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磨课当中的“备、说、讲、评”

2021-07-23吴洪学

关键词:一节课校本教研

吴洪学

“磨课”是校本教研的重要载体,对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助推其专业成长有四两拨千斤之功效。但理性审视实践层面的磨课活动却隐匿着诸多偏见与误区,不可小觑。

通常磨课活动一般包括备课、说课、讲课、评课四个环节,有学者概括为“备、说、讲、评一条龙”。

在备课环节,实际操作是由所有参加磨课活动的教师分头准备、单独备课,参研人员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充分发挥个体聪明才智,查阅资料、谋篇布局。本环节特点是“独立性”。

在说课环节,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说课活动(说教材:重点、难点、关键点;说过程:教学流程及教学设计;说教法:教学策略及理论依据等),而首先由主讲教师通过语言、板书及演示等提前展示已逻辑推演的“课堂实况”,这里没有学生参与和课堂互动。抽去互动的课堂教学节奏凸显“短平快”的特点,一般在10分钟内完成,然后组织大家以主讲人的课堂演示为脚本切磋商讨、补充完善。由于大家各有预案,带着有准备的头脑共谋一节课,会出现“各显神通”的热烈场面。一场激烈的意见交锋、思想碰撞后,广议博取,最后达成共识。本环节的特点是“聚合性”。

讲课环节,是把教研活动场地挪到课堂,直面学生。磨课活动中的“讲课”,必须遵循学校整体教学进程,按课表上课,绝不能专门设场地或安排学生。其他观摩听课的教师也要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宜,能参加多少是多少,不固定人数,这并不影响磨课的广泛参与性,邻近学科教师、教研人员乃至校外专家学者均可参与,未能到场的教师可通过课堂录像补缺。这里需特别指出,绝不允许教师“磨课”,学生“陪练”,一节课重复上多次、反复试讲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剥夺及身心健康的伤害,精品课的打造绝不能悖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本环节特别强调“随机性”。

评课既是磨课活动的终点,又是下次的起点,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形成教师的迁移能力至关重要。磨课路径一般呈现理论预设、课堂检验、梳理总结的运行脉络,磨课活动中,所有教师参与设计、合力打磨,无论是教学预案的谋划“调试”,还是课堂教学的“摸爬滚打”,大家都置身其中,最易洞悉活动中每个妙招和亮点,珍惜每条来之不易的经验及感悟。评课活动实际是深度的教学反思,由隐性知识向显性语言的转化,评课为参研教师分享研究成果,拓展教学境界提供了平台与机会。因此,评课环节在广泛意义上更具“迁移性”。

磨课活动中教师接受的是真任务,处理的是真情况,解决的是真问题,进行的是真研究,自然会获得真经验。磨课过程能催生科研共同体的形成、孕育教师的学术情怀,培植教师的学术精神。总之,货真价实的“磨课”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抓手,持续推进,定会焕发校本教研的勃勃生机。

(作者地址:河北省東光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一节课校本教研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这样的一节课算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