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大众文化的“自然化”编码机制与意义创造
——以《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为例
2021-07-23王嵘
王 嵘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福建厦门 361001)
20世纪后半叶,罗兰·巴特与布尔迪厄、福柯、拉康这些名字一样惹人注目,在当时的文学、电影、戏剧、音乐、服饰等文化领域都能见到巴特神话学思想的延伸。作为神话学理论的奠基人,巴特独到精神的思想在法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都影响深远,极大地推动了当代社会学、人类学、精神分析学、语言学、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本文以罗兰·巴特的“神话学”代表论著《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为例,探讨符号学视域下大众文化背后隐匿的意识形态编码问题,以及巴特的神话学思想在当代影视传媒中的意义嬗变。
一、“神话”的创造:大众文化的编码操控
罗兰·巴特1957 年创作的《神话—大众文化诠释》是结构主义符号学、社会学分析和意识形态批评相结合的经典之作。传统意义上,神话是指人们对自然事物以及原始社会生活方式的想象,并以超越现实和自然形象的方式所呈现的故事传说。巴特所说的“神话”是指主流意识形态观念创造文化符号并将其“自然化”的过程。在与传统神话传说的比较中,巴特看出了两者之间共同的虚构性。罗兰·巴特把“神话”定义为“一种传播体系、一个讯息、一种意义构造方式、一个话语,”神话与内容无关是一种言语修辞术,是一种言语行为及其结果,其本质不在自身而在于言语背后的意义。
巴特的《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从日常生活中见微知著,通过丰富具体的时事评论阐释大众文化的运行机制和“神话”制造过程。例如在“一个穿着法国军服的年轻黑人在敬礼”的海报图中,巴特指出其背后的意指:行军礼的年轻黑人是法国军队的象征。法国的所有子民包括所谓的受压迫者都忠实地在她的旗帜下服务,没有肤色歧视。这张图的意义超越了“一个法国士兵敬礼”的简单事实。统治阶级将法国“包容性”的完美形象树立在读者心中,掩盖了殖民主义本质。
巴特的神话学思想揭示了一定历史统治阶级为自身利益通过文化修辞术制造文化符号,借助大众传媒将其意识形态、价值观改造成看似自然的、正当的因果关系传播给大众,来隐藏其真实意图,人们欣然接受这种虚伪的自然化过程而不自知。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新闻传播、叙事文学、影视广告、流行服饰等文化领域,看似中立的大众文化背后,存在一种被历史选定的语言。神话意指正如《瑞典女王》中嘉宝的台词:“只要你撒谎撒得像真的一样,就会有人相信”。巴特的神话学思想对文化批判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二、“神话”的延伸:消费文化与电影想象
巴特的神话学思想对大众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鲍德里亚继承了巴特的符号学思想精髓,在《消费社会》中重新思考日常社会生活的消费活动,在对物的研究中建立起自己的消费文化符号理论。鲍德里亚认为,在消费社会中日常的物已经以符号的存在形式被消费“消费是一种符号的系统化的操控活动。”消费文化渗透下的主流意识形态已掌控大众的购买倾向,物的使用价值已经被它所象征的身份地位、阶级趣味等深度内涵意义所替代。物品背后的指涉被当作符号来操控大众。
鲍德里亚看到了当代“生产的社会已经被消费社会取代”,“消费”意识形态用符号制造物的象征意义,他揭露了在消费活动中人的奴性处境问题。广告作为意识形态的传播媒介,在宣传中引导消费者不自觉地进入符号秩序,利用消费者购买身份地位等符号意义的心理,使物的使用价值向符号价值转化。“广告和新闻在各种传媒中的承接和交替都令我们觉得自然……记者和广告商都是神奇的操纵者:他们导演、虚构物品或时间。”消费文化缔造了当代西方社会新的神话。
鲍德里亚更深刻的地方在于,他看到了商品并不是单独的符号,物与物之间在广告媒体的轰炸中已经形成一种连锁消费符号系统,“今天无所不在的广告伪造了一种‘消费总体性’,它让一个符号参照另一个符号、一件物品参照另一件物品、一个消费者参照另一个消费者”,在生产交换系统中,不仅所有消费者不自主地相互牵连,而且物也以全套的形式组成符号链条。巴特从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谎言中看出了单个物作为符号的神话意指,而鲍德里亚进一步开创了“物体系”思想,使消费者在更大范围内更稳固地被整套物的“符号价值”所牵制。
