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流归海

2021-07-22姚成二

决策 2021年6期
关键词:皖江合肥长三角

姚成二

孝子坊街,安庆市诸多老街中的一条。

乍一看,这里毫不起眼。年代久远的民宅、临街商铺的小贩、紧挨着的农贸市场,构筑出一幅处处可见的江城市井图。

然而,寻常之下,蕴藏着一段载入安徽史册的红色印记。老街上,有一座百年老宅,名曰“濮家老屋”。盡管在城市建设中,三进的老屋,仅保留下了最后一进,但它仍以自己的方式,向世人诉说着当年的红色故事。

1923年冬,柯庆施带着从上海燃起的“革命火种”逆流而上,来到了濮家老屋,召开安庆建党工作会议,建立中国共产党安庆支部,这是安徽省最早的城市党组织。

95年后的2018年4月,安庆正式加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如今,从皖江到安徽全域,已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2021年4月,安徽省党政代表团赴长三角开展学习考察,将首站选择在了上海。“这次赴沪苏浙学习考察是在喜迎建党100周年重大时刻开展的‘践初心之行,是全面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的‘讲看齐之行,是全面深化与沪苏浙合作的‘促一体之行。”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表示。

1923年,安徽第一个城市党组织在安庆成立。

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多年来,安徽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砥砺前行,走出了一条进击的东向发展、通江达海之路。

从“远学闽粤、近学江浙”到“开发皖江,呼应浦东”

站在芜湖市繁昌区荻港镇板子矶岛上,江水奔流,险峻奇秀,来回穿梭的江上航船映照着这块兵家必争之地,青竹滴翠见证那段烽火岁月的红色记忆。

1949年4月20日,第3野战军第9兵团第27军一部率先突破长江天堑,在繁昌县保兴乡夏家湖(今芜湖市弋江区保定街道夏家湖)胜利登岸,被史学家誉为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

41年后的1990年8月,也是在芜湖市,召开了一场对安徽发展极为重要的会议——开发皖江常委扩大会。会上安徽省委做出决定,“以芜湖为重点和突破口,开发皖江,呼应浦东”,安徽成为第一个响应浦东开发的省份。渡江战役主战场的八百里皖江,担当“融长”新使命,掀开了安徽经济发展新篇章。

但实际上,早在6年前的1984年2月,安徽就已与长三角有了“亲密接触”。当年,上海经济区省市长会议在上海召开,安徽首次作为经济区成员与会。

1988年,在上海经济区撤销的当年,安徽提出“远学闽粤、近学江浙”,打响了“向东发展”发令枪,拉开了叩问长三角的历程。

从“远学闽粤、近学江浙”到“开发皖江,呼应浦东”,变化的是文字,不变的是安徽融入长三角东流归海的决心。

融入的关键在行动!安徽很快付诸实践。1991年6月24日,作为外省在沪投资的第一栋建筑,裕安大厦奠基开工。对于当时的安徽而言,修建大厦并不轻松,淮河地区刚刚遭受百年未遇的洪灾。赈灾之后,财政紧张程度可想而知。

1990年7月18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安徽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的报道。

显然,此时投资近4亿元修建裕安大厦,需要坚定的信念。在这一信念中,透露出的是历史沉淀下来的安徽对长三角的自觉归属。

1991年前后,安徽先后出台《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推进皖江开发开放若干问题的意见》,并建立了皖江地区市长专员联席会议制度,以切实推动皖江与浦东的呼应。此后10年,在能源、原材料和农副产品提供、劳动力和人才输入等方面,安徽积极与上海及整个长三角合作。

当时间推进到新世纪的2003年4月,在安徽省委七届四次会议上,“融入长三角”正式上升为安徽全省性的发展战略。

全省战略下,一些地市率先动起来,并有了实质性成果。2004年3月,以“长三角15城市+黄山”的模式,共同建立起第一个跨区域的无障碍旅游区。这是安徽真正与长三角第一次双向互动。

