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2021-07-23孙丽艳
孙丽艳
乡贤文化是扎根于中国家乡的母土文化,它以乡愁为基因、以乡情为纽带、 以乡贤为楷模、以乡村为空间,以实现乡村经 济发展、社会稳定、村民安居乐业为目标的一种文化形态。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一些在乡村社会建设、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中贡献力量的乡绅,都被称为“乡贤”,由此而形成了乡贤文化。
一、“乡贤文化”的源流
社会学家费孝通说,中国就是一个乡土社会。虽然当下的城镇化发展很快,城市的楼越盖越高,但是上溯三代,绝大多数城市人,可能都来自平凡简单的乡村。我们对土地的眷恋,对乡村价值的追思和仰慕,从来就没有消失和停止过。
“乡贤文化”是中国文化研究的独特领域,与地域文化、方志文化、姓氏文化、名人文化、旅游文化等有着密切联系,但又有自己的特殊研究内涵与价值。有其自身的独特研究对象与价值标尺。乡贤文化的特点:一是地域性,乡贤文化研究的对象,只限于本地区的历史名流与当代时贤,这些名流时贤生于斯长于斯,因而具有本地域的唯一性与占有性;二是人本性,乡贤文化研究的对象只局限于人,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三是亲善性,乡贤文化是道德人本主义的具体贯彻和重要表现。他们既是名人,同时必须是好人、善人;四是现实性,乡贤文化研究一方面是“见贤思齐”“恭敬桑梓”;五是直面现实,为当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
乡贤是乡土精英,看得见、记得住、印象深。有的或许就是自己的祖宗、亲戚、同村人。因而乡贤是特别具有人情味、亲和力、亲缘性的文化人物和精神偶像,最易得到乡人的爱戴,同时也最能激发起青少年一代见贤思齐、励志成才的心理。
“乡贤”一词,文献中出现较迟,明代浙江嘉兴人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的《果报》类中记有一《戮子》的明代新闻:“嘉靖末年,新郑故都御史高捷,有子不才,屡戒不悛,因手刃之。中丞殁后,其地公举乡贤。”足见乡贤是指乡里有德行有声望的人。与“乡贤”近义的词,在古文献中有“乡先生”、“乡达”、“乡老”、“乡绅”等等。
“乡贤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早在唐朝,刘知九《史通杂述》记载:“郡书赤矜其乡贤,美其邦族”。至明朝,朱元璋第16子朱曾撰《宁夏志》,专门列举了“乡贤”这类人物,还开始建有乡贤祠。清代,不但建有乡贤祠,还把乡贤列入当地志书。
二、让乡贤文化助力“留住乡愁”
中华文明,是从农耕岁月里诞生、丰厚、完善、传承下来的,对于农耕文明的怀旧是如今大多数中国人记忆的底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而现代意义上的乡愁就是这样一种长期凝练出的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
乡愁是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乡愁幸福而又刻骨铭心。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即便远离土地,记忆深处依然有泥土的气息。茅屋上袅袅的炊烟、牧童的短笛、蛙声……,都是具有物化标志性的乡愁。当年余光中的一首《乡愁》不知道赚了多少人的泪水,同时也把多少人带回了遥远的记忆,进入故乡的滋味。故乡的韵味不知道治愈了游子们的多少愁悲与忧恼,也给予背井离乡之人的更多回味与支持。无论多么辛苦和劳累,想到家乡的亲人那翘首以待的眼神,抹抹眼泪,擦去汗水,继续投入紧张的忙碌其中。
乡愁是中国人的一种恋家情结,它饱含着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对故土的眷恋。在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中,中国乡村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随着近些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许多乡村文化精英也走出农村,定居城市,使得村庄在消逝,故乡在远去,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生活情景变成了记忆。同时,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也很少再返回家乡。如何留住乡村记忆,留住乡愁,正成为人们日益思考的精神追求。
2014年,全國政协收到一份《关于在全国推广乡贤文化研究的建议》的提案,提案人是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利万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志良。王志良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无论走到哪里,心头始终有浓浓的乡情和乡恋。乡贤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精神文化标记,是连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是探寻文化血脉,张扬固有文化传统的一种精神原动力。
三、新乡贤应该是也必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引领者
