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自主学习培养核心素养 ??

2021-07-25夏富荣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线条核心素养小学生

夏富荣

摘 要:线条是一种高度概括的视觉艺术,在小学线描写生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逐步递进的教学过程,指导学生自主运用各种类型的线条,刻画出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本文在研究中主要从鉴赏临摹、观察想象、大胆实践等角度入手,提出了小学美术教师在线描写生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以提高每一位小学生在美术创作中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线描写生 线条 小学生 核心素养

线描写生是美术创作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线条在长短、疏密、粗细、曲直、快慢等节奏上的把握,作品才能更具有质感与丰富的情感层次。因此,线描写生教学也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很多教师在线描写生教学上拘泥于传统,采取的也多是鉴赏——临摹——操作实践的传统方式,未对不同教学环节进行优化,造成线描写生教学的内容多而杂,严重影响了学生在线描写生创作上的积极性、自主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美育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由此可见,在线描写生中,教师应该在突出“美”的同时,引导学生自主运用各种线条,增强其审美能力、想象能力与创作能力。

一、自主鉴赏,做好鋪垫

线描绘画的开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小学生的认知本身就具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规律,因此绘画教学也应从临摹开始,在鉴赏名家画作的基础上,积累较为丰富的经验,打开学生的创作视野,为他们后续的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的铺垫。线条是最为基本的美术语言,也是构筑视觉形象最为基础性的手段。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线条的把握能力较弱,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不同线条的变化,从中体验线条的情感美、艺术美,教师可以通过鉴赏活动,让儿童认识到线描写生并不是简单的线条涂鸦,而是一种艺术性的构想与创作。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自主了解造型,加强对“美”的鉴赏力与理解力,从而深刻理解不同线条写生作品的内涵与创作特色。

例如,在浙美人教版八册《线条的魅力》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就运用多媒体展示了野兽派大师马蒂斯的作品——《红沙发上的注女》,放大了这一美术作品在线条上的特点与优势。在这一作品中,马蒂斯在线条的运用上较为简洁概括,具有较强的装饰性。通过线条的灵活运用,画家塑造了一个生动灵活的少女形象。再例如,之前学生就有尝试过线描写生作品,将其运用于同学、家人形象的描绘中。笔者还通过多媒体展示了学生作品,让他们在对比鉴赏的基础上自主把握线条运用的要点,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二、自主观察,捕捉物象

在线描写生创作的过程中,必要的观察有助于学生把握创作对象的整体特点,将个人的感知与实际物体结合在一起展开创造性的创作。观察活动的开展应该注重细致入微,教师应在引导开展观察活动的同时,帮助学生展开较为合理的想象。

(一)客观物象,做好衔接

通过认真的观察,学生能够掌握物象的形、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大自然是巧夺天工的造物主,其所创造出来的各类事物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在小学线描写生教学中,教师应该提供学生充足的观察机会,从客观物象的结构细节入手,找到其特点,发现物象的魅力,从而形成创作的兴趣,愿意运用线条进行表现。在小学美术课堂上,由于空间、时间等条件的局限,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对一些客观物象进行动态性、放大性的展示,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自己形成初步构想,尝试将客观物象通过线条来转化成美术作品。

例如在浙美人教版十册《运动鞋写生》的教学中:运动鞋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的物品,其在外形特征上与皮鞋、雨鞋、拖鞋等其它类型的鞋子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为了让学生观察到这种差异,为后续线描写生做好衔接工作,笔者选择通过多媒体展示了各种花纹、各种样式、各种颜色的运动鞋,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穿着体验与喜好来进行细节性的观察。很多学生在对比观察登山鞋、跑步鞋、篮球鞋等不同运动鞋型上形成了较为敏锐的观察力,能够把握这些运动鞋的不同特征,一边观看一边进行写生创作,从仰视、俯视等视角入手绘制出了栩栩如生的运动鞋作品。

(二)抽象物象,融入想象

线描写生作品的绘制不仅需要动用学生的观察能力,还需要动用学生大胆灵活的想象能力。尤其是在一些抽象物象绘制的过程中,虽然写生注重现实细节的放大,但是教师还是应该尊重小学生在想象力、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能力发展,给予学生融入想象的机会,这样才能为线描写生课堂注入更多的生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编辑与选择,组织适合学生线描的方式开展自由表现,尽可能地选择学生生活中较为熟悉、新奇有趣的题材内容,并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更加自由变换的线条展开想象创作。

例如在浙美人教版第八册《创造美的纹理》的教学中,每个学生对于美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感知,也有着不同角度的认识。教师不能从某个方面入手局限学生对“美”的思考,否则只会局限学生审美能力、创作能力的发展。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就给予学生机会,充分对“美”的事物进行思考。在第一课时,笔者通过多媒体、事物观察等方面展现了生活中一些很美好的事物,并且组织学生开展了生动的想象与沟通:自己认为哪些事物具有美感?请大胆发挥你的想象,说说这些事物美在哪里?如果用线条表现其纹理,如何突出其美的特征?学生需要在观察具体事物的基础上脱离出来,对其中的“美”展开大胆的想象,为线描写生创作融入了更多的精彩。

三、自主实践,凸显个性

在经历了鉴赏临摹、观察想象之后,学生在线描写生绘画上已经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小学生缺乏充足的写生绘画经验,在线条的运用上依然存在着盲目绘画、使用繁琐等多个方面的问题,无法展现自身在创作上的个性化。对此,教师应该多开展实践绘制活动,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线条。

在小学生初学线描写生阶段,由于缺乏对重点内容绘制的关注程度,不知道如何在绘制线条的过程中作出取舍,容易造成绘制作品出现内容繁杂的情况,这样不仅不能突出作品的美感,也会因为线条绘制工作的繁琐影响兴趣的培养、能力的提升。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取舍,在忠实于绘制对象的同时,能够发挥自身创作的自主性、能动性,将一些繁琐的内容删去,重点展示典型或者本质方面的东西,这样才能逐步提高线描写生作品在创作上的艺术性。取舍的把握是一个大胆突破的过程,这就需要学生能够从物质的本质入手,了解创作的价值与必要性,对教师指导工作的开展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以《家乡的古塔》的教学为例,作为风景写生,古塔的创作尤其需要注重画面的取舍,要求学生能够在创作的过程中突出主体,灵活运用黑、白、灰线条对客观事物进行表现。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先结合图片,让学生观察古塔的层高、外形特点,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进行创作,进行造型上的描绘,先为古塔“定型”;在一些细节表现上,我则引导学生去繁就简,运用长短、曲直、粗细各异的线条表现古塔一些明显的特点,提高写生创作的精准性。

小学是学生审美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作能力等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阶段,在线描写生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尊重学生审美需求的基础上,引入更多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在开展自主鉴赏、临摹的同时,掌握更多的线条运用技巧;同时,教师还应该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观察活动,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动手绘制的能力,将线条绘制技巧运用于写生创作之中。

参考文献:

[1]鞠小刚.小学美术学习转型期线描写生教学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16):144-146.

[2]吴美勤.线描写生教学中儿童能力的培养[J].小学时代(教师),2011(11):106-106.

[3]汤微.由浅入深在线描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研[J].成才之路.

(安吉县第二小学浙江湖州)

猜你喜欢

线条核心素养小学生
线条之美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我是小学生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烧脑的线条
舞出线条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