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建党记忆的话语变迁与逻辑建构
——以《人民日报》七一社论为中心的分析
2021-07-23齐卫平樊士博
齐卫平 樊士博
1949年8月1日,《人民日报》升格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成为传播中国共产党声音的喉舌。每逢建党节,《人民日报》通常会以社论的形式表达纪念。学界称这些文章为七一社论,也称建党社论,又称七一献词(辞)。从内容上看,七一社论包括回顾党的历史、言说现实目标、鼓励干事创业等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遥观自我的一种表现。迄今为止,作为传播社会记忆的手段,学界对《人民日报》社论,特别是元旦社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关于七一社论的研究尚属少见。七一社论记录着中共关于建党的认知变化与解释过程,体现了流变中的历史观。透过七一社论,能够管窥中共对自身成立的意义塑造。那么,七一社论的塑造的集体记忆为何?过程如何?逻辑在何?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七一社论的文本生成
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纪念,始于全面抗日战争期间。1938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自此以后,建党纪念实现常态化。纪念的初衷是鼓舞民族士气,以求达到“更感到自己的责任”的效果。新中国成立以后,为诠释“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必然性,在言说成立史中夯实合法性的任务更为迫切。七一社论是中共从历史中挖掘合法性资源的范例。可以说,建党纪念是中共重要的政治仪式。所有的仪式是重复性的,而重复性必然意味着延续过去。七一社论就在这样的进程中,延续中共建党的集体记忆。
报纸是宣传的有力武器。掌握话语权意味着占据政治优势。即便是国民党,也不得不承认中共的宣传工作。西山会议派承认:“本党宣传功夫不如共产派,很可虑的”。中共历来重视发挥报纸的影响,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在革命思想发轫阶段,更是躬身办报。譬如,“以宣传最新思潮为宗旨”,毛泽东创办了《湘江评论》。又如,周恩来创办《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发出革心、革新的主张。随着中共由小到大,自弱转强,报纸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党的报纸遍布各个根据地,有管总的中央机关报,各个分局、省委也有自己的机关报。目力所及,甚至各个县委也都有自己创办的报纸。
曾负责《人民日报》的邓拓指出:“社论是表明报纸的政治面目的旗帜,报纸必须有了社论才具有完全的政治价值。”在报纸的众多板块中,社论最具动员性。作为“报纸的报纸”,《人民日报》社论是观察中国政治转变的“风向标”。毛泽东一直重视社论工作。全面抗战期间,延安《解放日报》上的重要社论、文章也往往由他提出立意,指定人撰写。《解放日报》改版以后,社论从“狗皮膏药”变得有人喜欢看了。对于《人民日报》社论,毛泽东不仅修改、审校编辑部送审的社论,而且还亲自撰写社论。1958年1月,毛泽东在给刘建勋、韦国清的信中提及,精心写作社论是一项极重要的任务。七一社论属于政治宣传社论的一种,中共“恰恰要利用某些纪念日的或礼节性的社论,来说明国内方面或国际斗争中的重大问题。”邓小平指出:“要利用各种周年纪念写文章。”进入新时代以后,伴随网络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中共更加注重“介入式宣传”。那么,七一社论的出台程序是怎样的呢?其实,七一社论也要遵照一般性政治社论的出台规律,主要由写作、修改、送审、再修改、再审、发表等步骤构成。
胡乔木指出,社论代表一种威信,这威信不是个人的,而是党的,因此,应特别慎重。首先,社论的写作。七一社论作为纪念性社论,要写出新意、高度和深度,同时又要有可读性,很不容易,必须下一番功夫。七一社论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即使由个人主笔,也要经过反复修改。这也是《人民日报》社论不署名的原因之一。一些事关党和国家重大决策的社论,还会由中央领导召集写作者。此外,七一社论的作者群体比较广泛。1944年3月,毛泽东针对报纸问题,曾倡导首长“自己写社论”。1950年3月26日,中央发出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负责人应经常为报纸撰写社论。领导人不仅是七一社论的主要作者群体,还是重要的把关者。当然,《人民日报》的主要负责同志,也是社论的主要写作者。邓拓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写社论。其次,七一社论写就以后,要在内部传阅,对框架、文字以及政治倾向等多个方面进行严格讨论。有时甚至会几易其稿,乃至推翻重来。再次,社论出台必须坚持“应送审的必须送审,应请示的必须请示”的原则,确定以后的社论会送到相应的部门和中央领导进行审核。重要社论还需集体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毛泽东曾指出:“凡是重要社论,你们要好好讨论研究,不讨论研究,不要发表。”复次,高层领导和有关部门提出的修改意见会反馈回来。事实上,由于审阅发生在上层,所以他们的意见一般会被吸收写进社论。从毛泽东修改社论的历史来看,基本属于一锤定音。最后,经过修改定稿的七一社论才能正式刊发。较之一般性社论的出台程序,七一社论的遣词造句更加严格。原因在于七一社论指涉的对象是党的历史。
