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四自”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
2021-07-25何海波
何海波
【摘 要】 为落实立德树人办学的根本宗旨,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我们积极响应高考为大学选拔、输送优秀生源的要求,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大力精简和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使学生具备终身发展的自信、自立、自学、自强等“四自”核心素养。
【关键词】 教学 核心素养 高效课堂
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实施,普通高中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然而 “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依然存在。这种教育方式弊端很多,要求学生循规蹈矩,扼杀了大部分学生的创造力,把学生培养成了考试机器。许多学生的学习是低效的,所应具备的自信、自立、自学、自强等核心素养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针对普通高中课堂教学中的存在问题,我们尝试探讨将学生的“四自”统整培养,融入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教育变革势在必行
1. 应试教育之下的教学现状。应试教育背景下,部分教师没能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教学中还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四多四少”的现象:注重教师教学方法多,考虑学生学习方法少;“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现象多,“启发式”“引领式”导学方式少;布置课外作业练习多,重视课内当堂训练少;重视传授课本现成知识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少。有的教师认为:“教学”就是以“教”为主,“教”就是以多讲为主。于是每节课基本是以老师为中心,课堂变成了讲堂,学生变成了“听生”,经常是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晕晕欲睡”。这样的课堂,效率可想而知。
2. 学生“学”无止境却“学”不得法。应试教育之下,很多学生不喜欢上课,甚至害怕上课,归根到底这是因为他们在传统的“填鸭式”课堂中长期找不到存在感和获得感,缺乏对学习的自信,进而丧失了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再者,学生苦苦求学,却没能得到很好的学法指导,致使学生虽“学”无止境却“学”不得法,最终成绩总是难以提升,学习的信心屡受打击,最后出现厌学的现象。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
所谓高效课堂,即以相对固定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學效果,达成更理想的教学目标。高效课堂,必然是教师善教——教得精准;学生乐学——学得高效,“教”与“学” 相得益彰。
近年来,很多学校纷纷致力于课堂改革,并逐渐寻找出一套符合本校实际的高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模式。以笔者所在的广西灵山县新洲中学为例,本校也通过不断改革探索,逐渐探索出的一套“因学定导,和谐发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也称“六导”教学模式。“因学定导”,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决定教师的导学策略。其操作要领是“一二六”,即坚持一个宗旨:一切为了学生,一切导学活动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优化两项策略:一是把方法教给学生;二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具体操作程序如下:导标(出示目标)——导学(指导学习)——导议(合作学习)——导悟(答疑解惑)——导用(当堂训练)——导结(课堂小结)。在“六导”课堂教学中,有自主学习环节,有合作讨论环节,可以大胆展示,可以提出疑难,“听”“说”“读”“写”“练”整合使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渐由被动学习到主动求知、主动探究。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引发了关于中国教育改革的热议。有人认为:是基础教育出了问题;也有人认为:是高等教育出了问题;更多人认为,是高考制度下的应试教育出了问题,应试教育下不少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
为此,近年高考全国卷的命题改革,越来越注重能力和素养的考查,优化考试内容。而高效课堂、“四自”统整核心素养的培养都是适应高考改革需要的,这两者也是相辅相成的。在高考改革的导向下,我们的教学必须推进高效课堂,改变“重知识轻能力”的现状,注重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避免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
三、“四自”统整与高效课堂的融合
学习就是人的天性,让每个学生学会学习,具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永恒的追求。构建高效课堂,恰是在唤醒学生“自我”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在课堂中收获了知识,更学会了自信、自立、自学、自强。
1.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构建高效课堂,在课堂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在课堂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大胆表达、积极展示,使他们成为充满自信、具备足够勇气的人,最后能昂首阔步走出校门,走向社会。
2. 让学生学会自立。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为了培养学生自立的品格,使学生由“要管我”变成“我自管”,从而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一节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有课前预习准备、有课后复习巩固的课堂。学校成立学生自管会,包括纪律管理会、学习管理会(简称:纪管会、学管会)。纪管会主要负责纪律管理,学管会主要负责学习管理。通过成立自管会,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为广大学生搭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平台。最终通过学生自管会,引导学生在自律前提下的自信,并从自信走向自主,从自主走向自立。
3. “要我学”变为“我自学”。如果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会学习,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基础知识都能自行处理,对于疑难问题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很好地解决处理,学生越学越有动力。为此,教师应该做好教与学并重,重视学生的“学”。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校要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指导,包括课前预习、课堂参与、课后笔记整理、巩固练习、周结、周测的安排等。通过全面指导,让学生明确按时间节点和科目要求做好各个环节的学习,努力达到学习的高效,最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鼓励了学生自强不息。
4. 自强让优秀成为习惯。根据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1946年提出了“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的理论: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听讲”仅可保留5%,“阅读”可以保留10%,“声音、图片”可以达到20%,“示范”可以记住30%,“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课堂组织形式的多样性,重视引导学生围绕重难点问题展开合作探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对探究的成果进行展示,教师点评和补充。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地进行互助性学习,这也是实现学生高效学习的方法之一。合作探究,使学生人人参与课堂,人人有事可做。学生相互交流、沟通,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活跃了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存在感、获得感和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为优秀,更加自强。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牢记初心,勇担使命,用欣赏与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用信任与博爱培育学生的自强,教会学生自学,鼓励学生自立。坚持立德树人,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注重学生素养和能力的培养,进而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成才,使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