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法论思考

2021-07-25温向莉

广西民族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法论新时代

【摘 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新的历史方位和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应根据思想意识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规律,从时间和空间维度,纵横构建立体化的教育场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对象应覆盖整体并聚焦重点,坚持制度和法律的刚性执行与教育话语的柔性表达的辩证统一,将抽象的教育内容转化为具象化的实体、信息、符号等。

【关键词】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法论

【作 者】温向莉,南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广西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21)02-0038-0005

方法论以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作用的对象与方法的关系及适宜性问题。[1]1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系列认知、情感(热爱、忠诚、怀疑、疏远)、评价和认同等心理活动的总和。”[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人民群众中从自发产生到自觉牢固树立,需要发挥教育引导的作用。从方法论视角思考新时代如何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质是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探讨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方法体系,是对思想意识形成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自觉认识和运用。

一、一维与多维:教育场域的纵横立体化构建

场域是一个关系性概念,场域具有在不同领域的普适性,“教育场域系指在教育者、受教育者及其他教育参与者相互之间所形成的一种以知识(knowledge)的生产、传承、传播和消费为依托,以人的发展、形成和提升为旨归的客观关系网络”[3]。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中的核心内容,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坚持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观察事物。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全面、联系、发展的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场域不可窄化,需要构建多维、动态、立体的教育场域予以支撑。

1.从时间维度纵向构建有跨度的教育场域

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间隔性和顺序性,是事物运动节律的体现。时间呈现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将来,纵向联系、一维特征。[4]30“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5]7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产生有其长期的历史积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沿着“过去—现在—未来”的基本脉络构建具有时间跨度的教育场域,珍视过往的历史情感记忆,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更好地把握当下,面向未来。

在中华民族宏大的历史时间视域中,有一系列标志性的时间段。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构建教育场域,回溯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祖国辽阔疆域、共同书写祖国悠久历史、共同创造中华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历史。[5]4~6深刻理解中華民族共同体在合乎规律的、不可移易的历史发展趋势中形成和发展,在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80年的斗争史中构建教育场域。苦难可以摧毁人也可以催发人,中国各族人民在百年屈辱和亡国灭种的危机中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同仇敌忾、奋起反抗,有力诠释了中华民族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奋斗史中构建教育场域,用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打破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在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史中构建教育场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找到了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内在支撑和灵魂,是滋养这一意识持续发挥作用的深厚土壤,并能够确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确的政治方向。”[6]

2.从空间维度横向构建多维度的教育场域

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空间具有多维性,事物之间的并存关系是空间的表现形式之一。[4]31“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是各个民族的简单加总,而是基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共同利益,由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有机构成的命运共同体。”[7]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深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系统工程,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必然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

“要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5]10当前,互联网与社会生活深度融合,网络空间不仅是海量信息的集聚地和分发地、价值观念的汇聚地和传播地,也是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的新阵地。构建虚实结合的教育场域,从传统现实场域向网络虚拟场域延伸,搭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互联网平台,通过互联网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回应网民关切的民族问题,形成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加强网络信息管理,从源头上清除危害民族团结的信息,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

二、整体与重点:教育对象覆盖整体并聚焦重点

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范围大小、时间长短,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密切联系在一起的。[8]113积土为山,积水为海,社会是由一个个活动着的个人构成,每个人秉持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最后汇聚成为一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塑造着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应全社会整体推进,实现教育对象全覆盖,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牢根植于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成为每个人的价值取向和根本遵循。

1.把青少年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中之重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是未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力军。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因此,青少年是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中之重。

从学校教育抓起,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构建各民族学生相互嵌入式的共赏共学共乐的校园环境,各民族学生混合编班,各民族青少年玩在一起、学在一起、成长在一起,在促进各民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中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大中小学一体化整体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主阵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各学段相互衔接,各学科相互配合,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

