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院制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启示

2021-07-23杨哲坚

大众文艺 2021年12期
关键词:书院思政学院

杨哲坚

(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南京 211816)

书院制教育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继而展开各方面的教学活动,它让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人相聚一起,无形中给学生们提供了更广泛的交友圈。书院规模有大有小,它的建筑和装修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们的心性与气质也有所影响。它在唐代初露头角,在宋朝进入黄金时代,于元明清绵延不息,胡适曾说:“在一千年以来,书院,实在占教育上一个重要位置,国内的最高学府和思想渊源,惟书院是赖。”相对于学术水平而言,中国书院更重视培养道德与人格,个人道德的自我完善与个体社会责任感的提升是它教育成效的鲜明体现。高校是大学生步入社会之前的必经之路,几年的高效学习可以让学生们更有自信更有活力地步入职场。书院制的育人模式贯彻了国家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号召,一个良好的院校氛围可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借助书院制来开展学校社会一体化活动也可拓展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书院制

(一)传统书院文化

书院文化如明珠般熠熠生辉,如美酒般历久弥新,历经千年,遍布华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书院发展过程中,重德宏道一直渗透其教育思想里,黄懋和《诗山书院课规十则》指出:“从来圣贤教人,固以德行为先,文学次之。”求学与求道相辅相成是传统书院文化一向的追求。书院在历朝历代的展现形式虽各有不同,但它向社会传递的正能量却是一样,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与待人处事风格是书院培养的主要内容,考得好成绩获取功名并非它的目的。师生间的良性互动、互相尊重、共同探讨、一起进步是传统书院文化的鲜活特性。著名书院学者朱汉民先生曾指出:价值关怀与知识追求的统一应是其中最重要的。教育改革之路漫漫,而沉淀沧海桑田的书院文化在此进程中始终绽放着绚丽的光芒。

(二)书院制特点

1.学术研究与社会活动相结合

当前书院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来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积极加入科研项目来提升自己学术水平为主要特色。书院比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有亲和力的一点就是书院更看重学生多方面多维度成长,在课堂学习之外融入课外活动供学生们选择,让学生能够清晰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书院将教育教学与学术交流紧密结合,它独特且成功的教育模式给当今教育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与改进的地方。

2、注重自我探索与师生互助相结合

书院提倡自学,它注重学生个体思维的开拓与研究能力的培养;书院提倡百家争鸣,重视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古人云“绝知此事要躬行”正应和了自我探索的重要性,老师作为引路人,更多的是提供选项,而选择什么样的道路靠的是学生自己。从古至今,学生与教师面对面地沟通一直是值得推崇的学术交流途径。进行交流的过程会产生对不同看法的思考,对问题琢磨的时候会产生困惑,带着疑问进行探索研究才能解决问题甚至提出新的问题,学无止境,我们穷极一生去探寻有限的知识,在此基础上给后辈们留下无尽思考才能使学术生生不息。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书院制的联系

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是否紧跟时代潮流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只有在主流意识形态上明晰方向,才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时刻反思与超越自己。高校思政教育的任务绝不仅是抓紧意识形态教育这一种,它囊括了许许多多但都离不开道德品质的培育,这一点与书院教育初衷一致。学生的品行气度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现代书院尤为看重的一点,书院教育不单单是一纸分数走天下,它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相连,相互成就。自改革开放以来,思政教育内涵日益丰富,它向大学生们传递主流价值观时,也在吸收时代文明的精华、剔除其中的糟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学生日常生活的照料与人格上的完善是书院的侧重点,通过密切互动,形成全面育人模式。书院制下的大学生不应仅仅满足于学科知识的增长,更应具有长远目光、广博见识、崇高信念。带领学生向自己的目标前进,启发他们做出正确选择也是书院模式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之一。这种引导不止在于传统的思政课,还要及时发挥导师作用,让思政教育的线上与线下形式都散发独有魅力,以此增强师生间的凝聚力。物质生活丰富起来,对精神世界就有更高的需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让我们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高校中的思政工作者与社会相关学者也以书院为阵营,对大学生该如何增强文化认同感进行相关教育。如南京工业大学2011学院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开展文化讲坛,塑造人文精神与家国担当。在这个全球化时代,不了解其他文化也就很难对自己的文化保持一种自信心。将自己的文化放入大环境中考量才越能明白自己的文化有哪些独特的地方以及需要学习的地方。思想政治教育融汇于人的一生,它无时无刻不在教我们怎样在各种意识形态交叉渗透中保持自身清醒。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仍对我国的建设道路虎视眈眈甚至加以阻挠,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加强高校学子思想意识的觉醒与提高成为当代教育的重大任务,让书院制在提升思政意识水平的过程中继续发光发热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2011学院书院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部分学生对德育教育不够重视

