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起点探究

2021-07-22戴传伟

教育·教学科研 2021年6期
关键词:整本书名著人教版

戴传伟

随着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与重新修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这几年语文教学业界掀起了一股探究“整本书阅读”话题的潮流。2020学年,正是人教新版高中语文教材在上海推行的第二个年头,各种关于“整本书阅读”的研究和教学设计,更是层出不穷。虽“整本书阅读”似已深入人心,但作为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却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再看看人教版初、高中语文教材上关于“整本书阅读”的整体构想,以及广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其实还有很多路要走,甚至“整本书阅读”教学起点仍需加以厘清。

“起点”,《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开始的地点或时间”。关于“整本书阅读”教学起点,应该是在进入教学过程之前,定位学生的始发原点,关注的是“这一本”整本书的阅读从何而始。同时,作为国家课程,更应反映国家意志,那就是课程标准的预设。下面我就从这几个方面着手,理一理“整本书阅读”教学起点。

一、人教版初中“名著导读”的预设

关于“整本书阅读”的要求,虽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还没能够明确地提出来,但对于“阅读”却作了以下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这方面,人教社新版初中课本可以说是高中“整本书阅读”的准备与铺垫。六至九年级新教材中“名著导读”赫然在列,并有非常明确的目标任务与方法指导。编者总共编选了14部经典作品,除初始年级(六年级)每学期一本外,其他年级都是每学期两本。这些作品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有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也有纪实性作品、科普作品。

首先,人教版初中教材注重了量的积累,“名著导读”计划所列的14部作品,总计的阅读量就已经超过500万字,数量上已经超额完成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另外,每期“名著导读”还有两本“自主阅读推荐”,有曹文轩的《草房子》、钱钟书的《围城》、曲波的《林海雪原》、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等,共28种。

其次,强调阅读方法、阅读习惯等方面的培养。编者赋予每期“名著导读”以目标或任务,如“培养良好的习惯”“张开想象的翅膀”,甚至有“消除与经典的隔阂”;阅读方法如“精读和跳读”“圈点与批注”“摘抄和笔记”“快速阅读”“选择性阅读”;还有不同文体的阅读指导,像“古典小说的阅读”“讽刺作品的阅读”“外国小说的阅读”“如何读诗”“科普作品的阅读”“纪实性作品的阅读”等。

有人说“读书是人终其一生最值得去做的事情”,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大文豪歌德也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在谈话。”北大教授温儒敏先生也曾强调:教师在初中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把阅读放在首位。因此人教社新版的初中教材十分重视阅读,将名著導读的地位提升,并对位置、内容进行重新编排,企望能引领学生深入阅读名著,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同时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诚然,一名初中学生如果能经常阅读一些经典名著,自然是能够拓展眼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丰富人生。

二、人教版高中“整本书阅读”的预设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关于“整本书阅读”方面的要求清晰而又明确,把“整本书阅读”贯串三类课程,在7个必修课程、9个选择性必修课程和9个选修课程里,“整本书阅读”均列首位,足显其重要性。作为国家制订的课程标准,编订者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的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阅读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整本书阅读”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内容上新课标提出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长篇小说、一部学术著作。教材的栏目设置上,以单元形式出现,在高一语文必修上的第五单元和高一语文必修下的第七单元设置独立的“整本书阅读”单元,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每个单元的设置上,先以一段单元导语明示,介绍这个单元的目标和学习要求,让学生从较高的视角上认识阅读“这一本”书的重要意义,并做好阅读准备;然后是导入语,通过作品概述,简明扼要地介绍名著的基本状貌和主要内容,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接下来是“阅读指导”,是通过预测学生实际阅读可能遇到的困难,为他们提供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等方面的指导;最后一个是“学习任务”,是根据经典名著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设计了一些具有启发性、多样化的学习任务,设置前后相互关联、模块化的语文实践活动系列,从而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深入探究,形成自己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和经验,提升鉴赏能力。

通过表2,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教材编撰者的设计意图,两种名著主题不同、篇幅长短不一、涵盖语文素养有别,但培养阅读能力、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始终不变。虽然两部作品都有一定的难度,诚如主编温儒敏先生所言:“经典阅读总会有困难,却又是充满乐趣的。读书不能就易避难,不要总是读自己喜欢的、浅易的、流行的读物,在低水平圈子里打转。年轻时有意识让自己读一些“深”一点的书,读一些可能超过自己理解能力的经典,是一种挑战。应当激发自信,追求卓越,知难而上。”

三、初中“名著导读”的学习情况调查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学生初中学习情况和高一起始阶段的需求,我以2020级高一学生为例,做了一个大数据的调研,参与近万人。详见笔者的调研文章《他们在初中怎么读名著———2020级高一学生“名著导读”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2020级高一新生实际上只在九年级使用了人教版初中教材,也就是说人教版预设的“名著导读”的内容,他们只有可能接触到4个板块的内容:《艾青诗选》《水浒传》《儒林外史》和《简·爱》;在方法指导上无非是四个方面:“如何读诗”“古典小说的阅读”“讽刺作品的阅读”和“外国小说的阅读”。至于六到八年级的十本名著和与之相应的阅读方法指导,自然是没有着落的。

