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工学交替课程建设

2021-07-22郭冬芬赵世文王彬张慧峰王艳丽都继萌王帆

物流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生产性实训基地物流管理职业能力

郭冬芬 赵世文 王彬 张慧峰 王艳丽 都继萌 王帆

摘  要:针对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开展基于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工学交替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以《电商仓配作业》工学交替课程为例,介绍工学交替课程建设路径、课程教学方案设计和“启发引导—组织落实—反思升华”三阶段实践教学模式,以期为兄弟院校开展同类课程建设、更好发挥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育人作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产性实训基地;工学交替课程;物流管理;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off campus productive training base,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carry out th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teaching of work study alternation course based on off campus productive training base. Taking the work study alternation course of“e-commerce warehouse and distribution”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path, teaching scheme design and the three-stage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of“inspiration and guidance-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reflection and sublimation”of work study alternation course,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courses construction and better play the educational role of productive training base for brother colleges.

Key words: productive training base; work study alternation course; logistic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ability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新模式。全国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开展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从目前可检索的相关文献来看,主要聚焦于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和运行机制研究[1-6],对于如何做好基于生产性实训基地工学交替课程的教学规划与组织实施研究的较少。从笔者调研的情况来看,目前基于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忽视基于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工学交替课程开发与建设,缺乏规范的教学方案设计,没有建立校企指导教师分工合作的有效机制,以致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组织松散,学生体验差,有的甚至引起负面舆情。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自2016年开始,与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基于菜鸟云仓的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并开展《电商仓配作业》工学交替课程建设,学生每年在菜鸟云仓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完成《电商仓配作业》课程学习,在企业老师的指导下,以学徒制形式学习电商仓配作业实践技能,同时在学院老师的引导下,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讨论和思考,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基于学院多年的工学交替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的经验,介绍如何基于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工学交替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以期为兄弟院校开展基于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课程建设、充分发挥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供借鉴。

1  基于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工学交替类课程建设路径

基于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工学交替类课程建设,首先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基础环境,明确基于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工学交替课程目标,然后围绕课程目标设计校企协同育人的课程教学方案。由于工学交替课程是基于企业的实际工作场景开展教学,具有实践性强、需根据企业流程变化、管理模式变化、新技术应用进行动态调整的特点,所以工学交替课程的教学方案适合以教学文件的方式来呈现并进行规范,在此基础上实施工学交替课程实践教学,然后再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总结评价,根据总结评价完善下一期的工学交替课程教学方案,循环往复形成持续改进的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反馈闭环。

2  确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工学交替课程目标

当前,无论是面向制造业的合同物流还是面向电子商务的电商物流,仓配一体化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社会对掌握仓储与配送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人才需求很旺盛。同时,中国郵政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全国建设云仓体系,邮政企业也急需大量掌握仓储与配送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后备人才,每年接收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到各省云仓就业。因此,掌握扎实的仓储与配送作业知识与技能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职业能力之一,基于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电商仓配作业》工学交替课程目标如表1所示。

3  制定“以强化双师指导、落实课程目标”为宗旨的教学方案

学院与邮政企业合作建设了6个菜鸟云仓作为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实施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基于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工学交替课程的教学分散在多个云仓,企业指导教师人数多,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过程缺乏规范,教学效果参差不齐。针对出现的问题,学院教师与企业教师集体研讨,共同确定收货岗位、质控库维岗、汇单岗、拣货岗、出库质检岗、包装称重岗、配送岗、运输交接岗等岗位的学习任务、学习要求和考核内容,共同制定课程教学方案,并将课程教学方案转化为教学文件,用系列教学文件来规范课程教学,强化双师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教学文件举例如表2所示。

在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中,岗位学习任务的设计是重中之重,要结合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和工作任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都承载着课程目标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部分岗位的学习任务设计示例如表3所示。

考核标准检验教学目标达成的标尺,也是引导学生学习态度的风向标,经过几年的摸索,学院从岗位学习表现、岗位学习成果、岗位学习任务完成情况三个维度设计考核评价标准,如表4所示。

4  实施“启发引导—组织落实—反思升华”三阶段实践教学模式

工学交替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是落实课程目标和课程方案的关键环节。为了避免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实习因教学组织松散容易形成放羊式管理、学生沦为单纯的劳动力的问题,逐步构建形成了“启发引导—组织落实—反思升华”三阶段实践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该模式是将基于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贯穿到“实习前、实习中和实习后” 三个阶段,明确三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校企指导教师的角色分工,校企协同环环相扣实施实践教学,确保工学交替课程目标的实现。

