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军介入南海局势呈现新的技战术特点

2021-07-25张杰朱启超

世界知识 2021年11期
关键词:印太航母拜登

张杰?朱启超

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一角。

尽管拜登政府面临着抗击新冠疫情、重振美国经济、消除国内政治分裂等诸多内政难题,但却没有放松对中国的战略打压。如果说特朗普对华竞争策略激进而粗暴,南海博弈过于依赖军事实力,那么,拜登政府一方面视中国为美国“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另一方面又时常宣称两国没必要发生冲突。美军介入南海的方式正在发生什么变化?未来中美在南海的博弈会呈现什么态势?值得密切关注。

美军战术动作更加复杂和常态化

一是抵近侦察和“闯岛”不断加码。根据中国的“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统计,今年2月美军至少出动75架次侦察机、4月至少出动65架次大型侦察机前往南海侦察。中国国防部发言人介绍,拜登政府就职以来,美军舰在中国当面海域活动频次较去年同期增加逾20%,侦察机活动频次增加超40%。

值得关注的是,3月22日美空军一架RC-135U电子侦察机对中国华南沿海地区开展侦察,一度抵近至我国领海基线外仅25.33海里处,刷新了公开已知的美军对华抵近侦察最近距离。几乎逼近毗连区24海里的边缘。

2月5日,美军“麦凯恩”号驱逐舰擅闯中国西沙群岛领海,这是拜登上台以来美军在南海首次进行“航行自由行动”。奥巴马执政时期,美军共开展了四次针对中国的“航行自由行动”,两次在西沙海域。特朗普上任后,白宫将“航行自由行动”决策权下放,五角大楼拥有更多自主空间,强度和烈度不断提升。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美军在南海实施“航行自由行动”四次,2018年五次,2019年八次,2020年提升到九次。2020年美在西沙群岛的行动频次甚至超过了在南沙区域,多达五次。拜登上台以来美军首次在南海开展的“航行自由行动”,地点仍选择西沙,显示美军对西沙海域越来越强的兴趣,动向值得关注。

二是航母演练实战意味浓厚。拜登上台第三天,美军“罗斯福”号航母打击群进入南海。时隔不到一个月,“罗斯福”号、“尼米兹”号双航母编队在南海军演。特朗普执政后期美军才正式开始演练“双航母”入南海模式,但这一模式更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4月4日,“羅斯福”号航母打击群经马六甲海峡再次驶入南海。拜登执政不到百天已三次派遣航母打击群进入南海活动,首次达到每月一度到南海耀武扬威的频率。

当前,美军航母在南海部署形式主要有“里根”号夏秋巡航的“前沿部署”、本土往返中东途经南海的“过航部署”,以及专门派航母在印太活动的“任务部署”。相比航母空窗期极为严重的2019年和因疫情导致航母部署混乱的2020年,2021年美国航母的部署状况有较大改变。下半年,“卡尔文森”号将首次搭载F-35C舰载机进行部署,和“里根”号部署时间重叠,可能会在南海再次形成“双航母”态势。

按照上述思路,美军航母进出南海的频率势必大幅攀升,剑指中国,不仅在南海,美军还不断加强在菲律宾海、苏禄海、爪哇海等南海周边海域活动。从不同方向进入南海,大开大合,分进合击;或者相互呼应,形成掎角之势;快进快出,停留时间更具随机性,体现动态部署的特点,且注重多军种协同,与空军轰炸机、战斗机和预警机等兵力联演联训。

三是试图怂恿冲突对立。2021年初,部分中国渔船在牛轭礁的停泊引发菲美两国无端揣测。事件伊始,美国就“搅混水”,宣称中国船只“无论天气如何,都已在该地区停泊数月,且数量不断增加”。事件发酵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迅速与菲律宾国家安全顾问通话,做出“永远站在菲律宾一方”的承诺,国务卿布林肯则保证“在必要时启动两国之间的共同防御条约”。除了外交声援,美国还向菲提供了“实质性”的支持。此前受新冠疫情影响,菲律宾与美国取消了2020年度“肩并肩”联合军演。在新冠疫情仍在持续的背景下,菲美两国选择今年4月中旬的敏感时机重启了这一联合演习。

美军介入南海的战略设计更缜密

继续加大自身对南海地区的战略投入。新冠疫情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使得高速增长的军费难以为继,再度面临削减压力。即便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军依旧不忘加大对印太地区军事投入,2021财年军费中单列了“太平洋威慑倡议”,预计在2021~2026财年向印太司令部拨款200亿美元,用于:提升联合部队杀伤力,加强地区力量部署态势;增强地区盟友能力;开展演习、试验和技术创新,以及优化后勤和安保设施建设。美国海军部长布雷思韦特呼吁在印太地区设立专门主管南海、东印度洋地区的“第一舰队”。特朗普时期美军在中东地区常态化部署一个航母打击群以威慑伊朗,为美军在伊拉克或阿富汗的军事行动提供空中支援,挤占了大部分航母资源。随着战略重心的转移,今后美国航母的主要部署行动将围绕西太平洋水域展开。

