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广东省高职院校健康教育分析
2021-07-25王林霞
王林霞
广东省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大省之一,目前已经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小康社会的各项指标,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民众的健康意识、观念和健康素质却没有较为明显的改变。本文将围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广东省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健康城市的创建中对高职院校体育健康教育的要求,从广东省高职院校体育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入手,探析广东高职院校体育健康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策。
1 结果与分析
1.1 广东省各高职院校健康教育的实施现状与分析
1.1.1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现状与分析
各高校的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课程纲、目标以及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新时代的体育教师需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水平,需要开拓创新,跟上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不断去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思想。
表1中不难看出,广东高职院校的显示少数学院中老年体育教师的学历还是大专,占到13.1%,其他的基本以本科为主。职称情况显示高职称偏少,不到9%,教授为零个,以助教为主,占到58.1%。与本科院校相比广东省8所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不管是学历还是职称情况,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与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差距。
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学项目应丰富多彩,在相关设施具备的条件下,教师的主项目应该较为丰富,均衡发展。但表2中显示,广东省8所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专项技能水平不均衡,像各种球类、田径、武术等这些比较传统的项目的专业的体育教师资源比较丰富,而轮滑、定向越野等一些富有地域特色、时尚特色的项目其师资则相对比较缺乏。并且,在体育教师的日常教学中,高校体育教师并不能充分的专项专用,往往高校要求大部分的体育体育教师去教授很多不是自己专业的课程,导致很多刚入职的年轻教师会缺乏教学经验,也有的教学内容都是现学现用的,最终导致在教学时,体育教师们把注意力过多的过度集中在动作技术上,从而忽略其他教学的因素,课堂的教学质量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1.1.2 课程建设现状与分析
表3中显示,有53.7%的高校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用了新的教学方法,但还有46.3%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方法还是比较单一的。在教学过程中,他们不能因材施教,少注重启发和引导,方法和手段的应用上针对性差,没有完全做到从学生的个性出发。
1.2 课外活动
1.2.1 每周锻炼次数和锻炼时间情况分析
表4中显示,86.6%的学生每周锻炼次数为1-3次,只有13.7%的学生每周锻炼4-5次的人数较少,每周锻炼6次的没有。其中又331人每周锻炼锻炼两次,人数的较多,其次分别是每周锻炼1次的有204人,每周3次的137人。还有60人每周锻炼4次,41人每周锻炼5次。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缺乏锻炼,每周課余体育锻炼次数不足3-4次,
1.2.2 影响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
从表5中可知,运动技术成为首要因素,占到了53.3%,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二因素占到46.8%,便是缺乏兴趣或自身惰性,这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以外,与学生对运动技术的掌握和运动特长的爱好是密不可分的。场地器材的因素占到43.3%,领导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也对体育设施的投入有很大影响,这间接的影响到了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情况。时间因素的同学占到29.9%,天气气候因素的占到23.4%,其他因素的占到18.9%。虽然好多学院搬入新校区以后,教学设施有了全新的改善,可因为各学院不断扩招,学生人数增长过快,教学资源又显得非常紧张。
1.2.3 大学体育课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
表6中显示,有49.9%的学生认为体育健康课对他们的课外体育锻炼是有些帮助的,但帮助不多。同时还有28.3%同学认为体育健康课对他们的课外体育锻炼很有帮助,21.8%的同学认为没有帮助。虽然体育课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和帮助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但还是存在着不足和欠缺,还将影响广东省健康城市创建的发展。
2 广东省高职院校健康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思考
2.1 体育健康教育改革发展的出发点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体育健康教育实施的载体和途径主要是学校体育健康课程,因此广东高职院校体育健康教育改革发展必须从改革体育课程着手。
2.2 体育健康教育改革发展的着力点是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环节,学校体育应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作为远期终身性目标,并将其与“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的近期阶段性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在向终身性目标努力的过程中实现阶段性目标,将终身性目标的实现寓于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之中。
2.3 体育健康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无疑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健康和全面发展,通过体育课教学使掌握一定的体育锻炼方法,教化他们形成良好的体育态度,在今后的生活中能有一个科学的健康手段,建立终身体育观。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广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严重阻碍了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
(2)广东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水平较差,体育教师学历主要为本科,距离体育与健康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差距较大。
(3)广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建立不够完善,高校开设体育课程时间经常与学生专业课的实习实训时间相冲突。
3.2建议
(1)对于广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进行改革,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增加诱趣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内容中增加专业体育运动技能等内容,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与体育需求。
(2)积极引进新型高层次体育人才,对于广东省高职院校在任教师进行专业体育培训,提高教学能力。
(3)对于学校已建立的体育课程体系进行创新改革,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体育需求对体育课程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新。
(作者单位:汕尾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