对于《人民日报》社论,中共长期坚持地方报纸“还是要转载”的做法。1952年6月,中央发出的《关于纪念党的三十一周年的办法》指出,《人民日报》届时将发表纪念社论,各地报纸可予刊载。借助于中共的宣传网络,七一社论在塑造建党记忆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七一社论的词频分析与话语特点
(一)不同阶段七一社论的词频分析
对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七一社论进行词频统计,过滤排除无义助词后,可以得出如下结果(表1)。为能够清晰显示词频的聚焦程度,研究截取了词频排名前十的词语。透过这些高频词汇足以洞见隐藏背后的集体记忆。
表1 七一社论词频分析的总体状况(1950-2020)
表1中的词汇一直是中共政治生活的高频词。这些词语的呈现频率与聚焦程度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关怀与现实诉求。对七一社论的整体分析有助于概括中共历史观的全貌,把握历史观的嬗变。然而,考虑到中共不同阶段的独特性与区隔性,也为了把握中共不同阶段的历史观,十分有必要对不同阶段的七一社论进行历时性分析。
表2 不同时期七一社论的词频分布
从表2可知,尽管有一些高频词汇在七一社论中滚动出现,但是其排序的变化也反映出历史的复杂面向。一方面,映射出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与时代任务。另一方面,见证着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滚动的话语逻辑。尽管社会主义建设与探索时期,七一社论的数量较少,但高频出现的政治词汇,还是刻画出了中共独特的时代形象。比如说,“人民”居于高频词汇的首位体现了中共一脉相承的人民立场。
(二)七一社论中关于建党记忆的话语特点
诚如福柯所言,话语即权力。社论话语反映中共与社会的关系变迁。言语的习俗构成了集体记忆最基本同时又是最稳定的框架。从话语范式角度审视七一社论塑造的建党记忆,可以得出三大特点:其一是人民话语一以贯之;其二是革命话语逐渐内隐;其三是多元话语日臻完善。这些特点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有所交叠。比如人民话语在特定的历史场景下,与革命话语难解难分,因为人民与革命总是形影不离。多元话语则是从话语的丰富性与文本的多样性角度概括得出。
其一,人民话语一以贯之。《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中共扎根于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在马克思主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催化中,创造性地建立了具有现代意义的人民立场。在中共的执政话语中,“人民”与“群众”是一对近义概念。迄今为止的七一社论中,“人民”一词出现533次,位居词频首位,“群众”一词出现359次,两者合计共出现892次。诚然,这展现出中共持之以恒的人民观。为人民服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通观七一社论所塑造的集体记忆,建党与人民交相辉映,主要从三个层次展开:建党依靠人民;建党力量源自人民;建党为人民服务。这三个层次也就是,七一社论广泛提及的“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而在这三个层次上,中共不断拓展集体记忆中人民的内涵与外延,展现出人民话语的继承性与系统性。在第一个层面上,七一社论强调,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向人民群众学习。在第二个层次上,提出了一系列耳熟能详的政治话语,譬如,人民群众是无产阶级政权力量的源泉。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表明:人民立场贯穿七一社论的始终。在第三个层次上,七一社论从目标角度回应了建党的意义,比如干革命,为了人民的翻身解放。又如,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再如,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不同时期关于人民的话语彰显了共产党员为民担当的情怀。
还需说明的是,人民话语之所以能够贯穿七一社论的始终,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延安时期,毛泽东继承这一观点,创新了人民话语。他指出:“共产党员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们完全不谋私利,而只为民族与人民求福利。”这些论述成为中共诠释人民立场的经典表达。在庆祝党的建立时,也必须将人民立场全景式地展现出来。
