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精神文化内涵研究
2021-07-23杨斌
杨 斌
(安徽省徽京剧院,安徽合肥 230000)
历史上的西游故事经历了很多次演变,到吴承恩之后,该作品从宗教副产品转型成为独立的艺术作品。站在故事题材角度来说,依旧以宗教为主,但却没有了之前对宗教的神秘感。有人说:“《西游记》浓缩了中国古代的伦理道义观、善恶观和抗暴驱邪观,传统文化内涵丰富,这些内容表达远远超过了宗教范畴”。为此,在《西游记》精神文化内涵研究中,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
一、中华民族渴求母性庇护的心理
《西游记中》,对西天极乐世界进行了深入性描述,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是取经事业的发起者,这二人一个是至高之善的代表,一个是救苦救难的菩萨。如果站在社会文化角度来说,观音菩萨的文化内涵显得更加丰富。作者在塑造观音菩萨形象时,没有按照正统的宗教教义进行,而是以民间传说和宗教文化相结合的形式,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母性崇拜意识,重点刻画观音菩萨救苦救难形象,彰显中华儿女对于母性的依恋。从外表上看,观音菩萨面容美丽,而且还具备和蔼可亲、慈悲等特质,让母性光辉更加闪耀,在取经事宜上,主动担当寻找取经人的重任。书中佛祖传经目的,就是劝诫世人要与人为善,做到“养气潜灵、不贪不杀”,在取经人的寻找上,观音菩萨自然也会敢于担当重任。对于取经队伍成员,大多都存在性格等方面的缺陷,而且都是有罪之人。唐僧前世不听佛讲,最终被贬凡间,成为金蝉子转世;孙悟空大闹天宫;猪八戒酒醉之后调戏嫦娥;沙僧蟠桃会上打碎琉璃盏;小白龙火烧龙王殿夜明珠。观音菩萨没有因为他们之前的错误而弃之不用,反而对他们的优势加以利用,委以重任,在西游路上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修成正果。如果单纯从取经故事进行分析,容易推而广之,如果从人生意义角度来说,代表着母性观音菩萨引导世人走向光明之路,取经路上,并不是只有师徒四人,还隐含着所有中华儿女。
二、追求人性自由和人格尊严
对于《西游记》题材选择,主要是根据唐玄奘填筑取经的历史故事,将其转嫁到宗教外壳之中,这其中涉及丰富的精神能量,即追求人性自由。孙悟空是追求人性自由的典型代表,它本身是仙石化身,天地所生,小说从石猴出世开始,开启追求自由的征程。
后续,孙悟空来到花果山,凭借自身智慧和勇敢,找到了水帘洞,最终被推选成美猴王,无拘无束。但为了将最终死亡的命运更改,孙悟空开始拜师学艺,领悟七十二变和筋斗云,获得如意金箍棒,还闯入冥界,将生死簿中的猴属一类全部划掉,虽然这些举动表面自然且合理,但终究还是触犯了神的权威,迫使孙悟空大闹天宫。
但大闹天宫的失败,让孙悟空经历了严厉惩处,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为了重新获得自由,孙悟空也不得不妥协,最终选保护唐三藏西行取经,重修正道。自始至终,孙悟空本性并没有改变,在取经路上,孙悟空也想要多次挣脱束缚,重获自由。《西游记》第十四回描写了孙悟空进了观音菩萨设定的圈套,戴上一顶金色花帽。到达西天之后,孙悟空还在抱怨:“趁早念个《松箍咒》,脱下来打得粉碎,莫叫菩萨再去捉弄他人。”此处描写十分重要,证明孙悟空在自由的追求上不再局限于个人,而是希望所有人都能过上自由的生活。
站在尊严维护角度来说,孙悟空依旧表现出执着和坚定的心态。西行路上,孙悟空与唐僧、观音菩萨等存在多边关系,但其人格尊严始终处于独立状态,甚至对他们还有些许不尊重,某种程度上,孙悟空取经所收获的成果,大多来源于对自身人格尊严的维护。因此,作者在最后用如来的话赞扬了孙悟空:“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全始全终,加封斗战胜佛”。作者也借助于此处描写,提醒世人只有勇于奋斗,才能实现理想,获得更多自由和尊重。人类之所以为人,是因为自由和尊严,这也是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点。《西游记》通过对个性自由以及尊严精神的描绘,彰显出个性解放的艺术思潮,时代特征尤为明显。
三、礼赞奋斗精神
《西游记》中的主线故事为唐僧取经,具备明显的舍身求法韵味,更包含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力量。作者吴承恩将该类思想与宗教题材,以及孙悟空的艺术形象巧妙结合在一起,让小说可以呈现出更加深层的精神文化内涵。在取经路上,师徒四人经历了千难万险,但孙悟空从未有过动摇和退缩。当意识到有妖怪之后,唐僧会落泪,八戒会“散伙”,只有孙悟空比平常更加精神,他将斩妖除魔当作乐趣。《西游记》第六十七回中,师徒四人来到驼罗庄,李老汉请求孙悟空收服妖怪,他高兴的应承下来。猪八戒曾说过:“听见拿妖,就是他外公也不这般亲热。”小说中对于孙悟空的描写很多,如“他虎瘦雄心还在,自然的气象昂昂,声音郎朗”。即使在最艰难的狮驼岭,孙悟空被妖怪收入阴阳二气瓶,他依旧有必胜的信心,满载乐观主义。一个“喜”字,能够彰显出所有孙悟空的高贵品质,在无数次斗争中,让他疾恶如仇、见妖必除,也正是在这种奋斗精神的加持之下,最终收获了“斗战胜佛”的称号。
