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反差、身份错置与结构性荒谬
2021-07-25董业铎
董业铎
2021年春节档,凭借《你好,疯子》(2016)与《无名之辈》(2018)走入主流电影视野的中国新生代青年导演饶晓志,再次从城市小人物的视角出发叙写了善良、淳朴而狡黠的边缘人群生活。这部以“2021年,你做好准备换个活法,‘牛转乾坤了吗”为宣传口号的喜剧片《人潮汹涌》(2021)翻拍自日本电影《盗钥匙的人》(内田贤治,2012),采取了将两名性格反差巨大的角色进行“身份对调”的叙事策略,并将故事发生的舞台设置在当下的上海,再次在嬉笑怒骂的小人物喜剧中流露出一贯的人文关怀气息。
一、角色与演员的多重性格反差
《人潮汹涌》讲述了生活在上海市的两个边缘人——顶级杀手周全和龙套演员陈小萌在澡堂洗澡时意外交换了身份,在另一种人生的体验中重新审视自身的故事。在这部影片中,存在四个层次的反差角色的并置或“错置”。第一层是杀手周全与龙套演员陈小萌之间的性格反差,这一戏剧性强烈的反差构成了整部影片的基本矛盾与情节发展的动力:杀手周全性格严肃认真,内敛低调,澡堂储物柜中随身物品的摆放、高层公寓中整洁干净的环境、失意后随身携带着笔记本工整记录事件等,都证明他是个一丝不苟的人;而龙套演员陈小萌性格粗糙虚荣,得过且过,脏乱的房间与邋遢的外表,以及长期在多家商店赊账的习惯都与周全恰恰相反,正是他在澡堂乱扔肥皂造成了周全滑倒失忆,才有了两人互换身份的机会。导演饶晓志在影片前半部分多处采用平行蒙太奇突出两人性格与居住环境上的反差,例如周全失忆后凭借陈小萌的个人证件来到位于小弄堂里脏乱逼仄的小房间,开始收拾地上的垃圾与杂物时,陈小萌却在周全宽敞豪华的公寓中惊叹不已,并如主人般肆意享用周全的个人用品。尽管身份对调,但两人原本的性格却没有改变,陈小萌的脏乱房间很快被周全收拾得一尘不染,在陈小萌与李想来做客时周全还谦虚地表示“有点乱”;住在豪宅中的陈小萌却渐渐地将原本整洁干净的房间弄得一团糟,可见两人的处境正是他们各自不同性格造成的必然结果。
第二层反差则是两位主角与扮演角色的演员之间的矛盾。安德烈·巴赞在谈及新现实主义的演员问题时认为,“观众的偏好早已不是秘密,他们喜欢看到自己心仪的演员出演驾轻就熟的角色,电影公司当然巴不得这样去迎合观众,从而一次又一次获得票房丰收,即使演员自己有足够的能力突破固有角色的限制,但是因为观众熟悉他的那张脸和表演风格,从而导致与非专业演员的混合无法实现。”[1]饶晓志在之前的电影中喜欢采用职业演员与非职业演员混合的阵容搭配,如《你好,疯子》中扮演女主角多重人格的演员既有观众熟知的周一围、金士杰,也有李虹辰、莫小棋、刘亮佐、曹卫宇等新人;发生在贵州都匀的故事《无名之辈》则突出了地方特色,充满现实关怀与喜剧趣味;而《人潮汹涌》虽启用了声名显赫的世界级明星演员刘德华与近年来在内地凭借亲切可喜的平民角色广受欢迎的肖央,但在成功塑造形象的同时也让专业演员突破使他们成名的角色类型,在利用专业演员对剧本的理解等专业水平时将戏剧化表演控制在最低限度,这种总体真实的表演方式并未削弱影片对边缘人物的情感关怀,反而在满足观众对演员类型期待的同时体现出演员的另一种表演风格,使观众惊喜不已。例如刘德华在表演周全通过陈小萌留下的遗书与私人物品推测“自己”自杀的原因时沮丧地说出“三十多岁,没有固定的工作,做演员,连群演也演不好,长一张老脸,名字叫小萌,想死也是正常的。”对于通过《无间道》系列(刘伟强、麦兆辉,2000-2003年)、《拆弹专家》系列(邱礼涛,2018-2020年)等影视作品认识刘德华的中国观众而言,刘德华在现代警匪剧中扮演的严肃警察、卧底、特工等形象深入人心,一如片头身穿西装发型整齐的杀手扮相充分满足了观众的期待视野;而用富有魅力却带着无奈的低沉嗓音说出“长一张老脸,名字叫小萌”的时候,既在影片内起到了使陈小萌羞愧的作用,也在影片外作为中年影帝的自嘲使观众忍俊不禁。
