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学生作文指导策略刍议
2021-07-25马景发
马景发
摘 要:三年级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农村学生实际并结合三年级学生身心特点指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素材,通过口语交际为作文铺垫,指导学生反复修改,提高作文质量。教师要在整个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写真话、抒真情,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三年级;作文指导;策略;积累素材;口语交际;修改;写真话;抒真情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1-0126-02
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是从三年级开始的,所以说三年级作文教学是“爬坡”阶段,而且这个“坡度”还比较大。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识字量不多,认知能力有限,生活阅历浅。这些因素给作文教学增加了难度。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学生天真无邪,对世界充满好奇,对于作文,近乎一张白纸,只要教师善于引导,他们就能在这张白纸上写出原汁原味的美文。
一、 提前准备,积蓄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就是让学生写出胸中的积蓄。学生胸中缺乏积蓄,甚至没有积蓄,写起作文来就无从下手。因此,教师要根据作文要求,提前让学生收集素材或做相关准备。例如,为了写好习作“观察日记”,教师提前确定习作主题“观察蚂蚁”,让学生搜集蚂蚁的相关资料,并指导学生利用玻璃瓶装泥土做蚁穴来饲养蚂蚁,观察蚂蚁怎样打洞,怎样吃东西,怎样传递信息,怎样搬东西,做好记录。蚂蚁是学生喜爱的小动物,“养蚂蚁”又这么好玩,学生自然高兴。一个星期以后,教师检查作业,有些学生光记录就写了两三页,讲起蚂蚁来头头是道,写起来更是得心应手。
小学三年作文以观察为主,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之美。教师要教育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在这方面,农村学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布置多种多样的家庭作业。春天,帮爸爸妈妈种菜;夏天,帮爷爷割草;秋天,到果园里摘果子;冬天,帮奶奶烧土炕。让学生亲近大自然,体验劳动的快乐,同时为写作积累素材。
二、 先说后写,打好腹稿
利用口语交际进行习作指导,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书写速度又慢,写作对他们而言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相对于“写”,学生更喜欢“说”。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心中所想。说出心中所想,再写出所说内容,一篇作文基本就成形了。“说”的前提是学生提前积蓄好素材,教师在作文课上先行指导,提出习作要求,并进行点拨。为节省时间,口头作文交流可分组进行,最后再推荐两三名学生全班交流,为下一步独立习作打好基础。例如,习作“记一次劳动”,教师可提前布置学生参加一次劳动,并记录参加劳动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劳动过程和劳动体验。
作文课上,教师可这样指导学生口头表达。一是让甲学生出示自己记录的小卡片。名称:掰玉米。时间:星期天早上。地点:我家玉米地。人物:爷爷、奶奶、哥哥和我。劳动过程和劳动体验:奶奶先教我掰玉米,用左手抓住玉米棒子,右手用锥子在玉米棒子上划开一道口子,再用两只手剥掉玉米皮,最后把玉米掰下来。刚开始,我掰得很慢,别人掰三四穗我才能掰一穗,后来慢慢熟练了。为了快些掰,我摘掉手套,不小心手划破了,还流了血。中途休息了一阵子,喝了些水,爷爷还夸了我。二是师生互动口头交流。师:让学生给甲同学的作文加个题目。生(议论后):掰玉米。师:开头写什么?怎样写?学生甲:星期天早上,爷爷、奶奶、哥哥和我去掰玉米。师:你们吃早饭了吗?带了哪些劳动工具?是怎么去地里的?学生甲:很早就起来吃了饭,拿了袋子、锥子,爷爷骑着电动三轮车拉我们去的。师:加上这些内容,再说一说。学生甲:星期天早上,爷爷、奶奶、哥哥和我,拿上铁锨、塑料袋子、锥子,爷爷骑着电动三轮车拉我们去掰玉米。师:同学们也给自己的作文定个题目,写个开头吧。(学生三人一组口头交流。)三是说劳动过程和劳动体验,按照以上步骤进行。四是推选两三位同学口头作文,全班评议。这样,学生通过口头表达就已经打好了腹稿,第二节课写起作文来就轻松了。
三、 相互修改,共同提高写作质量
作文三分靠写,七分靠改。三年级学生刚开始习作,为了提高习作质量,教师对字数可不作硬性要求,尽可能让学生自由发挥。只要做好了“积蓄”和“说”的工作,学生写起来就不会无话可写,反而会把文章写长。大多数学生利用半节课写200字左右的作文绰绰有余。剩下半节课可以三人一组互相修改。具体做法是:先把学生按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分成三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名优等生、一名中等生和一名后进生,这样小组内的三个同学可以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这样分组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利用优等生帮助后进生。这就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
通过优等生帮助后进生修改作文,后进生不仅能学到好多生字新词,还会为自己的作文写得越来越好而自豪。
四、 写真话,抒发真情实感
开始练习习作时,教师要让学生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主要是写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不要瞎编,不要说假話,力求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然而,部分学生为了完成作业,生搬硬套“优秀作文”,不会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比如,让学生写“我熟悉的一个人”,很多学生都写了“我的爸爸”“我的妈妈”。在批阅作文时,教师发现,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没有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比如写妈妈,就是漂亮、勤快,很爱我们;写爸爸,就是身材高大,干活辛苦,关心我们的学习。为让学生表达真情实感,讲评作文时,教师可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真实的爸爸、妈妈。有学生说自己的妈妈常年在外打工,根本顾不上自己的学习,他甚至觉得妈妈根本就不爱自己。有学生说自己的爸爸有酗酒的嗜好,喝醉酒还爱打人,说脏话。教师可趁机点拨学生,你完全可以把自己心中所想写出来,爸爸看到了也许会醒悟。每一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没有完美无缺的人。所以写文章不是把他们塑造成十全十美的人,而是要抓住他们的特点,表现他们真实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