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师院校通识类美育课程改革的困境与实践策略

2021-07-25赵红云

歌海 2021年3期
关键词:高师院校困境策略

赵红云

[摘 要]地方高师院校肩负着育人和育师的双重任务,通识类美育课程在于引导学生求真、至善、和美,地方高师院校通识类美育课程改革工程系统而庞大。当前,地方高师院校通识类美育课程改革存在着学科美育与教师教育美育分离、审美理论与审美实践脱离、高师教育美育与基础教育美育隔离等问题,应通过构建三维一体的“大美育”课程体系,强化美育功能;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美育能力;建立校内外互动互补的美育实施供给体系,丰富美育资源;整合一、二、三美育课堂,拓展美育路径。

[关键词]高师院校;美育课程;困境;策略

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战略安排,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社会和谐的前提,是人格的完美和谐发展。马克思认为美育的特点,一方面是人会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另一方面也会根据美的规律来塑造自身,促进个体走向和谐与完美。高校美育在引导大学生完善人格修养,提高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美育是国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美育的功能和作用不断得到彰显,因为美育不仅是审美教育或是情操教育,更为重要的是,它与人的想象力、创新力也密切相关,能够激发个体的创造活力。新时代我们学校美育工作也提出,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的价值引领,通过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把中华美育精神传承好。然而,拥有如此重要育人功能的美育,却在高校教育中长期处于不被重视甚至是边缘化的困境,与此同时在高校通识类美育课程建设与组织实施方面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亟待改革。

一、关于地方高师院校通识类美育课程改革

(一)学校美育课程改革是一个“老”问题

美育思想对我国来说并非舶来品。自周代开始,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就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5年)肯定了乐教对于伦理道德教育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把“诗”“乐”看作是成仁君子的必要条件。蔡元培担任民国教育总长,发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1912年)并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例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的完美人格的“五育”方针,其中“以美育为桥梁”的论断表明了美育之于人格完善的地位和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美育始终在学校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1999年,美育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彰显,并把它和德育、智育、体育并提,提出国家实施素质教育应该“四育”统一,也明确了高校在其中承担的责任,强调学生选修人文艺术课程的必要性,以及重视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对学生的美育熏陶,以此提升学生的美育能力。随后,有关学校美育相关问题逐渐进入教育管理者、学者们的学术视野,并被广泛关注和研究,美育课程改革与实践也随即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二)高校美育课程改革是一个“新”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的美育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要求学校把美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做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发挥美育的育人功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素养。全面加强和改进高校美育,培养“五育”融合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美育课程顺应新发展阶段新的价值需求,更是一个崭新的教育命题。

我们国家正在进入新时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有了新的变化,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我们在制定“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愿景目标时,也明确“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遵循的原则也是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重要原则之一,实现的目标更是把“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放在重要位置,把提升“科学文化素质”“文化影响力”作为重要目标,以增强民族凝聚力。高校承担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功能,在提升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方面大有可为,在完善美育课程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改革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功课还有许多要做。

(三)高师院校通识类美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大”问题

当前国家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师范生作为特殊的高知人群,承载着与其他人群相比更为重要的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的责任和使命,地方高师院校肩负着育人和育师的双重任务,美育改革工程系统而庞大。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地方高师院校通识类美育课程在于引导学生求真、至善、和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尚的审美追求,增强对美的价值判断、选择及塑造能力,坚定文化自信,内化于心,外塑于行,以心传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目前,地方高师院校通识类美育课程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存在颇多问题,学生审美素养与新时代大国良师培养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加强和改进师范生人格养成的审美教育迫切而重要。

二、地方高师院校通识类美育课程改革的现实困境

(一)学科教育美育与教师教育美育分离

美无处不在,天地万物皆为美育的内容。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庄子曾提到“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学科文化知识教学实则应成为学校实施美育重要途径之一。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满足国家和地方教育改革发展需求的各级各类教师。学科专业知识学习和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是高师院校的教学主导。但长期以来,高师院校中关于育人的学科性与师范性的争论从未停止,学科教育与教师教育“两张皮”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学科知识美育和教师教学美育没有统一,形成协同合力。高师院校需要培养具有高尚审美和人文素质的教师,高师院校的教学应要实现学科知识视点、审美视点与教师教育视点的有机融合,进而要求教师在学科知识内容的遴选上要善于引导学生发展科学的美,同时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也要讲究艺术,从教学的仪表、精神、语言、情感、态度、板书等方面进行美化,以达到以美育德、以美启智的目的。使学生在获得学科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同时获得對教师职业美的感染、感化、感悟,从而坚定从教的理想和信念。