2.边疆民族地区是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区域

我国边疆地区与民族地区高度重合,边疆民族地区地处国家地缘毗邻之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是确保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铸牢边疆民族地区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促进边疆团结安宁、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由于自然和历史等原因,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与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努力奋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边疆各族人民发展的需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应以此需求为切入点,巩固提升边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提高边疆民族地区民生福祉,推进边疆各族人民均等享有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结对帮扶边疆民族地区在乡村振兴中共同发展,增强边疆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和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幸福感。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延绵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9]15边疆民族地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活动紧密结合,在夯实各民族共同思想基础的同时,推进边疆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语言通则民心相通,在边疆民族地区培养民汉语言相通的教育人才,加强民汉双语教育,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又尊重和依法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文进行教育的权利,鼓励在边疆民族地区生活的汉族群众学习少数民族語言以及各少数民族互相学习民族语言,破除语言隔阂,促进边疆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

三、刚性与柔性:刚柔并济教育方式的协同运用

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方法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方法论上的体现。“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8]38“和谐作为矛盾双方的斗争处于没有发展到彼此不能共存的地步,矛盾着的双方处于某种和谐状态,这完全可能。”[10]177“刚”“柔”矛盾双方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既表现为相反相成,又表现为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关系。在方法论上,刚柔并济的教育方式是矛盾分析方法运用于教育实践的具体体现。在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坚持制度和法律的刚性执行与教育话语的柔性表达辩证统一,“刚”与“柔”和谐配合、同向发力、相得益彰,形成教育合力。

1.制度和法律的刚性执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制度和法律的保驾护航。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国智慧,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伟大制度创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保障。法律保障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出台,党的民族政策以法律的形式予以保障。2018年“中华民族”最终入宪,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坚实的宪法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文规定了“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以遏制破坏民族团结的犯罪行为。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面对民族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对任何罔顾历史事实和现实,轻言取消、轻易否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言论予以严厉谴责,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破坏民族团结、实施国家分裂的违法犯罪行为。通过制度和法律的刚性执行,增强人们维护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性。

2.柔性话语方式的适宜运用

话语是一定语言符号和思想表征的统一体,是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中介”,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根据话语主体不同,话语可以分为政治话语、学术话语、教学话语、生活话语。[11]38不同的话语表达方式可以促使不同形式话语的转化,产生不同的效果。话语的柔性表达是根据人民群众的诉求,基于大众的思维方式建构话语,柔性话语呈现形象生动、贴近生活、易于理解接受等特点。习近平同志是运用柔性话语的示范和表率,“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习近平同志通过接地气的、质朴的柔性话语表达方式,将党的方针、政策和纪律要求等政治话语巧妙地转化为通俗易懂却又意境深远的生活话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受众面广、服务大众,受众的“大众化”必然要求话语的“大众话”,要求运用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柔性话语,阐释和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方针政策。找准人民群众情感的共鸣点、思想的困惑点、利益的需求点,恰当运用柔性话语。“像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形象贴切地比喻各民族团结,寓意深刻,引发各族人民的强烈共鸣;“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12],让人豁然开朗,民族团结需要精心呵护和维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暖心话语,契合了各族人民的利益需求点。柔性话语具有亲和力,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在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适宜运用柔性话语,利于感化人、教育人和引导人。

四、抽象与具象:抽象教育内容的具象化呈现

2014年召开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此次会议强调要“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培养”上升到“铸牢”,意蕴深刻。“铸牢”作为工程学的用词,表示有机合成高质量牢固的铸件,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语境中隐喻钢铁般牢固的精神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是“知、情、意、信、行”辩证运动的过程,深刻的认识、强烈的情感、坚定的意志、真诚的信仰、具体的实践有机统一,才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终外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际行动,在这一过程,正确而深刻地认识是前提和基础。将抽象的教育内容转化为实体、信息、符号,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备生动、形象、具体的具象形式,帮助人民群众真实地感知、领悟和学习。

