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等美术院校的美育创新
——以美术史教学为例
2021-07-23张晨
张 晨
(西安美术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
“美育”概念的提出,乃是二十世纪初王国维、蔡元培等美育家引进西方思想资源和学科体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结果。早在先秦时“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就包含有美育的因素,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是第一个重视和提倡美育的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中以“六艺”为主张,注重学生全面的发展才能。《论语·述而》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其中“游于艺”就包含了“六艺”中的美育、德育、体育、智育等多元化的教育途径。到了近现代时期,王国维“始于美育,终于美育”之说就是对孔子美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中“盖鉴激刺感情之弊,而专尚陶养感情之术,则莫如舍宗教而易以纯粹之美育。”认为美育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使人们有高尚纯洁的思想,真正倡导并建立了我国近代的美育体系。
教育乃是国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从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美育,将美育视为丰富精神的源泉,倡导通过美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在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的回信情意真切,给予我们高等美术学院的美育工作者以很大的鼓舞,立意高远,为我们推进新时代的美育改革发展,指明了道路。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第一站就来到了美术学院,并做出了重要的讲话,他提到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这无不证明国家对于美育的重视。
美育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技艺性教学,而是以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育人方式,逐渐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深入艺术的精神内涵,长此以往,把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入学生内心,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一边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汲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一边富有创造性的开辟出新的文化成果。基于此,美术教育就不能只停留在美术作品创作、技艺传承和知识教导等这些层面。传统美术教育培养的是创作型人才,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绘画技巧的提高,审美眼光的提升。在新时代背景下,日新月异的社会观念,层出不穷的新科技不断发展。美术作为人类创造性的产物,集结着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反映着社会的时代精神,一方面,它寄托着人的理想美与对未来的憧憬,另一方面,美术也能从精神层面作用于现实生活,以一种创新的思维推动着社会的进步。面临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美术教育作为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该如何去创新和改革呢?
高等美术院校责任重大,既是国家文化的传递和发展者,又肩负着艺术精英人才的培养,同时还要创造具有影响力的艺术作品陶冶公众心灵,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责无旁贷。这也是我们每个高等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肩负的使命。我们作为专业高等美术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贯穿在平时的艺术创作之中,在社会服务中上彰显美育精神,在文化传承中弘扬美育精神。
在教学实践中贯穿美育。传统的美术教学中,老师更多注重的是学生绘画技巧的提高,鉴赏能力的提升,却忽略了通过艺术的手段、美的感知,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修养,丰富学生精神内涵,树立学生远大的人生观、世界观。从小处说,我们是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在生活中体会美的乐趣,追求美的事物,让美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从大处说,美的根本目的,关乎于个人人格的养成、心灵的塑造,进而关乎整个民族的审美修养与人文素养,整个国家的文化自信。
以美术学院的美术史教学为例,中西美术史课程作为美术院校里的一门必修课程,无论对于实践类的学生或是理论类的学生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两门课程一般开设在大学的一、二年级,作为理论基础知识储备为日后进行艺术创作实践积累经验,打下深厚的基础。这两门课程绝不仅仅是简单的艺术鉴赏课程,它使得学生通过人类在不同时期留下的诸多经典艺术作品——不论是图像的、文字的、雕刻的或者是为了某种技艺而设计产生的工艺美术,更加全面的了解人类自身的发展规律,以及如何从艺术的角度去表达对社会、时代变革的理解,透过艺术作品还原当时的历史情境之中,甚至通过观看作品中出现的一些微不足道的物质文化抽丝剥茧发现当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宗教信仰、时尚潮流、政治体制,等等。以图证史,一部图像史就是一部社会史。而艺术家通过绘画、雕塑的手法将自己的情感诉求、社会的道德观念、国家的兴衰发展、世界的历史文明都浓缩在了艺术作品中,作为艺术院校的学生必须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这个“史”在这里就指的是美术史。通过学“史”探索艺术在人类初级阶段发生的源头;学“史”把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处于各个不同阶段之中艺术的发展、分期与演变;学“史”了解艺术家之间的师承流传与改革创新;学“史”掌握各种对于图像解读的方法论。总之,中西美术史教学浸润了人类智性遗存以艺术形式展现的精华,以春风化雨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在大学教育中起到美育的关键作用,最直观且有效的承载着美育的重要功能。目前这门课程不仅在专业的美术院校开设,各类综合类院校中都有开设必修或者选修,足以证明这门课程在美育中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究竟该如何讲授呢?