(二)审美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脱离

实施美育,古人行不言之教,追求自然和谐、美美与共,今天我们高师院校虽然专门开设有通识类美育课程,却依然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究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将“美”和“育”割裂,审美理论与审美实践脱离。美育的过程就是通过各种美育活动引导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通过欣赏,获得美的感受,为发现美和创造美奠定基础,以至达到人的身心和谐,精神幸福。但是目前高校的美育活动设计往往更多关注的是欣赏的环节,通识类的美育课程设置也多以欣赏、鉴赏类为主,比如《音乐欣赏》《艺术鉴赏》《电影欣赏》等,缺乏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美育课程,对于发展和创造美等审美教育实践环节关注甚少,且鲜有设计。美在于意象,欣赏只是对事物形象的感性认知,高师院校的美育不应只是使学生在欣赏中感受美的愉悦,更重要的是对现实和艺术中的美有正确的评判和取舍,认识美的本质和审美的价值,丰富想象和情感,充分发挥创造力,实现自身美化,增强未来从教人格魅力。

(三)高师教育美育与基础教育美育隔离

美育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引导和培养学生关注审美认知、审美情趣、审美判断力及审美创造力等的提升,具有连贯性,应贯穿于人的各个教育阶段,乃至人的整个生命活动周期。但事实上,我国不同的教育阶段都有各自的美育目标、任务、内容选择、实施路径和评价指标,彼此之间相互独立,且制度设计上也缺少协调。由此,高师教育和基础教育之间也并没有无缝对接和有效衔接的审美教育体系。此外,由于长期以来对审美教育认识的偏差,高师院校并没有给予美育应有的功能定位和足够的重视,没有将审美教育有机融入师范生培养的全过程,没有将审美素质纳入师范生综合能力测评系统,因此把准教师全面发展也割裂开来,简单地将美育视为“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艺术教育”等,即使是向全体在校师范生开设一些艺术类通识教育课程及组织一些文化艺术活动,也缺少审美的知识序列和系统,审美素质的考核评价内容缺失。这导致高师院校通识类美育课程起点低、根基浅,相当部分师范生审美意识薄弱,审美水平不高,能力不足,无法适应基础教育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需求。“如果教師缺乏审美素质,那么学生也会缺乏审美素质,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缺乏审美素质和人文素质,这是一种必然逻辑。”1

三、地方高师院校通识类美育课程改革的实践策略

(一)构建三维一体的“大美育”课程体系,强化美育功能

突破狭隘的艺术类美育课程观局限,建立包含学科美、师范美和艺术美三个审美视点维度,艺术、教育、人文、自然等多学科之间的跨界融合的大美育课程体系,强化审美素养与人文素养、学科素养、师德素养等交融一体,积极促进师范生审美价值观和和谐人格的形成。

第一,从目标上,基于师范特性定位学校美育目标,强化师范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培养师范生对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思维和方法等的特殊的审美鉴赏力,形成对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一切关于“美”的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从而激发他们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内驱力,最终成长为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崇高的审美追求和高尚的人格修养的高素质教师。

第二,从内容上,围绕高师师生美育目标,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广阔的领域中建构美育课程教学内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线,以培养师范生正确的审美态度和价值取向为核心,以培育示范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为重点,最终使未来准教师拥有高超的教学艺术、育人技巧及人格魅力。

第三,从方法上,立足于“欣赏——发现——创造”的美育过程,遵循“理论——实践——创新”的美育课程建设规划路线,转变以教材为中心的师传生受的教学旧范式,以学生为中心,综合运用体验、参与、互动、讨论、应用等多样方式,在沟通、交流、冲突、反思、感悟、分享中提升审美能力,实现自我超越和自我塑造。

第四,从评价上,将审美素质纳入师范生综合能力测评系统,从审美认知力、审美体验力、审美发现力、审美创造力和审美教学力等五个维度构建师范生审美素质测评体系,把师范生的审美发现、审美应用、审美创造等成果和作品列为师范生审美素质测评指标内容,并适当提高测评分值的比重,增加学生审美成就感和自豪感。

(二)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美育能力

教师是美育实施的第一资源要素,高师院校通识类美育课程改革必须把提高美育教师课程思政素养、教学技能、育人能力和职业道德放在重要地位,并从制度、经费、管理、绩效等方面给予保障,畅通美育教师职业发展通道。

第一,优化美育教师结构。根据高师院校美育目标、内容及实施需求,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明确岗位分工。一是提高艺术教育教师的思政素质和专业素质,通过承担全校通识类美育课程教学,并指导学生艺术社团活动、课外活动、课后服务等第三课堂活动,实现审美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二是提高学科专业教师的学科素质和教学艺术水平,积极参与学校美育教学活动,在学科知识教学中实现学科美育与师范美育相互融合。三是通过聘请基础教育学校、文化与旅游厅、歌剧院等校外机构相关人士担任兼职美育教师,承担美育项目创作实践指导,弥补校内美育师资短板,有效促进高师教育美育与基础教育美育的有机衔接。