“皖江巨埠”芜湖市的长江外贸码头上,集装箱整装待发,通江达海。

当时间进入2005年,融入长三角更被提升为对整个安徽发展方向的定位——东向战略,并引领安徽走进长三角的第二次高潮。

随后,安徽省发改委下发《关于支持毗邻苏浙地区加快发展的意见》,推进沿边地区与苏浙沪的交通、产业和资本对接,促进沿边地区在区域分工中找准位置,服务长三角,主动当配角。

从2008年开始,一系列迹象表明,安徽融入长三角迎来一个关键节点,安徽省党政负责人首次参加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奠定长三角沪苏浙皖一市三省格局。

2010年后,合肥、马鞍山、芜湖、滁州等安徽9市相继加入长三角城市群。这一年,还有一件大事对安徽融入长三角起到催化剂作用。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皖江城市带“融长”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2011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合肥召开,这是首次在安徽举办,标志着安徽已经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从“旁听生”到“插班生”,到成为“正式生”

合肥巢湖之滨,矗立着一座高达99米的胜利塔,犹如一艘巨型战舰的桅杆,与风帆造型的渡江战役纪念馆交相辉映。2012年,渡江战役纪念馆正式开馆,面向八百里浩瀚巢湖,扬帆远征,乘风破浪。

从2012年开始,安徽“融长”步伐全面提速,全省上下“融长”的决心一如渡江战役不畏长江天险的万丈豪情。

安徽的决心很快得到了“官方”认证。2014年9月,长江经济带战略规划正式出炉,安徽被整体纳入长三角范圍。

更大的变化是在2015年12月,长三角主要领导座谈会在合肥举行,这已是合肥第二次举办长三角主要领导座谈会,标志着安徽已经成为长三角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主角之一的身份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

耸立在巢湖之滨的渡江战役纪念馆。

2016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城市群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3省1市的26个城市组成,其中安徽8个,省会合肥更是与南京、杭州并列,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副中心之一。

这一年6月1日,有着长三角“小朋友圈”之称的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正式启动。此后两年,从上海松江区的1.0版本,到沪嘉杭联动的2.0版本,再到沪苏浙皖九地市的3.0版本,升级的背后,也反映安徽坚定不移的“融长”恒心。

当时间来到2018年11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年后,《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出炉,安徽省全域加入长三角,这意味着经过多年的厚积薄发后,传统意义上的中部省份安徽正式和江苏、浙江、上海等沿海先发地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安徽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由此按下了新一轮区域发展的快进键。

2019年5月,长三角主要领导座谈会在芜湖召开。这是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首次召开的峰会,安徽作为轮值主办方,向全国展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当年10月,在芜湖召开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九次会议,吸纳了蚌埠、黄山、六安等安徽8市,标志着安徽16地市全部加入长三角“朋友圈”。至此,沪苏浙皖一市三省41座地级市以上城市,全部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

由此,安徽完成了从“旁听生”到“插班生”,到成为“正式生”的身份转变。

“融长”的实质是开放发展

藕塘烈士陵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的东南重镇藕塘镇。

这里曾是红色阵地的前沿,在中国革命历程中,藕塘写下了重要的一笔。1939年,遵照党中央关于开辟敌后战场的指示,新四军四支队第八团抵达定远藕塘镇,开辟了以藕塘为中心的皖东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藕塘成为根据地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有“小莫斯科”之城的美誉。

这里也是安徽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多年来,滁州一直将南京作为开放发展的第一站,强化主动融入意识,“投怀送抱”,甘当发展配角,坚持协同互惠,拿下安徽“经济第三城”,成为一匹“黑马”。

滁州用发展的成绩证明了一个事实:一体化并不是区域发展的均质,发展落差的存在更有助于相互之间的优势互补。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会上,安徽省负责同志风趣地说:“那时候我们是旁听生。在总书记批准和推动下,我们变成了插班生,现在成为了正式生。”

习近平总书记娓娓道来:“当时主要考虑是拉兄弟一把。从安徽来讲,加进来后,就犹如种地,改良了土壤和墒情,加上优质的种子,庄稼就长旺盛了。”

