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居民意愿和行动的差异分析破解城市垃圾分类难题

2021-07-25段丽杰赵宏宇史选

环境与发展 2021年1期
关键词:差异分析垃圾分类

段丽杰 赵宏宇 史选

摘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垃圾分类的主要参与者,城市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行动力非常关键。问卷调查表明广州在整体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后,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认同感和行动落实效果依然存在较大差异,亟需落实垃圾分类可操作化和便民化措施,结合实效宣传和有效激励共同推动垃圾分类政策在居民分类环节真正落地。

关键词:垃圾分类;分类意愿;分类行动;差异分析;阻力因素

中图分类号:X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21)01-0209-07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1.01.035

Variance analysis on the willingness and behavior of urban residents for solving the difficulties in garbage classification

Duan Lijie 1, Zhao Hongyu 2, Shi Xuan 3

(1. Guangzhou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School, Haizh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China;2. Guangzhou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School ,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China;

3. Guangzhou Municip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ureau,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China)

Abstract:It's a difficult and long-term task to implement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municipal domestic waste. As the main participants, the urban residents have the critical impact on the classification level. I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variance of willingness and behavior of the urban residents was still prominent even if the enforcement mechanisms of garbage classification have been established in Guangzhou. It is urgent to carry out the actionable and convenient measures for the garbage classification together with the effective propaganda and motivation, which really promote the garbage classification to be fulfilled in the front section of urba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Key words:Garbage classification;Classification willingness;Classification behavior;Variance analysis;Resistances

垃圾处理是困扰世界各国的普遍性难题,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前端“卡口”环节,是垃圾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的必行之举[1]。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实践表明垃圾分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2],广州逾20年的垃圾分类实践也印证了这一点[3,4]。其根本原因在于垃圾分类是公共政策下的个人行为,个人进行垃圾分类的意愿和行动直接影响政策执行效果,引导居民将垃圾分类意愿落实到行动并形成生活习惯是垃圾分类成败的关键和难点所在[5,6]。当前,中國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广州于2019年7月全面启动整体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7],居民对于垃圾强制分类的认同感和行动落实效果究竟如何亟待研究分析,以期对于城市垃圾分类工作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1    广州市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意愿与行

为反馈差异分析

为了解广州市垃圾强制分类政策的实施效果,课题组在广州市采用随机抽样、匿名作答的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既保证样本的广泛性,又确保结果的真实性。问卷重点着眼于个人垃圾分类意愿和对分类效果的评价上,共扫码问询994人次,回收问卷981份,有效率达98.7%,达到了分析的要求。

问卷结果表明,广州市在经过20余年垃圾分类政策推进之后,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已经不存在问题,垃圾分类基本形成全市居民共识。本次参与问卷的受访者当中,认为垃圾分类很有必要的高达96.6%(见图1)。但问及是否愿意牺牲一定便利配合垃圾分类政策时,仅有62.6%的受访者表示完全愿意配合(即使牺牲一定的便利),36.7%的受访者表示要操作方便才愿意配合,极少数受访者不愿意配合。垃圾类别的认知情况更不理想,只有28.7%的受访者表示可以精准分类。受访者对于所在小区垃圾分类的效果评价则更加低迷,认为分类效果很好的只有28.5%,8.9%左右的受访者甚至给出差评。公众在不同场所的分类行为也会有所不同,受访者针对自己所在小区、单位和公共场所的垃圾分类效果分别作了评价(见图2),经由受访者评价反映不同场所个人分类行为的执行情况。结果表明,办公场所、居住场所和公共场所的垃圾分类效果都不甚理想,但个人在办公场所的分类行动力明显优于公共场所和居住场所,其中居住场所分类评价最差。

图1中蓝色条柱的变化以及图2垃圾分类情况评价共同揭示了居民在垃圾分类认同、意愿和行动之间的较大偏差。在推进强制垃圾分类政策之后,居民垃圾分类意愿和行为依然存在较大的差异,较高的分类意愿并未产生较高的分类行为。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不一致性,阻碍了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的有效实施?问卷调查了垃圾分类难落实的阻力因素,结果表明(见图3)“居民环保意识薄弱”以62.9%的比例高居榜首,这和城市居民垃圾分类的高认同率似乎产生矛盾。同时基于受访者角度,“操作不便”“不会分类”“宣传不足”“政府推行力度不足”都是垃圾分类推进的重要阻力。