第三层反差是同一角色在不同身份与处境中的反差。本片中的周全与陈小萌两名角色都经历了职业杀手与龙套演员两种截然不同的经历。周全作为一名从不真正伤害他人的杀手,接到任务后会事先与目标确认,在目标人物和道具的配合下演一出戏;在意外失忆后凭借陈小萌房间中的演员资料“正式”开启了演员生涯。尽管并不熟悉群眾演员的工作内容,开始常因出错遭到批评和嘲笑,但博学认真善于学习的本性与之前做戏杀人的经验很快帮助周全受到了剧组工作人员的欢迎。龙套演员陈小萌作为曾在大学把握住机会担当主演的演员本身具备一定程度的实力,但凡事得过且过,只保持着三分钟热度,对于演员工作也不甚积极,在屡次错失机会后自怨自艾,成为周全口中“好色、虚荣、堕落、贪财,愚蠢”的失败者。在盗用周全身份冒充杀手的过程中,陈小萌以周全为自身参照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性格缺陷,在周全被晖姐控制后不顾自身安危毅然以杀手身份赴约,凭借进步颇多的个人演技成功为警察到来争取了时间。在这一身份错置,原本过着黑暗生活的周全凭借个人努力收获了他人的认可,收获了爱情与生活;默默无闻的群演陈小萌则获得直视自身性格缺陷并努力改正的勇气,通过杀手这一角色的扮演彻底重塑了自己的人生。当影片中的角色拥有与其周围现实极不相符的身份或世界观,并且受到这种独特身份的限制或要求而行动时,则会造成很强的喜剧感;人物性格与其身份环境间的错置越明显,表达效果的喜剧性越强。
二、电影文本形式与风格的类型身份错置
据上述分析,《人潮汹涌》在两个主要角色之间、两位主角与扮演角色的演员之间、同一角色在不同身份与处境间的反差都呈现出了丰富的反差效果;而角色与演员的多重性格反差在电影文本的表达层面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电影本身的身份错置。喜剧电影与大多数类型电影不同,带着期待“喜剧”的心理需求来到电影院的观众,尤其是春节档观众的首要需求是发笑,这种期待视野下的喜剧电影只是一种情绪,而非一种规定了情境的事件。《人潮汹涌》与同档期的《你好,李焕英!》(贾玲,2021)、《唐人街探案3》(陈思诚,2021)都属于广泛意义上的喜剧,但其故事内容、形式与风格却完全不同。在影片的形式上,饶晓志把握春节档观众的基本需求以喜剧故事为基础架构,利用演员的个人特征与中国情景中的生活细节在原作的日式冷幽默上层层加码,最终在多种类型的结合中创造了一个令人发笑却不失温暖的人间喜剧。影片虽包含了陈小萌刻意搞怪的低层次滑稽笑点,但并没有在滑稽段落的基础上变得重复啰嗦,而是基于角色个性与悬疑、警匪风格的类型要素相结合,在对类型要素进行调侃时安排了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巧妙幽默。例如周全恢复记忆后带着陈小萌来到公寓,二人准备让陈小萌假装被周全杀死从晖姐的监视下脱身。陈小萌在表演被周全捅刀的反应时,第一次表演太过夸张,第二次过于收束,第三次则不受控制地笑出了声。周全无奈之下开始为陈小萌示范怎样假装被人杀死。他将先从“不可置信”到“看一眼凶器”、再逐渐脱力摔倒作为常见警匪片中主角被杀害的表演模式,此时本身作为一种戏拟“错置”在喜剧片段落中,既以明确的“表演”性质解构了谋杀场景本身的惊悚性,又为影片带来了轻松戏谑的风格。
