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喜红:致富带头人的兴业助贫路

2021-07-25

老区建设 2021年11期
关键词:竹荪小商品荒地

在广信区上泸镇苎圳村,艾喜红一边到村民家中回收加工好的小商品,一边带领着几位村民在金银花苗地里仔细地查看越冬苗情。看着一笔笔小商品加工订单和一株株长势喜人的金银花,艾喜红更加坚定了新一年带领村民增收致富的目标和信心。在扶贫干部和村民的眼里,艾喜红是女强人,是踏实能干、渴望发展、敢闯新路的“致富带头人”。

然而,这位致富带头人曾经也是一名贫困户。艾喜红是甘肃人,嫁到江西上饶,后因丈夫意外身故,家庭陷入贫困,她拉扯着两个小孩,还要赡养两位老人,生活过得异常清苦。

生活的重担没有压垮这个坚强的女人。2017年,她开始从事义乌小商品加工业务,带动30多户贫困户利用农闲时间手工制作饰品,赚取生活费。同时,她带着大家一起开荒种地、加工菌菇,并成立农业合作社,创办扶贫车间,让更多农村闲散劳动力参与务工,得到可观收益。

开办没有厂房的“扶贫车间”

在区扶贫办和上泸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下,艾喜红从义乌采购布料等物品,分发给贫困户,手把手教他们加工制作。用政府提供的无息贷款购买十多台电动缝纫机,送到会缝纫技术的贫困户家中,进行培训指导。

“我们主要做头饰产品,一年四季都很忙,要忙到临近过年才停下来。”艾喜红告诉记者,在她的带动下,目前有80多人参与进来。“有本村的,也有外村的,年龄大的有70多岁的老人,只要愿意做,大家都可以加入。”

在村头的一幢平房里,贫困户陈小玉正在缝纫机上埋头工作。“我缝制的是头箍面料,每天大约能做600多个,每加工一个能赚一角四分钱。”陈小玉说,她每天平均工作8小时,每年能賺到一万三千多元。在家里干活,时间灵活自由,还能照顾老人小孩。

在另一处农舍的院子内,村民揭海华正在包装产品。“一个塑料袋里装满12个不同颜色的蝴蝶结,每装一袋能赚一角钱,我手脚麻利,订单量大的时候一个月能赚3000元。”

“艾喜红提供设备、原料和技术,送货上门,集中回收,每年发放工资达60万元。”区扶贫办主任毛必标说,“这个没有工厂的‘扶贫车间,以户为单位,化整为零,生产灵活,充分利用群众的农闲时间,将农村劳动力直接转化成经济收益,得到大家普遍欢迎。”

成立种植专业农业合作社

在艾喜红租用的厂房里,摆放着几台机械设备。“这是用来加工竹荪的烘干机,我们成立了宏展种植专业农业合作社,在40亩荒地里种植菌类,再进行加工,2020年生产竹荪7000斤,主要销售到福建等地,产值约50万元。”艾喜红介绍说。

竹荪收获完后,土地需要三年以后才能再次种植菌类,经过多方考察,艾喜红决定在土地上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金银花。艾喜红在村里以每亩300元租下村民的荒地、旱地,扩大种植面积,带领十几位贫困户一起垦荒,种下幼苗。在地里干活的人按天结算工资,女工每天80元,男工每天120元。

“我们要把荒地变成‘金山银山。”艾喜红信心满满地说。

责任编辑:程文燕

猜你喜欢

竹荪小商品荒地
河柳
中国最大小商品市场的另一面
挑剔的花种子
“竹君”食疗菜
浅谈荒地造林技术
一碗竹荪汤
一颗残缺的西瓜
每期一道养生菜:竹荪排骨汤
金华风物志
林农的林下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