从近代开始,安徽就加入了长三角的市场分工中,为江浙沪输送了大量原材料和能源,搭建最温情的纽带。

安徽省外出务工人口中近80%流向沪苏浙,30%左右优质粮油初加工产品销往沪苏浙,仅马鞍山和县每年就为长三角供应蔬菜达60万吨,成为沪苏浙的“米袋子”“菜篮子”和“果盘子”;上海每用6度电,就有1度来自淮南。

为升温安徽与沪苏浙最温情的纽带,安徽全力在互联互通和等高对接上做文章。

从2008年4月,安徽建成通车第一条高速客运专线合宁高铁,到2019年12月,商合杭高铁(合肥以北段)正式开通,安徽16个市全部进入“高铁时代”,高铁运营总里程2329公里、居全国第1位;“五纵九横”高速公路网加速形成,“一枢五支”机场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正在实施“轨道上的安徽”“高速上的安徽”“翅膀上的安徽”“航道上的安徽”四大建设工程,构建联通长三角、畅通全中国的综合交通体系,奠定了安徽更进一步通江达海的现实基础。

合肥滨湖新区的安徽创新馆。

沪苏浙“回馈”给安徽的是数以万亿计的资金。2020年,沪苏浙在皖投资在建亿元以上项目3493个,实际到位资金7490.5亿元,占引进省外资金的一半,是沪苏浙产业溢出的天然承接地。

用一句流行的“双赢”来说,就是沪苏浙需要安徽,安徽也需要沪苏浙。安徽作为长三角的“后来者”,经过多年的融入发展,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长三角核心区的外围腹地,而是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的真正主角之一,正以“合伙人”的姿态,深度参与长三角更高水平区域分工。

创新是最具标识的基因

同在巢湖之滨,位于渡江战役纪念馆东侧,还有一座全国首家以“创新”为主题的场馆——安徽创新馆,展示了安徽近年来1400余件有代表性的创新成果。

从渡江战役纪念馆回眸历史,赓续红色基因,到一路之隔的安徽创新馆展望未来,汲取奋进力量。红色与创新融为一体,铸就了安徽勇于变革、敢于开拓的精神,早已深度融入安徽发展的血脉,成为生长的基因。

回望安徽30多年“融长”的发展轨迹,正是一条勇于变革、敢于开拓的探索之路,而在探索的持续进程中,安徽塑造出最为宝贵、最具优势的遗传基因和最亮的名片——创新。

2021年5月26日,长三角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无锡举行,期间举行了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长三角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4个产业链联盟等揭牌仪式。这些领域正是安徽扬皖所长的着力点。

即便身处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创新能力最强区域之一的长三角,安徽的表现也格外抢眼。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在国家实验室、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上率先获批布局,“五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分平台立柱架梁,大科学装置集群初步形成,量子通信、动态存储芯片、陶铝新材料、超薄玻璃等标志性原创成果竞相涌现,2020年,安徽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8名,连续9年居全国第一方阵。

位于合肥高新区的中国科大先研院。

而在产业上,经过多年持续奋进,安徽成功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工业大省的华丽转身,正在向制造强省加速迈进。

2000年以来,安徽一直将创新作为加快发展的最大政策、最大动力,成为吸引新产业的“强磁场”、新技术的“培育场”和新模式的“试验场”,写出了一篇令外界为之惊叹的“无中生有、有中生新”文章,以“芯屏器合”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厚积薄发、一举成名。

所谓“芯”,是芯片产业,以长鑫(存储)芯片企业为代表,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存储产业集群;“屏”是新型显示产业,合肥已建成世界最大平板显示基地,京东方10.5代线实现满产、良率超90%,在65英寸、75英寸市场全球出货量排名第一;“器”是装备制造及工业机器人产业,工业机器人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合”是人工智能和制造业融合,科大讯飞享誉全国。