第二,建立美育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设置专项经费,加强美育课程团队、教研教改团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教学团队等美育教学基层教学组织建设,通过整合并优选配置教师资源,稳步推进高师院校美育课程改革实践;通过“传帮带”作用,有效持续推进组织成员之间分享、交流和合作,最终促进教师个人发展;通过多形式、多主题的系统化学习培训,满足教师在教学、育人、科研等方面自我完善和能力提升的内在需求,增强教师授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三,强化美育教师教育教学管理。完善通识类美育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制度,多维度考评审美教育规范、教学运行、课堂教学效果、教学研究与改革、作品创作、指导学生文艺实践项目获奖等方面。强化美育教师教学业绩和育人成效在绩效分配、职称职务评选、岗位晋级考核中的比重。教师绩效考核时,可以把其承担的艺术社团指导、大学生艺术展演、师范生演讲等第三课堂活动计入工作量,确保美育课程改革成果在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占有一定名额比例。

(三)建立校内外循环互补的美育实施供给体系,丰富美育资源

美育内容涉及自然、社会、人类的全部领域,加强美育教学资源的挖掘、利用和整合,建立校内校外循环互补的美育实施供给体系,是确保高师院校美育高质量实施的基础条件。

第一,加强美育的学校资源供给。依托学校的艺术教育学科资源和教师教育学科资源,开设艺术教育经典课程,开发教师教学艺术课程和民族艺术教育课程。建好、配齐与师范生通识类美育课程实施相匹配的功能完备、设施先进、特色鲜明的美育实验实训室。利用校内美术馆、书法室、舞蹈室、报告厅、图书馆、演播厅、会堂、文化广场、行知园等,為学校美育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提供场馆服务。

第二,加强美育的社会资源供给。对接基础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革,探索大中小幼衔接的“跨学段美育链”建设,推动高师院校与基础教育学校美育课程资源的整体优化。发挥产教学研合作优势,积极与文化和旅游厅、文化研究所、民间文艺家协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作室等进行美育场馆的共建共享。结合艺术馆、博物馆、文化宫、歌剧院、艺术馆、展览馆等社会艺术场馆的活动,推动基础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为高师院校美育教学服务。

第三,加强美育的自然资源供给。环境是审美教育的最佳载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一体的环境创设,使学生浸润其中,自然而然地感受美,加深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进而提高鉴赏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一方面,通过建筑、雕塑和梅园、兰园、竹园、菊园等校园主题园区等环境设计,实现以景育人,以美化人。另一方面,通过四季变化、节气变更等自然物象,来引导学生发现自然和谐之美。此外,还可以结合教育实习、顶岗支教、教育调研等实践环节,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开展自然美育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品赏自然景物的神奇,在实践中获得精神上的启示和鼓舞,并能够保持教育的初心和理想。

(四)统整一、二、三美育课堂,拓展美育路径

高校的美育课程定位,核心在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重点则在于创新能力的培育,特别是公共艺术课程构建,应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其目标是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促使其审美追求的发展,助力其高尚人格的形成,培养其成为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聚焦于师范生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美育课程教学第一课堂、教育实践活动第二课堂、社团文化活动第三课堂的美育统整于一体,拓展高师院校美育实施的多元化路径。

第一,课程教学第一课堂是学校美育的主战场。课程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专业的美育课程知识视点更聚集于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培育,基于“大美育”课程观,将艺术、教育、人文、自然等不同学科课程有机联系起来,形成和谐统一的序列和系统,使美育课程教学更具有普适性、逻辑性和科学性,更易于育人目标的达成。

第二,教育实践活动第二课堂是美育浸透的主阵地。审美素养在课程的学习中形成和发展,更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表现。学生在参加教育实习、教育见习、顶岗实习、教育研习、教育调研、教学设计、班主任工作等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促进他们将所学的知识以“内化”的方式赋予他们更强的教学活力,实现教学技术的学习到对教学艺术的追求。

第三,社团文化活动第三课堂是美育渗透的新高地。通过组织话剧社、书画社、音乐社、好老师教学与研究社等文艺社团,推动大学生艺术展演、高雅艺术进校园、中华经典诵读、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师范生演讲比赛等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从鉴赏美、感悟美、表现美到热爱美、分享美、创造美的转化,从他律走向自律,最终成长为具有崇高审美追求、高尚人格修养的高素质教师。

猜你喜欢

高师院校困境策略
跟踪导练(一)
高师院校非师外语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创建研究
结合学科定位谈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
高师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分析
中国高师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Passage Four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