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创客普惠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2021-07-25潘华莉
潘华莉
摘 要:2015年“创客”走入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的政策措施,为创客教学搭建了新平台。机器人教学作为创客课程的一个重要分支,一直在创客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国内外的教学研究指出,中小学生利用机器人来开展教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机器人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机器人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但是大部分学校的机器人教学存在设备不足、传统教学模式无法适应新型创新课堂等问题。面对这样的矛盾,文章以“学习共同体”的形式,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发展“普惠教学”,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进来,共同研究与学习。
关键词:创客;教学模式;机器人;学习共同体
一、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机器人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机器人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工程学、技术等领域的抽象概念,而且有利于培養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将机器人课程引入社团学习中,取得了较好的竞赛成绩。然而以“社团”形式开展的机器人教学,并没有关注大部分的学生,其偏向“精英教育”的教学模式,注定无法走进寻常课堂,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机器人教学课堂不够活跃,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学习效果不理想。那么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并提高课堂效率呢?当笔者接触到学习共同体理论时,茅塞顿开,并非参与最终的竞赛才意味着学习了机器人,一个好的演讲者,其身后亦有一个优秀的团队,所以,培养学生的重点是创造机会,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过程中发现与培养能力,而非将眼光局限在竞赛之上,为此,笔者进行了以下的实践探索。
二、 开展基于“学习共同体”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取是建构的,而不是接受传输而来的,知识的建构来源于活动,因而知识存在于活动之中,知识的建构需要对所学内容进行阐释、表达或展现,这是建构知识的必要方式,意义可以与他人共享,因而意义的建构可以通过交流来进行。
(二)学习共同体理论
“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或译为“学习社区”,是支撑以知识建构与意义协商为内涵的学习的平台,成为信息时代知识创生的社会基础,强调人际心理相容与沟通,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学习单位由个人拓展为集体有利于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机器人学习中。
三、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创客课堂教学模型
VEXIQ的竞赛不仅关注个人的能力,更关注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科学探索的过程。学生通过体验、解构、智造、测试、问辩、创造、评价反思、分享环节,培养创新能力,提升科技素养。
(一)体验
项目的引入阶段,通过learnsite平台,发布多媒体学案,学生全体体验作品、探索其功能、明确其结构。
(二)解构
分析作品的组成部分、实现原理、技术知识等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涉及拆解、测量、推理等学习行为。这个阶段从软、硬件两方面进行学习。
(三)智造
任务的模仿与创新学习阶段,重点引导学生边做边撰写工程笔记,将遇到的主要问题、对预定方案的修改与原因、资料来源、新的体会。这既是一个记录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建构和能力提升的过程。
(四)测试
根据项目要求对作品进行软件、硬件的测试与调试,达到预期目标,确保设计作品的稳定性。
(五)问辩
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汇报PPT,讲述制作的灵感、过程、遇到的问题,其他小组充当评委。
(六)分享
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互相交流,学生可以去学习你想要学习的那个小组,也可以去指导其他小组制作。此外,记录设计优秀小组,拍摄照片,添加文字说明等布置创客教室的文化墙、校园文化长廊、校园艺术节,适当时候邀请校领导、专家来观摩点评。
四、 VEXIQ“更上层楼”教学案例
以VEXIQ去年初中组的竞赛项目“更上层楼”为例子。我们以普通教学班为主体,课前通过调查问卷摸底后,对所有成员完成异质分组,共计6个小组,每组4-8名学生。分别命名为“A组、B组、C组、D组、E组、F组”,所谓“异质”,指的是每个小组内学生经过考察,有擅长搭建机器人结构的,有擅长逻辑运算的学生。教师课前准备好一台搭建好的VEX机器模型,准备好比赛场地模型及课件。
(一)任务体验
阅读完赛季要求,提出问题“你认为如何堆叠,可以获得更多得分?”而后小组研究场地结构,并讨论出小组结论,在班级内推选小组代表回答,此处不评价任何小组的方案。接着介绍遥控器与机器的配对方法,学生动手匹配遥控器与机器,按照之前的方案夹取轮毂,到达指定区域搭建一层,而后撤回,再来搭建二层,这个过程中,学生仍然以团体为单位,组员依次体验遥控器的力度、范围变化对机器的影响,以及初时的方案实现情况,非常有趣的碰撞点是,同样的方案,有些小组实践一段时间后能够完成,有些不能,这就自然引发学生的“体验式思考”。学生给出各种答案,如“抓取不熟练”“时间不够”“结构不合理”,体验中学生加深了对项目的理解。
(二)解构
带领各个小组成员分析机器搭建过程中的软、硬件两方面,这个过程是与智造阶段互相融合推进的。首先明确机器人设计分为软、硬件两个方面。接着从硬件开始,介绍机器搭建的几个部分:底盘部分、抬升装置、抓取装置。每个部分的知识与技术要点如下。
软件设计部分包括联队赛、个人赛方案设计,自动赛程序设计。
(三)智造
这个阶段,要求小组成员继续完善工程笔记的几个部分,结合前面的学习过程,提出一个完整的工程笔记包括“我们的小队、队员风采、规则分析、初始机型搭建、进阶机型一、进阶机型二、进阶机型三、编程调试(软件与硬件匹配参数设置)、编程调试(联队赛、个人赛)、编程调试(自动赛)、训练测试与改进、训练测试中发现的问题、方案设计(联队赛)、方案设计(个人赛)、方案设计(自动赛)、我们的训练计划”。实行“组长负责制”,组员围绕着工程笔记的几个方面,实现机器人设计过程中的理论与实际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