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他们的知识框架结构不同,收获的课程内容也并不一样。国、油、版、雕的同学注重画面形式与技法的表现,实验艺术的同学可能更想了解画面中不同的材料构或者艺术家前卫的艺术观念,设计系的同学可能更想通过借鉴画面的某个元素获得设计的灵感。而作为教授美术史的教师,我们试图通过对美术史的教学,使学生对美术的发展有一个宏观的架构把握,掌握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文化渗透,了解个体独立存在的价值,既能够直观地感受作品画面的形式,也能够深研其背后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文化脉络。简单地说,我们不再单纯的教授大家如何去看待一幅作品,而是激发学生建造看待作品的规则和素养,这种素养是对每个人的人文素质的要求,是对每个人自我权利的觉醒的要求。这个要求是一个对于现代人,一个具有创造性和民族精神的独立个体的要求。所以当代艺术的美育是对人独立、自由精神的唤醒,是一个新的形式之下对于人成其为人的一种诉求和追求的目标。
美术院校最重要肩负的责任就是创作出优秀的作品,那么何为优秀?必然是最能反映当下时代特色、最能代表广大人民需求的作品。美术史中能够载入史册的作品无一不是如此: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席里柯在1818年创作了《梅杜萨之筏》这幅巨作,作品以法国巡洋舰“梅杜萨号”在海上触礁沉没这一真实的海难事件为题材,展现了一幅具有浓重的悲壮色彩的作品。历史上的“梅杜萨号”在毛里塔尼亚浅滩搁浅,官员弃船而逃,留下了一群无辜的百姓挤在临时搭建的木筏上在大海中漂泊了十几日,绝处逢生,最后获救时只剩几人幸存。席里柯悲愤不已,以此为题材,历经十八个月创作了此幅作品:画面中乌云密布,海面波涛汹涌,小小的一艘木筏上横尸遍野,幸存者们合力托举起一个黑人男孩,正奋力朝着远方呼救。整个作品令人触目惊心,色彩阴郁,手法写实。作为浪漫主义的先驱席里柯狠狠地抨击了法国政府的过失与无能,体现了艺术家的人道关怀和对弱势群体的精神悲悯,这便是艺术家的使命担当。董希文1954年创作的作品《春到西藏》以全景式的构图描绘了西藏春天的美丽景色。这幅作品创作于康藏公路修建完工之际,康藏公路于1954年12月的全线通车彻底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不通汽车的历史,因此这幅作品绝不仅仅是一幅风景作品,而是艺术家通过对风景的描绘,抒发了祖国建设的新面貌。画面中一条弯弯的公路从田野边延伸至雪山脚下,几辆汽车发出响亮的鸣笛声,引得路边耕种劳作的农民抬头观望,董希文通过这些细节点名了画面的主旨,将社会主义建设的美景与大自然的美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艺术家对祖国的热爱。这便是艺术家的社会担当。美术院校在培养未来艺术家的过程中,想要培养出优秀的艺术家,创作出经典的作品,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使命担当、社会担当的培养。这也是美育最重要的功能所在,因此要将思政教育与美育结合在一起。在美育的过程中渗透思政教育,在思政教育中从美术的角度切入。西安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沈宝莲教授的改革下,率先在全国专业美术高校里实行了“一画一课”这一新的思政教学模式,在课上老师运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和新中国美术中的经典作品来讲述我国的历史和中国共产党党史,这种教学模式效果良好,让学生以美术史的视角入手去了解党史历史,更为直观地能够引起共鸣,将美育与思政教育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自觉的吸收红色文化,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优秀的作品是衡量一个时代文艺成就的标准。古往今来,优秀的作品无一例外是从生活中来,反映时代精神的,这种作品才能打动观者的内心,使观者产生共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等美术院校的教育更要注重各个学科的融合与跨界,真正地将艺术与社会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在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作为高校的美术教育工作者,不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任务,更多的是要创作出优秀的作品陶冶公众的情操、繁荣我国的艺术事业、促进先进文化建设的使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用艺术创作点亮心灵之灯,“立德树人”“崇德尚艺”,用优秀的作品春风化雨般润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充分发挥美育对提升审美素养和精神境界、培育家国情怀和创新精神的独特优势,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