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家三代:见证“武钢”峥嵘岁月

2021-07-26杨双双

今日中国 2021年7期
关键词:武钢一代人青山

文|本刊记者 杨双双

2019年7月28日,武汉,在武钢有限焦化公司,7号、8号焦炉拆除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胡昇一家三代,见证了武钢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见证了青山这片土地的蝶变。

六月的武汉阴雨绵绵。青山区江滩广场修缮一新,重新粉刷的大型吊机、起重机,不仅保留了原来的工业文化,一股现代气息也扑面而来。青山区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是华中地区工业重镇,是“一五”计划时期国家投资建设的新型工业基地,素有“十里钢城”之美誉 。

今年74岁的老党员胡昇,从小生活在这里,是新中国“钢铁长子”—武钢的退休职工。最近,他时常来到这里,望着几十米高的大吊机像巨人一样,站在江边,往事不禁涌上心头。

扎根:十万大军云集青山

“工业要出关、钢铁要过江!”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中国钢产量仅15.8万吨,不足当时世界钢产量的千分之一,为了改变当时“北重南轻”的钢铁工业布局,毛泽东、周恩来提出这一科学论断。1952年5月6日,中共中央正式决定,在武汉附近的青山地区,兴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1954年,来自全国各地十万大军云集武汉,胡昇的父母受命从广州出发,作为技术干部前往武汉,支援武钢建设。次年,8岁的胡昇也随之跟来。

“我的父亲毕业于广西大学,是一名机械工程师。武钢筹备之初,他千里迢迢来到这里,负责机械设备的组织、调运工作。”胡昇回忆说,“刚踏上青山的土地,一片荒芜、杂草丛生。建设者们在“荒五里”(对非耕地或林地及建筑用地等土地的统称)开疆拓土,搭建简易的工棚安家落户,支援武钢建设。低矮简陋的工棚平房成片排开,一度住着1.37万户、4万多名居民。”

为了运输物资,江滩一个个码头建起来了,父辈们日日夜夜在此工作,先是往岸上运送砖瓦、砂石等建筑材料,然后来自全国 1000 多家厂矿企业制造的各种机器设备也被送到这里。

一时间,长江畔,青山脚下,车水马龙,灯火通明。为确保一号高炉顺利建成投产,技术干部、工人师傅们吃住在厂里,渴了喝点水,困了就在办公室椅子上靠一靠,谁都不觉得苦。

“今天看不到,我明天再来;明天看不到,我以后还来。总而言之,我三顾茅庐也要看到你们出铁。”毛泽东来到武钢出铁台前,眼睛不时地盯着出铁口。1958年9月13号,随着人们的一声高呼,武钢第一炉铁水喷涌而出,比计划提前了10多个月。从此,新中国“钢铁长子”诞生了。

那是一个想钢盼钢的时代。可没想到,1959年至1961年,中国农田连续几年遭受大面积自然灾害所导致的全国性粮食和副食品短缺,使新中国面临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胡昇感慨地说,“在物资匮乏,‘炉子保温人保命’的困难时期,家里每人每月只能分20几斤粮食,但工人们没有怨言,一天也没有停产。”

昔日低矮简陋的工棚平房成片排开,武钢职工一度住在这里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钢铁工业发展之路既有鲜花,也有荆棘,但勤恳踏实的钢铁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钢铁产业发展道路,一个个钢厂的成立,为祖国经济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

开放:“春风”又绿江南岸

1968年,高中毕业的胡昇上山下乡,1970年被抽调到第一冶金建设公司,接力武钢的第二轮创业。

“入职之初,我就参加了4号高炉会战。经过千锤百炼,在生产一线锻造出四根几百公斤的大螺栓,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胡昇为此写了《红炉》,编排成节目,歌颂工人师傅们建设武钢红火般的热情。

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的缓和,对外开放的思想逐渐萌芽,武钢最先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1974年,武钢从国外引进一米七轧机系统,开创了中国系统引进国外钢铁技术的先河,武钢人开始了第二次创业,也拉开了中国钢铁工业走向现代化的序幕。