在影片的风格上,导演以现实主义为情感基调,虽然出现了杀手周全因一块肥皂摔倒意外失忆、群演头目在谈判时突然出现揭穿周全身份等戏剧性桥段,两名性格迥异的主角之间的角色差异也颇具喜剧色彩,但影片整体的风格依然遵循着《无名之辈》以来小人物喜剧的特色。喜剧片导演梅尔·布鲁克斯曾经说,“悲剧是当我切断手指,喜剧则是当你一脚陷入露天下水道死亡。换句话说。只要发生在别人身上,那就尽可能残忍。”[2]人到中年却依旧潦倒窘迫的陈小萌虽然经历了各种困难,是本片中笑点最多的人物,但他并非仅仅因为懒惰、好色等性格缺陷使观众发笑的卡通式人物,这个角色还具有善良、勇敢、狡黠等市井小民的本质,以及常年潦倒生活下对戏剧与情感不可磨灭的追求。在面对即将结婚的前女友时穿着他人的西装强装坚强,且好面子地塞给前女友结婚礼钱,却不知道背后还有一个鞋印,最后还在结婚典礼上腼腆地向前女友讨要部分红包——这样做事冲动、好面子、好色贪财的小人物特质体现了陈小萌某些难以接受的事实或内心痛苦,从而成为观众与角色沟通必备的条件,在这样带有缺陷的性格基础上体现出的崇高与勇敢,更能使观众对他产生认同。其余配角的塑造也遵循类似的法则:晖姐的手下本来想绑架李想的女儿,却被突然出现的陈小萌吓得尿了裤子,小姑娘带着原本看似凶悍的劫匪到家换裤子并大人般加以安慰。角色的年龄经历与其表现的反复错置构成了影片节奏跌宕起伏的主要动力。在影片高潮,周全、李想、陈小萌、晖姐等主要角色齐聚在废弃的舞台上,一旁《终局》的海报再次向观众暗示这部电影的主题。《终局》是荒诞派戏剧家萨缪尔·贝克特在《等待戈多》以外最具盛名的作品,讲述的是四个主流社会视野之外的人物在一个不伦不类的、末日般的地方徒劳地等待和寻找生命意义的故事。贝克特《终局》中的人物被一条看不见的、没有出路的相互依赖的链条联系在一起,与这个阴郁的主题相反,一些身体上和语言上的喜剧元素使《终局》在杂乱的结构与无序的荒诞情节之外显示出喜剧般的戏谑感。[3]《人潮汹涌》的英译名就是《终局》的英译名"End Game",在这一角度,饶晓志的作品像贝克特的其他大多数作品一样,关注成长的社会人际关系在特殊情境下断裂后,与社会脱节的小人物如何突破重重束缚再度认识自己,并与他人再次建立联系。
三、社会结构深层的荒谬与小人物叙事的跨文化传播
在喜剧与犯罪剧的类型错置外,导演还利用电影文本之间的互文性为影迷设置了许多致敬演员或经典电影的造型和桥段:刘德华扮演的周全在电影片场穿越在不同剧组和人群间,穿上了《全职杀手》(杜琪峰、韦家辉,2001)中的白色西装;带万茜在片场看自己拍戏,想起自己杀手身份时则恰好在剧组穿戴着《新上海滩》(潘文杰,1996)中丁立的礼帽和民国长衫,这里的爱情与身份主题对应着《新上海滩》中刘德华扮演的黑帮打手丁力偶然救下上海大亨冯敬尧的千金冯程程并对她生出爱慕之情,而冯程程却另有所爱;带着陈小萌找李由时的摩托飙车桥段致敬了《天若有情》(陈木胜,1990),其中的本田NSR250R摩托车,则参考了刘德华另一部赛车题材电影《烈火战车》(尔冬升,1995)里赛车手阿祖爱车的外观。这两部电影中刘德华扮演的角色都相对内向收敛,带着年轻人为情所困的青涩和懵懂感;周全以国际刑警身份赴火锅局时,麻明醉后的台词“我们重案组的咖啡,也很好喝的”是《无间道》中黄志诚对刘建明说过的话,周全拿枪指着陈小萌的镜头也致敬了《无间道》里最经典的“天台对决”,晖姐带着手下走楼梯去38楼围堵周全也呼应了《无间道》里的片段。此外,周全开始适应群演生活时在家里学表演甩枪的动作在警匪片《五虎将之决裂》(曾志伟,1991)中出现,片中刘德华饰演正直热血的香港警察阿伟;周全首次出演的群演角色对应刘德华第一部TVB电视剧《神雕侠侣》(萧笙,1983)中的杨过,陈小萌出演的群演角色则对应着TVB同年推出的《射雕英雄传》(王天林、杜琪峰,1983)中周星驰饰演的被梅超风击毙的小人物……这些利用两位角色的演员身份使观众频频“跳戏”的场景,不仅是导演为影迷奉上的彩蛋,而且演员与其所演角色之间的变化、经典台词表演与其情景之间的差距,都在微妙却可以解释的违和感中为观众带来了荒谬体验。