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体育教学实践探析
2021-07-22热那古•克尤木
热那古•克尤木
摘 要:为了促进体育课程教学和思想政治理念教学的有效融合,突出素质化教育的目标,高校需要深入发掘体育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促进体育教学的深化。本文从高校内体育教学的实际出发,从多个角度探析体育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学素材,并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策划,采取创新多元教学方式,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意识。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7-0-02
在体育课程中融合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通常人们并没有注意到体育课程中包含的丰富思政理论,因此忽视了对体育课程的探究。事实上,体育课程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具有明显优势,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值得广大体育教师深入研究发掘。如果体育教师能够巧妙地利用好体育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的灌输,则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激发他们的人文情怀和爱国精神等。因此,高校体育教学能够很好地被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有效融合,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社会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校体育教学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满足素质教育要求
自我国提倡素质教育以来,全国各大教育机构都在积极促进课程的改革,期望通过学校基本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融合来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在高校素质教育规划中,许多专业基础课都融合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但是为了进一步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高校教育者必须继续开拓新的教育路径,进一步扩大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范围[1]。因此,通过高校体育课程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成为新的发展思路。由于体育课程重在实践,理论内容相对匮乏,且多是技巧性的知识,没有任何情感投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觉得枯燥。而融合思想政治的教育,一方面能够满足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还能使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激发学生对体育项目的热爱,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团结合作能力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形成。比如,学生在学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时,能够更多了解民族文化,既增加了学生的人文情怀,又增进他们对民族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团结各个民族,认同不同的民俗文化。总之,在体育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进体育课程和思想政治课程两者共同发展,符合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走向国际视野的同时也有许多国际文化被引入中国,国内的社会风气发生了较大转变,有许多不良的思想被广泛传播。为了加强构建文明社会,我们要求提高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为了让思想政治理论深入学生内心,成为一种内在修养,高校教师提出了多方面的课程融合,其中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的融合是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举措。在高校课程教育中,只有体育课程能够从实践角度出发,将思想政治理论与实际工作及生活相结合,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影响其思维,进而改变他们的行为。所谓青年强则国家强,文明社会的构建有赖于一批具备新思想、拥有核心素养的青年来推动,所以社会发展需要在全面提升学生素养的基础上进行。而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融合就是一个有效的提升策略。
二、高校体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先进性不足
在新的教育理念推动下,课程教学需要依照新的目标进行,转变原有的教学思维,体现出教育的先进性。但是当前许多高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并没有突出教学先进性,教学思想还停留在多年前,认为体育教学的目标就只是传授运动技巧,帮助学生发展身体。但实际上,目前人们对体育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参与体育锻炼不再是纯粹的为了身体健康,更多人参与体育运动还为了缓解压力,保持身心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状态。实际上体育能够带给人们的远远超过了身体健康,它在舒缓心理压力、塑造美好品格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是高校体育教师没有认清这一点,导致他们难以发现体育教学中的先进性,开展的教学课程落后。
(二)教学内容新颖性不足
传统的体育教学重视实践性教学,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则注重理论教学,两者刚好形成互补的趋势。当两种课程融合时,使得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既有丰富的理论背景,又有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整个课堂环境更为融洽,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大大增加。但是许多教师并不注重体育课程中的思想政治理论元素发掘,而且教学形式单一,导致体育与思想政治理论的融合教学缺乏新意。此外,有的教师不懂如何恰当地在体育教学中融合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无法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严重影响了两者的融合。
三、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一)引入先进教育思想
让体育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高度融合,首先要让教育者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增强他们的融合意识,因此,引进先进的教育思想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体育教师要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理论的重要性,自身塑造良好的人格素养,做好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二是体育教师要充实自身的专业能力,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在注重实践教学的同时重视理论教学,体现出体育课程中的人文精神,为体育课程注入灵魂。重视理论的教学给思想政治理论的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两种课程的融合才不会显得突兀,学生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体育活动中表现的人文精神。三是教师要结合先进的教学理论,采用创新性教学手段,开展个性化教学,关注每个学生的思想状态,利用体育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当某个学生面临巨大的考试压力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能整天埋头学习,还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用跑步的方式来缓解心情,调整学习状态,达到更高的学习效率。在帮助学生养成科学学习习惯的同时,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还让学生学会坚持和拼搏,理智应对挫折和难题。又如,有的学生天生畏惧水,不敢进行水上活动,但是游泳是一项重要的自救技能,要求所有大学生都具备这种能力。为此,教师可以通过鼓勵的方式来使其尝试在浅水区游泳,掌握游泳技巧。当他逐渐熟悉之后,便能够克服对水的恐惧。这让学生学会勇敢挑战难题,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斗志。总之,利用先进的教育思想,采用个性化教学策略,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体育项目的精神魅力,给他们带去更多生活启示。
(二)充实教育内容
体育课程中有着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素材,但是许多体育教师还不会巧妙运用。为此,体育教师要加强挖掘教育素材,充实教育内容,让体育课程变得更具有生命力。例如,体育教师在进行抛绣球这项传统体育教学时,为了使其更具价值和吸引力,教师可以从抛绣球這项活动的起源讲起,介绍抛绣球的意义和发展,让学生了解背后的故事。这种理论知识的普及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抛绣球活动,此时教师以实际故事为背景,引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引导学生健康积极的面对生活,则能够在其内心埋下善良的种子。以故事和案例为依据,充实体育教学内容,在深化体育教学的同时还给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创造机会,既能提升体育课程的教学效率,又能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融合成效。
(三)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
体育课程内容丰富,教学项目繁多,不同的体育项目所用的教学形式也不同。虽然我们追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但是不能过于追求多而忽视了核心内涵。为此,教师要严格遵循多样化教学的原则,在形式上多元化,但是在流程上不能过于混乱。一是教师要做好体育项目的理论讲解,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师要将科学的运动技巧教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方式。然后,为了稳固和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要加强对学生的评价指导和练习。例如,在进行排球教学时,教师要将排球的基本知识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排球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排球的发展状态。以国家排球队为榜样,宣扬女排精神,让学生从中体会爱国情怀和拼搏精神。随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排球发球、传球、接球等技巧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如何配合打好排球比赛。二是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练习表现进行恰当评价,引导他们学会正确的传接方式,训练他们的团结配合意识。这种形式多样又不缺综合性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快速掌握一整套运动技巧,同时深刻感受体育活动中展现出的团结合作、爱国、坚持不懈等精神。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融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够帮助高校培养具备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新青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2]。当前社会对高校教育的要求已经不再是纯粹的专业技能教学,而是要求高校能够培养具备良好素质的专业人才,因此充分利用体育课程开展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能够很大程度上帮助高校完成素质教育目标。加上体育课程中包含的丰富思政教育元素,只要体育教师深入发掘,便能够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萌,张玉萍.边境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4):48-49.
[2]吴婧.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20.
(责任编辑:董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