外界将这些新兴产业誉为:“芯”光灿烂,“屏”步青云;“器”势磅礴,智同道“合”。围绕“芯屏器合”四大体系,安徽在全省建设了24个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培育形成电子信息、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五大新兴产业,这对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产业发展都具有示范作用。

今天的安徽,在全国乃至全球创新型产业格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贡献了全球20%的智能手机液晶屏、30%的平板电脑显示屏,笔记本电脑产量占全球1/10。

“以前看安徽,都是看农业;现在看安徽,都是看创新。”简单的一句话,精当地概括出了安徽在长三角和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区域形象之变。不同的表达,同样的内涵:创新是永恒不变的精神。

通江达海立潮头

1949年4月的渡江戰役,以人民解放军的全胜载入史册。可谁曾想到,这场千里战线百万大军的指挥中枢——渡江战役总前委的驻地,是在合肥市肥东县,一个地图上根本找不到的极其普通的小村庄瑶岗。

这一块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近年来因在创新上取得骄人成绩,而备受关注。合肥将一部科技创新造城史,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中国版图上,曾经不太起眼的合肥,多年来埋头苦干,以“追赶者”姿态前行,成为目前中国唯一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等于一身的城市,创造了省会城市的“合肥现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始终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涵养城市底蕴,创新驱动心无旁骛,转型升级聚精会神,犹如风华少年,创新气场更加强大,发展势能实现历史性跃升。2020年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历史上第一次进入全国城市经济20强。

多年来,合肥坚持“科创+产业”和弦共振,一手抓科技创新策源,一手抓新兴产业集聚,“芯屏汽合,集终生智”成为合肥的新兴产业地标。合肥主要创新指标稳居省会城市前十,跻身世界区域创新集群百强。

作为对外开放的主平台,安徽自贸区的重要区块之一,联想电脑从这里出口走向全球。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安徽视察时深情地说,“合肥这个地方是‘养人的,培养出了这么多优秀人才,是一片创新的天地。”

剖析合肥背后的“成功密码”,不得不提中国科大。多年来,合肥与中国科大共生共融、协同创新,走出了一条创新崛起的独特路径:原始创新——成果转化——抢占产业制高点——爆发式增长。

创新,恰似信仰殿堂明亮的灯火,让一所大学的追求与一座城市的未来紧密相连。一座城市,一所大学,风雨携手50载。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席卷全球,合肥与中国科大这对相依相恋的“城校搭档”,共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创新也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灵魂。2020年9月,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合肥正式揭牌,标志着安徽自贸区开始启动运行。安徽自贸区以合肥为龙头,芜湖、蚌埠为两翼,组成了雁型阵列,为更好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提供了新载体,为安徽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带来了重大机遇。

安徽自贸区将为安徽带来一片创新的新天地,有利于充分利用自贸区先进的运行机制,先行先试的制度创新,打破束缚人才流动与科技创新的藩篱,下好创新先手棋。同时,还可以发挥安徽制造特色鲜明的优势,全面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借力新设自贸区,安徽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集聚配置要素资源,推动合肥、芜湖、蚌埠三个片区的各自优势产业发展,形成片区联动、协同高效的发展新模式,进一步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地,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的主平台,实现建立世界级产业集群的战略目标。

更重要的是,安徽以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为支撑,借助于“左右逢源”、内外双向开放的战略区位,在安徽自贸区的重大机遇下,将构筑国家战略空间格局的区位新优势,成为汇聚各类资源要素的高地,形成全方位开放的大平台、大通道,引领安徽成为改革开放新高地,“安徽自贸号”将在世界经济的大海中乘风破浪、“皖”美旅航。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安徽再出发,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深度通江达海,奋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区,勇当长三角科技创新开路先锋、共建长三角世界级产业集群、推进更高水平协同开放。

红色江淮,在历史大潮中再次勇立潮头,以创新、开放的姿态搏击风浪,再创新篇章。

猜你喜欢

皖江合肥长三角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新四军对皖江地区会道门及帮会的统战工作
“小鲟”过皖江
合肥:打造『中国IC之都』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
生态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