其二,革命话语逐渐内隐。“革命”是中共的核心概念与身份标识。迄今为止,革命仍是中共政治话语、执政话语的核心词汇。文化大革命期间,七一社论关于建党记忆的革命话语达到顶峰。这是“阶级斗争为纲”政治氛围影响下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心工作和基本任务转轨,激烈的革命话语变得与解放思想要求不相符合。革命话语面临两种结果:要么退出历史舞台,要么重塑话语空间。然而,由于中共具有深刻的革命性。因此,革命话语须臾不能分离。邓拓曾指出:“报纸的社论应该充满革命的热情和战斗性,产生出伟大的教育力量。”鉴于这种情况,七一社论选择将革命话语逐步内隐化,以此重塑话语的空间和张力。本质而言,这是一种话语注意力的转变。1978年以后,在七一社论中,“革命”出现的频率剧减,“改革”成为高频词汇。原因就在于革命话语的内隐,改革话语的出场。但内隐并不代表革命观念的离场和衰退。恰恰相反,七一社论中关于建党记忆的革命话语不仅没有离场,而是以改革和组织内化的双重形式得到巩固和强化。内隐化的革命话语并不是说对革命绝口不提,而是将革命的使用范围限定在党内,作用于中共建设的本体。邓小平提出:“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这句话可以理解成改革就是新环境下的革命。可见,在社会和国家领域,中共用“改革”替代了“革命”。
在政党领域,中共严苛地保留了革命话语,并以“自我革命”的形式不断发扬。可以说,这是中共对新形势下保持自身革命性的回应。至此,中共通过内隐化的方式,解决了革命话语难以为继的困窘。在这里,还需要补充的是,改革话语之所以能被人民快速接受,一方面与思想解放有莫大关联。但另一方面,历史上的改革话语积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深深嵌入在广大人民脑海中的土地改革无疑是改革话语代替革命话语的“助推剂”。况且,改革显然不是一个新词,除了“土地改革”的专有名词外,七一社论中使用“改革”也可向前追溯。毛泽东曾明确提出:“国家机关的改革,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联系群众。”这可以认为毛泽东将改革用于国家层面。1968年的七一社论就提出:“坚决改革旧的脱离群众的陈规旧习”。这里的改革,作用点正是党组织和党员。
显然,革命话语内隐对七一社论塑造建党记忆有重大影响。直接的变化是七一社论对史实的刻写比重下降,只进行简单化介绍,引语部分的写法变更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多少周年”。如此做的优势在于简单引入,直入主题,或者说借用历史,促进实践。历史内容减少并不意味着建党记忆淡化,而是将其揉进了现实政治目标中。明显例证是,七一社论中“光荣传统的继承和创新”等带有历史提示的语句开始增多。显然,这是在与历史对话,承接历史的呼吁。革命话语内隐以后,七一社论的语体风格更易被人接受。这样,建党记忆便在无形之中被塑造起来。
其三,多元话语日臻完善。随着时代变迁,中共塑造建党记忆所采用的话语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为了制造共识,铸牢合法性基石,要求建党记忆满足多元化话语的任务。一直以来,有一种政治虚无主义的声音,认为大而化之的政治语言属于建构杜撰。这种以非难党史国史为目的的虚无主义,给七一社论的作用发挥提出了严峻挑战。鉴于这一问题带来的影响,七一社论必须从多元话语塑造建党记忆,以引导政治氛围。
所谓多元话语即革命话语、人民话语、美好生活话语、中国梦话语、初心话语等。同时使用这些话语,实现了七一社论的系统性建构。语言学对《人民日报》社论所进行的政治隐喻研究,给考察七一社论塑造建党集体记忆的话语范式提供了启示。李玉认为,概念隐喻是政治话语中一种重要的思想表达和建构工具,为文本成功地表达和建构概念、传达思想、说服读者、表达意识形态等方面服务,能隐性地影响读者或听众,有效地实现其劝说功能。黄敏认为,《人民日报》常用的政治隐喻有“道路”隐喻,“工程”隐喻,“史册”隐喻等几种。从七一社论的内容看,这些隐喻同样有所体现。作为政治性论断,七一社论在创新方面,有着严格的限制,既要保持政论的严肃性,又要保证唤起人民的共情。但尽管如此,七一社论在政治隐喻的基础上,还是实现了多元化话语转变。这种转变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七一社论的话语风格更加多样,政治修辞的选择更加铿锵有力;另一方面关于精神、使命的话语叙述更加密集,呼吁性更强。
还需说明的是,多元话语对建党记忆的描述从未偏离中共艰苦奋斗的主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以“初心”“使命”为形式的话语塑造对建党记忆进行着时刻强调。而这种方式正是全体人民对中共建党历程的一次集体遥观,使读者沉浸在党的奋斗目标之中。这种隐性的方式,不再是历史事实的平铺直叙,而是将历史进程融入现实目标中,更加具有起伏波澜。
三、七一社论塑造建党记忆的过程与逻辑
任何社会秩序下的参与者必须具有一个共同记忆。显然,七一社论展现了中共对集体记忆的塑造过程。换言之,七一社论是中共关于建党记忆的集体言说,意味着传承赓续的历史观。随着时间的流动,参与创建党的干部不断离世。依常识而言,缺少见证者的集体记忆必将式微。然而,任一政治组织都必须在历史的延续中向前发展。因此,不断加深、塑造中共关于建党的集体记忆成为必然选择。结合不同时代的现实任务与社会特点,中共通过不断强调建党意义,延续历史记忆。