此时,青山再次成为10万建设大军的集结地,迎接他们的是挂满厂区的标语横幅—“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当时,中国轧钢能力不足,钢板和钢管缺口极大,而‘一米七”的投产彻底打破了中国多个钢材品种的进口依赖。此后几十年,武钢产品迅速走红全国,走向世界,专利、核心技术不断产生。

“争气!争光!争一流!”面对困难,十里钢城掀起了科技攻关的热潮,迎来了炼钢厂最辉煌的时期。20世纪70年代,中国钢铁工业格局基本稳定。沿海一带,鞍山、上海、北京、天津、本溪、唐山进行钢铁布局;内陆则有太钢、马钢、包钢、攀钢、武钢等钢厂。

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1976年,胡昇与妻子结婚,一年后儿子出生。他清晰地记得,“当时在单位分的工棚里结婚,一间屋子,一张大床,买了一个大布帘子隔起来,外侧会客,妻子在帘子后面。”

直到1983年左右,胡昇一家搬离了工棚,在红钢城住宅区分得了一套“有门牌号的房子”,和工友龙师傅一家共用两室一厨一卫。20世纪90年代中期,胡昇分得一套约50平方米的房子,有独立厨卫、卧室、小客厅,从此告别了“团结户”。

改革开放后,中国钢铁企业涅槃腾飞。1996年,中国钢产量突破1亿吨,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实现了几代国人的梦想,既壮了国威,也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的强大力量。

创新:铺就现代化转型之路

在耳濡目染之下,胡昇的儿子继承了父辈吃苦耐劳、奋勇拼搏的优秀品格。1995年,他接过接力棒,迎来了武钢的第三次创业。

“过去钢铁工人工作劳苦、收入低,现在钢铁企业都绿色化、智能化。”胡昇说,“跟我们抡着铁锤锻钢不同,儿子只需面对电子屏幕操作轧钢机。”

2005年以来,武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推进第三次创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走出去”战略取得突破,内部改革持续深化,相关产业健康发展,节能减排成效显著,职工生活持续改善。

随着最后一炉铁水缓缓流出,曾为新中国炼出第一炉铁水的武钢一号高炉于2019年10月14日上午10时,宣布永久停产。61年来,一号高炉已累计生产数千万吨生铁,为国民经济的建设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100米外的炼铁集控中心却在加紧施工。高炉操作工今后无需到现场辛苦作业,全部实现智能操控。

“现在走进武钢冷轧厂112机组,可以看到机器人有节奏地为新下线钢卷打印标签,这是武钢进入机器人应用时代的重要标志。”胡昇自豪地说,“六十多年来,武钢从红色的钢厂,到绿色的钢厂,现在正逐步走向智能化的蓝色钢厂。”

与此同时,青山正重焕青山绿水之魅力。曾经的棚户区已于2007年启动改造,10年间建成青宜居、青和居等5个安置房小区,有安置房16959套,棚改居民全部回迁安置。胡昇一家过上了小康生活,并继续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释放幸福能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从在“荒五里”青山起步,到“一米七”轧机,到连续6年进入世界500强,再到与宝钢集团重组,共同打造世界级钢铁技术创新平台。胡昇一家三代,薪火相传,见证了武钢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见证了青山这片土地的蝶变。

百年来,在党的领导下,钢铁行业从一无所有,靠着无数“钢铁人”的前仆后继,奋斗至今。从新中国成立的“国内钢产量不足每个国人打一把菜刀”,到党的十八大以来,钢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再到今天高质量发展,在全世界举足轻重,百炼成钢。一路走来,中国钢铁行业的创业史,正是党的百年奋斗史的缩影。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峰,努力争取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此,胡昇表示,“这种形势下,武钢率先提出了2023实现完成碳达峰,2050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是武钢人的承诺,也是中国钢铁人的责任与担当。”

曾经的棚户区已于2007年启动改造,如今棚改居民全部回迁安置

猜你喜欢

武钢一代人青山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一代人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日照青山多妩媚
每一代人都被质疑“垮掉的一代”,但每一代都没有垮
一座城的独家记忆
我们见证了
青山的起伏
武钢今昔
我们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