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化建设研究与实践*
——以广西高校为例

2021-07-23

大众文艺 2021年12期
关键词:广西课程体系教学模式

罗 婷

(广西财经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

一、问题的提出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实施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举措。当前,广西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亟须创新创业人才,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广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在既有研究中,主要集中在创新创业教育整个体系构建的探讨,专门针对课程化建设的研究成果并不多。既有研究较关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集中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发展路径、机制构建等方面进行论述。如有高校将“普惠性”理念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新性地将创新创业教育覆盖全校。二是关于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研究。如胡玲等通过对150所高校有关创新创业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数对教育效果不仅具有正向影响,而且影响较显著。可见,课程建设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但从实地调研来看,笔者发现广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存在如下问题:课程系统性不足、特色教材缺乏、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缺乏有效管理机制、高校之间课程联动较少等问题。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化建设是实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因此,广西高校作为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力量,必须加快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化建设。

广西某高校近年来多措并举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颇有成效。凭借突出优势,该高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笔者重点以这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对广西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化建设进行系统研究。

二、创新创业课程化建设研究与实践

通过课程教学、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查找文献资料等方式探析广西某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化建设的现状,重点对存在问题及开展情况等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以广西某高校为例,基于创新创业课程化建设现状,重点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课程联动机制等三个方面进行创新创业课程化建设研究与实践。

(一)建立“四位一体”课程体系

基于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可着力建立“创新创业基础+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创业实践”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主要体现为课程机构与课程体系建立两个方面。在创新创业机构设置方面,该高校在广西区内较早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负责全校的创新创业课程相关安排,以及大创比赛、互联网+比赛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类大赛的组织实施,并积极与区内其他高校开展合作,部分成功经验获得其他高校的肯定,且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在课程体系方面,该高校在校内每个专业都开设《创业基础》课程,且课时均为三十二课时,做到了最为基础的创业课程全覆盖,但课程缺乏系统性,如当前高校有开设如《创业基础》《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实务》等创新创业基础性课程,仅一门《创业基础》课程难以达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总体而言,课程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

建立“创新创业基础+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创业实践”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其中,创新创业基础、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三类课程设置为理论必修课,内容涵盖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探索所需的创业原理、政策法规、营销策略、创办企业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且根据不同专业设置三至五门融入专业教育的创新创业课程;创业实践类课程设置为必修+选修,即设置一定创业实践课程为必修学分,主要为耗时短操作难度小的校内微实践、校企合作实践等形式;设置一定创业实践课程为选修学分,即创办公司、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等形式。同时,完善创新创业课程内容,突出时效性。社会高速发展,创新创业形势也随之变化,如创业前景、创业环境、创业政策、创业法规等,课程内容要紧跟时代,授课案例要及时更新。同时,应该积极探讨将广西廉政文化、山歌文化、海洋文化等特色文化融入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广西文化资源的作用。

(二)构建多元互动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方面,该门课程为理论课,一般安排一周二节或四节,主要教学方式与其他专业课程一样,以“老师主讲+学生听讲”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基本在教室内完成,理论性为主,而互动性、实践性、前沿性不足。同时,在教学师资方面,各学院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安排《创业基础》课程教师,有学院设立课程团队,由富有经验的教授或者“双师型”教师担任团队组长,组员包括专任教师、行政岗位的教师,组长定期带领组员集体备课,做到充分讨论之后再实施到课程教学中,具有较强的师资团队。但也有部分学院并未专门针对这类课程组建教学团队,由于师资缺乏,此类课程的授课教师学科背景与此课程关系较小,不具有实践经验,一些任课教师由刚进入高校的年轻教师担任,而他们往往理论和实践能力都还存在很多不足。这导致任课教师在授课时,更多时候只能根据教材上课,但无法结合自身经验给予学生指导。并且,该课程的特殊性在于,由于这门课程是顺应时代需求而设立,大多数教师都并非系统学习过相关的理论,也很少有机会开展创业实践,因而教师自身对于该课程的把握整体不如其他专业课程,自身教学能力亟待提升。

综合以上,教学模式的完善需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组建教学团队,形成更具有专业针对性和前沿性的教学设计,定期培训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二是构建多元互动的教学模式。

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创新创业课程不仅需要传统的线下教学,更应该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线上着重采用虚拟创新创业学院、微课等方式,而线下则采取案例教学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互动性强的教学方法。而针对实践不足的情况,教学模式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即课上教学与课下组队开展创业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课程教学突出实践性,结合微项目,让学生组建团队在校内进行实战。这个过程可考验创新思维、创业能力、团队建设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宣传策划能力等多种能力。在创业项目实践结束之后,通过项目实施情况与组内各成员汇报情况进行综合打分。当然,还可将比赛纳入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参加各项创新创业赛事,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三)探索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化建设联动机制

积极探索高校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化建设联动机制,包括高校内和高校间两种创新创业课程化建设联动机制。就高校内而言,各任课教师并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大家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上课,但缺乏与其他同样担任该门课程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应在各学院建立课程团队,并设立组长,由组长间进行定期交流,并及时与组员反馈。也可在高校里开展该门课程教师间的比赛,将比赛作为一种有力的交流机制,推进教学经验的相互借鉴。

就高校间而言,虽然存在一定的学术交流,但并未深入开展合作,未形成课程化建设联动机制。广西某高校具有创新创业教育氛围浓厚,地理位置临近、学术交流活动频繁等优势。课程化建设联动机制可在以下五个方面开展:一是广西高校积极探索建立课程学分互认机制,学生可自由在高校间选择该门课程获得学分;二是建立高校间进行优质资源共享的相关平台,介绍课程案例、比赛经验、教学方法、教材推荐等;三是高校间要定期开展课程交流,每次以相应的主题进行,并及时将相关材料上传共享平台;四是跨校建立课程导师团队,跨校团队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团队优势;五是针对两校学生举办大赛、沙龙等实践性活动,并将实践活动纳入课程考核。

三、结论

根据广西某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化建设的现状,通过建立“创新创业基础+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创业实践”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构建多元互动的教学模式,探索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化建设联动机制,推动广西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为广西其他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改革提供推广借鉴,进而为广西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提供保障,培养大量创新创业人才,服务广西社会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广西课程体系教学模式
广西贵港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广西戏曲》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