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同仁堂IPO前夕“改造”财报半数医药销售人员为“临时工”
2021-07-25王宗耀
王宗耀
作为“中华老字号”之一,天津风味食品三绝之首的“狗不理”包子不仅在今年上半年退出了北京市场,且在其“大本营”天津也出现餐饮门店收缩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公司管理层在战略规划和经营管理上或存在一定的瑕疵。相较“狗不理”的战线萎缩,实际控制人张彦森和高桂琴夫妇旗下的另一家公司天津同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同仁堂”)却发展的似乎很顺利,不仅近几年的营收和业绩均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且还在今年向深交所递交了拟在创业板IPO的招股书。
作为一家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天津同仁堂的名字与北京同仁堂均包含了“同仁堂”三个字,再加上两者主营业务都是药品制造,仅从字面来看,是很容易让人误解为天津同仁堂是北京同仁堂的天津分公司,而如此的错觉也难免给人一种“蹭流量”的感觉。事实上,据招股书披露,天津同仁堂也是一家“百年老字号”,其前身天津同仁堂制药厂于1994年12月被认证为“中华老字号”;“天津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商标:太阳)”于2006年11月被商务部认定为第一批“中华老字号”。不过 需要注意的是,虽同为“百年老字号”,其不论经营规模还是产品知名度,与北京同仁堂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此次公司虽然拟在创业板上市,但从其披露的招股书以及在新三板发布的财报等诸多信息来看,公司在经营中是存在很多疑问的,譬如财报内容在IPO前被大量更正,销售人员中有大量为“临时工”等,这些疑问若不能很好解释,或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其能否顺利上市的障碍。
主要产品成本被“更正”减少
天津同仁堂不是首次提交上市招股书,其在2018年就曾递交过在主板上市的招股书,但在2020年12月时,公司向证监会申請撤回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申请文件。今年4月10日,公司再次递交招股书,只不过这次由主板“改道”创业板了。
有意思的是,在此次“改道”之前,天津同仁堂先“改造”了自己的财务数据,不但对2020年财报进行了更正,且连2019年和2018年的财务数据也一并进行了更正。作为一家在新三板挂牌公司,再加上其曾提交过主板上市申请,理论上,其财务数据上不应该有太多问题才对,可此次递交上市材料之前却大幅更正了以往财报数据,显然让人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事实上,若对比更正前后的财报数据,确实可发现其中是存在很多令人不解之处的。比如说其2020年的数据,对比财报更正前后,主营产品的成本虽然从总体上没有发生变化,但其却将主要产品肾炎康复片、血府逐瘀胶囊和脉管复康片的成本均进行了下调,其中肾炎康复片的成本调减近100万元,血府逐瘀胶囊的成本则调减104万元,脉管复康片的成本调减31万元。对于这一变化的原因,更正公告中并没有给予相应解释。
要知道,报告期内天津同仁堂的收入中有八成以上是来自这三款产品,将这三种主要产品成本下调,而将相应变动的成本全部转到了其他产品身上,这一操作好处在于,总成本虽然不变,但相关主营产品的毛利率却得以提升了,使得主要产品的盈利能力显得更加优秀。而至于其他产品,虽然毛利率会有相应减少,但主营核心产品才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问题在于,这种随意调节财务数据却不给出合理解释的行为,真的很合理吗?
被“抹去”的大供应商
有意思的是,更正之前,2020年的五大供应商排第三位是“天津十全农产品有限公司、天津市宏仁中药加工厂”,年度采购占比达8.51%,而更正之后,这位供应商从其前五大名单中消失了,其原来的第四位和第五位供应商排位顺序上升,而第五位供应商则多出了“大城县合力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年度采购占比为4.91%。更有意思的是,从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来看,更正前后的数据均有明显变化,竟然没有一个数据是相同的。
那么,“天津十全农产品有限公司、天津市宏仁中药加工厂”供应商又去了哪里呢?根据招股书披露的信息来看,该供应商所涉及的这两家公司都是天津同仁堂的房东,天津同仁堂及其子公司租赁了这两家公司的房产用于生产。查看其2018年递交的主板上市招股书,可发现从2015年到2017年,天津十全农产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十全农产品”)、天津市宏仁中药加工厂(以下简称“宏仁加工厂”)均在天津同仁堂的前五大客户之列。
另外,根据天眼查网站查到的信息来看,这两家公司同受实际控制人尹成军控制,注册资金均为50万元,其中十全农产品成立日期在2014年12月,而宏仁加工厂成立时间在1990年5月份。在2021年5月之前,十全农产品的主营业务范围为“农产品的初加工、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其中并没有中药材相关业务,直到2021年5月,也就是天津同仁堂此次IPO之前,其才将经营范围做了变更,增加了中草药购销等业务;而宏仁加工厂此前的经营范围主要为中药材加工、普通货物运输业务,也是到本次IPO之前,其将主营业务范围也做了变更,增加了中草药购销、食品加工、机械租赁等业务。
在财报更正之前,截至2020年末,“天津十全农产品有限公司、天津市宏仁中药加工厂”仍然是天津同仁堂的大供应商,但而在此次IPO之前,天津同仁堂竟然连续发布三份更正公告,将2018年至2020年三年中,该大供应商的身份完全给“更正”没了,如此情况显得相当奇怪,其背后是否是因为存在超范围经营等问题,天津同仁堂对其大量采购,怕遭牵连而影响自己IPO发行,刻意将该大客户隐去了呢?
销售、采购数据更正过于随意
作为一家2018年就曾递交招股书拟登陆主板的公司,天津同仁堂的财务制度理应很完善才对,可令人不解的是,根据其对2018年的财报更正公告,公司竟然将2018年前五大销售客户的销售金额都搞错了,在原公告中,其当年对第二大客户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的销售金额为10428.15万元,而更正后,其对该客户的销售金额竟然变成了10239.92万元,前后相差将近190万元;对第三大客户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销售额则存在少计情况,更正前为9384.99万元,而更正后则增加到了9515.98万元,少计13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