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中国原则:中国共产党对台大政方针的基石

2021-07-26杨亲华

今日中国 2021年7期
关键词:两岸关系原则

文| 杨亲华

中国的主权和领士完整不容分割,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不容否定,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不容改变。新中国成立后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无论台海局势如何风云变幻,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绝不动摇。

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处理台湾问题的根本指导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的决策基石。其实质和核心涵义是:中国的主权和领士完整不容分割,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不容否定,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不容改变。新中国成立后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无论台海局势如何风云变幻,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绝不动摇。

一个中国原则:发端于新中国外交方针

一个中国原则产生于新中国处理与外国建交问题时反对“双重承认”“两个中国”的斗争中。

早在1949年初,中共领导人就开始考虑新中国对外政策。时值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如何处理旧中国的外交关系问题已经提上中共领导人的议事日程。1949年1月举行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发布了《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确定了三条重要外交方针:即新中国外交上要立于主动地位;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不受任何屈辱外交传统束缚;实现中华民族独立解放。毛泽东在1月19日对该文件修改时,增加了两条关键内容:“凡属被国民党政府所承认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使馆、公使馆、领事馆及其所属的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在人民共和国和这些国家建立正式外交以前,我们一概不予承认……”“不允许任何外国及联合国干涉中国内政。因为中国是独立国家,中国境内之事,应由中国人民及人民的政府自己解决。如有外国人提到外国政府调解中国内战等事,应完全拒绝之。”上述重要外交方针,可以看作一个中国原则的逻辑起点。

2020年9月30日,国台办在北京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

同年4月30日,毛泽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言人起草的声明进一步明确新中国建交原则: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与外国建立外交关系;“外国政府如果愿意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力量的关系”。

6月15日,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发表讲话,再次表示:“任何外国政府,只要它愿意断绝对于中国反动派的关系,不再勾结或援助中国反动派,并向人民的中国采取真正的而不是虚伪的友好态度,我们就愿意同它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原则基础上,谈判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中共中央为新中国制订的、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精神的外交方针和与外国建交原则,随后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从法律上作了规定。

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向全世界宣布了新中国和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的原则:“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愿与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

新中国成立之时,正值联合国第四届大会召开之际,1949年11月15日,周恩来致电联合国秘书长赖伊及联大主席罗慕洛,向其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业已基本上解放了全中国的土地和人民,且已得到全中国人民的热烈拥护。而国民党反动政府已丧失了代表中国人民的任何法律的与事实的根据。我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正式要求联合国,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原则与精神,立即取消‘中国国民政府代表团’继续代表中国人民参加联合国的一切权利,以符合中国人民的愿望。”

英国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但它无意断绝与国民党残余政权的关系,且追随美国,在联合国及其所属机构内搞“双重承认”。

当时正在苏联访问的毛泽东对中英建交问题高度重视,先后数次致电中央,就中英建交谈判的时机、程序、内容、核心问题及前提条件等提出指导意见。

2021年6月19日,台湾新北市青年夏允浩(左二)在广西横县参加直播实训

毛泽东在电文中表示,同英国的建交谈判,须着力处理三大问题,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是,“与国民党断绝关系范围的问题”,也就是说,凡愿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均应遵照国际法和一个中国原则,必须断绝与国民党残余政权的关系,即必须承诺不与台湾当局建立任何官方性质的关系;如果对方是联合国的会员国,还必须赞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唯一合法代表,支持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这实质上也就是一个中国原则内涵。

这个由毛泽东倡导确立的原则立场,至今依然是指导中国外交工作,防止在国际上制造“双重承认”或“两个中国”的根本指导方针。

在“联蒋抵美”的斗争中形成“一个中国”概念

进入1958年,在炮击金门的斗争中,毛泽东首次在一个中国问题上找到国共两党共同点,适时提出“联蒋抵美”方针,将处于政治上对立、军事上对峙的台海两岸连结起来,拉住蒋介石当局共同反对或抵制美国制造“两个中国”图谋,维护中国领土主权完整。

从1957年开始,美国拖延直至中断中美大使级会谈,并加快推行“两个中国”政策的步伐。1958年夏天,国民党当局在美国的怂恿下向大陆进行军事挑衅,台海局势顿时紧张起来。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中共中央决定炮击金门,加强对美斗争。

解放军炮击金门后,基本上封锁了金门岛,切断了金门的海上补给线。美国派军舰为向金门提供补给的国民党运输船队护航失败后,即向蒋介石提出从金门、马祖撤军。

对此,毛泽东在分析之后指出:美国“要拿沿海岛屿交换台湾,我们是原则上不能交换台湾。你这个沿海岛屿交我们,台湾就成为独立国。”

