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狂”与“服从怪”:谈谈消失的心理边界
2021-07-23张爱爱
张爱爱
“杨元元自杀案”曾经轰动一时。事发之初有人在天涯论坛上发帖,称上海海事大学逼死了一个富有孝心的硕士研究生,但慢慢地,人们对此案的了解愈发深入,大多数人都站在了发帖者的对立面,认为这其实是一个家庭的悲剧,一个个人成长的悲剧。
纵观杨元元的一生,其中有个细节值得我们关注:她走到哪里都要带上她的母亲。
但这对母女的情况与带妹求学的河南大学生洪战辉,以及带父求学的徐州师范大学大学生张恒不同。因为她的母亲并不年迈也无疾病,每月还有退休金,拥有独立生活能力。
可是,从大学开始,杨元元的母亲就和她在学生宿舍同睡一张床。由于母亲时刻不离左右,她没有私人空间,没有属于自己的个人时间,始终活在母亲的监管和控制之下,长期压抑着自身的情感需求。
在自杀前,杨元元曾感叹:“都说知识改变命运,我学了那么多知识,也没见有什么改变。”听上去她仿佛是感叹自己一直在贫困中挣扎,但这种贫困,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困境。
亲子间的病态共生
所谓共生,是指两个人无法彼此分离,他们之间或许会有许多痛苦甚至仇恨,但就是没办法分离,而是紧紧纠缠在一起。
亲子间的共生关系,首先是父母心理上离不开孩子,在父母眼里,孩子就是“我”,看到孩子就是看到了自我的存在;如果看不到孩子,那么也就看不到“我”,进而找不到存在感,心里很空虚。为了避免感受这种空虚,他们会死死抓住孩子不放,阻挠孩子走向独立,也不希望孩子和自己之间有任何界限。
对于孩子而言,哪怕内心痛苦异常,也会因为“孝”而妥协,或者自我麻痹,告诉自己这才是应该做的,走向独立才是错误。
而一个孩子的成長过程,就是逐渐地跟父母建立生理与心理边界的过程。如果心理边界是模糊的,就会造就“控制狂”父母,“服从怪”儿女。
离开母亲走向独立是杨元元的内心渴望,她曾经的梦想是去大连的学校读海商法,这象征着她对广阔世界的渴望,但是母亲不同意,因为不愿意与她分离,所以她妥协了。
杨元元在本该追求梦想、交友谈恋爱的年纪,依然与母亲捆绑在一起,有人说这是她与母亲关系亲密的最佳证明,但其实这是一种病态的共生。
了解心理边界
我们与他人的交往,建立在两种生存空间当中: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
这里我们着重来讲一讲心理空间。
“心理边界”,指的就是一种心理空间,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非常重要。具体来说,是指个体心理活动的限制线,这条限制线将个体和他人区分开来,是人能够实现心理控制功能的警戒线。
健康的人际关系少不了清晰而稳定的心理边界。它让你明确“什么是我的,什么不是我的”“我应该对什么负责任,我不应该对什么负责任”,有了这个基础,才可能保护个体不受伤害。
缺乏心理边界的人,在关系中要么缺乏独立的思考,一味听从他人,成为“服从怪”;要么非常强势,总是想要控制他人,成为“控制狂”。另外,他们的情绪往往波动比较大,容易走极端,内在世界一片混乱,对事物难以产生现实性的理解,恐惧与他人产生信任关系。
所以,建立并守住自己的个人边界,是获得心理健康的基础。
如何成为一个心理边界清晰的人?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认清边界被侵犯的信号
心理边界其实是一个主观抽象的概念,是建立在个人感受的基础上的,每个人的内在评价标准不同,对心理边界的认识也不一样。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强化自我意识,对“自我”和“他人”进行区分。
处于孩童时期的个体,其父母应给孩子足够多的空间,以包容的态度让孩子表达自我,尊重孩子,提供足够多的机会去引导其建立良好的自尊体系和界限意识。而对于成年个体,则应善于自我反思,觉察自己的情绪变化,认识自己边界被侵犯的信号,摸清自己的底线,从而做出“接受”或“拒绝”的理性选择,守住自己的心理边界。
感悟“重要他人”的影响
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他人”的概念,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会受到“重要他人”的影响,他们可能是父母、老师、朋友或伴侣。
自我与“重要他人”之间最理想的相处状态应该是“和而不同”,既能和谐相处,又能保留各自不同的特点,能够尊重彼此的不同部分,不强行控制对方,让对方做自己想做的事或是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要维持这种“互相独立又彼此亲密”的美好状态,就必须要了解和维护好自己和他人的心理边界。同时要避免给他人贴标签,让自己的认知灵活一些。
合理看待边界冲突
人际冲突是普遍的。在冲突中,我们很容易被激发出恐惧、愤怒、怀疑等各种消极情绪,心理健康、边界清晰的人不仅可以很好地处理这些情绪,还能找到合适的方式化解冲突,做出对冲突双方都有利的选择。因为他们能够正确看待冲突。
冲突产生的原因实质上就是个人心理边界被侵犯的信号,这个信号可以提醒彼此对方的防御范围究竟如何,帮助我们掌握好自己与他人互动的分寸,不会轻易擅自越界,其结果一是获得新的自我认识,二是实现彼此关系的深入发展。
总而言之,我们每个人都是作为独立的个体生活在群体之中的,要允许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个人边界。只有守住自己的,不随意侵犯他人的,互相按照自己内心的选择过自己的生活时,人与人之间才会存在真正的尊重、理解、接纳,才能实现内心的健康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