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视角下的审美革命观察
2021-07-23赵名子
赵名子
(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000)
一、审美革命的基本概念
“审美革命”一词的产生和它的相关理论与观念始见于法国学者雅克·朗西埃2002年在《新左派评论》杂志上发表的一篇名为《审美革命及其后果》的论文。旨在抵抗资本主义体制对广大人民的压迫和残害,维护大众的文化与政治权利。所谓的“革命”是不囿于阶级的政权倾覆与重建或社会集体意志、聚落结构等转变的演进过程,它亦泛指在人类文明的创造中上层建筑领域的深刻质变。而作为对精神文化世界拆解重塑的重要意识形态之一的“艺术”,在其表现与象征层面自然可寻的思想革命的发轫和衍生。
“艺术”的思想革命则在对人们施以审美观念的教化之中显现即审美革命。意识指导行为,从审美创新在意识形态领域和陈旧的思想习气进行拉扯、斗争的细微之处得以窥见社会中人类生活中方方面面阶段性的扬弃革新。把握审美场域中的制高点也就拥有了一定程度上社会文化领域的话语权,审美革命使得社会革命能够更加顺畅的开展。
如果说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审美革命的主体,且群众之中也会产生相应的意见领袖,那么艺术家就是审美革命的孵化者。他们运用自身充沛的情绪、敏锐的感受力、超凡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技能在新旧审美交替之间有意或无意的创造着蕴含思想价值的作品。当艺术家身处社会大环境下,所创作的艺术作品自然带有时代的烙印。艺术被社会影响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影响着周遭环境,可以说,艺术对社会存在“反身性”效果。审美革命的推动者们正是利用艺术这一特性为社会集体意识阵地的扩展开辟道路,去塑造社会所需的上层意志。
艺术曾经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在民间用来缓解劳作之苦,寄托自身感情。然而在没有艺术的概念之前,艺术首先是为物质、统治和宗教意图服务的,比如礼器、圣像画与雕塑等。可时代最终所留下了的还是包容下了那些对既存社会状况的维系和约束力意义的艺术作品。无论它来自民间还是封建统治阶级。这是统治阶级的手段也是时代的特权,它会为社会的发展挑选更适合的意志载体。能够流传于世的经典作品一定是能在现实社会诸多层面上赋予一定的参考价值,而脱离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创作终究是会在历史的进程中被淘汰。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社会意识的发展过程中,最终一切的历史记录都导向于记载时代的上层建筑与宏观文化环境。应时代环境而生的艺术作为时代性社会思想的衍生物与探索者,完成其革命任务之后又摇身一变成为反映历史文明的纪实报道,继续激发后世人们对社会形态与结构的尝试、整合、革新。
所以艺术社会学研究是学者们绕不开的课题,艺术作品里倒映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阶级的视界。艺术表现单一似乎论证了社会环境封闭,而艺术多元则体现社会意识开放包容程度的提高。与此同时,艺术的“审美转变”就是一个重要信号,这是环境给予的呼声引导艺术家进行文化层面的革新,于是社会需要改革的时期来到了。
二、审美革命的开创与发展
审美革命的开展之初,需要建立在一个审美平等的观念基础上,如果掌握艺术主流精神的“大师”以阶级划分审美水平,那么也就是变相承认人们精神文化和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参与审美活动、提升文化修养需要秉持大量的精力,时间,财力。疲于谋生的穷苦大众的审美自然会区别于统治阶级,审美高下之分就像旧时代的阶级之分一样,封建社会中民主的口号就像一块遮羞布,覆盖着下面根深蒂固的阶级歧视。至此差异性就会使普罗大众的思想无法真正的解放,革命阵地似乎旋即减缩,审美革命暗含的社会革新便不能在整体文化大的环境之下顺利地进行。“审美平等”的延伸观点在朗西埃《歧义:政治与哲学》《感知论·序言》和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中均有所体现。朗西埃以史为证,致力研究如何将审美感受从不同的阶层差异中解放出来,获得一种“感受性的分配共享”,能够超越世俗化评判更兼具普世性。与此同时,康德在书中所提到的"审美共同体"的看法也与之相似。审美共同体也是精神意识的共同体,新的集体就在这种共同体的召唤之下渐渐凝结。审美判断是被上层统治者所构造的,审美共同体需要打破这一程式,效力范围应该涉及自由社会及其商业娱乐的日常审美生活。有平等然后有沟通和共建。在社会意识的发展过程中,最终一切的历史记录都导向于“平等”的时代范畴里记录了当时的上层建筑与文化环境。