(1)启发引导阶段

实习前的启发引导非常重要,这个阶段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工学交替实习的重要性和要求,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知识导入和岗前培训,启发引导阶段由校内指导老师和企业指导老师协同完成,校企指导老师的角色分工和指导内容如图3所示。

在启发引导阶段,一方面是为学生铺垫相关知识,另一方面是着重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增强对未来职业生涯的信心,树立职业发展规划意识。在《电商仓配作业》工学交替课程的启发引导阶段,由邮政集团公司电商物流部总经理为学生介绍物流行业发展前景,邮政云仓业务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物流仓储企业的用人需求,投身仓储企业工作的职业发展通道,企业高管的讲座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与课程的兴趣以及投身行业企业发展的信心。此外,还邀请往届学生介绍工学交替实习经验和体会,对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专业技能提升的作用,经过现身说法,也极大地鼓舞着学生对工学交替课程学习的热情。

(2)组织落实阶段

一是要严格落实轮岗计划,首先由企业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安排在不同岗位,并以学徒制形式对学生进行操作技能训练。只有经过轮岗学习,学生才能全面掌握生产流程,岗位技能得到全方位提升。工学交替课程是在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企业出于生产安排的需求,容易出现轮岗不到位的情况,这就需要事前充分沟通,事中校企充分协同,将轮岗计划落实到位。

二是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学习,能很好地掌握实操技能,但从人才培养的角度,不但要知道怎么做,还应知道为什么这么做?需要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背后蕴含的理论和方法是什么?能思考所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是怎么用的。所以,在组织落实阶段,既要注重发挥企业教师实操熟练的优势,同时也注重发挥校内指导教师理论知识丰富、擅长讲授的优势,双方形成互补,提升教学效果。企业教师传授作业方法、作业步骤后,校内指导教师结合作业实践及时给予理论知识的补充,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同时,思考实践背后蕴含的方法和原理,并督促学生撰写实习日志,记录实习体会。组织落实阶段校企教师角色分工如图4所示。

(3)反思升华阶段

企业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协同完成该阶段的教学任务。企业教师对实习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弘扬标榜敬业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对学生提出的新想法新意见进行归纳整理,提出今后学习要求和希望,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专业、热爱物流行业的热情;校内指导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面的学习总结与反思,系统梳理企业的作业流程、岗位任务、作业方法、作业规范,引导学生将企业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用实践印证理论,用理论诠释实践,达到固化和升华实习效果的目的。反思升华阶段校企教师角色分工如图5所示。

5  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总结评价,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案

工学交替课程结束后,校企指导教师共同撰写《工学交替课程教学总结》,包括期初目标,问题与诊改、建设成效、下一步计划。问题与诊改从“实习方案、过程管理、实习效果”三个维度进行剖析,深入分析岗前培训设计、岗位教学方案、轮岗计划落实、教师指导方式、实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心理反应,实习后学生能力提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差距,提出下一步改进措施。比如,实习過程中,部分同学存在怕苦怕累、在岗位工作中存在责任意识不强、包装选材不合理、胶带使用过多等现象,学生担任小组长管理企业外包工作期间,沟通协作出现矛盾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在启发引导阶段加强课程思政教育力度,强化劳动教育、责任意识、环保意识,增加心理疏导和沟通方面的培训内容等改进措施。

6  结束语

建设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是落实教育部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但要充分发挥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还必须做好基于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工学交替课程的建设,明确课程目标,设计教学方案,建设教师手册、学生手册、制定教学实施计划,明确校企指导教师的职责与分工,并将实践教学贯穿到实习前、实习中、实习后,才能确保工学交替课程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谢振华. 生产性实训基地共建多赢新模式的探讨——以常州科教城物流服务站建设为例[J]. 物流技术,2011(17):246-247,256.

[2] 何景师,范明明. 基于岗位职责的物流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和改革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1):128-131.

[3] 劳健. 高职物流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的研究与实践[J]. 企业导报,2016(12):79,81.

[4] 代奕. 高职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50-54.

[5] 王文杰. 高职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探索研究[J]. 长江丛刊,2020(26):73-74.

[6] 马妙明,崔亚琼.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探讨[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8):183-184.

收稿日期:2020-12-14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工学交替类课程规划与实践教学模式研究”(GH192006)

作者简介:郭冬芬(1963-),女,河北宁晋人,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猜你喜欢

生产性实训基地物流管理职业能力
基于后勤资源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探索
以“三赢”为导向的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基于电子商务理念下的物流管理优化新策略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的研究与实践
GIS云服务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