在2014年召开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时任中宣部部长刘奇葆说,“乡贤文化根植乡土、贴近性强,蕴含着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力量,要继承和弘扬有益于当代的乡贤文化,发挥乡贤的示范和引领作用。”那么“乡贤”何在?从现实情况看,农村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在乡民邻里间威望高、口碑好,正日益成为“新乡贤”的主体。
刘奇葆说,要继承和弘扬有益于当代的乡贤文化,发挥“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用他们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同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面的成功人士,用其学识专长、创业经验反哺桑梓,建设美丽乡村。
新乡贤的主体范围更加宽泛了,包括乡村干部、文人学者、退休官员、企业家、科技工作者、海外华人华侨等。他们视野开阔,资源广泛,如能返回故乡,或以自己毕生所集聚的能力奉献家乡建设,反哺故园,对于当下三农问题的解决,确实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需要重建乡贤文化,在当今农村社会中呼唤新乡贤。
四、乡村振兴规划为新乡贤文化推广带来契机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随着2018年9月下旬《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正式发布,乡村振兴从战略规划走到了落地实施的关键阶段。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出台,意味着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将重磅出炉,乡村振兴计划也将加速落地步伐。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新发展阶段,我国将建立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保持主要帮扶政策和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
2015年和2016年,中国中央一号文件两次将“乡贤文化”列入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中,指出:“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乡贤文化的精神底蕴不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有重要意义,而且就社会价值而言,也有利于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五、新乡贤文化回归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
乡愁,正是凝聚乡村社会的文化基因之一。千百年来,多少从乡村走出的精英,或致仕,或求学,或经商,最后都会被乡愁牵引,或衣锦还乡,或叶落归根。国家恢复传统节日假期,清明也在其中。每年的清明,很多人伴着杏花,冒着细雨,急匆匆地赶回故乡,为了看一眼安葬于泥土中的亲人的那捧黄土,点一炷香,倾一杯酒,烧几沓黄纸……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文学出现了许多“乡土文学”,莫言、贾平凹等一大批作家以现代性、全球化、城镇化为背景的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乡下人进城等作为文学表达,书写了乡村世界的时代记忆、日常生活、人文情感等直面中国農村现实的作品,给远离故乡的人带去了回味和震撼。这些乡土气息浓厚的作品中,可以回望我们的生命之根,回望逝去的时代。回不到村庄,我们只能在文化寻根中让精神还乡,让文化留住乡村记忆、留住乡愁是让我们精神还乡的一种办法。
很多人在离开故土多年以后重归故土,以自己的财富或者思维观念、学识、技艺和文化修养参与家乡建设,为家乡修桥、筑路、建学校,治理村容村貌,带领村民致富,参与农村文化建设。他们乐善好施,以高尚的人格精神享有很高的威望。甚至有些远渡重洋,离开故土多时,但可能落魄了,但故乡总有他们的牵挂;也可能不幸离世,遗骨也要落叶归根。这些都是扯不断的相思乡愁。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经济发展是基础,文化建设要跟上。在新农村建设中,也应该重视“乡贤文化”的建设,让厚重的“乡贤文化”得到传统性的继承发展;让淳朴厚道、诚信友善、无私奉献、孝敬长辈、出入相扶、守望相助等乡村美德,得到最大程度保留;让乡村的淳朴、宁静、厚重、博大,依旧得到敬仰;让更多走出家乡的能人,反哺乡村,回报乡村,改善民生,谋利桑梓;让这些饱学贤达的“乡先生”、“乡达”、“乡绅”,重新成为乡土社会,重要的精神构成、善美的榜样。
乡村干部、文人学者、退休官员、企业家、科技工作者、海外华人华侨等浙西新乡贤是新乡村成功的标杆,发散出的是榜样的力量,是乡村建设的基石。在中国农村精英大量涌向城市,乡村治理主体和手段呈现多元化的背景下,“新乡贤”这一资源必然成为乡村发展的有效引力,因为“新乡贤”多有成就,又都怀有浓浓乡情,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文化道德力量可以教化乡民、反哺桑梓、泽被乡里,对凝聚人心、促进和谐、重构传统乡村文化大有裨益,大有可为。
乡贤回乡,能充分运用其在学习、创业过程中的经验和智慧,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同时,凭借其在乡里、村里的威望,以自身的文化道德力量教化乡民、重塑乡风,实现基层管理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