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审丑人格指向

2021-07-25梅远红

考试与评价 2021年6期
关键词:小说教学高中语文

梅远红

【摘 要】 素质教育强调语文学科的“美育”功效,但我们通常会将“美育”理解为“审美教育”。其实不然,“美育”应是“审美教育”与“审丑教育”的结合。高中语文的小说教学更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的“审丑”,才能提升对社会背景、文本语言的辨析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全面、理性、深刻,进而获得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塑造。本文从“理性思辨”“共情体会”“情景还原”三个方面探析在小说教学中的审丑渗透以及“审丑”对学生人格的塑造。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小说教学  审丑  人格指向

当今的语文教学,常常将“美育”与“审美教育”等同,但却忽略了审丑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如今,网络文学的诸多“乱象”,无不在提示着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这一点,单纯的“审美”是无法达到的。我们要借助“审丑”以保持冷静和理智。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更应有“审丑”意识,尤其是现当代小说作品,很多时候作者会用大量的笔墨描述丑的事物,并通过哪些“丑”去揭露一些社会现象,进而用犀利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以人教版语文教材必修3第一单元中的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祝福》为例,探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审丑,以及“审丑”对学生人格的塑造。

一、理性思辨,温和审丑

纵观中外经典名篇,其中的确不乏优美的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很多作品也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却很少有学生喜欢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因为学生的视角下,他的作品就像中国现当代历史,像一部黑白片子,语言犀利、晦涩,同时也鲜有趣味性和我们所谓的“美感”。的确,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是封建动荡的,然而其又是反封建的代表人物,所以他的小说往往是他抨击封建礼教的“有力武器”。我们看到《祝福》,会发现他用大量笔墨描述了“丑”,如:主人公祥林嫂的可怜的动作、神态描写,鲁四老爷、柳妈等封建代表人物的恶言恶行等,让学生无法“直面”这篇作品,觉得读起来十分压抑,对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似乎也难以清晰把握。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予以学生正确的“审丑”引导,使学生站在鲁迅先生作品中“我”的视角,去理性看待小说的文字、人物描写等,进而去理智地分析人物性格中的善良和懦弱两方面。比如:既看到祥林嫂的善良、正直,也要看到她的愚昧无知、封建落后,理解鲁迅先生既不过分同情,也不过分批判,“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感情。同时,也通过学习祝福,启迪学生建立理性的评价观,学会从正反两方面辩证思考问题,从而无论对文学作品的“丑”还是人世间的“丑”,都可以报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温和评判。

二、共情体会,移情审丑

解读小说作品最重要的是与作者及作品中的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唯有深切体会小说中人物的性格,以及作者想通过其表达的思想感情,才能将作品的意义挖掘,从而获得“美育”。所以,在祝福的學习中,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切体会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体会她如何在诸多封建礼教的枷锁下成为了眼睛间或一轮“木偶人”,同时也让学生站在祥林嫂的视角,去看看其面对当时那个社会可以做的努力之“有限”,并切身感受其无奈、质疑、无助……其次,在文末要引导学生站在“我”的视角,移情于自己身上,体会作者对祥林嫂命运的叹息、哀嚎以及对封建礼教虚假的揭露,从而反向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更能够结合当下表达出自己对命运、人生的理解,从而从哀痛的情感中走出来,产生正能量情感的表达,这就是“审丑”的意义:通过理性辨析,反向表达感情。经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仅理性看待《祝福》,而且对于其他文学作品的鉴赏也增添了几分理性的思索,从而延伸至现实生活领域,更增加了我们的“同理心”,这就是“审丑”对人格的塑造。

三、情景还原,体验审丑

小说教学中“审丑”的正确渗透一定要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因为脱离背景的“审丑”难免有些许主观、片面。所以在《祝福》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重点了解“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的事件背景以及当时社会的特点,还有重点渗透鲁迅先生的写作动机:当他看到辛亥革命并未将封建社会彻底摧毁,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在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驱使下,于1924年2月7日创作了这篇小说。从而引导学生结合时代的背景以及作者的心情,去解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语言特征,比如:主人公祥林嫂如何被封建礼教逐渐“吃掉”;鲁四老爷作为封建权威人物充分暴露的“吃人”本性……有了写作背景的结合,学生就不再以现实生活的丑陋去理解小说中对“丑”的刻画,而是置身于真实的“历史情境中”,理解作者相对夸张的对“丑”的描述,直面那些令人生怖的画面场景,深入理解那些“丑”在当时背景下存在的合理性,从而辩证理解作者想通过“丑”反映出的一系列社会性问题以及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进入了深度学习阶段,教材中所选篇目也具有很丰富的“美育”内涵,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会“审美”的同时,“审丑”教育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小说的教学,更应该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从而培养学生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思维品质,从而以“审丑”净化心灵,建立起更包容、温和的世界观,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世界。本文以《祝福》为例,浅析了小说课堂教学的审丑渗透,以及审丑对学生的人格塑造。相信只要教师拥有正确的美育观,不断研究实践,定会将审丑教育更为巧妙、高效地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冯霜.中学语文教材中审丑风格文本浅析——以高中人教版为例[J].文教资料,2018(5): 49-51.

[2] 阚玉东.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丑教育研究[D],2017.

[3] 李睿.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丑”[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5(12):36-38.

猜你喜欢

小说教学高中语文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初中语文课中如何提高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例说小说教学中教学切入点的选取
高中小说教学策略探究
浅论小说教学对于中学生人格塑造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