2    居民垃圾分类从意愿向行动转化的

阻力分析

2.1    定時定点投放给居民垃圾前端处置带来           操作不便

垃圾分类带来的不便利可以概括为两类,即分类带来的不方便和投放带来的不方便。

2.1.1    分类带来的不便

一是长期以来居民家庭只备一个垃圾桶,强制分类后并不愿意再购置垃圾桶用以分类,家庭“分类设施”不完善,容易混装。二是垃圾分类对个人而言并非零成本操作,需要投入精力关注和学习。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居民不清楚如何分类,问卷调查显示完全清楚并做到精准分类的居民仅占28.7%,60.0%的居民做不到精准分类,还有11.3%的居民不清楚如何分类。其中26.0%的受访者表示因不清楚如何分类导致不能严格进行分类。在强制垃圾分类一年多之后,这个数字并不乐观。

2.1.2    投放带来的不便

一是居民区楼道撤桶之后,垃圾要在指定时间自行投放,给上班族带来投放不便,而指定地点投放则拿走了所有人在“家门口丢垃圾”的便利,增加了垃圾投放的时间成本。二是垃圾投放点设计不够人性化,大部分投放点做不到投放过程与设施零接触,特别是厨余垃圾破袋还存在污手、不良气味等操作问题。三是公共场所垃圾桶设置往往不能涵盖所有垃圾种类。问卷调查表明,74.8%的受访者因找不到对应的垃圾桶而不能够在公共场所严格执行垃圾分类要求(其中厨余垃圾投放设施尤为缺位)。

2.2    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局限和信心不足

在长期的垃圾分类政策推进过程当中,公众的低参与度主要基于两个认知因素,即分类认识不够深入和分类信心不足。

2.2.1    对垃圾分类根源性和关联性机理认识               不足

“无所畏”使公众在垃圾分类事项中沦为旁观者。一方面,长期以来,政府是垃圾处理的单一责任主体,生产者和消费者均无须直面垃圾带来的困扰和危机,“大量生产、大量丢弃”成为不可避免的生活模式。另一方面,群众对垃圾分类认识停留在一般的环保意识层面,没有深入到“两山论”的生态价值层面,普遍缺乏垃圾分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要分类”的内源动力严重不足。这两个认知局限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受访者对垃圾分类有高认同率,却依然认为自身环保意识薄弱是不能配合分类的主要原因,这里的环保意识是生态价值层面的深层次认知。

2.2.2    公众对政府垃圾处理的信心不足

垃圾最终是否能被分类,关键在于分类后的垃圾要与后续的运输和处理挂钩,形成一条完整的垃圾分类处置链,分类收运、处理服务必须做到与分类保持一致、不脱节,外在情境的一致性、不混淆才能保持公众参与分类的积极性。广州市前期垃圾终端处理能力滞后,一度有“前端精确分类,后续混收混运”的现象发生,导致居民垃圾分类实际效果清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精准分类的信心,打击了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2.3    垃圾分类激励手段吸引力不足,惩戒手             段效力不强

2.3.1    垃圾分类激励措施动力不足

当前垃圾分类激励和惩戒措施的实践逻辑均是通过经济刺激(如现金、优惠券、罚金等)来推动人们分类行为的改变。这种激励措施存在缺点:其一,激励面窄、激励操作的公开性弱且宣传不到位,群众感受不到激励的存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多数受访者表示没有感受到垃圾分类的激励存在,不清楚激励是如何操作的,也不清楚奖励花落谁家。其二,激励额度过小缺乏吸引力则等同于无,激励额度过高又极大考验政府的财力或第三方的收益成本,导致激励措施难以付诸实践或者难以持久。其三,单纯货币激励过于单调,并不能唤起所有人的关注。