(一)七一社论传递建党记忆的过程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进程中,有些政治记忆一如既往,也有些政治记忆被不断重构再造。在变与不变中,体现了中共的坚持与创新。无论是继承还是重塑,目的都在于更好地为现实政治服务。
社会主义建设与探索时期,七一社论注重通过党的角色转变塑造建党记忆。中共最大的转变莫过于从过去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为领导人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阐释角色变化有两种方式:一是破旧立新、改头换面;二是接续演化。毋庸置疑,中共在叙述身份转变中,选择了第二种方式。换言之,中共在革命党的基础上建构执政党的形象。因此,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稳步开展,七一社论告诫全党:“中国革命也表现了稳定的上升”。革命无疑是从建党承袭而来。到了1961年,七一社论指出:“(中共)由一个在反动政权迫害下的革命组织,发展成为一个在六亿五千万人口的大国中执政的党。”可见,政党角色转变是中共接续历史记忆的重要内容。政党角色转变对中共的组织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全面领导各地区、各行业的良序运转,为着在胜利以后及时地整理和巩固自己的队伍,整顿党的作风被再次提上了议事日程。因此,新一轮整党整风运动开展起来。这些做法不可避免地反映到七一社论中。比如1952年七一社论就指出:“整顿党和建设党的任务,就是要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提高党员的质量,增强党的战斗力。”对党组织和党员的要求此后一直是七一社论强调的重点。当然,作为政治社论,这也是理所应当的。
文化大革命时期,七一社论聚焦路线斗争的复杂历史,以此塑造建党记忆。文化大革命期间,七一社论逐渐成为纪念建党的约定俗成。受历史局限影响,“文化大革命”期间所形成的七一社论带有浓厚的个人崇拜色彩,留下了“左”的历史痕迹。比如,在这一时期所产生的七一社论中,“毛主席”一词出现了240次,仅低于“革命”和“无产阶级”。但就塑造集体记忆而言,对毛泽东个人的突出实际上形成了一个记忆的符码与标记,成为刻写建党记忆的重要内容。此外,这一时期对毛泽东思想的强调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比如,“毛泽东思想照亮了我们党胜利前进的道路”。再如,“没有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改革开放时期,七一社论以现代化建设为核心塑造建党记忆。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考虑到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伤害,中共亟须重新阐释合法性。党的创建作为合法性的原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借助阐释建党的机会,查摆问题,重塑集体记忆成为中共面临的重要课题。1978年,在建党57周年之际,为了将党内政治生活拉回正轨,中央决定公开发表毛泽东1962年《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之所以公开发表这篇讲话,原因在于其主旨聚焦民主集中制。同年发表的七一社论将民主集中制上升到世界观问题并强调:“我们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1979年的七一社论再次强调民主集中制,认为“没有民主,不可能有正确的集中,也就不可能有正确的领导。”可见,七一社论在一定程度上为拨乱反正提供了助力。思想解放以后,中共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大拦路虎被消灭。此后,追赶世界发展的步伐,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中共的紧迫任务。因此,“建设”“改革”逐渐成为“七一社论”的高频词汇。延续关于建党的集体记忆并非一蹴而就的,并且在延续集体记忆的同时,还要加入新时代的目标与任务。换言之,建党记忆要在历史与现实的互动中得以实现。改革开放导致社会环境变化,反映到七一社论中就是现代化话语范式取代了革命话语范式。与此同时,关于建党的集体记忆也得以重塑。将建党的目的与任务扩展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可以说明这一点。本质而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本具有简单内涵的建党活动,其内涵得到扩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七一社论以初心与使命的形式强化建党记忆。随着时间流逝,亲历建党的见证者越来越少。在见证者缺失的情况下,强调建党的集体记忆具有现实紧迫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需要不断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七一社论以初心与使命的形式,不断凝练建党记忆。