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入基层 “声”入民心

2021-07-22梁骏

决策 2021年6期
关键词:宣讲团党史流动

梁骏

要抓好对青少年的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党、团、少先队多方联动,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党中央决定,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基层面临着工作内容复杂繁忙,党员活动较为单一,群众流动性较大等实际困难。特别是部分基层单位在宣讲党史的过程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具体体现在完成任务应付了事,“人在心不在”等现象,以及少数照本宣科,为了博眼球信口开河,肤浅化和碎片化等情况。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学党史讲党史在形式上要“俯下身子”,深入基层一线和田间地头;内容上要通过讲故事、听故事引导广大党员加深对党的历史理解和把握,加深对党的理论理解和认识。普及党史知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具体来说就是分人、分时、分层进行宣讲。

因材施教

讲党史,前提是把握人群结构特征,因材施教。

面对青少年,要抓好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党、团、少先队多方联动,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一方面要多让青年参与其中。多地在面向青少年的宣讲中,都组建了由“90后”为主要成员的青年宣讲团,让青年模范把党史说给更多的青少年听。让青少年铭记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另一方面要注重引发共鸣。青少年在思政课、历史课等课程中就包含了重要的党史节点内容。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亦要贴近青少年需求。比如,在某乡镇中学的一次“开学第一课”宣讲中,讲述了“少共国际师”走出来的“红小鬼”们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成长为共和国的开国将领的故事,让孩子们深受触动。

普通劳动大众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力量,既是党史宣讲的重要听众,也是党史宣讲的参与者,更要注重传“乡音”、讲“方言”。把理论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给普通劳动大众听。一些地方组织由老党员、支部书记、退休教师、乡贤代表等身边的人来宣讲党史。还有的地方以“板凳课堂”的方式,不拘泥于宣讲地点和宣讲时间,利用早晨集市、午休后、晚间散步等间隙,在社区广场、街道口等地点,搬上一把板凳就“唠嗑”起来。

针对流动党员分布范围广、集中学习难等现实问题,一些地方采用“两委”干部结对联系流动党员的方式,结合当地实情成立专门的流动党员服务站,着力解决流动党员管理。还有的地方通过线上开展宣讲,利用学习强国、人民网等平台,以及党员微信群、QQ群等渠道,发送学习链接或分享党史学习教育学习宣讲内容,对流动党员参加党史学习教育指出方向、明确要求,做好流动党员党史学习记录。通过不断强化流动党员与所属党支部联系,架起流动党员和家乡的“连心桥”,这一部分特殊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

把握“时”的因素

把握好关键的时间节点,有时序、有进度的推动党史宣讲,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飘得更高、扎得更深。

在七一前期主要是通过学习宣讲指定教材“四本书”,重点在党史理论知识体系。从党中央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开始,到“七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以全面学习和宣讲党史为重点,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讲述党的百年奋斗史,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从“七一”庆祝大会后,则是重点学习和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并以此为指导不断深化对党的历史的系统把握,明确继承传统、立足当前、开创未来的实践要求,更好的凝聚民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积蓄力量。

在中央文明网上,“我们的节日”分为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六个传统节日和建党、建军、国庆等三个节日。结合好这九个节日,在对应的时间节点上来开展宣讲,往往可以通过节日氛围营造烘托党史宣讲氛围,再通过党史宣讲氛围带动更加良好的节日氛围。比如,在清明期间,通过祭祀先烈,结合革命先烈丰功伟绩的宣讲,既可以引导广大群众缅怀先烈,也在清明节日期间,营造出更加浓厚的铭记革命先烈的氛围,在讲述党史故事中不知不觉推动党史宣讲入脑入心。

在部分农业乡镇,农忙时令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如果在防疫、防旱、防汛、秸秆禁烧等重点工作的关键节点,组织大规模的集中宣讲不仅不会提升基层凝聚力和奋斗精神,反而有形式主义之嫌。因此,根据当地农忙时令来合理安排学习进度和内容,充分把当前重点工作和党史宣讲的内容结合起来,也考验着基层一线党员干部的智慧。中央在部署党史宣讲任务时亦明确指出,要“注意为基层减负”,正是有鉴于此。

打通最后一公里

打通党史宣传宣讲最后一公里,进社区村居、进活动场所、进田间地头、进千家万户。用接地气、冒热气的党史宣讲,让干部群众切身感受艰辛历程、巨大变化、辉煌成就,凝聚起建设美丽乡村的强大合力。

一是高质量的集中宣讲。党史学习教育大会召开后,各级各部门精心组织了宣讲团开展专题宣讲。这其中主要涵蓋了干部宣讲团、专家宣讲团和草根宣讲团三大类。对于基层而言,宣讲主要是奔赴机关、企业、村居、校园、社区五个主战场。高质量的集中宣讲不仅需要详细阐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党史学习教育学什么、党史学习教育怎样学等内容,更要在理论高度之外,注重把握实践深度,创新方式让基层党史宣讲接“天线”亦能接“地气”,贴近民心。

二是自由活泼的“微宣讲”。“微”宣讲的特点在于形式“微”而方式“活”。通过简短的“微宣讲”,把简单的党史知识、党史故事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展现。传播好党的声音,讲好党的奋斗故事,真正让群众听得进、记得住。还有的地方充分发挥小广场大喇叭作用,比如,某地根据村民作息时间和收听习惯,每天8点到9点、19点到20点通过大喇叭准时为村民播放县融媒体中心统一录制的党史知识、党史故事,每天还穿插播放经典革命歌曲。通过这类贴合基层的微宣讲,让党的好声音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

三是文艺作品开展艺术化宣讲。艺术化宣讲往往更加“润物细无声”,也更易为群众所接受。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党史故事和知识,用原创的“土味”表演,以多元化、艺术化的形式,让党史知识在文艺作品的展演中“飞入寻常百姓家”。这要求文艺工作者抓住身边的红色资源,创作出既有“高峰”又有“高原”的艺术化作品进行宣讲。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宣讲方式,走进群众、贴近百姓,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向纵深开展,让党史学习宣传宣讲走“新”更走心。

四是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深度融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基层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阵地,承担着教育引导、实践养成的重任。调动广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的积极性,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功效,创新党史宣讲表现形式,用活宣讲方式。创新方式将观看红色电影、齐唱红色歌曲、品读红色诗词等活动嵌入党史宣讲,让党史宣讲在基层“活”起来。

乡音传党音,宣讲入民心。一场场富有深度、广度和温度的宣讲,既是一次次生动的理论辅导,更是一次次有力的思想动员。通过对象化、分众化、立体化、互动化的宣讲,激励广大党员群众立足本职工作,强化使命担当,让党员和群众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作者单位:肥西县严店乡人民政府)

猜你喜欢

宣讲团党史流动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委宣讲团走进省农业农村厅进行宣讲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省委宣讲团走进国资系统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流动的光
流动的画
省委宣讲团走进妇联系统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