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甜糯型鲜食玉米新品种白甜糯209的选育

2021-07-26李洪涛许瀚元李淑芬

中国蔬菜 2021年7期
关键词:糯玉米斑病鲜食

王 军 李洪涛 许瀚元 祝 庆 李淑芬 迟 铭

(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006)

甜糯玉米具有生长周期短、复种指数高,种植成本较低、经济效益较高,食用风味好、营养成分高(蛋白质、氨基酸含量高于普通玉米)、加工方便等优良特性。其组配模式为甜糯种质(shshwxwx)与糯性种质(ShShwxwx)杂交,F1籽粒表现为糯质(Shshwxwx),F2甜质籽粒与糯质籽粒比例为1∶3,兼具甜玉米“甜、脆、鲜”和糯玉米“糯、绵、香”的优点,深受种植户和消费者青睐。针对生产消费需求,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以高品质的鲜食糯玉米、甜糯玉米种质为基础,育成了甜糯型鲜食玉米新品种白甜糯209。

1 选育过程

母本LN38是2011年以中玉05与贵州地方品种麻江糯包谷杂交F1为基础材料,连续自交3代后再经单倍体诱导系诱导纯合的稳定自交系。株型松散,株高165 cm,穗位高65 cm,全株16片叶,叶片浅绿色,花丝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3.2 cm,穗粗3.5 cm,穗行数12行,行粒数20粒,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糯质、皮薄,食味品质好,配合力高,中抗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父本LN205是2010年以甜玉米晶甜3号为供体亲本,与本院自育糯玉米自交系LN16连续回交6代、自交1代选育而成的稳定自交系。株型半紧凑,株高170 cm,穗位高70 cm,全株18片叶,叶片深绿色,花丝紫色,果穗锥型,穗长14.0 cm,穗粗4.5 cm,穗行数14行,行粒数28粒,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甜糯双隐,甜度高,抗倒伏能力强,配合力高,高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纹枯病。

2013年在海南育种基地配制杂交组合,2014年进行筛选鉴定试验,组合LN38 × LN205田间表现高抗大斑病、小斑病,中抗纹枯病,抗倒伏能力强,丰产稳产性好,商品外观及鲜食品质好。2015—2016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17—2018年参加江苏省糯玉米区域试验,2019年参加江苏省糯玉米生产试验,2021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名称为:白甜糯209,审定编号为:苏审玉20210028。近年来在江苏省及其周边地区累计示范种植0.5万hm2(7.5万亩)。

2 选育结果

2.1 丰产性

2.1.1 品种比较试验 2015—2016年夏季在本院东辛农场试验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苏玉糯5号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5 m2;6月20日播种,4行区,株距28 cm,行距60 cm,9月10日左右采收,其他栽培管理措施同当地大田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表1),白甜糯209平均每667 m2鲜穗产量834.5 kg,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10.9%,两年的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表1 白甜糯209品种比较试验产量结果

2.1.2 区域试验 2017—2018年参加江苏省糯玉米区域试验,以苏玉糯5号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5 m2,四周设保护行;种植密度为4 500株 ·(667 m2)-1,其他栽培管理措施同当地大田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表2),白甜糯209两年平均每667 m2鲜穗产量836.8 kg,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10.1%。

表2 白甜糯209区域试验产量结果

2.1.3 生产试验 2019年参加江苏省糯玉米生产试验,以苏玉糯5号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排列,2次重复,小区面积30 m2;种植密度为4 500株 ·(667 m2)-1,其他栽培管理措施同当地大田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表3),白甜糯209平均每667 m2鲜穗产量896.1 kg,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14.7%。

表3 白甜糯209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2.2 品质

2017—2018年进行区域试验和2019年进行生产试验时,江苏省种子管理站组织专家进行品尝鉴定。结果表明(表4),白甜糯209品质优良,3年平均分为85.3分,与对照苏玉糯5号相当;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达到农业农村部颁布的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NY/T 524—2002)。

经扬州大学农学院测定,白甜糯209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7.5%,皮渣率8.1%,优于对照苏玉糯5号(表4)。

表4 白甜糯209品质鉴定结果

2.3 抗病性

2017—2019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进行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表5),白甜糯209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纹枯病,高感腐霉茎腐病、粗缩病。

表5 白甜糯209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结果

3 品种特征特性

白甜糯209为中早熟甜糯型鲜食玉米一代杂种,播种至鲜穗采收83 d(天)左右。幼苗叶鞘紫色,花药黄色,颖壳淡绿色,花丝淡紫色,叶片淡绿色;成株株型半紧凑,株高217 cm,穗位高105 cm,总叶片数17片左右。果穗筒型,穗长19.1 cm,穗粗4.5 cm,穗行数14行,行粒数33粒,籽粒白色,穗轴白色,籽粒甜糯比例1∶3,鲜穗出籽率66.8%,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7.5%,皮渣率8.1%,品质优。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纹枯病,高感腐霉茎腐病、粗缩病,每667 m2鲜穗产量900 kg左右,适宜在江苏省及其周边相似生态区种植。

4 栽培技术要点

江苏地区春栽3月25日至4月15日播种,夏栽6月20日至7月10日播种,育苗移栽或地膜覆盖栽培可适当提前15 d(天)左右。播前晒种2~3 d(天),每100 kg种子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50~200 mL拌种,可以预防腐霉茎腐病;播种期应避开灰飞虱迁飞期,预防粗缩病发生,若遇到灰飞虱迁飞高峰期,可喷施3%啶虫脒乳油2 000倍液。适宜播种密度为60 000~67 500株·hm-2,播种后出苗前使用50%丁草胺乳油(每667 m2用量150~180 mL)或60%丁草胺乳油(每667 m2用量125~150 mL)等均匀喷洒畦面,灭除杂草。需进行隔离种植,空间隔离要求在500 m以上,时间隔离要求相差20 d(天)以上。白甜糯209以采收青果穗为主,施肥原则以早施促早发为重点。每667 m2施肥总量一般不低于纯N 20 kg、P2O510 kg、K2O 15 kg;基肥40%,苗肥20%,穗肥40%。田间应做好沟系配套,防涝防旱。注意防治地老虎和玉米螟,采收前30 d(天)禁止用药。适时采收,春播在吐丝盛期后20~22 d(天)采收,夏播在吐丝盛期后22~24 d(天)采收。

猜你喜欢

糯玉米斑病鲜食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甜蜜糯玉米的发现及应用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黄瓜靶斑病咋防治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杨凌高叶酸鲜食玉米成健康餐桌『新贵』
北方糯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研究
浅析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
试论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