如同加缪所说,“伟大的作品通常产生于路口或饭馆的喧嚣声中。荒谬也是如此。和其他一个世界比较,荒谬的世界更是从这卑微的出身中获取它的崇高。”[4]与其说荒谬是在收看电影时由电影彩蛋所引起的些许违和感,不如说是一种深刻地结构在现代人平凡而重复的生活现实中的体验,电影不过是在特殊情形下使人聚焦于陌生化的场景,并通过对银幕角色的凝视与认同将自身的荒谬投射在电影中,并将其指认为演员、角色与台词、表演的荒唐喜剧感。
作为一部购买了日本版权的翻拍影片,《人潮汹涌》是否会在本土化落地的过程中遭遇跨文化障碍?广受欢迎的事实是否会显示出民族电影原创动力不足呢?首先,尽管中日之间的文化屏障普遍存在,但如今经济全球化使日本与中国的都市底层群体具有了生活方式的相似性,《人潮汹涌》与《盗钥匙的人》之间存在一种小人物共有的荒谬价值观念和表达方式,成为连接不同国度个人与小群体之间的纽带。“被汹涌裹挟的人”与“盗钥匙的人”分享着不分国别的感受,那是在日复一日机械、麻木、庸常的生活或“原子化生存”中偶然被唤醒的意识运动,如同陈小萌看着周全准确无误地背出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著作,而那却是他一个将斯坦尼的名字挂在嘴边,但从未有耐心看到的页码。即使他无法永远替代周全的上流社会身份,也必须回到属于自己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中去,但他开始意味到自身之前的麻木,并鼓起勇气去面对并非梦幻的生活,就是影片的主旨所归。在相似的生活方式中,相似的荒谬境遇使小人物叙事穿越语言、信仰、价值观念的不同,在翻拍中建构出同样生机勃勃甚至更能引起共鸣的文化空间。在小人物与小人物之间产生的故事中,“人与人分享其交流的思想感情,形成文化的情感轮廓和结构,他们是社会生活赖以组织和表达的主观条件”[5]。除此以外,市井气的上海弄堂、动辄“三刀六个洞”的重庆袍哥和火锅店、为写爆款网文发愁的新媒体编辑、垃圾分类、罗马仙池、中介租房等中国设定的烘托,也成功使这一以小人物为主角的叙事在丰富真实的细节中丰满可信。
结语
作为一部结合了惊悚、犯罪元素,同时要在适合“阖家欢”风格的春节档上映的影片,《人潮汹涌》突破了喜剧片的类型桎梏,在演员表演、互文性与电影形式与风格上都呈现出反差与错置的特点。全球化经济下城市底层小人物的陌生、不安与孤独、麻木的体验成功在本片的翻拍中穿过文化屏障,小人物的叙事从种种相似却不同的卑微出身中,以日常平凡行为中的片刻的不平凡突破荒谬的境遇,获取崇高。
参考文献:
[1][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196.
[2][加]张晓玲,詹姆斯·季南.好莱坞电影类型:历史经典与叙事(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645.
[3]董希文.文学文本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35.
[4][法]阿尔貝·加缪.西绪福斯神话(中学图书馆文库)(精)[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14:71.
[5][美]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化的途径[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