借助盟友力量弥补自身实力不足。一是美日印澳“四国机制”向南海延伸。安全合作提速换挡,在情报共享、后勤支持及机制化磋商等方面都迈出实质性步伐。前期,日本、澳大利亚在美国推动下已多次派军舰进入南海,印度于2020年派一艘军舰进入南海活动,小动作不断。拜登政府将“印太倡议下的四方合作”升级为峰会,今年4月四国海上力量又与法国一道在孟加拉湾举行演习,“四方+”的安全合作模式已在路上。二是拉北约盟友一道搅局。今年2月法国派遣“红宝石”级攻击核潜艇“翡翠”号和潜艇支援舰“塞纳”号前往南海活动,还派遣“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雷电”号编队前往南海。英军“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编队将于5月底起航进入南海航行,美军“沙利文兄弟”号驱逐舰、十架海军陆战队F-35B战机将和荷兰海军“埃弗岑”号护卫舰一道加入英军航母编队。加拿大海军护卫舰“卡尔加里”号4月进入南海。德国将派遣护卫舰于今年8月前往印太地区,计划穿越南海。这将是2002年以来德国军舰首次进入南海。

英、法、德、加等北约国家相继派军舰到南海巡航,凸显美国与北约盟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协调进一步增强。俄罗斯战略问题研究所专家叶夫谢耶夫认为,未来北约将使用其遏制俄罗斯的手段向中国施加压力,南海地区首当其冲。各国派往南海的军舰虽数量有限,今后一旦联手,交替行动,妄图在南海形成常态化军事存在。美军也会借机与其展开联演,挑衅示强,以多对一,增加我军的应对压力。

与域内国家加强军事合作,培育新帮手。菲总统杜特尔特将于2022年卸任,美极力推动菲律宾的“战略转向”。越南领导层人事更迭已尘埃落定,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南海问题上可能采取新的风格。美军趁机以武器援助、情报共享、人员培训为诱饵,通过军事安全承诺和深化利益捆绑等方式培养“代理人”,使南海局势复杂化。

聚焦法理和规则的“无形战场”,与军事较量的“有形战场”相呼应。与特朗普时期不同,拜登执政团队拥有更多处理国际事务的经验,各部门之间更为顺畅地进行政策协调。上任不久,美国务卿布林肯和国防部长奥斯汀就一同出访日本、韩国,举行“2+2”会晤。美将创新“航行自由行动”的法律设计,以军事行动“坐实”仲裁裁决,或者通过军事活动声援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的“外交战”“法理战”。

应对美军的介入是一项长期挑战

从美国的视角看,南海是其维护在西太平洋海上霸主地位不可或缺的海域,是实现“美国式海权”的重要咽喉水道,也是美国遏制中国崛起和牵制中国海上力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同中国与东盟国家发展良好的经济关系相比,美国往往借助地区安全的短板,利用南海周边国家的安全需求,扩大其军事存在。奥巴马提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将美国60%的驻外海军和空军集中部署在亚太地区,在南海问题上从“有限介入”向“深度介入”转变。特朗普聚焦“大国竞争”,提出“印太战略”,美国南海政策由“深度介入”调整为“强力遏制”。拜登公布《国家安全战略过渡性指导方针》,战略上把中國确定为“头号战略竞争对手”,美军将从单纯强硬对抗“斗争模式”转向规则主导、多域施压、试探威慑的“综合博弈”,继承中有扬弃,拓展中有深化。

中美在南海的军事博弈以及某种程度的军事对抗,成为影响南海形势发展的重要因素。美军每年在南海保持数十次单边、双边和多边军演,数百舰日的军事存在和上千次的抵近侦察。在南海以中国为假想敌、甚至以战争准备为目标的军事行动为冷战结束以来罕见。美国在南海搞军事霸权,并以舆论抹黑相配合,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和安全,破坏地区和平稳定,扰乱“和平、友谊、合作之海”的良好氛围。公道自在人心,不能把一个或几个国家制定的规则强加于人,也不能由个别国家的单边主义给整个世界“带节奏”。过去四年证明了特朗普依靠自身“极限施压”压不垮中国,最终只会适得其反。今后四年也将证明,美国拉拢盟友搅局南海的图谋终会破产。

中美南海军事博弈具有长期性、战略性。美国不得不承认并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尽管美军在全球范围内仍然保持着明显的军事优势,但在西太平洋地区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中方的军事实力、特别是“非对称”的制衡能力在大幅增强。

在已经到来的“战略相持”阶段,“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只有经过不断的试探和博弈,双方才能找到新的平衡点,并在长期的海上互动中,摸索出一种新的互动模式。对于当下,中美双方有必要进行战略沟通和危机管控,降低误判可能,避免事故性摩擦和碰撞引发流血冲突,从而重启两国关系危机管控“安全阀”。

猜你喜欢

印太航母拜登
航母召唤,舰载机返航
“印太”概念视野下的印度对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认知及应对
澳大利亚国防战略的调整及对印太安全形势的影响
拜登也要打造基建狂魔
普通人拜登
航母爱出糗
警惕印太战略“实心化”
我爱航母
“拜登”献吻拜登
在航母上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