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彰显 创意无限

2021-07-25王岩玮

河北科技图苑 2021年3期
关键词:产品开发文化创意图书馆

摘要:自从国家鼓励文化文物单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文化创意产品以来,文创产品研发与文创产业发展已经成为了图书馆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在文创产品研发过程中要注重产品阅读情趣和教育功能;深度挖掘地方特色文化,促进文旅融合;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体现收藏性与学术性并重等。在未来发展中应鼓励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加强宣传与营销工作,注重新技术的使用以提升文创产品价值,加强图书馆的跨界合作和休闲空间的打造。

关键词: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97/j.cnki.hbkjty.2021.0040

自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通知以来,国家政府部门开始大力推进、鼓励文化文物单位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文化创意产品,以彰显中华文明、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图书馆作为文化单位的一员,自然承担起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任务。图书馆在研发文创产品方面不仅要符合文创产品的基本特点,更要在文化创意开发方面结合自身的特点,彰显图书典籍、文明传承的人文主义特色。可以说,图书馆开展文创工作,是创新性思维与图书馆文化要素的深度融合,是宣传图书馆文化、展示馆藏特色的有效途径。

1 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现状

国家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使得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图书馆获得了政策支持,从而纷纷开展文创产品的研发,特别是博物馆在文创产品开发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很多具有鲜明特色、创意多样、内涵丰富的产品研发出来,获得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图书馆本身具有大量的文化资源,理应成为文创产品研发的主要力量,而且图书馆开发的文创产品不仅能体现出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同时还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应成为文创市场上有力的竞争者。但目前文创产业在图书馆界也只是初创阶段,图书馆的文创产品开发基本还只限于大型的公共图书馆。

在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创产品的研发,主要源于其丰富的文献资源,包括善本古籍、金石拓片、名人手稿、革命文献、民族图谱及其地方志、照片、音像资料等,这些资料不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是沟通未来的桥梁。而图书馆在文创产品开发的种类上也主要集中在馆藏资源的复制,二次文献的加工,图书馆周边衍生纪念品开发,自主体验性产品和虚拟空间的文创产品等四种类型。

第一,馆藏资源复制及二次文献的开发。馆藏资源的复制品和通过二次文献开发编选的出版物承载着图书馆的历史内涵,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文创产品开發过程中也是最为常见的产品。国家图书馆早在10余年前便进行了馆藏典籍的复仿、出版,如按1∶1复制的司马光手书《资治通鉴》手稿、《永乐大典》“湖”字册单页等[1]、《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名画仿轴等,这些文创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首都图书馆编纂的《首都图书馆藏名家墨宝集萃》《首都图书馆馆藏国家珍贵古籍图录》《首都图书馆藏绘画珍赏》《首都图书馆馆藏珍品图录》等,将馆藏大量珍贵的名人墨宝、书画、古籍等进行遴选,汇编成册,供读者研究鉴赏。南京图书馆编纂出版的《南京图书馆典藏书目》《文津版四库全书》等也广受好评。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推出《金刚经》高仿影印本等诸多文献[2]。图书馆借助自身丰富的典籍资源,通过复制或编选的方式,让这些“高不可攀”的古籍,飞入了寻常百姓之家,满足了古籍爱好者的需求,同时也作为礼品变身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其次,图书馆周边衍生纪念品。图书馆周边的衍生纪念品已经成为图书馆文创产品中最大的一部分,这些文创产品多是从馆藏资源衍生而来,也包括图书馆建筑、馆藏资源等内容。这些衍生的纪念品不仅涵盖范围广,涉及种类丰富,而且独具图书馆的特色。例如国图推出的甲骨文手工皂、舆图领巾等;首都图书馆推出“京城百业”“帝京城桓”等老北京系列明信片和“北京记忆系列”文具;中山图书馆推出“旧粤风貌”系列明信片等,这类产品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深受读者喜欢。

第三,自主体验性产品。体验性产品是以馆藏资源为立足点,通过开展实地体验及运用新媒体技术等手段,将体验要素依附于图书馆文创产品及相关服务之中,让读者在图书馆内的消费体验成为了文创产品本身的一部分[3]。如国家图书馆推出了读者亲自体验拓印技术,参与手工缝制线装书等活动,让读者真正参与到图书的制作过程,感受历史文化的氛围、感受传承的魅力。

第四,虚拟空间的文创产品。文创产品不仅局限于实体物品,还包含很多虚拟空间的文创产品。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图书馆开发了具有本馆特色的APP产品,拓展图书馆业务的外延。例如国家图书馆在线上打造“国图旺店”,成为国内第一家图书馆官方文创产品商店。首都图书馆利用百年地方文献专藏,构建了集信息资源和文化宣传为一体的公共文化网站——“北京记忆”,该网站致力打造成为专家学者的研究基地和百姓的乡土课堂。还有很多图书馆正在研发虚拟图书馆,这些产品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在未来也将会成为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的主要内容。

