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情老易“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堂实录

2021-07-23张升卫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77期
关键词:壮美辛弃疾同学

张升卫

师:同学们,阅读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我们不但感受到作者深重的忧虑和一腔的悲愤,同时亦能感受到人生暮年生命的壮美。正是这种生命之美,“灿烂”了中华5000年文明的上空。(很多学生表现出惊讶之状)

生(疑问):老师,作者的忧虑与悲愤,我们很容易感受到。生命的壮美,从何说起呢?

师:疑问得好!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研讨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借用杜甫在《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 中的两句诗:“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来概括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任务。“天意“不”难问,人情老易“美””。

生:这两句诗,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苍天的意图,太高远了,难于问清理解;人间的情,时间久了(老),容易(让人)感到悲伤。

师:理解得非常准确。从诗意来看,基本上可以这样理解。时间越久,年龄越大,人生的体验就越深。对于生活的把握,也就越准确。换个角度说,人也越容易从生活的琐事中,感悟出不一样的“美”。

生:老师你说过,从生命美育的角度来欣赏古诗文,我们往往有很多惊奇的发现。

师:正是这个意思!欣赏辛弃疾这首词,如果我们从关照生命,从体悟作者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生命之美”的角度出发,我们对于诗词的理解,不但深入,收获会更大,而且也给我们自己的成长,涂抹更多的文化色彩。

生:老师,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所体现的生命之美,有哪些呢?

师:这首词所体现的生命之美,我们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形象之美;二是,情感之美;三是,灵魂之美。

生:形象之美,是不是说,他长得很帅?他那么老了,都六十六岁了啊!(学生哄堂大笑)

师:提问得好!同学们,见过当代著名画家罗立中的代表作《父亲》吗?(学生绝大多数,都摇头。老师,随即在屏幕上展示出画作)。

生:老师,画面刻画的是一位老农的形象吧?你看他头裹白布、手端旧碗且在阳光照射下满脸黝黑,尤其是脸上的皱纹,如刀割一样。老师,这美吗?

师:欣赏这副画,单丛相貌而言,确实不好看。但是,我们仔细分析其肖像画面处理技巧,就不难发现,老农凸出的眉弓、凹陷的眼睛、高挺的鼻梁、宽厚的鼻翼以及鼻梁右侧粗黑大颗的苦命痣,仅剩一颗门牙、半张的嘴、干裂的唇和手中端着的这碗浑水,这一切都形成了画面内容的有效呼应。特别是浓厚的油彩,精微而细腻的笔触,再加上画面背景运用土地原色呈现出的金黄,来加强画面的空间感,更给人以强烈的震撼之感。这不就是我们的农民父亲吗?这一切不就是体现了他们外在的质朴美和内在的高尚美吗?(一些学生,点点头)

生:老师,我们明白了,辛弃疾这首词,其实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66岁的辛弃疾,在写作《永遇乐》这首词时,已经处于人生的暮年,头发胡子都白了,背部也驼了,特别是在登临长江边上的北固亭,怀古追今,感慨万端,那种忧国忧民的悲戚之色,让人是那么的心疼,那么让人肃然起敬!特别是“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和“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两句不就是作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把一生奉献给祖国的写照吗?这不就是千百年来中华仁人志士们的伟大形象吗?他们的这种形象,虽然没有青春的靓丽,没有鲜艳的色彩,但却是那么的感人,那么的壮美!(有学生鼓掌)

师:说得好极了!(老师竖起大拇指,予以赞扬。此时学生的情绪,也开始被调动起来。)同学们,看到这里,我们不禁想起曹操的《龟虽寿》。这首诗写于北伐乌桓胜利的归途。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在古代,这已是将近暮年的年龄。虽然刚刚取得了北伐乌桓的胜利,踏上凯旋的归途,但诗人想到一统中国的宏愿尚未实现,想到自己已届暮年,人生短促,时不我待,怎能不为生命的有限而感慨!但是,诗人并不悲观,他仍以不断进取的精神激励自己,建树功业。

(学生一齐背诵初中篇目《龟虽寿》。诗歌气势昂扬,豪迈奔放,瞬间点燃了学生的情绪。)

师:同学们,《龟虽寿》里最激荡人心的名句是什么?

生(齐答):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师:同学们说得好,同学们说得对!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这首词,最激荡人心的是哪句话?

生1: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生2: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大家试想一下,为什么这两句话最能打动你的衷肠?请从生命审美的角度,尝试分析一下。

生1:“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表面上描寫了孙权年少时年轻有为、英姿勃发、气势如虹,实际上也追忆了作者自己年轻时抗击金兵时,保家卫国时的豪迈与壮美的雄姿。

生2: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虽然也有作者年迈被弃、怀才不遇的愤懑,但是也刻画了作者自己老当益壮、白首不移的大美雄心!虽然自己已经年迈,但是只要祖国一声令下,他会毫不犹豫地奔赴前线!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精彩!本首词最美丽的地方,就是它所抒发的情感。这种情感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对祖国无限的热爱!就是作者一再宣扬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爱国精神!这种情感,惊天地,泣鬼神!它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前赴后继,奋不顾身,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美诗篇!它的美丽,夺人耳目,它的美丽,动人心肺!用王勃的话来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此时,学生的情绪已经被点燃,很多人跃跃欲试)

生1:辛弃疾,这种美丽的爱国情感,其实就它本身而言,就是中华文学里最壮美的诗篇!爱国,美在永不过时、永不褪色。“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这是它的最高境界!(激情昂扬)

生2:辛弃疾的爱国情感,是我们出发的起点,也是我们奋斗的支点。这种情感、这种精神,始终与时代同行、与梦想相伴。

师:同学们的概括,很是到位准确!辛弃疾在本诗的壮美情感,用它同题的另外一首词,来注释补充,就更加好理解!这就是——《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在平台上,打出这首诗原文)

猜你喜欢

壮美辛弃疾同学
百年圆梦·壮美广西——全国美术名家画广西
毓秀古郡 壮美象州
辛弃疾的抗金岁月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在山巅
辛弃疾作词限酒
中国十大壮美公路(一)
文武双全的辛弃疾
辛弃疾:做不成英雄,只好当词人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