除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从历史使命中汲取力量之外,党的自身建设与党内政治生态状况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政治议题提出的政治主体条件。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党员干部出现的不良倾向,历史会提供相应的化解之道。中共通过强调初心与使命,实现“在不忘本来中开辟未来”的目的。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七一社论中对“使命”“精神”的关注越来越多,而新时代中共恰恰是将使命与精神的原点追踪到了建党时期。对红船精神、建党精神的集中阐述,就是明证。从政治话语的大境况中,中共致力于挖掘建党记忆中的执政资源。
(二)七一社论塑造建党集体记忆的逻辑演进
七一社论既是政治性社论,也是历史性社论。从七一社论的整体上看,基本上遵循着“历史艰难——成就辉煌——实现奋斗目标”的叙事逻辑。总体而言,这一逻辑对应“历史——现实——未来”三个渐次演进的向度。历史唤起共情,现实凝聚共识,未来激励共进。在这三个过程中,次第实现了情感认同、实践认同和目标认同。就单篇七一社论而言,基本上也是按照这三个部分展开的。
阐述历史艰难,实现情感认同。过去不是被保留下来的,而是在现在的基础上被重新建构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中共的有效政治动员中,忆苦思甜的诉苦运动就是利用历史因素,引起共情的典范。历史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正如习近平所说,历史是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在七一社论中,中共对自身历史的勾画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中共诞生在中国近代屈辱落后的环境中;二是中共经过自身的革命探索,改变了近代中国的落后面貌。在这两个层面的共同作用下,七一社论建构起中共敢于斗争、坚韧不拔的形象。历史的艰难容易引起受众的共情。而有了这种感情认同作为基础,七一社论所要塑造的建党记忆就有了最坚实的基础。
标榜辉煌成就,促进实践认同。在阐述历史基础上所形成的情感认同,还不足以支撑建党记忆的全部内涵,因为党组织不能只强调历史背景的艰难。还必须用实践已经取得的历史成就,进一步凝聚共识,阐述自身的先进性。历史的局限在于无法解释现实生活的实然性即当前的主体无法触摸以往历史的艰难,从而变成对现有生活的理所应当。即使是经历历史的主体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对以往现实逐渐模糊。那么,彪炳现实建设取得的成绩就自然成为凝聚共识的题中应有之义。七一社论中,紧接着历史阐释的就是中共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给读者强烈的刺激,最终在相信党、感激党的政策中实现实践认同。实践认同既是对中共奋斗史的确认,也是对中共现行政策的认可。中共所取得的成就都是建立在其成立的基础上。这样自然就用辉煌成就扩充了建党记忆。而这种实践认同所开辟的话语空间,又为目标认同的聚焦开辟了话语空间。
言说未来规划,聚焦目标认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实现长久发展就必须有科学的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借鉴苏联经验,形成了五年规划机制。改革开放以后,长期规划、远景计划层出不穷。目的是以此提供科学安排,渐次开展实践行动。而且,目标所具有的凝聚政治共识的功能不容忽视。不同阶段,七一社论关于建党目标所塑造的话语记忆有相同点也有差异性。相同点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一直没有动摇。差异性是不同时期的目标任务不同,关于建党目标的描述也不同。社会主义建设与探索时期,七一社论将目标描述为实现工业化。改革开放新时期则描述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自1978年,七一社论要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步伐。自此之后,历次七一社论均对现代化有所指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中共的建党目标被赋予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厚重内涵。比如说,2019年的七一社论指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四、七一社论赓续建党记忆的作用与效能
七一社论集中反映并传播中国共产党关于自身成立的立场、观点与主张。从聚焦的议题来看,七一社论主要发挥三大功能:表达—认同—实践。这三个功能构建了完整的动员路径。借助于独特的近代历史的屈辱事实,在舆论与仪式的双重规训下,立场认同、话语认同与情感认同依次实现。
(一)表达功能:阐述历史使命
