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设疑的研究
2021-07-23程慧洁
程慧洁
◆摘 要:课堂提问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种有效连接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纽带。掌握提问方法,提高提问技巧是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一种重要的技能。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教材、课堂、学生、反思等方面进行课堂有效设疑的研究。
◆关键词:课堂教学;提问;方法;技巧;反思
一、研究背景
有研究表明,对于刚刚接触新事物新概念的学生而言,多问“这是什么?”,比多问“这是……,对不对?”要更能锻炼学生对新事物接受的程度。对比初中数学课堂也是类似,很多时候,如果设疑的方式是“这道题的结果是……,对不对”,那么往往会得到的结果就是学生齐声且机械性地回答“对”,感觉上课堂氛围很和谐,学生的掌握情况很好,但实际上对于很多学生而言,这只是正常的连锁反应,并未真正求解出相应的结果,甚至并未对题目进行完整阅读。
从这个角度来说,课堂教学的有效设疑也是确切理解老师的提问,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深度思考的重要方式,如果教师可以在备课时,认真审度每一道问题的关键步骤,用有效的方式设疑提问,将对某一知识点的提问精确到具体的切入点,不但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思考兴趣,从而保证一个良好又有效的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研究方向及策略
课堂设疑是为了促进学生思考,老师能在课堂上及时有效地掌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情况,从而评定学生对于某个知识点的理解,检查学生对其的掌握程度。课堂的有效设疑有助于反馈学生的及时学情,以在最短时间内对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做及时的调整。
有效的课堂设疑,指向学生对某个定义的理解,对性质定理的运用,对易错、易混淆点的纠正,同时可以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的重点,避免把时间浪费在在无意义和无需大脑思考的应激性回答上,同时又可以反应学生对某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也就是说,有效的课堂设疑就是通过教师指向对某个定义的理解,对性质定理的运用,对易错、易混淆点的纠正,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并在获得学生回答情况基础上,获得学生的及时学情,从而做出及时调整。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特点以及如何让学生掌握知识,提供合理的问题指向,让学生了解该问题方向何在,从而学会灵活分析提问中的切入点,完成对问题的解决,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全面了解学生,同时在备课的时候做好相应的准备,备好每一个重要知识点的提问,争取做到“对症设疑”,并且在做到课堂的相应教学目标之后,做好课后的反思研究。因此本研究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基于设疑内容
(1)立足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根本,从教材出发,发掘教材的问题要素,吃透教材,理清教材的逻辑关系,针对教材的重难点设计合理的問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将课堂设疑也备入其中,做到课堂提问的时候遵循问题的明确性:问题要有明确的指向,同时紧扣教学内容,保证有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教学目标地实现;问题的价值性:问题要能引起学生思考和探究,才能将问题的“死”转化为学生思维的“活”;问题的逻辑性:问题的设置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让孩子在教师的问题和其他同学的回答以及自己的思考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点不断递进的过程;问题要有衔接性:在初中数学教学安排中,教材的安排是符合学生们的学习规律的,通过问题的设置衔接前后的知识点,可以让学生的感受自己对知识一点一滴加深的过程,同时也让学生有一种积累的过程,更能加深学习的深度。
研究好某节课的重难点以及近几年中相关知识点的常考类型,有针对性地归类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错误,以及难懂的知识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预设如何向学生提问,才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以及方便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的知识内容。
(2)基于课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设置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还是看是否符合课堂教学实际,只有在自己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时刻注意问题的内容是否符合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问题的难易程度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范围,发问的方式是否能让该班级的学生接受,学生回答问题的切入点是否和该知识点的内容向匹配,若相差甚远,及时掌握调整变换提问方式,力求在实际的教学中摸索出有效的课堂提问方式,促进学生在问题中汲取有效信息,掌握新知识。这就要求老师在好好备课研课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教学经验针对上课提问的效果进行适度的调整,让教与学这根重要的纽带发挥它无限大的作用。
同时,研习各类教学重难点问题的切入点,把握提问的时机,比如新课引入时,比较分析相关概念时,教学重难点时,知识点应用时等,给出有效的提问,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将理论的知识转化到实际且具体的问题中去,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点的时候有有一个具象的思考切入点。
(3)关注学生