2.3.2    垃圾分类惩戒手段效力不强

对于个人垃圾违规投放行为的规范极为棘手,垃圾分类个体惩戒措施的执行始终是难点。多数受访者表明自己的分类行为并不彻底,并没被开过罚单、甚至没有受到劝导。原因在于当前垃圾分类监管不到位。调查表明,有专人监管的小区或商业区,垃圾分类情况较好;没人监管或者监管不到位的,垃圾混投的情况较为突出,监管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垃圾分类效果。但实际情况是相当一部分居住区处在低效监管或无监管状态,部分居住区虽执行垃圾定点投放,但设施不完善;部分居住区垃圾投放定点不定时,分类行为也无从监管;部分居住区有监管但力量不足。同时,个人垃圾违规投放存在难辨识、难取证、难执行的问题,且易形成“抓住就罚,抓不住没事”的不公正对待,致使个人处罚难以全面有效落实。

2.4    公共宣传投入和居民感受存在差异,宣             传缺乏实效

尽管政府在垃圾分类上的宣传已开足马力,但与群众感受到的宣传力度并不对称。问卷调查显示,56.5%的受访者认为身边的垃圾分类宣传很少,且有5.1%的受访者表明没有感受到或者没有留意身边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只有38.4%的受访者表示垃圾分类的宣传很多。在宣传上“政府热情,群众冷淡”的原因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宣传形式没有把握受众认知规律,导致宣传的冲击力和渗透力不足。一般而言图像冲击力大于文字的冲击力,简短文字的冲击力大于长篇文字的冲击力。而当前宣传栏内容依然是以文字为主,易造成公众“接纳疲劳”。二是宣传内容未能有效增强群众垃圾分类信念。更多宣传集中在垃圾如何分类上,而较少着墨垃圾分类根源性和关联性原理,不能唤起民众的危机意识,自然就不能筑起民众的分类信念。三是宣传的责任主体局限于政府,宣传效力必然遭遇天花板。四是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在教育系统的普及有待加强。

3    建立垃圾分类从意愿到行动转化的

长效机制对策

3.1    有针对性地提升垃圾分类操作的便利性

实践表明以牺牲群众生活便利为前提的政策难以持久推广,由于垃圾分类的政策推进步伐滞后于城市化进程,当前城市硬件配备不能满足垃圾分类的需求,因此要针对城市居住建成区和建设区以及公共场所特点,有区别地探索更便民的垃圾分类硬件设施建设。

3.1.1    探索不同区域垃圾分类便民措施

3.1.1.1    居住建设区对策

建设区可探索厨余垃圾不出厨房,其他垃圾经楼栋专设管道,可回收和有害垃圾设收集站的方式进行垃圾分类。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垃圾投放的时间成本,提高居民投放垃圾的便利性,基本实现在家或在家门口解决垃圾。

3.1.1.2    居住建成区对策

建成区进行“厨余垃圾不出廚房”的改造工程量巨大,遇到的问题会更多,可分类探索更方便的垃圾投放方式。封闭小区更适合定时定点投放,建议探索厨余垃圾特殊收集方式。譬如于固定时间段在垃圾投放点放置厨余垃圾桶,过点撤桶;也可以提供厨余垃圾上门收集服务,更便于督导干湿垃圾分类,提高垃圾分类的准确率。街区式住宅区可以探索垃圾车定时巡回收集,不设垃圾投放点。

3.1.1.3    公共场所对策

所有公共场所整齐划一摆上四个大小一致的分类垃圾桶并非必要,建议对不同场所进行调查追踪,明确该场所使用性质和产生的垃圾种类之间的关联性,根据垃圾产生的概率设计分类垃圾桶的数量和布局。对于有必要考虑厨余垃圾投放的公共场所需优化厨余垃圾桶的设计,以密闭感应式为佳,清理频率较之居住区要高。