作为事件的建党,其历史意义在七一社论中被反复提及。事实上,在七一社论中,中共成立早已超越事件本身,依据时代任务的变化融入了崭新内容,即“为过去赋义”。换言之,作为事件的中共成立,本身没有变化。但由于时代变迁、目标更替,建党节点成为叙说时代任务的契机与窗口。若要言之有物,必须言有所指。如此,方能以言行事。那么,七一社论究竟在指涉什么?按照议题分类,主要有三个方面:历史、成就与目标。首先,七一社论描述了历史事实。比如,1950年的七一社论说,中国共产党是从马克思主义者的小组,成长为有五百多万党员的大党。再比如,1996年的七一社论中说,1921年,我们党刚刚成立时,只有几十个党员,在党派众多的中国政治舞台上,显得那样弱小。言说历史的目的在于表明当前的奋斗目标。其次,七一社论大篇幅刻写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与改革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共所取得的成就与中国近代历史的破败形象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本领。从七一社论涉及的内容来看,与近代历史进行对比的例子不胜枚举。譬如2001年的七一社论,对近代历史描写道,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的屈辱和困惑,进行了艰苦的求索与抗争。以中共成立为节点,将前80年的屈辱历史与中共建设80年的辉煌成就相比,其对比不可谓不鲜明。最后,七一社论表达了中共当前的建设任务。历史的价值在于能够为现实服务。每篇七一社论都将当前目标作为重要内容,原因在于社论的传播意图是凝聚建设共识。
(二)认同功能:凝聚政治共识
文本的目的在于表达思想,文本的力量在于引起共鸣。文本的情感共鸣就是要实现立场上的共情。在共情机制下,话语受众会自觉实现认同。就七一社论来讲,中共意图在三个方面实现认同:立场的认同、历史的认可、理想的共识。首先,不能忽视前文提及贯穿于七一社论始终的是党性立场与人民立场。这两个立场所映射的主体有党员和人民,分别对应中共执政的组织力量与依靠力量。通过反复提及人民,进而形成集体记忆,实现立场认同。其次,七一社论实现认同是借助于历史的认可实现的。历史意识的解释工作是建立认同的过程。历史问题不清就会影响现实正当性。集体的认同扎根于历史的表述中。在中共党史上,延安整风运动之所以能够统一思想,原因就在于拨开了历史的迷雾,使党员干部对历史形成了统一认识。同理,七一社论的认同功能就在于统一了中共建党史的认识。最后,再辉煌的历史,也不如未来的蓝图吸引人。马克思恩格斯所勾画的共产主义社会是美好的。在七一社论中,虽然共产主义的蓝图提及较少,但中共短期内要实现的现代化理想被反复提及。显然,在反复的言说中,社会建设的理想成为集体的共识和共同追求。
事实上,利用历史凝聚建设共识是七一社论应然的功能。回顾党的历史,延安整风运动就是利用历史凝聚共识的典范。现实的政治共识,终归要建立在历史的共识基础之上。若要实现人民对党的政治认同,也首先要让人民认可党的历史。七一社论所凝聚的建党记忆在潜移默化中助推现实政治共识的实现。套用乔治·奥威尔那句著名的格言:“谁控制了过去就控制了未来”,可以说,谁塑造了集体记忆,谁就占据了政治共识的先机。
(三)实践功能:激发奋斗力量
在政治上,根本就不存在任何一种没有语言维度的关键行动。对任意一个政党组织而言,机关报发挥强大的政治动员功能是必要的。否则,政党动员机制就会受到阻碍。对中共而言,也是如此。动员的目的在于实践。七一社论的真实意图是借历史纪念,言说现代目标,进而作用于实践。七一社论,将党的成立史变成了现实。而“当它变成为当前状态以后,如果它不同样也是明显地区别与当前的东西,我们就永远不会知道它原本是个记忆了。”此时,社论的话语实践就转化为人的社会实践了。七一社论借助媒介,在若干建党纪念的政治仪式中成为被关注的焦点。社论中所提的思想与观点,通过重复性表达,不断加深受众的印象,最终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从七一社论的内容指涉来看,通过对中共战略目标的强调,在潜意识中将历史的关注拉到现实的情景之中。这样,就在集体记忆的构建中,鼓舞了奋斗的力量。
时代变迁越是剧烈,越需要中共从历史中汲取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改革开放以后,七一社论凭借激励性的语言,呼吁式的号召不断激励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在七一社论塑造建党记忆的过程中,这种来自历史的力量潜移默化地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五、结语
记忆即立场。七一社论对中共建党的集体记忆始终建立在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记忆即理解。历史是理解中共行动逻辑的密码与钥匙,中共在当前时代的执政举措,都可以在历史中寻找到依据与因应。简言之,建党记忆的构建,为人民理解党的政策和战略开辟了新的路径。记忆即认同。变革时代的政治认同更加需要从不变的历史中寻找资源,也更加需要从中共成立的原点言说存在的意义。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百年来,七一社论在变与不变中,体现了中共的历史观。正如2020年七一社论所指出的那样,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党永远年轻。建党记忆有利于延续党的革命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