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学精神涵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索*
2021-07-23曹卓
曹 卓
(武汉文理学院政法学院,湖北武汉 430345)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培育,需探寻大学生的价值文化危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多元化价值思潮的强势冲击,消解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导致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淡漠和误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重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中华美学精神展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美学特点、情感意蕴,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中华美学精神的生活化、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使其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培育提供了一条可探索的新路径。
一、中华美学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一致
“诗意人生”是中华美学精神对“纯真自然、淡然无极”审美意境的独特追求。这种澄静淡然的审美趣味,并不是逃离尘世、消极漠然的佛系态度,而是既“深切于现实具体的生活,又神往于高远超逸的境界” 的诗意传统。面对现实世界的繁杂、磨难,这种既入世又出世的诗意人生正是生命自由和超越的审美追求。在诸子百家中,道家的“道法自然”最能展现“诗意人生”的审美传统。在老子看来,万物纷繁复杂,但最终都要回归其本源,回归本源便是“静”,只有达到“虚静无欲”的境界,才能体察到万物运作的规律。在虚空状态下摆脱功利束缚的人生境界,正是老子返璞归真、超脱自由、感悟天地大美、实践天人合一的诗意人生。魏晋名士在绝望中超越世俗礼教,积极探索人生意义,走向玄学的“魏晋风度”,也是对超脱世俗,追求个性自由的赞赏。中华美学遵循的这种以超脱的旷达心境,积极入世作为的人生智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自由”的价值取向找到了正确方向。庄子主张用“心斋”“坐忘”的方式来达到虚静的状态,以超然忘我的虚静状态来关照世间万物。这种状态正是道家齐物观消除主客体对立思想的审美追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吸收西方文明成果发展而来。它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和合之美”“乐行礼修”“诗意人生”的美学精神。
二、中华美学精神涵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阻碍因素
(一)大学教育的实用主义理念
目前大学教育的功利性破坏了中华美学精神传承的土壤。中国现代大学教育是以西方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理念为内核构建的,它服务于一定经济基础和市场经济的工具性,使得这种理念在它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异化为反人性的功利特质。在这种理念的驱使下,大学生只重视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专业课程,而忽略培养健全人格和正确价值观的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因为他们认为学习知识性、技能性强的内容很快就能用,马上可以见收益,而学习那些看似“无用”的思想修养课,看不到立竿见影的实用效果,完全是浪费时间。现代大学教育理念关注物质的实用性,而中华美学精神塑造人格的精神之美,两者的价值追求不在同一个层面,虽然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国精神的根基,但占据主导地位的理性实用主义教育理念消解着中华美学精神传承发展的土壤,如果说中华美学精神是种子,那么种子也需要阳光、土壤和水分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因此,要发挥中华美学精神涵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作用现代大学教育就必须改变理性实用主义理念,变革其功利主义倾向,为中华美学精神涵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其生长的土壤。
(二)大学美育课程的分散零碎性
当前大学教育的学科专业性,造就了美育课的学科单一性,局限了中华美学视野,限制了大学生审美修养的提升,难以发挥合力,潜移默化地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高校美育课程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艺术理论为主的艺术人文课,一类是以艺术实践为主的艺术赏析课。艺术赏析课则多限于某个单一的艺术门类,如绘画、音乐、书法、戏剧、电影的艺术鉴赏和品评。前者关注历史文本和理论思考,后者付诸理解感受和实践操演。两者各自为政,形成了缺乏互动交融的两元格局。因此,各门艺术之间的比较、参照,理论与实践的整合、互动相对匮乏,无法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美育合力,再加之大学生只需修一门美育课即可,而艺术鉴赏课相对艺术人文课更容易,更能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所以是多数大学生的选择,这就造成了大学生只了解所选课程的某种艺术,一方面限制了他们的审美视野和审美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单一艺术门类的鉴赏制约着中华美学精神与美育课程的有效融合,难以在审美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充分发挥其人文、人性、人道、伦理的特性。
(三)蕴含中华美学精神的文艺精品的匮乏性