四、渴望智慧的力量
《西游记》在佛道两种思想的影响之下,富有神魔意蕴,再加上丰富的艺术创造手段,将世人渴望得到智慧和力量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在书中,出现了很多神通广大的法术,以及威力巨大的法器,这些均是力量和智慧的化身。正如孙悟空那般,拥有金箍棒和筋斗云等等。在与妖怪战斗之中,无论多么困难,最终都能取得胜利,涉险过关。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局,除了孙悟空技高一筹之外,还说明孙悟空本身具备大智慧,在战术选择上也十分巧妙。在书中第七十四回《长庚传报魔头狠,行者施为变化能》中,主要描写的是狮驼岭的斗争场面,他之所以能够取得最终胜利,与之前的深入调查存在直接关系。孙悟空先变成一只苍蝇,落在巡山妖精的帽子上,得到了一些信息,之后又变成“总钻风”,了解三位妖王的技能,之后在斗争中制定针对性策略。
更为重要的是,孙悟空可以根据周围环境和场景制定最佳策略,了解敌人弱点,随后逐一击破。在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中,孙悟空向牛魔王借用芭蕉扇,会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方式。在第一次借扇时,由于之前与牛魔王存在矛盾,再加上红孩儿事件,孙悟空选择先礼后兵。第二次借扇时,牛魔王抛弃罗刹女,与玉面公主在一起,此时,孙悟空开始利用罗刹女事情来找牛魔王理论,之后利用矛盾变成假的牛魔王,最终骗得芭蕉扇。面对强敌时,孙悟空往往会选择变成小的事物,如虫子、花草等等,进入到敌人腹中,让敌人无从下手。例如,在三借芭蕉扇中,孙悟空变成一只小虫子,进入到铁扇公主肚子里,借得芭蕉扇。也正是由于这些斗智斗勇场面的存在,让《西游记》更具艺术效果。当读者在品读《西游记》时,无论孙悟空胜负与否,也无论妖怪来源何处,总能被其中的打斗情节和智慧吸引,并对其产生渴望。《西游记》小说正是通过这种对超现实的想象和描述,让更多人融入艺术领域之中,产生欲望和想象,赢得众多读者的认可。
五、追求治世之道
对于《西游记》西天取经事业的发起,如来佛祖主要目的就是“劝人为善”。作者吴承恩本身对佛国世界存在否定态度,借着佛祖和菩萨的手衬托出人间的荒淫,这一点可以从佛祖对唐僧说的话中得到印证:“你那东土南赡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多淫多狂……”。如果单纯从表面上看,佛祖是在宣传佛法,教化人心,但从深层次角度来说,与现实社会存在直接关系。正如何锡章先生所讲:“吴承恩借如来之口,描绘出社会现实,这是对当时世界的讽刺。”《西游记》从第八回的“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再到后续的如来观看四大部洲,印证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朝廷的腐败无能。作者吴承恩属于是一个正义的知识分子,能够感受到民间疾苦,敢于利用艺术手段揭示社会现实。小说的结局,作者借如来之口封孙悟空为“斗战胜佛”,这也是对孙悟空个人精神的一种肯定,这种精神同样也是与黑暗、腐朽相抗衡的精神,这种内涵刚好与佛教忍辱无征的观念相反,对佛教教义进行了讽刺。西行路上,当师徒四人遇到妖怪后,唐僧以劝善理念为主,而孙悟空主张惩恶,然而最终的胜利,主要来源于惩恶。之所以存在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当时的政治腐败到一定程度,无法通过劝善将问题解决,甚至还会损失更多东西。小说最后描写了师徒四人到达灵山,在交接真经的环节中,如来佛祖包庇阿傩、迦叶二人,张锦池先生表示:“该环节并不是平常的玩世不恭描写,而是别具匠心,让作品摆脱世俗佛法,动摇读者对于如来的信仰。”现实中,吴承恩并不是儒教的叛逆,只是想要从思想中挣脱束缚,让出发点成为回归点。
六、结论
综上所述,《西游记》中隐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小说通过对佛门取经故事的改编,借用佛教概念和思想,表达出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思想理念。现实社会之中,吴承恩算是被儒教冷落的小人物,在作品中,他以佛教为解救世人的理念,并不证明他是儒学的叛徒,只是想要探寻出新的救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