3.1.2    垃圾分类细节优化措施

在垃圾分类的细节操作上也有很多可为之处。譬如,上门赠送分类垃圾桶促成分类行为;全面要求生产前端以文字注明产品对应的垃圾属性以提示消费者分类;提升垃圾投放点的人性化操作,做到垃圾投放零接触、不污手;持续优化垃圾投放点环境,让垃圾投放变成愉悦的操作;对于行动不便人群给予上门收取垃圾的服务等等。更多细节优化措施需要针对不同社区进行更深入的调查研究,利用群众的智慧解决群众的需求,共同打造便于垃圾分类落实到行动的社区环境。

3.2    有区别地督导不同场所垃圾分类行为

毫无疑问即使采取垃圾投放便民措施,依然需要进行分类督导来帮助居民提高垃圾分类的行动力。鉴于垃圾分类行为的公共性和个体性共存特点,而个体行为具有在集体环境中更易于约束的心理学特征,建议以严格的公共性质场所个人分类行为规范带动居住场所分类行为习惯。

3.2.1    严格规范公共性质场所垃圾分类

建议对办公、娱乐、教育为主的具有公共性质场所垃圾分类严查严控,在具体操作上做到垃圾投放行为可查可控、有人查有人控、严格查及时控。要求公共场所按需配齐标识清晰的分类收集容器,通过合理设计垃圾投放点,强化公共场所个人垃圾投放行为的公开性,从而给个人行为施压,促进个人行为的规范化。对于公共场所个人垃圾投放行为还以督导为主,但对于公共场所的责任主体则以惩戒为主,以罚单和拒收措施倒逼责任主体督促和规范公众垃圾分类行为。

3.2.2    引导鼓励居住场所垃圾分类

居住区的垃圾分类同样需要落实常态化督导,针对不同的小区进行守点督导或探索不同时段的监督方法,有重点地监控和督导厨余垃圾破袋投放。对于不规范的投放行为以引导和帮助为主,对情节严重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罚。更重要的是落实居住区普遍性的垃圾分类激励措施,唤起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荣誉感,使居民愿意付出努力、克服不便,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

3.3    探索有吸引力的分类行为激励方法

3.3.1    提升垃圾分类的获得感

首先要让群众感受到垃圾分类激励的存在,建议在群众分类习惯培养的初期提升激励的普遍性和真实性。其次,垃圾分类的激励获取要便捷。可以统一设置个人垃圾分类账户,并与超市、电商、旅游观光景点等日常消费场所关联,积分可在消费时直接抵现。再次,探索经济刺激之外的其他有效激励,譬如探索垃圾分类个人或家庭信用积分,并与公民的一些社会行为优先权挂钩(如购票绿色通道、景区绿色通道、候机绿色通道等等)

3.3.2    实施垃圾计量收费

垃圾分类的本质目标还是为了垃圾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计量收费是激励个人垃圾分类和减量行为的最直接有效方式,应该成为下一步推进垃圾分类的必然举措。可以分步推进垃圾计量收费,不同的垃圾有不同的收费标准,可回收垃圾全部免费以鼓励资源回收利用。可在推行垃圾计费初级阶段给予每家每户一定额度免费投放指标,超出部分的垃圾投放必须付费,逐步过渡到全部收费。建议垃圾投放收取的费用专款专用,用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激励,并定期将资金的收取和使用明细制成报表公之于众。

3.4    增强垃圾分类宣教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垃圾分类宣传要突出内容、主体、途径三方面的针对性,提升宣传的实效性。

3.4.1    拓展宣传内容

目前,公众在垃圾分类方面已经建立一般的环保意识,但这不足以推动个体将垃圾分类意愿转化为行动。提升行动转化率的宣传设计必须注重对分类回收积极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而不是停留在浅层的环境保护意识普及,这样才能促进公众参与分类回收。培养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责任感和价值观,要强化对垃圾分类的环境生态价值、能源保护价值和气候价值的关注。因此,在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中,要强调垃圾分类对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减缓气候变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逐渐使居民对垃圾分类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性情倾向,通过这种内源性的动机情绪的驱动,形成长期稳定的分类行为。此外,广州市垃圾末端处理能力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目前完全可以呼应源头分类,要让公众了解相关情况,就要加强对于垃圾分类运输方式、处理方式、回收利用情况、处理费用收取和使用明细的宣传,让居民清楚了解整个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的运行细节,增强公众的分类信心。

