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根小蚕丝,一条致富路!

2021-07-25李桂明张星

老区建设 2021年11期
关键词:桑蚕花炮周辉

李桂明 张星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首过去100年的风雨历程,可以说,这100年是我们党披荆斩棘、开拓进取的100年,是风雨兼程、成就辉煌的10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全面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开展脱贫攻坚以来,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

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靠的是大力发动贫困群众脱贫主体作用,激发其内生動力;靠的是坚决改变贫困群众“等靠要”的思想,带动支持贫困群众探索创新脱贫致富的路子;靠的是让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的心热起来,发扬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让贫困群众实现用勤劳的双手改变自身的命运、改变家乡的面貌。

上栗县是“中国爆竹之乡”,是我国鞭炮生产的发祥地,其传统特色产业就是花炮。但近几年来,出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上栗县很多花炮企业不得不退出这个传统行业。面对花炮产业转型带来的诸多压力,鸡冠山乡党委、政府解放思想,广开门路,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号召在外的乡贤回乡创业,以实际行动助力家乡产业转型。

黄世界,今年42岁,是上栗县鸡冠山鸡冠村人。黄世界在广东打拼20多年,在广东东莞创办了自己的企业,专门生产塑胶和五金产品。黄世界的爱人出生在一个养蚕之乡——广西来宾市大唐镇。黄世界非常清楚,上栗土地肥沃,气候宜人,以丘陵山地为主,也非常适合种植桑树,是一个养蚕的好地方。

于是,2018年下半年,黄世界响应家乡号召,带着资金和广西来宾的技术人员返乡创业,成立了上栗首家桑蚕企业——上栗县蚕丝宝种养专业合作社。

变废为宝 花炮厂改成养蚕基地

合作社成立后,“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黄世界迅速在各村发展桑蚕基地(即村级合作社),鼓励已退出花炮行业的老板,利用空置厂房再创一番事业,鼓励广大农户种桑养蚕。

据悉,蚕宝宝的从孵化到结茧,生长期约12-15天,分为5个蚕龄阶段,每个蚕龄时间为3-4天不等,因为蚕宝宝刚出生,吃得少体质差,照顾不好成活率就会很低。因此,黄世界将一个废弃花炮企业改为幼蚕培育基地,按照1-3蚕龄阶段的蚕宝宝由合作社幼蚕基地培育,4-5蚕龄阶段的蚕宝宝身体粗硕,养殖容易但进食量大,这两个蚕龄阶段的蚕宝宝,黄世界全部分发给各村桑蚕基地养殖,待蚕宝宝吐丝结茧后,黄世界再按市场价全部回购。

目前,短短两年不到,合作社已在当地多个乡镇发展村级桑蚕基地28家,种植桑树约2000亩,养殖蚕宝宝共计70张。28家桑蚕基地90%以上是由废弃花炮厂房改造而成,多数桑蚕基地负责人是原先的花炮从业人员,而种植桑树和采摘桑叶人员大多数是当地的贫困户。

黄世界介绍,蚕种产于纸上,养蚕计量单位是张,一张蚕种约有7万只蚕宝宝。

前景可观 蚕茧不愁销路

周辉是上栗县鸡冠山乡恢柳村村民,是恢柳村桑蚕基地的负责人。几年前,周辉有一家自己的花炮生产基地。2019年上半年,已退出花炮行业的周辉创立这个桑蚕基地,将自己的花炮厂房改成了养蚕车间,同时租下约50亩土地种植桑树。在合作社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周辉首批试养了1张蚕种并获成功。

今年6月8日,周辉正在养第六批蚕宝宝。在这一批中,周辉养了3张蚕种,其中1张蚕种的蚕宝宝长大吐丝后,可以产茧160-200斤。

黄世界介绍,由于疫情,每斤蚕茧的价格从去年的25元降至15元。为鼓励大家养蚕,他自掏腰包每斤补贴3元。因此,今年蚕茧实际价格是每斤18元。除去桑叶采摘等成本外,基地养殖一张蚕种可获利1500元左右。按照周辉第六批养了3张蚕种计算,仅这一批蚕宝宝,周辉便可获得4500元利润。

黄世界说,“一批蚕宝宝从幼虫到吐丝,只要12-15天时间,基地养殖周期非常短,蚕茧又不愁销路。”

脱贫攻坚  贫困户获得实惠

种桑养蚕不仅让原先的花炮从业人员找到了出路,也让很多贫困户获得实惠。以恢柳村桑蚕基地为例,除主人周辉夫妇以外,该基地长期聘请了1名员工,另外聘请了7-8名采摘桑叶的临时工。

恢柳村第一书记钟扬斌介绍,采摘桑叶的员工里,有一名患有智力障碍的贫困户。该贫困户刚来采摘桑叶时,一天只能采摘10斤左右,经过一段时间的“练手”,目前这名贫困户每天可以采摘桑叶约100斤。按照基地每斤0.4元采摘费,外加村里对贫困户给予每斤0.4元的补贴,该贫困户每天可以赚到80元左右。

在鸡冠山乡圳上村,贫困户刘建军也是养蚕队伍中的一员。刘建军告诉记者,他种植了6亩地的桑树,已养了第三批蚕宝宝——第一批,刘建军试养了0.5张蚕种;第二批,又试养了0.5张蚕种;第三批,刘建军扩大了养殖,养了1张蚕种。刘建军说,目前受疫情影响,蚕茧价格与往年低了很多,将来价格肯定要上调。“我正在谋划再多种一些桑树,只有桑叶充足,将来才能扩大养殖规模”。每次村“两委”、扶贫工作人员入户,他都说:“感谢国家的好政策,国家没有忘记我们,共产党没有忘记我们。感谢政府!”

乡贤返乡创业 同样有发展空间

据悉,上栗县鸡冠山乡总人口32000余人,有13个行政村,其中已有6个行政村有了桑蚕基地。前不久,为做大桑蚕产业,上栗县特意从高校请来教授,举办了为期半月的桑蚕种养培训班。

对于养蚕给当地带来的四大好处,鸡冠山乡党委书记王均礼如数家珍:第一,能有效促进花炮行业转型,将废弃花炮厂房变废为宝,让花炮从业人员重新就业;第二,助力当地脱贫致富,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获得相应的收入;第三,种植桑树可有效解决耕地荒置问题;第四,养蚕是一种农耕文化,这个产业做大做强了,可以推进和挖掘文旅项目。“上栗山清水秀,各类资源丰富。乡贤返乡创业,同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黄世界就是很好的示范。我们希望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乡贤回家创业。”王均礼说道。

鸡冠山乡立足当地实际,以特色桑蚕产业为支撑,探索以“合作社+基地+农户”为模式的扶贫产业建设,一根小蚕丝,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拓宽了贫困群众的收入渠道,在增加就业岗位、带动贫困群众致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者简介:李桂明,信息日报驻萍乡记者;张星,上栗县鸡冠山乡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史慧芳

猜你喜欢

桑蚕花炮周辉
耍脾气
《桑蚕文化对生活的影响》教学设计
关于科学桑蚕养殖技术带来的思考
做礼花炮
漫画
浅析桑蚕生产产业的生态保护
桂林恭城举行抢花炮活动
花炮的记忆
步兵班前进第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