9月30日,杜勒斯发表声明称,如果在台湾地区“有了可靠的停火”,在金门、马祖保持大量部队就是“愚蠢的”。

蒋介石则坚决反对放弃金、马。美台双方在金、马撤军问题上矛盾激化。

据此,毛泽东果断决定实行“联蒋抵美”政策,抓住蒋介石反对“两个中国”这一条件,争取国民党当局,共同挫败美国“两个中国”图谋。

10月6日,毛泽东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开宗明义表示:“台、澎、金、马是中国领土,这一点你们是同意的,见之于你们领导人的文告,确实不是美国人的领土。台、澎、金、马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是另一个国家。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没有两个中国。这一点,也是你们同意的,见之于你们领导人的文告。”

这是中共主要领导人首次提出“一个中国”的概念,为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奠定了理论政策基石,对对台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个中国原则: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

1964年1月,中法建交。中法建交声明表示:“按照国际惯例,承认一个国家的新政府不言而喻地意味着不再承认被这个国家人民推翻的旧的统治集团。因此这个旧的统治集团的代表不能继续被看做是这个国家的代表。”这是新中国首次在与西方大国的建交公报中将一个中国原则确立下来,对国际社会特别对西方国家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1969年美国开始缓和与中国关系。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在会谈中,周恩来向基辛格表明了中方“一个中国”的立场。对此,基辛格表示: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不支持台湾独立,表明美国政府基本上接受了中方立场。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发表的中美《上海公报》表示:“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上海公报》奠定了中美两国建交谈判的基石。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大通过2758号决议,明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它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1972年9月,中日建立外交关系,日本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关于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立场。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公报首次明确完整地概括了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内涵,即: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国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至此,世界上所有大国和大多数国家普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

一个中国原则:制定对台大政方针的根本性指导原则

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关于“一个中国”思想的基础上,首次将其作为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制定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中共三中全会后一个时期,正是“一国两制”构想形成的重要时期。邓小平多次谈及制定这一科学构想的“一个中国”基础。

我们的大脑有一种模式拼接能力:在处理零散信息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将它们按照某种之前曾经遇到过的模式拼接起来,并总是以一种我们自以为有意义的模式。甲向乙提起“你当初不是说……”的时候,乙大惊失色地喊“天哪,我什么时候说过……”不能排除乙记忆力差的情况。

一次是1979年1月24日邓小平会见美国时代出版公司总编辑多诺万时的谈话。邓小平说,“我们要求台湾回到祖国怀抱的政策和原则合情合理。我们尊重台湾的人士。台湾作为一个地方政府当局拥有它自己的权力,但必须是在一个中国的条件下。”“这个要求就是一条,一个中国,不是两个中国,爱国一家”。一次是同年1月31日,他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时说:“关于台湾问题,现在我们不强调用武力解决,我们提出了非常合情合理的政策。台湾可以保持它现行的政治制度,甚至台湾当局可以拥有其军事权力。问题是只能是一个中国。”

自台湾问题产生后的相当一个时期内,两岸双方在“一个中国”这一根本问题上是具有共识的。但随着台湾老人政治的凋零,中共领导人对于台湾当局继任者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开始产生疑虑。1985年5月,邓小平就曾尖锐地指出:我们正在设法解决台湾问题。蒋经国一旦去世,会出现什么情况,很难估计。我们主张一个中国,蒋经国也主张一个中国,这是我们的共同点,是我们和谈的基础。台湾问题将如何发展还很难预料。

果然,进入20世纪90年代,台湾当局关于一个中国的立场开始出现严重蜕变。

1990年5月20日李登辉发表就任台湾当局领导人的演说。在这个讲话中,李登辉声称“中华民国为一独立主权国家”,要大陆方面“不阻挠我们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开展对外关系”。此时李登辉虽然口头上没有放弃“一个中国”,但实际上已经滑向“一国两府”的泥沼,其本质就是“两个中国”。

同年6月,江泽民代表新一届中共中央发表重要讲话,首次针对李登辉当局的分裂动向,正式提出“一个中国原则”主张,明确表示:海峡两岸双方应该真正本着“一个中国”的原则商谈祖国统一,而不是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一国两府”。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八项主张”,其核心思想即:“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决不容许分割”。这一重要讲话成为新形势下指导对台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1995年6月22日,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代表中国政府宣布处理“九七”后香港涉台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政策,首次明确表示:“以上各项政策的依据是‘一个中国’的原则和‘一国两制’的方针”。