3.4.2    宣传途径突出针对性和冲击力

问卷调查表明(见图4),公众获取信息的喜好直接决定了其采取何种途径获取垃圾分类宣传。电视广告是公众获取垃圾分类宣传的首要途径,同时也是公众最乐于接受的途径。在调查最有效的宣传方式时,电视广告同样位居榜首,和我们预测的互联网巨大信息传播功效略有出入。电视广告的宣传原理是被动输接受,网媒宣传更倾向于主動接受,电视广告的有效宣传作用充分说明当前公众接受垃圾分类宣传缺乏主动性,宣传手段因此需要具备冲击力和主动性。政府宣传是当前公众获取分类信息的第二大途径,同时也是公众乐于接受的第二大途径,这和政府长期以来主导垃圾分类有关。在垃圾分类过程中,分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需结合目标群体的个性特征,如老年人更适合电视、报纸、示范等方式,受教育程度较高者更适合采用网络、手机、报纸等媒介方式。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入调查当前阶段居民垃圾分类意愿与行动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职业、年龄、学历、收入等个性特征,以及垃圾分类相关的开放性心理活动及行为特征。基于更完善的调查研究明确垃圾分类重点宣传群体、重点群体关注的内容、重点群体获取垃圾分类信息的方式。针对不同群体,要体现出宣教形式的差异,宣教内容、途径都要投其所好。

3.4.3    宣传主体多元化

长期以来,垃圾分类是典型的“自上而下”管理模式,政府主导作用突出,导致公众在垃圾分类过程中产生“政府依赖性”。图4显示除电视广告之外,公众更乐于从政府宣传中获取分类信息,也更认同政府宣传的效力。因此,破解政府宣教的天花板效应非一日之功,当前依然要以政府宣传为主导,逐步压实其他责任主体的宣传任务。广泛发动学校、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到垃圾分类宣传中来,重点结合基础教育、社区教育、成人教育,强化教育系统对于垃圾分类价值观和责任感建立的教化功能。向政府和社会共同承担垃圾分类宣传教育责任过渡,最终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分类宣教体系,达到垃圾分类宣教无处不在、春风化雨的目的。

4    结语

垃圾分类初期是攻坚战,需要拿出“毕其功于一役”的干劲首先攻克居民习惯培养难关,促进居民从“他律”到“自律”,从“要我分”到“我要分”,让分类成为生活常态。长远来看则是一场持久战,需要从“粗分类”逐步过渡到“细分类”,进一步以分类引领垃圾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最终实现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的闭环,而持久战依然以政府引导居民主动参与为前提。因此,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长效机制尚需持续完善并伴随垃圾分类的整个推进过程。

参考文献

[1]周飞跃,张翱,勾竞懿.城市生活垃圾全过程减量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

[2]别如山,宋兴飞,纪晓瑜等.国内外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政策[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3(6):31-35.

[3]杨佳宜,吴倩婷,邢浩璇等.垃圾围城背景下的广州垃圾分类问题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3):272-274.

[4]佟宇竞.广州生活垃圾分类面临的形势、问题与对策建议[J].城市,2018(4):71-77.

[5]康佳宁,王成军,沈政等.农民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意愿与行为差异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8,34(12):1726-1755.

[6]陈绍军,李如春,马永.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机制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9):170-176.

[7]李波,成广聚.广州全面启动整体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N].广州日报,2019年7月11日.

收稿日期:2020-11-02

作者简介:段丽杰(1979-),女,汉族,博士,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城市环境管理和公共政策分析。

猜你喜欢

差异分析垃圾分类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再生资源智能回收系统设计(宝特瓶类)
小学校本课程《垃圾分类》智慧教育案例研究
浅析我国农村垃圾处理难题
日本城市垃圾分类的做法
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人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分析
关于当代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差异性分析
中美高等职业教育差异分析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试论中国声乐作品的文化定位
我国国际收支账户的内部差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