在市场和科技的驱使下,粗糙烂俗的文艺作品充斥着这个时代,以中华美学精神为审美趣味的精品少之又少。高雅艺术作品的匮乏,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制约着大学生用审美的方式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伴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生活的节奏变快,文艺快餐的娱乐化、低俗化迎合着快节奏下人们焦虑、浮躁的心态,也消解着精品文学的主流价值,特别是娱乐业的膨胀,使青年大学生浸泡在低俗的审美环境里,急需符合青年学生特点,具有时代气息和实践基础的文艺精品的“慢”来“救赎”。但与此同时,在学术项目资金的驱使下,文艺评论转向学术性论文,学术规范取代了深刻的思想精神,文章空洞无物,缺乏创见,可读性下降,社会影响力变弱,而即便是那些有较深刻见地的文章,也因过多强调学术性,难以被大众所接受。这样无效的文艺评论难以把真正好的作品推荐给大众,也无法引导文艺创作的良性发展,更无法引导文艺创作彰显中国美学精神的建构。另外,又由于美育课程在大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不高,优秀的通识性教材和素材少之又少,使大学生缺乏审美体验,更无法辐射对其承载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三、中华美学精神涵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一)重构大学顶层设计,变革实用主义理念
弘扬中华美学精神,重塑大学“立德树人”的体制机制,是变革大学教育理念的现实途径。以中华美学精神,扬弃现行的实用主义大学理念,回归大学培养健全的人格与完美的人性,致力于解放全人类的最高宗旨乃是大学教育的正道。中华美学精神相对于实用主义理念培养出精致的利 己主义“绅士”,引导的是诗意的人生,提升人生的境界与品位,以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以中华美学精神解构大学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理念,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顺应着现代世界否定异化的资本主义文明的客观要求,遵循着“归复人性”这一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革新的大学理念和精神仅仅靠大学的美好愿望和主观精神难以为继,必须进行顶层设计,构建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去维系。一是,破除实用主义的培养机制,由知识技能本位转向以科学、道德与美学合一的本位,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强化美育的课程设置。在课程体系建设上,要强化美育的重要地位,拓展美学课程,深入美学实践,提升审美素养,学会辨别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将定性与定量评价、发展性与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综合自我、他人、小组和教师的评价,构建多元化的综合评价机制。
(二)遵循中华美学精神,构建大美育课程
以中华美学的逻辑思路,建构大美育课程,是使大学审美教育形成有影响力的合力的有效途径。在中华美学传统看来,艺术原本就是不分家的,文学、绘画、书法、音乐彼此通相,但目前大学的学科导向造成了艺术形式的分离,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的脱节。高校美育作为通识课程,在课程、时间、学分有限的条件下,学生可通过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及其相互关系的学习来提升审美修养,在愉悦的审美体验中感知世界和他人,辨别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变革的途径可以将哲学、历史、思想政治等人文学科融入美育课程中,我国学者赵伶俐提出了“大美育五圈课程体系” 的设计理念,即“以审美对象和知识为主要视点,以审美欣赏活动为主要逻辑线索的,贯通多学科知识的‘视点结构审美化教学模式’”这五圈课程包括最内核的综合美育课,还有艺术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实践活动课程,还辐射到校园环境、校园文化、管理制度等潜在课程。这五圈课程的审美化,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合力,让大学生在愉悦的审美体验中,被真善美的伦理道德熏陶,无意识地对蕴含其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情感认同。
(三)复兴中华美学精神,创作文艺精品
创作出符合大学生特点,具有时代气息和实践基础的文艺精品无疑是改变现代低俗化、娱乐化文艺生态环境的根本方法。首先,新时代的艺术创造者和教育者作为艺术主体,“肩负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换言之,就是艺术创作要以中华美学精神为审美理想,引领道德风尚,打造兼具亲切性、穿透性和震撼力的优秀文艺作品,呈现中华艺术的高雅风格与独特价值。其次,加强美学批评,提升文艺批评的有效性,无疑会引导文艺创作健康发展,发挥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加强美学批评,就是要发扬和传承中华美学精神,积极深入生活,潜心钻研,独立思考,发现并提出问题,敢于批评现实的人格和精神,把真正的优秀作品推荐给大众,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再次,发挥大学生主体的能动性,学校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组建文学社、新闻社、音乐社、绘画社等艺术社团,创作具有高校特色的文化产品,彰显青年的时代风尚和道德情操,让大学生成为审美教育的主体,激发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驱力。最后,媒体也要担负起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使命和责任,使美育在引导社会主流价值上发挥特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