2 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原则

图书馆现阶段开发的文化创意类产品,存在总体质量不高、功能单一,特色不明显,雷同性产品多等问题。随着图书馆对研发文创产品投入的增多和文创开发与营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未来文创产品开发将会成为图书馆服务延伸、价值增长、软实力提升的有效手段。在文创产品开发中,创意元素最为关键,这些素材主要有图书馆元素、馆藏资源、地方史志、名人轶事等,充分展现这些元素的同时,还要注重文创产品的整体性开发,产品要具有复合型功能的特点。

2.1 注重阅读情趣和教育功能的开发

文化创意产品在设计上首先要以图书馆、阅读为主题,其中包括了图书馆的建筑、标志、阅读元素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文化事业的重视,许多地方都建了新图书馆,这些新馆外形设计精美,内部功能完善,而这些图书馆建筑的外形也成为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元素,由此引申出了纪念章、纪念邮票、书签、笔记本等产品。这些文创产品兼顾了实用性与观赏性的特点,其中也为读者使用这些文创产品带来了愉悦的享受。而这些文创产品虽然实用、美观,但是功能比较单一。未来图书馆文创产品的研发更要注重教育功能的研发,特别是培养青少年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爱上图书馆、会用图书馆。当然,这不限于一个产品,更应是一个文化创意项目,将阅读推广、教育培训、文创产品的功能合而为一,让文创项目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2.2 注重地方特色文化的挖掘

地方特色是图书馆文化創意产品设计的主要元素。从地方建筑、地方风俗、地方方言、地方特产以及地方知名人士中汲取创意元素,设计出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民俗风情的纪念品,不仅可以传递地方的文化情怀,还可以创造出独特的文化符号[4]。而这些地方特色和地方风韵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图书馆在文创产品研发过程中要把握住其中的精髓,将馆藏中的地方特色元素融入到产品中,设计出特点鲜明、地方风韵浓厚的文创产品。例如首都图书馆编选《京华旧影》《旧京戏报》等图书,反应清末民初时期北京城风貌,体现北京百姓当时的生活场景;四川省图书馆的“杜甫与熊猫”系列文创产品及广东省中山图书馆以粤语及粤语口头禅为主题的挎包、手机袋等产品,也都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5];国外图书馆也非常注重地方特色文化的挖掘,如纽约市公共图书馆门口的石狮已矗立百年之久,是纽约市民坚忍与刚毅的品质的象征,图书馆据此设计的“大理石狮”挡书板深受读者喜爱,[9];英国国家图书馆设计出伦敦地标建筑为主题的产品以及英国地图系列衍生品等[7]。

地方文化特色元素永远是文创产品研发的灵感源泉,国家号召文化单位开展文化创意产业,支持文化资源的要素挖掘与创意设计,并支持与旅游等产业跨界融合,提升旅游品质与旅游纪念品的文化品位。从国家的层面来看,一直在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地方文化软实力的输出。特别是公共图书馆集中保存了一个地方各个时代的社会风俗、国计民生的历史资料,这些资料也正是挖掘地方特色,开展文创旅游而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在这些文献中即可以体现出当地历史人物,地区发展与变化的真实情况,反映当地民俗特色、风俗习惯,还可以反映出当地人民的精神生活。这些历史文献和旅游的结合,能让旅游者身心愉悦,更能让他们真正的感受到一座城市的发展印迹,这些文创产品可以使旅游者感受到地方文化的内涵,满足了民众对深度旅游的需求[8]。

当然,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增加了产品的文化内涵,对外传递出本地区的文化特色。在文创产品的研发过程中还要注重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为文创产品的研发带来的多种可能性。可以利用地方历史图片、音视频资料、文献资料等,通过虚拟现实(VR)技术,还原出城市原来的面貌,风土民情。例如,在北京地区,通过VR技术,还原出清末民初的北京城市面貌,让体验者可以感受到老北京的街景,感受到老人们所言的“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街景街貌,也可感受到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美景,还可以体验在剧场听一段戏曲、品一段评书;还可以还原百年来各个时期的生活风貌,城市发展的轨迹,让读者感受到沉浸式体验。总之,新技术为文创产品的研发带来了多种可能性,为文创的深度研发及图书馆文献资料的深度挖掘提供了支持。

