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摆脱“习得性无助”
2021-07-23李静
李静
曾经遇到过一个小朋友,拿着一张满是红叉的试卷,有些满不在乎地说:“我的数学就是这样子啦,我爸爸说我妈妈成绩就不好,我就像我妈妈。”无独有偶,也听到一位妈妈这样说,她的孩子语文不好,原因是爸爸从小语文就不擅长,孩子遗传了爸爸的语文基因。
由此看来,生活中这样的情况比较常见,当孩子出现学习上的某一方面问题,孩子和家长常常会寻找到一种解释,这些解释常常来自看似无法改变的原因,比如“我天生就不擅长数学”“我阅读能力差”等,有些无奈,又听起来理所当然。这似乎在某种程度上,能给家长和孩子双方带来某种心理上的安慰,但同时,又会让孩子躲在这种理所当然背后,再也不愿去尝试去努力。长此以往,就会让孩子陷入一种学习上的“习得性无助”状态。
何为“习得性无助”?
所谓“习得性无助”,最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在对动物的研究中提出的。他用狗做了一项经典实验,把狗关在笼子里,信号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笼门关闭,狗无法逃避。多次实验后,信号一响,即使在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反而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上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的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后来,在对人类的观察实验中,证明也同样存在类似的习得性无助情况。如果一个人总是在某一件事上失败,他就会在这个方面放弃努力,认为自己在此方面没有能力,进而,也会把范围扩大到别的方面,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对自己全盘否定。上面提到的孩子学习上的情况即是这样。如果孩子在某一学科上长期感到学习不如意,产生挫败感,很可能会出现习得性无助;而这种挫败感也会波及其他方面,从而影响孩子整体的自信。他会认为自己学习能力差,从而放弃努力,导致更坏的结果,长此以往,便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长期的习得性无助,不仅会让孩子丧失宝贵的学习兴趣,也让孩子一遍遍体会到无力和绝望感,容易出现一些负面情绪,如焦虑、恐惧和抑郁等,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不利。同时,因为少有成功体验,不仅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和行为方式也会有诸多不利的影响;另外,在此过程中,孩子的表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家长的情绪,从而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由此可见,让孩子摆脱习得性无助,对于孩子的人生和整个家庭,都非常必要。
怎样才能让孩子摆脱这种习得性无助?
首先,作为家长或其他教育者,要对孩子的习得性无助有充分的觉察,要意识到并且能区分孩子在学习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所导致。作为家长和教育者,要正确认识孩子学习上挫败的原因,找到并且帮助孩子纠正因为学习挫败而在头脑中形成的错误信念,即,出现问题的原因很多时候并非是先天的不可改变的一些情况,如天生笨,我就是不行等,要帮助孩子建立起正确的学习上的信念,即掌握一定方法,通过努力,是可以得到改观的。
其次,家长或其他教育者要帮助孩子找到良好的学习方法,并通过一定的训练,让孩子体会到掌握良好的方法,通过努力,可以取得相应的成绩,从而让孩子在学习上获得正向的体验,体会到成功的快乐,逐渐纠正头脑中固有的负性信念。但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帮助孩子进行训练的时候,应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对孩子来说,应从相对容易的地方入手,循序渐进,逐步向深入过渡;否则,容易适得其反,出现因效果不佳而更挫伤孩子自信的情况,导致其固化原有的习得性无助感。
再次,应及时给予孩子正向、积极的评价,帮助孩子重塑自信,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在孩子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时,会受到家长或其他教育者的批评或嘲笑,这时候,孩子会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从而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越发缺少信心,完成任务也变得更加困难,慢慢便放弃了努力。长此以往,便一步步催生孩子习得性无助的形成。
因此,要帮助孩子摆脱习得性无助,家长或其他教育者必须注意,在孩子学习上,不做负面推手,在帮助孩子想方法解决问题的同时,要及时看到孩子的付出和努力,看到孩子点滴的成长和进步,适时恰当地给予孩子正向的积极的反馈和评价,与孩子分享点滴成功的快乐,一步步帮助孩子树立信心,获得自尊,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这样才能在面对学习和困难时,积极主动,不畏难,敢尝试,失败了不气馁,可以重新开始。
总之,孩子在学习上的“习得性无助”是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作为家长或教育者,要懂得分辨和觉察,面对孩子的学习,要有平常心,不焦虑,不急进。要引导孩子在学习上掌握正确的方法,懂得付出努力会有收获,面对失败能正确归因,并愿意和孩子分享进步和快乐,通过积极评价帮助孩子获得自尊和自信,才能让孩子摆脱“习得性无助”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