1.将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象化的表达

认同是一种内隐的行为驱动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内在驱动力,“五个认同”教育构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核心内容。“五个认同”内涵丰富,既有高度凝练抽象的特征,又能延伸到生活,通过具象化的实体、信息、符号认知理解。

“祖国”是祖先开辟的生存之地,是疆土、民族、历史、文化的合成,不同的历史时期“祖国”代表不同的含义,当前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就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的认同。借助国歌、国旗、国徽、首都、界碑等国家的符号象征,升国旗唱国歌、国家庆典、国家公祭仪式等国家仪式符号,国庆节这一重要的节日符号,将抽象的国家概念具象化为可看、可听、可触的具体事物、仪式和节日,强化我是中国人的身份确认和对国家的归属感、认同感。通过各民族共享的汉语汉字、中国书法、中国武术、中医药等,长江、黄河等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地理符号,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各民族共享的传统节日,具象化呈现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增进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開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伟大成就,通过图片、影像和数据对比等,直观生动地描绘和具象化呈现取得的成就,让各族人民能深刻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拥护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通过具象化的叙事讲好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

叙事的直接表征是故事,叙事运用于教育领域,是将某种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寓于具体而生动的故事之中,言说者的态度、观点、立场内隐于故事的讲述中,使受教育者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被触动、感动,并领悟故事所映射出的道理。叙事教育实质是以事载道、以事化人,润物无声的教育,具象化的叙事有机内在地融合了理性与感性、抽象与具象,共性与个性,使故事不仅仅具有宕起伏的情节,还是能够传递抽象理论、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的感性载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华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丰富、生动的实践活动可以成为具象化的叙事内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非只是抽象的概念,宏大的主题,还蕴含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和工作实践中。通过叙事讲好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备生动、形象、具体的具象形式,让人民群众真实地感知、领悟和学习。

在创建新型民族关系中,涌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通过具象化的叙事,让人民群众领悟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各民族人民血浓于水,相互离不开。通过具象化的叙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浴血奋战、无私奉献的一个个鲜活故事,帮助人民群众更加真实、立体、全面地认知中国共产党是有责任、有担当、可信赖的党,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中流砥柱,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讲好维护民族团结的先进典型故事,形成见贤思齐、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的良好氛围。通过身边普通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民族团结的故事,让人民群众感知维护民族团结,人人应为、人人可为,引导人民群众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变成日常行为准则,从基本规范做起。

参考文献:

[1] 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

[2] 青觉,赵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理、功能与嬗变——一个系统论的分析框架[J].民族教育研究,2018(4).

[3] 刘生全.论教育场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1).

[4] 徐光春.马克思主义大辞典[M].武汉:崇文书局,2018.

[5]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9月27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6] 张淑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要凸显社会主义属性[J].广西民族研究,2020(2).

[7] 方堃.新中国70年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逻辑与基本经验[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10).

[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10] 陈先达.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必修课[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9.

[11] 吴琼.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12] 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分别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一些代表团审议[EB/OL].(2017-03-10)[2021-03-22]. http://www.gov.cn/xinwen/2017-03/10/content_5176215.htm#1.

METHODOLOGICAL THOUGHTS ON FORG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CHINESE NATION

IN THE NEW ERA

Wen Xiangli

Abstract:Marxist philosophy is the method of thinking and work that guides people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transform the worl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new historical orientation and materialist dialectics, a three-dimensional educational field should be constructed vertically and horizontally from the time and space dimension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s of the formation,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ideology. The educational objects that cast the sense of comm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should cover the whole and focus on the key points, adhere to the dialectical unity of the rigid implementation of systems and laws and the flexible expression of educational discourse, and transform abstract educational content into concrete entities, information, symbols, etc.

Keywords:New era;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Chinese nation;methodology

〔責任编辑:袁丽红〕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法论新时代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
1912至1949年期间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塑与修正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
A Literature Review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浅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构建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论西方哲学方法论之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当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