作为罗兰·巴特的得意门生,克里斯蒂安·麦茨深受巴特思想的影响,为当代西方电影符号学理论做出了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建树。《想象的能指》是麦茨最负盛名和最重要的代表性作品,麦茨在巴特的神话意指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电影是“想象的能指”的理论表述。“想象”有映现、构想和非理性的含义;“能指”即表现手段。“想象的能指”具有双重含义:电影是表现想象的手段,同时,这种手段本身就是想象的。麦茨看到了作为大众文化的电影也渗透着意识形态话语,“传统电影是作为故事而不是作为话语来呈现的。……但这种话语的基本性质以及它作为话语的真正原则,却恰恰是抹消阐明的一切痕迹,并伪装成为故事。”麦茨解读出电影话语的含混性和其将历史变为自然的过程,也有巴特神话学思想的渗透。
三、“神话”在当代:影视传媒的意指展现
罗兰·巴特的神话学思想在当代文化语境中仍具有深远影响和借鉴意义。影视文化的意识形态编码惯例由来已久,但并非总如巴特所说的,是统治阶级为自身利益伪装意图、欺骗大众的表现,它更可能是一种积极正向的价值观引导。一个明显的例证就是女性形象在电影中的演变。1975年劳拉·穆尔维在《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中提出了好莱坞电影镜头代表了男性“凝视”的著名理论观点:“女性即影像,男性即看之载体”。女性身体作为视觉奇观以引发情欲的方式成为男性观众的被看对象,这是父权制意识形态的映射。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庸对叙事没有掌控能力,即使要掌控叙事,也要以去除女性气质的“男性化”装扮呈现在银幕中,如好莱坞电影《瑞典女王》中嘉宝去性别的中性形象,都可以看作是20世纪的主流意识形态为吸引大众注意力而创造的审美神话。
新世纪的主流价值观已经重新定义了女性的自我价值和银幕形象,颠覆了传统社会对女性的形象枷锁和刻板认知,完成了从贬斥女性到推崇女性、关爱女性的转变。女性不再单向度地被展示为视觉奇观、情欲对象和叙事工具,也不再以“男性化”的装扮隐藏自己的女性气质。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得到了本真保留和升华,即使不扮男相也可兼具男女两性的性别气质与性吸引力。如2013年陈乔恩版《笑傲江湖》将东方不败性别游离模糊的男性形象改为女性,凸显魅惑女性气质。演员刘涛虽然在早期电视剧中树立起“国民贤妻”的人设,但直到在《琅琊榜》《欢乐颂》中演绎出“霸气总攻”的女强人形象才跃居当红一线。
当代女性影像变得更为丰富立体、蕴含深度。职场精英、文艺青年、励志少女等形象的塑造凸显了当下女性追求奋进、独立和自由的精神气质。电影《你好李焕英》《我的姐姐》,电视剧《三十而已》等女性题材影视剧都在一时间异军突起,霸榜热搜,充分体现出女性对叙事的主动掌控能力。“她综艺”也成为近两年观众的关注热点,《乘风破浪的姐姐》《女儿们的恋爱》《婆婆与妈妈》都是备受市场关注的综艺品牌。“女性向”影视作品和综艺节目热播的背后,不仅体现出观众审美趣味的变化,也预示着主流价值观对积极正面女性形象的引导和展示。“她”经济和“她”时代的到来促使影像叙事开启了新一轮的女性“神话”。
除此之外,巴特的神话学理论虽然警醒大众在混淆视听的传媒语境中理性消费大众文化,但他对大众文化的批评持精英主义立场,他认为“神话”是统治阶级为掩盖自身意识形态而制造的谎言,影像一旦被编码,便意味着真实的缺场,其他阶级只能被动接受。巴特的视线仅停留在文化制造者一方,没有考虑到消费者的自主能动性和反抗意识。相比而言,约翰·费斯克更强调大众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他认为大众不是神话意指的被动接受者,大众也可以参与文化意义的建构。“不可能存在一种宰制性的大众文化,因为大众文化之形成,永远是对宰制力量的反应,并永远不会成为宰制力量的一部分……宰制者无法全盘控制大众所建构的意义……大众并不是无法抵挡的意识形态体制下的无援无助的主体”,“大众文化是大众创造的,而不是加在大众身上的;它产生于内部或底层,而不是来自上方。”这表明,文化符号的意义不能强加给大众,大众也拥有抵抗和颠覆意识形态的力量。
新媒体时代,大众已不再全盘接受意识形态话语,而是自主创造文化意义。以网络电影为例,大众不再局限于影院你播我看的单向传播模式,而是通过视频网站随时随地自主选择观看内容,并使用弹幕即兴发布观影感受、自主定义影像意义。大众创造意义的过程带来参与的快感。当前网络电影的观看方式对大众而言是积极的、参与式的,每个观众都掌握着观看的决定权,无法引发自我认同的影片只需点击关闭按钮就可以进行“上帝的审判”。网络电影也呈现出利用受众观影大数据指导题材创作的产品思维,电影不再只是个体或国家的造梦机器。这都体现出大众与日俱增的洞察力对意识形态神话的反叛。
四、结语
罗兰·巴特的神话学思想揭露了“自然化”表征的大众文化背后隐匿的意识形态伪装。虽然他批判大众文化的精英主义视角,忽视了大众对宰制力量的反叛和颠覆,但其神话学思想至今仍值得我们引以为鉴。在文化符号无孔不入的消费时代,我们更应以辩证的思维和清醒的态度解读大众文化和传媒视听背后的潜在意指,警惕“拟像”对真实和理性的遮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