调查显示,人教版六到八年级10本指定作品的阅读情况:《鲁宾逊漂流记》位列第一,占67.68%;《西游记》第二,占66.65%;《海底两万里》第三,占58.67%。不难看出,这些都是情节性比较强、具有魔幻色彩的文学作品,较为适合这一年龄段的阅读需求。这几个年级的10本名著,由于学生还没有使用人教版教材,所以阅读情况各有不同了。像《昆虫记》《红星照耀中国》《傅雷家书》等科普类、纪实性、品德修养类的作品,有的由于老师没有推荐,有的可能老师没有阅读指导,阅读的实际情况不理想。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名著阅读”还是要进行大力指导,增强教师的引导作用。

九年级教材4本指定名著学习情况,2020级高一学生接触人教版语文教材,仅限于九年级的两册。其中包含的4个“名著导读”板块,当时的使用情况是:“完整学习了3—4个板块”的占两成;“完整学习了1—2个板块”的占四成多;“草草了事”和“没时间学”的加起来也将近四成。整体上看,当时的名著阅读的学习质量不容乐观。

通观四个板块,指定阅读篇目完成率均不高,《水浒传》的完成率算是最好的,但也不到四成;推荐篇目完成率就更低了,最好的也不到四分之一。阅读方法指导上也很不理想,最好的要数“古典小说的阅读”阅读方法指导,大致有三成,“如何读诗”的阅读方法指导最差,仅四分之一还不到;在“專题探究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上就更不尽如人意了,做得最好的要数《水浒传》,而其完成率也不到四分之一,《艾青诗选》是最差的,仅有17.42%。

总的来看,2020级高一新生错过了整本书阅读完整规划要求,仅在九年级这个毕业年份才有所涉猎,加之遭遇疫情线上授课,效果自然不尽人意。这些“前情回顾”,对于高中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自然是非常必要的学情起点。

四、高一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实施起点

高中对于刚刚经历中考的学生而言,一切都是新的,他们满怀期待迈入全新里程。除了知晓他们在初中的阅读状况,我们还有必要了解:他们对高中阶段“整本书阅读”有哪些期待?他们在阅读方面的兴趣点、所需支架、习惯养成、自我定位、书目选择等方面有哪些需求?这都可视作“整本书阅读”实施的起点。

(一)个人的阅读兴趣点。推行阅读整本书,哪些因素最能引起他们选择阅读的兴趣呢?统计可见,“喜欢书的主题”占比最高达近八成,“同龄人的推荐”六成多,甚至“喜欢书的作者”也占据接近六成。籍此,作为一名高中生,他们在阅读兴趣方面,决定性因素几乎都在自己,有着很强的自主性。若是出于“老师精心布置”也只有不到三成的学生买账;而来自家长的影响简直是微乎其微了。

(二)指导阅读所需支架。既然是阅读教学,教师的作用当然不可忽视;那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情况又怎样呢?根据调查,教师阅读指导中,通过导读课来“激发阅读兴趣”在学生那里还是相当重要的,占比近七成,“推荐阅读书目”(近六成)和“传授阅读方法”(占五成)位居二、三。这表明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和引领绝对是不可或缺的。

(三)阅读习惯或经验。可从阅读心理认知和阅读行为方式两个维度审视,如图:有共6827人,占比高达72.54%,认定自己“我会努力记住书中关键人物和情节”;有6581人,占比69.93%,认为“我读后会在头脑中再现书中的情境”,这两项主要是关于记忆再现的,所占比率最高;由此可见,绝大多数的同学在阅读整本书方面,还停留在情节记忆和情境再现等浅层的阅读上,如能自觉做批注或者做些摘录的就更少了,至于批判质疑和鉴赏评价方面,那就更需要下大力气去培养了。

(四)阅读书目的选择。学生对高中指定篇目《乡土中国》《红楼梦》之外的阅读书目选择意愿是怎样的呢?指定篇目之外,他们最希望整本通读的书有哪些呢?书目从部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和《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摘录,涉及四类15部名著。给出的篇目侧重在文学经典类别,尤其是补足了一些外国的经典名著。果然,问卷反馈的前三位《悲惨世界》《傲慢与偏见》《哈姆雷特》),也向我们证实了国外经典名著不可偏废,这也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才的需要。

总的来说,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实施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当下,对于高一的“整本书阅读”的实施,在上述诸多方面情况的了解程度,很多教师也都如我着手做这些探究之前那样,不甚了了。学情之不知,整本书阅读之推行,就会略显盲目。殊不知整本书阅读的关键所在是学生的读,倘若真如此,那在阅读的效果上,自然会有一定折扣的。

猜你喜欢

整本书名著人教版
《论语》整本书阅读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人教版11.1功-教学设计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人教版必修四核心词汇闯关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