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并列 行文有致

2021-07-25陈伶俐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1年16期
关键词:叶嘉莹行文论据

陈伶俐

话题亮相

梁启超先生云:“凡制于文,先布其位,犹夫行阵之首次,阶梯之有依也。”即写作文应把谋篇布局,即作文的结构放在首位。在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中,对作文结构也有着明确的要求。其中,一等“结构严谨”的评分标准是:行文思路清晰,开头、结尾、中间段落衔接过渡自然,详略安排恰当,有伏笔照应,全文结构严密完整。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论据充实,构思新巧。

议论文的结构,一般有并列式、递进式和正反对比式三种。其中,并列式是最基本的一种方式。所谓“并列结构”,就是在论证的过程中,将中心论点分解成若干个方面,而这几个方面的关系是并列的、不分主次的,它们并列平行地叙述事件、说明事物或论证观点。并列结构行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分论点要服务于中心论点

分论点虽说可以从多个角度考虑,但总体来说是为论证总论点服务的,切不可跑题。

2.分论点数量要恰当

“将论点分解成若干个方面”,指的是可以写2~3个分论点,以3个为宜。

3.分论点彼此之间要有关联

各个分论点之间不能重复、交叉、从属或矛盾。分论点的前后顺序一般是从主到次、从轻到重或由浅到深。

4.分论点的位置和形式要鲜明突出

分论点的位置要醒目,一般居于段首或单独成段,这样条理会更清晰。几个分论点最好做到形式一致,字数一致,接近排比句,做到鲜明突出。

下面就以下这道作文题所作的范文,大家展开讨论。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①对于一只盲目航行的船来说,所有方向的风都是逆风。

——哈伯特

②时代像筛子,筛得每一个人流离失所,筛得少数人出类拔萃。

——王鼎钧

③每个人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寻找自己,堅定地成为自己。

——赫尔曼·黑塞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关于时代和人生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作文,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本呈现

扬帆起航,做自己的船长

崔忆玲

人生就像一次只有单行线的漫长航行,何处起航?何时扬帆?答案只在船长心中,而我们,要学会做自己人生航船上的船长。

明确目标,寻找自我。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远大的志向,要有明确的目标,明白自己想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燃起前进的斗志,拥有向上的动力。茅以升从小立志要为人们建造一座结实的桥,他为此认真学习,用心研究,最后成功建造出了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莱特兄弟不忘飞翔之梦,努力发明创造,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亨利·福特立志成为成功人士,并努力向着梦想前进,最终从一个普通的修车工人,成为了有名的汽车大王……我们的人生想要实现什么,需要我们自己去思考和寻找,“对于一只盲目航行的船来说,所有方向的风都是逆风。”唯有找准方向,定下目标,才能有一份清明、一份热情、一份信心。

不忘初心,坚持自我。“时代像筛子,筛得每一个人流离失所,筛得少数人出类拔萃。”是的,社会法则就像大浪淘沙般一遍又一遍地筛选,我们能做的,唯有不忘初心,坚定信念,才可能成为最后留下的那一个。叶嘉莹先生的一生,都致力于古典文化的研究,面对哈佛大学的优异待遇,她毫不动心,毅然回到南开大学继续自己的教学研究,她不求功名利禄,只为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诗歌文化。她是白发的先生,也是诗词的女儿。传播中华诗词文化,是她的初心,也是她坚持下去的动力,几十年来从未改变。叶嘉莹先生的事例告诉我们,时代从不会偏袒任何一个人,我们要做的,就是做自己,为自己的人生走出一条星光璀璨的道路。

乘风破浪,成就自我。回想小时候,我们是不是都会有或大或小的梦想?可等到慢慢长大,才发现实现梦想是如此困难。于是,我们犹豫、徘徊、退缩,甚至想彻底放弃。然而,人生只有一次,要如何把握,全在我们自己。只有迎接困难和挑战,坚持不懈,才能有实现梦想的机会。“每个人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寻找自己,坚定地成为自己。”作为当代青少年,人生的帆船才刚刚起航,面对繁重的学业和重重压力,我们只有坚定目标,不轻言放弃,才能将这些艰辛转化为成长的加速器,才能乘风破浪,扬帆起航。

人生这条船,要努力掌握在自己手里,只有坚持目标,永不放弃,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谱写属于自己的光辉的航海史。

众说纷纭

老师:今天,我们学习讨论的主题是:议论文的并列结构。这种写法可以让作文思路清晰,结构精巧,令人印象深刻。下面我们开始探讨,谁先来分析一下作文题?

嘉豪:这道作文题目由三句名人名言组成,三者的侧重点虽然各有不同,但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如何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老师:没错,所以结合题目,应从认清自我、坚定自我、成就自我进行立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范文。

友月:作文标题很巧妙,“扬帆起航,做自己的船长”,巧用比喻,把人生旅程比作航程,只有成为自己的船长,才能找准航向,抵达远方。

思凡:开头简洁明了,阐述了三则材料的共同点,迅速引出观点——我们要学会做自己人生航船上的船长。

老师:不错,开头快、准、巧,不拖泥带水,值得我们学习。

一诺:第一个分论点是“明确目标,寻找自我”,以茅以升、莱特兄弟、亨利·福特三个论据排列展开,论证了确立目标、找准航向的重要性。

梦瑶:第二个分论点是“不忘初心,坚持自我”,详细讲述了叶嘉莹先生在传播诗词文化道路上的坚守,娓娓道来,令人感动。

浩宇:第三个分论点是“乘风破浪,成就自我”,这一段落虽然没有具体的事例论据,却把视角拉到了现实生活,明确了作为青少年,面对人生选择应有的态度,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老师:分析得很好,三个分论点清晰明了,论据丰富,论证有力。这是一篇典型的并列结构的议论文,那么,三个分论点的顺序能否调换呢?

嘉豪:不能换,三个分论点是有内在逻辑的,即先寻找自我,再坚持自我,最后成就自我。

思凡:没错,实现的方法也有内在逻辑,即先明确目标,再不忘初心,最后乘风破浪。

老师:这两位同学分析得非常好。这也是我们用并列结构展开行文时容易进入的误区,三个分论点不能交叉、重复、矛盾,最好能够有一个由浅到深的内在逻辑,这样才能思路清晰、行文有致。

友月:作文的结尾简洁有力,照应标题和开头,也对三个分论点做了一个总结,强化了中心论点。

老师:大家分析得很好,今天,我们主要通过赏析范文,了解议论文并列结构的具体展开方式,希望同学们能够用对、用好这种结构形式,为自己的作文添彩!

技法点睛

“并列结构”是议论文最基础的一种结构。这篇作文抓准了材料的核心——如何成为最好的自己。三个分论点,平行铺开,同时又具有由浅到深的内在逻辑:寻找自我,坚持自我,进而成就自我。论据丰富,论证有力,既有茅以升、莱特兄弟、亨利·福特事例的排列呈现,也有叶嘉莹先生事例的详细描写,还能联系青少年谈具体做法和态度,安排得当,引人入胜。标题、开头和结尾均用航船上的船长作比喻,前后照应,生动形象。

猜你喜欢

叶嘉莹行文论据
《掬水月在手》:纪录片里的叶嘉莹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作文指导教学尝试与思考
《锦衣少年行》周行文:没有能与不能,只有想与不想
强化指导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古典文化的传灯人——叶嘉莹
叶嘉莹:诗词可使人心不死
短文改错中行文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