1997年 9月和1998年 5月,中共相继召开十五大和中央对台工作会议。会上,江泽民首次明确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我们反对任何将台湾分裂出去的图谋、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台湾问题最有力的武器”。这一新观点新主张为两岸关系克难前进指明了方向。

为了适应新的斗争形势,尽可能团结更多的力量反独促统,2000年8月,钱其琛代表中央对一个中国原则内涵作了新的阐发,表示:“就两岸关系而言,我们主张的一个中国原则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这一表述进一步丰富了一个中国原则的内含。

中共十六大之后,陈水扁当局不断升级的“台独”分裂活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反对和遏制“台独”作为对台工作的首要任务。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运用法律手段捍卫一个中国原则。

2005年3月,胡锦涛进一步提出“四个决不动摇”,首先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这些重要论述和主张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得到充分体现,上升为全党的意志,成为指导对台工作的重要方针。

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思想,首次明确提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核心利益”的重要思想。强调“两岸复归统一,不是主权和领土再造,而是结束政治对立。”从根本上界定了两岸关系的现状和性质。

“九二共识”:体现一个中国原则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首次把坚持“九二共识”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正式文件。表明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已经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政治基础重要组成部分。

1992年11月“九二共识”达成以来,大陆方面一直坚定将“九二共识”作为两会对话协商的政治基础,推动两岸建立制度化协商与联系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0年3月陈水扁上台,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即发表声明,明确提出“听其言、观其行”六字方针,正式把是否承认“九二共识”,作为检视陈水扁当局大陆政策的根本性观察指标。

2005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领导人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明确宣示双方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奠定了两党交往的政治基础。2008年5月之后,两岸双方再度确认坚持“九二共识”,使之发展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政治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两岸关系之所以实现历史性转折和取得重大进展的首要关键。

中共十八大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开始步入深水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共中央,为确保台海局势稳定,在对台工作中强化了关于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的论述。

2013年2月,习近平代表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郑重表示:“我们将保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的连贯性,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努力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自2014年始,马英九当局进入第二个任期后半段,台湾社情民意进一步发生深刻变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面临复杂严峻形势。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有力政策措施,维护一个中国原则,保持台海局势稳定。

在台湾政局生变前,习近平多次发表讲话,突出强调坚持“九二共识”的重大意义,表示“两岸双方要巩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这个基础是两岸关系之锚,锚定了,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只要这个基础得到坚持,两岸关系前景就会越来越光明。反之,如果这个基础被破坏,两岸关系就会重新回到动荡不安的老路上去。”

在台湾政局发生变化之后,针对各界普遍关心的民进党上台执政后的两岸关系走向问题,代表中央表明了祖国大陆方面的原则立场和态度。习近平指出:我们对台大政方针是明确的、一贯的,不会因台湾政局变化而改变。我们将坚持“九二共识”政治基础,继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坚决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行径,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让国家分裂的悲剧重演。

中共十九大报告对习近平关于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了精辟概括。2019年1月,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进一步表明了“九二共识”对破解两岸僵局、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具有基础性意义。

今天人们重温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一个中国原则政策主张时,能够强烈地感觉到它的坚定的政治品格、鲜明的思想特色和包容的民族情怀。

始终如一、一以贯之,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坚定的政治品格。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义不容辞的使命和初心。新中国成立后,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绝不动摇。祖国一定要统一,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的地位绝不允许改变,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核心利益的立场是始终如一、坚定不移的。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开拓的思想特色。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一项不断进行艰辛探索、具有开创性的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一个中国原则政策主张,是建立在对国家根本利益历史性的深刻认识和战略性的全面把握上,建立在对台湾问题总体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对解决台湾问题规律性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基础上,既一以贯之、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丰富发展。

合情合理、求同存异,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包容的民族情怀。党在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的进程中,始终秉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努力,从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出发,做到合情合理、求同存异。“合情”,就是照顾彼此关切,不搞强加于人;“合理”,就是恪守法理基础,不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求同”,就是根据双方的政策文件,最大限度地求坚持一个中国之同;“存异”,就是不强加于人,尽量照顾对方关切,存双方还一时难以解决的政治分歧之异。只求同,不现实;只讲异,更不可行。只要双方都有解决问题的诚意,努力寻求认知的共同点,妥善处理好分歧点,就可以找到彼此都能够接受的解决办法。

猜你喜欢

两岸关系原则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原则与原则上
原则与原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