
黄花菜根系固土能力,详见表4。
表4 黄花菜根系固土能力
由表4可知,黄花菜单丛固土能力平均值为14.00 kg,按种植密度60 000丛/hm2计算,可固土840 000.00 kg/hm2,从而可算出黄花菜可固土约840.0 t/hm2。黄花菜肉质根和须根发达,随着生长,根幅越来越大,2 a生黄花菜根系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内。随着年限的增长,根系会往更深土壤延伸,根系相互联通,形成网络,可牢固土体,增加土体稳定性。
5 结论
(1)栽植2 a的黄花菜枯落物最大持水率平均值为248.15%,枯落物约有5.60 t/hm2,每次降雨最多可吸收13.90 t雨水。
(2)黄花菜叶子最大吸水率为12.46%~15.24%,冠层截留降水量为0.65~1.12 mm。
(3)黄花菜须根系(直径0~1、1~2、2~3 mm)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内,0~1 mm直径的根系在各土层所占比重最大,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内,占比达86.66%;肉质根系(直径0~1、1~2 cm)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内,占比达85.61%。
(4)黄花菜单丛固土能力平均值为14.00 kg,可固土约840.0 t/hm2。
综上,黄花菜适应性强,耐旱抗寒,花蕾可加工利用,叶子可截留降水,枯落物能够有效增加土壤入渗、涵养水源,密集的根系固持土壤,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建议在水土流失治理区示范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