2.3 注重产品的收藏性与学术性

中华民族自古便有爱书、护书的传统,从而使中华典籍源远流长,承载起中华文明五千载。在这些典籍中包含了善本、金石拓片、古旧舆图、名家手稿、革命文献等诸多记载着祖先及先贤的智慧,这也是图书馆中最为珍贵的藏品。依托这些典籍开发的文创产品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更能激起民众的历史自豪感,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国内公共图书馆一直坚持历史文献的文创开发,各种古籍复仿品,影印本、古画仿轴等越来越丰富,很多精良的制作品均已走出国门,甚至成为国家交往中的文化礼品。但这些复仿品功能单一,主要以收藏性为主。未来在以古籍图书为元素的文创产品开发时更应注重学术性与收藏性并重。在产品开发时可以邀请业内专家从文献学、历史学等诸多角度对图书进行评价,用以丰富复仿古籍的学术性。例如,复仿一本清朝时期的手稿《红楼梦》,邀请红学家就针对版本和手稿进行学术研究,也可为书进行注释,通过一系列活动不仅让广大的红学爱好者体会到当时人们阅读《红楼梦》的真实体验,还可以了解书中的细节内容,学习版本学知识。以典籍作为元素进行的文创开发,不仅要看重其收藏性和礼品性,更要使其具有丰富的功能。

3 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策略

图书馆进行文创开发离不开本身的业务特点和文化内涵,要以创新思维的方式、开放合作的精神研发文创产品。同时,还要深度挖掘文化要素,提升产品的内在价值,注重文创产品的营销和知识产权的保护。

3.1 吸收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公共图书馆不仅是信息与学习的中心,而且也是市民进行学习和娱乐的中心。公共图书馆是架起知识与读者之间的桥梁,是公众终身学习的殿堂。在文创产品的研发过程中,要打破原有思维的局限,鼓励读者参与到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实践的过程之中。目前许多公共图书馆推出的读者DIY书籍、拓印等活动就是一种成功的实践。不仅要鼓励读者参与,更应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这场文化的盛宴之中。图书馆对进行文创产品的开发与产业的相关运营来说是比较新鲜的事物,无论设计人员还是市场运营人员都没有更多经验可以借鉴,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前进。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可以帮助图书馆快速培养相关人才,同时,图书馆还可以借助外界的力量设计出优秀的产品,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开放合作的精神能使图书馆文创产业蓬勃发展,让产品的创意更为丰富,使读者更加喜爱。

3.2 注重宣传与营销

图书馆在面对文化创意产品这个新鲜的事物时需要进行市场化运作,让开发出的文创产品被广大的消费者所熟知,让他们了解、喜欢、购买。产业发展与壮大离不开市场营销的运作,这需要不断加强对产品的宣传。图书馆的文创产品不仅要在自己的官方主页上可以查询到,更要有一个实体空间进行展示和销售,并把图书馆的文创产品与图书馆宣传手册进行捆绑式推荐。同时,还要在图书馆的APP、微信公众号、微博中进行推送,进行广泛宣传。通过主办读者文化创意大赛,既能让读者参与其中,又能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图书馆在文创产品研发与销售中还要注重品牌的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创品牌,会对产业发展、产品营销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同时还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免遭侵权行为给文创产品开发带来负面影响。文创产品的研发与创意元素的来源具有独特性,期间凝聚着设计人员和馆员的心血,所以研发出来的产品需要及时申请专利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既是对文创产品开发与创意的保护,也是对珍贵文献资源的延伸保护,既是维护文创产品开发经济利益的需求,也是确保图书馆文献产权和文化形象不受损失的可靠保障[9]。

3.3 深入挖掘与价值提升

图书馆设计、研发的文创产品,文化元素独具特色,但是很多產品并未形成系列,而且产品的功能单一。如有的产品只是对于古籍善本进行简单的复仿,或者进行简单编纂,这样的产品研发并未展示出图书馆的文化渊源、特色馆藏的学术价值,及其馆藏文献之中蕴含的历史文化知识。这就需要在未来的文创研发中提高文化元素挖掘的广度与深度,提升产品的价值,让图书馆的文化价值以更加艺术化、实用化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为了满足年轻一代的需求,更应注重新技术在文创产品研发中的地位,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5G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都是文创产品研发的平台,让科技赋予特色馆藏以新的生命力,让图书馆更加贴近年轻人,也让图书馆成为高新技术的试验田。