其次,文化艺术在审美变革中必然持续地破除陈旧顽固的集体文化意识,再根据自身观念的发展需要以及时兴最具广泛认同的潮流趋势去聚合为论证翔实的理论,与文化进程相配合从而发扬再塑一个新的文明里程碑。而凝结后的集体观念又会成为新一轮的思想专制与理性拥塞的滋生地,等待新审美革命的到来。而我们认为某一审美层面的意志是正确而合理的,正是因为身处时代之中浑然不觉审美革命的胜利而已。
在审美革命的进行时须认识以下两点:第一,艺术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就是要“联通”,给予一种信念给当下的民众,将新的图像文字声音信息置换到旧的信息框中,而具体的艺术作品也只是一个引子,其目的还是为观看者服务,为更新他们的思想而存在。艺术帮助社会进行重塑,其边界要比社会的范围更为广大。因为只有艺术是一个更大的背景时,艺术在社会意识的变革中才会有其施展余地,同时思想得到萌发,再带来新的固化。第二,欣赏者对于艺术作品的接受度具有循序渐进性的特征。比以往进一步的符合时代要求和思维逻辑的创新易于被社会环境决定的审美评判标准所接纳,而跨越式,或者说只能等待历史验证的“离经叛道”式的艺术作品在当世一般得不到普遍意义上的认可。人们以为的那些与时代不适配的艺术思潮,只要能在当世立足就便是存在即合理的社会"应有之义"。
三、社会性审美变革反思
审美革命不光是由个别对历史进程有重要推动意义的人物引领的,也可以是经过普罗大众的实践形成共识。在艺术批评的话语权被精英阶层所掌握的现实状况里,自下而上为争取自由意志而努力则显得十分重要。艺术从业者也切勿自发代入精英视角,不叠加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思考,致使差异性审美观念之风盛行。不同持方的人们相互劝服,有转旧向新的革命者,有遵循古道的保守派,此时兼容并蓄的思想自由应覆盖全面,也就是既不拒绝新浪潮的涌入,也努力包容对新事物保留意见的人们。
当精英阶层在审美领域开展文化渗透的时候,因为权利缺失而没有渠道发出自己的声音的人们只能被动地承受。戴着镣铐跳舞是文艺工作者的常态,每一步的向前都有多方阻力的牵扯,将新的事物放入单线性的历史时间轴来看,不一定是进步的,但一定是新的。新观念在经过时间的洗涤之后变成旧观念,审美革命层出不穷,如马克思辩证主义理论所言,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万事万物也处于相互联系之中,唯一不变的就是永远在变化,被审美革命所影响的社会亦是如此。
社会文明的发展通过艺术领域的审美革命走向更广阔的未知,但又是建立在已有基础之上的推进。未来也是现在一步步走出来的,也可以说现在决定了一定程度上的未来。大众对于艺术的认知愈加多元,深远,倒逼艺术生产者与当代文化环境的思考水平逐步提高。
一切的艺术形式都将建立在先进的观念、哲学的探索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基础之上,还有对自身所处时代生活的状态表达。艺术是人类对精神世界永恒的期待,是人类文化遗留的凭证。艺术工作者要维护艺术的自由独立性,别让艺术的生命力消耗在与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的对抗中而非自我的精神表达,在社会学的范畴里打转而无法超越现实的藩篱,最终在浩浩汤汤的时代洪流中沉沦下去。
四、中西审美革命案例简谈
西方中世纪被后人称为“黑暗的时代”,此间的艺术发展完全被欧洲封建制度的统治者压制,同一单调的形式沿袭上千年,人们的思维模式被迫僵化。这也许正让当权者感到安心,但越演越烈的阶级斗争和宗教冲突导致了群众倒逼社会改革的必然结果,文艺复兴运动顺应而生。所谓复兴就是意见领袖带领民众呼唤古希腊古罗马的理念回归社会。同时借助圣经故事进行新解读,使人们打开心扉接受新思想,便于革命的开展。以米开朗琪罗为例,其作品刻画的主题内容、表现形式、运用的科学技术手段无不对当时的人们产生心灵冲击。以《圣经》为题材的西斯廷教堂湿壁画呼唤人们道德素质的回归,《大卫》雕塑刻画了一位为守护城邦尽心竭力的平民英雄,如同当时民众的楷模。从公权力政府对这类艺术作品的保护也可以看出它们的政治意义与社会文化价值。
近代中国为抵抗外国的军事入侵和国内封建制度的压迫萌发了许多不同性质与目标要求的思想革命,例如戊戌变法,积极创办新式报刊,出版新书;辛亥革命,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五四运动,一场彻底的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造就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新文化运动“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等等。剪长辫、废缠足、学白话文等等的审美革新囊括广大民众衣食住行多个方面,使群众大规模参与民族企业生产作业成为现实,扩充新兴思想的传播力道,对当时的社会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