多关注一些“特殊”的学生,如:成绩非常不理想的学生;成绩在前列的学生;非常用心学习但是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等,多听听这些学生对于课堂老师提问的一些想法。并且针对不同学生的程度灵活运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如:启发诱导法,比较提问法,变式提问法等,并根据课堂效果及时调整;尽可能把一切难懂的问题融于生活中,通过最朴素生活实际、最直白的生活语音作为问题的承接点,让学生在理解问题,接受问题,思考问题不会因为过于生硬、理论而失去思考的兴趣。
运用过程性评价和目标性评价手段,检验教学实践手段的有效性。教学的重难点并不一定是学生的重难点,关注学生在实际过程中错从何出,因何而难,为何易混。多积累学生疑难案例,多分析案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总结针对不同情况,教师课堂设疑的有效方式。
无论是针对课前的备课,课上的教学,还是对学生,对课标的关注,我们需要再每一个环节都发挥相应的作用,力求每一个问题问到学生的“心坎”里去,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学生预习阶段,让学生列出不懂的问题,更直接得关注他们提问题的方式,从而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总结调整之后运用在课堂之上,尝试“学生问,学生答”,让问题更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
2.基于提问技巧
课堂设疑不仅需要对提问的内容精心设计,同时也要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在提问的过程中双管齐下,保证教学的有效进行。
(1)紧凑精练
现在的课堂,教师是很愿意通过问题和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的,但是很多都流于形式,或者就是单一地“懂不懂”“对不对”“是不是”的问题,学生要么应激性回答:“懂!”“對!”“是!”,要么长久之后觉得学习是乏味的,连反应都不想再给到课堂上。所以教师应该度课堂上的提问精心设计,形成具有实际意义,可操作性强,有递进感和层次性的问题单元,通过一个小单元的提问,让学习基本弄懂一个难点,重点或者盲点。
(2)适当“留白”
这里的“留白”借用了美术上的用语,在美术专业中,适当的留白会提升一样作品的层次和美感,那如果用于课堂设疑上,我觉得适当的“留白”就是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学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这个时候教师如果给出相应的思考时间,学生能在给出的思考时间内解决问题或者得出一些思路,会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效果,但是如果一个问题抛出,很短时间内教师就急于找同学回答,学生在未做好准备的情况下,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质疑,影响接下来的学习,如果教师在短时间内自答,这个问题就几乎是无意义的,因为学生还未找到思考的关键。
(3)积极引导
很多情况下,即使问题设置的再好,课前的预设做的再全面,课堂上也会出现一切不可预测的实际情况,无论是何种情况,教师都应该保持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对于一些回答的很好,已经超出预设程度的回答,可以在肯定学生的同时,引导他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时也让老师在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学习创新,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对于答错的同学,要给予明确的评价的同时,也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表扬,从而调动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三、小结
课堂设疑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不可或缺且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提问的内容,方式,技巧。恰到好处的设疑可以发现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矛盾,及时调整教学的步调。教学中,提问一旦流于形式,不但会使得学生思维方式的弱化,同时还容易导致失去学习的兴趣,更不能用个别好生的思维替代全班同学的思维。
同时一些因不同设疑方式引发的良好课堂生成也在促进着我们的教学,学生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和教师教学技能的发展与提高都是相互影响的,做好课堂有效设疑的这一重要教学环节,对教师和学生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爱光.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邵潇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优化策略[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下半月初中,2007(07):9-11.
[3]李海燕.初中数学课堂提问要以学生为中心[J].南北桥,2017(08):55-55.
[4]刘承禹,过伯祥.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调查分析[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2(06):21-22.
[5]郑雪莲.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优化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6]史冬梅.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思考[C]//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
[7]徐东超.初中数学课堂提问高效性的策略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6).
[8]陈芳.例谈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类型[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04):27-27.
[9]黄桂勤.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1(05):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