3.4 跨界合作打造休闲空间

图书馆跨界合作打造的多元性文化创意休闲空间,是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的一种延伸,文创产品不能仅局限于产品的本身,而更应注重用户的消费体验。文化休闲创意空间无论其环境装饰,还是其功能的延展都成为了文创产品的一部分,这种多元性的文创空间本身就是一种新型的文创产品。图书馆也正在逐渐成为人们重要的休闲娱乐的场所,成为城市的第三空间。第三空间的概念首先由美国地理学家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一书提出,他认为第三空间是对第一空间(即物理空间)和第二空间(即精神空间)的包容与超越。随后,克里斯蒂娜.米昆达认为第一空间是居住场所,第二空间是工作场所,第三空间是情感精神之所[10]。当然,不同的人对于第三空间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是大部分的学者认为第三空间应该是自由、开放、包容的文化空间,也可以描述为“公共文化空间”。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书店、剧场等文化机构,均可以构成市民的第三文化空间。第三文化空间也是人们学习、交流的平台,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的需求,满足公众对于信息的获取,促进社会的融合与发展,帮助人们了解城市文化、融入城市文化之中。图书馆进行的跨界合作正是满足人们对于第三文化空间的向往,最大限度的体现自由、平等的精神,满足公众寻找开放、包容、多元的文化空间和精神家园。

图书馆在近年的建设中秉持了创新发展的理念,不断拓展服务空间和服务模式,将图书馆开设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如“图书馆+咖啡馆”的模式一经推出,便受到年轻人的高度关注。许多年轻的读者,在午后的咖啡馆内,悠闲地品尝着咖啡,手里捧着心爱的图书,或三两成群、或独处,享受着休闲时光。图书馆借助咖啡馆,加快了布局,优化了功能,而咖啡馆借助图书馆,增加了文化氛围,提升了知名度,双方的合作让图书馆、咖啡馆的功能更加多元化,更适合人们的休闲娱乐。图书馆的跨界合作成为了一种时尚,例如在韩国成立首家现代烹饪图书馆,以烹饪与美食为主题,读者不仅可以阅读饮食有关的书籍,还可以在馆内享受美食,甚至可以深入了解烹饪工艺的空间。另外,音乐图书馆、旅行图书馆等各种专业性、休闲为主题的图书馆迅速推广。这些特色图书馆让人们摆脱了对于图书馆原有的刻板印象,呈现出了图书馆活泼、可爱的一面,也彰显了城市的活力。图书馆的跨界合作和休闲空间的打造秉持以人为本的精神,一切为了读者,让读者享受更加多功能化的服务,让图书馆的休闲职能、教育职能得到充分体现。图书馆的跨界合作和休闲空间也是文化彰显、创意无限的地方。

4 结语

图书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一项需要长期进行的工作,不仅需要大量的投入,还需要社会力量广泛的参与,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文创产品在图书馆的开发与销售,是图书馆服务的一项延伸,是图书馆宣传的一种手段,也是图书馆与读者进行沟通的桥梁。让读者通过文创产品了解到图书馆的精神、地方特色、历史典籍、文化积淀,也可以让读者了解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与服务宗旨。这是一个漫长又十分有意义的过程,希望读者可以通过有格调、多功能的文创产品,来更加深入地了解图书馆、爱上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徐云平.国家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研究[J].河北科技图苑,2018(6):3-7.

[2]唐义,崔玥玥.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研究[J].图书馆,2018(11):44-50.

[3]莫晓霞.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探讨[J].图书馆建设,2016(10):98-101.

[4]黄佳玲.台湾地区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实践与启示[J].图书馆建设,2019(1):99-103.

[5]陈乃嘉,詹庆东.“图书馆+文化创意”理论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8(11):15-21.

[6]王毅,柯平.美国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实践与启示[J].图书馆建设,2017(9):69-77.

[7]王毅,林巍.英国国家博物馆和国家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现状及启示[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9(2):14-24.

[8]孙红强.图书馆文化创意旅游项目开发探索[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8):96-99.

[9]武吉虹.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方向与原则探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7(8):15-19.

[10]黄如花.图书馆学研究进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35-37.

作者简介:王岩玮(1980),男,博士,首都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哲学、图书馆管理。

(收稿日期:2021-03-24 责任编辑:张静茹)

“Cultural Highlight, Unlimited Creativity”

—Research on the Cultural Creative Products Development in Library

Wang Yan-wei

Abstract:Since the State encourages cultural heritage units to develop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cultural creative products,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ork content of the library. In the process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reading interest and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the products, deeply excavate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 culture, make the culture and tourism blend, inherit the excellent historical culture, and embo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collection and academic.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we should encourage the wide participation of social forces, strengthen publicity and marketing, pay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new technology, enhance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value, and strengthen the cross-border cooperation of libraries and the creation of leisure space.

Keywords: Library;Cultural Creativity;Product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产品开发文化创意图书馆
图书馆
高支高密织物的品种及其生产技术
成都市体育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与产品开发
成都市体育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与产品开发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论述中小型房地产企业项目开发成本控制问题
基于熵权—TOPSIS法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巧借“文化创意”实现转型升级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