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三年级习作的教学策略

2021-07-22王美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1期
关键词:日记写作能力习作

王美

一、分解目标,阶段教学

新课标将习作目标分解成不同的阶段目标,其中,第一学段的目标是“写话”,第二学段才是“习作”。课标中所提给老师的建议就是,从低年段进行写话训练,学生在三年级习作之时就能说的更好,写的更多,水到渠成。新课标提出这样的课程目标正是基于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难度的考虑,分解难度。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从一年级开始,就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训练孩子说一句完整的话,训练孩子说一段完整的话。到了一定的时机,就可以着手让孩子写,从说到写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初期阶段目标可以设定低一点,比如写一两句完整的话,再慢慢过渡到写一段完整的话。二年级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比较系统的篇幅段落训练了,给定一个主题,写出一篇小短文来,初步感受一篇文章的段落结构。这样学生再到了三年级之后,对习作就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上手就轻松很多。三年级的教学重点应落实在训练精彩的段落上,教会学生在自己的文章中使用好词好句,完成一篇内容充实、语句优美的小作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应该参照课程标准的精神,将目标逐步分解、降低难度,循序将近地完成习作教学。

二、贴近生活,丰富写作素材

三年级学生刚开始学写作文,在一、二年级说话、写话的基础上写一些简单短小的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记叙文,所以选题必须围绕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讲。

三、观察先行,日记随行

目前,有些小学生作文能力提高不快,究其原因很主要的一点是指导方法失之片面,教师只注重了作文课的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的指导,忽视了平时“观察”这一作文的第一基本功。鲁迅在总结自己的写作经验时曾经说过:“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这就是强调观察和积累的重要,观察是思考和表达的基础和前提。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自己周围的人和事开始进行观察,从同班同学观察,注意他们的相貌、性格、脾气、爱好有什么不同,他们的举动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再从学校观察到社会观察,从社会观察到自然界观察。这样,学生从日常观察中获得了写作素材,但这仅仅是表象,再有目的地去叙述、思考,把事情细致、逼真地再现,不能错过观察与及时记录的时机,一旦获得生动的细节,就立刻用日记的形式表述出来。

开始时,让学生放胆写,以后逐步提出定向要求,向作文过渡,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这样长期坚持下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水平和观察能力,还为写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学生的日记也逐步作文化,写作水平大大提高了。

提到作文,都少不了一个词,那就是积累。从入学开始,读书就应该伴随着学生了,学生每一次动笔之前,也应积累相关素材,无论是来源书本还是网络媒体,胸中有墨才能泼洒。那如何让这些素材有条理地出现在自己的文章里,老师的指导就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习作指导课上,应让学生先充分地说,在说的过程中,教师设置好扶手,帮助学生运用上平时所积累的素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把每篇文章解剖成各个部分构成,再将素材填充进各个部分。这样当部分汇聚成整体的时候,一篇优秀的习作就会诞生了。

四、注重面批,鼓励修改

认真批改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途径,特别是对初学习作的三年级学生更应该精批细改。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认真批改才能为学习打下良好的习作基础,才能不断提高其写作能力。我们每次习作坚持面批,首先纠正错别字,让学生当面订正,以加深印象。在学生的作文中病句可以让学生先自改,如果无法自改出来,我们随后可以比一比讲解,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在面批作文中,尽量做到恰如其分,通俗简洁,鼓励为主,并鼓励学生再作,教师可以在二作的基础上再改再加分,每改一篇作文都作详细的批改笔录,为作文评讲提供依据。

五、阅读同步,语言积累

在多年的习作教学中,总觉得学生习作时无话可说,就是有话形容不出来或是眼前闪烁着事物的形象,但写不具体,结果只用一些简单的词句一概而过,所以写出来的文章空洞无物,内容干枯无味。近年来,我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阅读训练,扩大知识面,加强想象训练,注重语言积累。

六、写作技巧,指导随上

我们改变学生不爱作文的现状手段之一就是要给学生习作空间的自由,引导他们有兴趣地、多角度地观察透视生活,我以为在写作技巧的前提下,要保证学生快乐习作,不要让学生把作文当成一种负担,而当成一种享受;展开联想,为写作创新,让学生在课文留白处放飞思维,写出有佳意的文章,使某种形象更贴近生活。学生的日记中,教师要敢于解放学生的心灵和大脑,放开学生思维,让学生从独特的经历中感受和发现话题,让学生在以某一点为中心的作文中发散、激活思维,激发欲望,自由写作。之后,在学生的日记中选出几篇来全班展示,让学生自由点评,如何表述可能更好,或者你认为好在哪里。我想:长此以往,把作文教学渗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学习中,学生就不会畏文、怕文,写作能力会不断地提升,也是作文通向成功的基点。我们可以相机出示相关内容的好词、好句、好段,让学生在内容、表现手法、语言、修辞、艺术效果等方面去领悟,以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表现欲望。对于三年级作文刚起步的孩子来说,难能可贵的就是“真与纯”,在孩子真实的情感表达上,教师要直接地保护他们的真实心态,不能让多粉饰的文章污染他们的心灵。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这是我基础我个人的教学经验所提出来的一点思考。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不管方法再怎么改变,教学作文的核心总是不变的。作文的教学方法也是千变万化的,三年级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也不能一步登天,主要在平時的培养,当学生的心灵语言一旦被唤醒,在生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言表达上受到个性的张扬,学生习作上有了自由的美、灵动的美,在教师有目的的训练指导下,他们的写作能力也一定会在千锤百炼中得到培养。

猜你喜欢

日记写作能力习作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成长日记
习作展示
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