南京工业大学2011学院是一个以理工科为主要科目的学院,部分学生重理轻文,觉得思政课是一门水课,自然也不会从心底去重视思政教育的学习。许多学生考虑到未来就业的问题,他们会将学习的重心转移到专业课或专业技能的培养上,从而导致思想政治道德理念的流失。这种现象让人心痛,更让人意识到思政课作为大学必修课的必要性,这门课程对于学生们而言更像是树木在成长时所必须进行的修剪行为,思政课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它的存在是为了让学生们以后更好地面对社会问题,不被带节奏。要将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到战略性地位新高度,育人先育德。

(二)学院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矛盾

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要求,它的本质就是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发展之间的融合贯通。当代大学生对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多方面发展和自由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中学是三观的成形打磨期,可即使成年后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可能因为一些事情而有所改变,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能否敏感察觉学生们所思所想,一定程度上与教育者的教学方式方法及教导内容的选择有关。2011学院集中于化学化工等工科专业,院里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是很高。人文气息是一种处处体现对人的关怀的良好氛围,是一种在闲暇之余能够思考问题的可观模式。也许工科学生在上课做实验写作业之余很难再抽出时间风花雪月,探讨人生,学生的自身追求也与思政教育关联不大。这需要思政工作者来给予正确引导,我们需要学哲学,它反思人的立身之本;我们需要学文艺,它表达了对生活意义的感性认识;我们需要开设思政课程,它与工科专业相融,院里学生所追求的技术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是需要人文学科作为基础与获得灵感的源泉。

四、书院制下加强2011学院学生思想建设的方法

(一)建设书院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1.建设好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思政教育体系

2011学院集理工科于优先发展学科,学生们专攻数理化但也不能忽视其他方面的培养。社会交流需要各种文化知识的储备,未来不确定因素导致的转行也需要各方面的探索,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一辈子只专注于一行的发展,好的身体也是支撑学习工作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德智体美劳五者缺一不可,二十出头的青年人尚未形成系统的价值观,他们的价值取向是些许懵懂的,这时需要学院需要老师给予友善且正确的引导,要让学生们明白一副健康的身躯与一颗积极向上的心灵是学好一切的前提。

2.建设好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思政教育体系

传统下的应试教育背后折射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学生发展也与教学初衷和需求背道而驰。教师的教学观念不可以陈旧保守、不知进取;学生们要具备意志力,积极主动去求知,一切教育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2011学院独立的学生会与学生社团可以激发同学们的主体能动性同时也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进行良好的引导与精心栽培才能使学生们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文化素养不断提升。最好的引导方式就是让学生们独立思考问题,转换师生角色,自己走向主角舞台。

(二)摸索出最合适的教育方法

在网络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在自己不了解的领域积极探索着、对世界对真理勇敢追求着,我们的方法随着大环境在不断更新,我们的认识渠道也在不断增多。思想政治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好指导思想的严谨性,大学期间是学生们树立正确三观的最佳时期,我们要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辩证思维方法看待问题。思政教育的地位不可撼动,各项工作的开展都以思政工作为指导,尤其是理工科院校,人文情怀或许不如文科院校一般浓郁。思政工作不光是指思政课程,它还囊括了日常教学活动、学生事务管理等等,在创新教育方法的同时也要注重思政工作者整体素质的提升,扎实推进师德建设具体化、规范化,努力推进专业精深、授业尽心、三观端正教师们的培养工作。2011学院的思政工作者们要思路清晰、定位明确,要明白院里学生们的最主要需求与不足之处,要善于利用好书院制的背景,及时改变单调的教学环境与方法,采取人性化教学方式,提升自身的个人魅力,让学生们乐于参与思政课堂的互动,丰富其思想政治教育的色彩,强化其思维辩证能力。

猜你喜欢

书院思政学院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朵云书院黄岩店
思政课“需求侧”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本来未来:千年书院的精神和灵魂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