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生命涌动的课堂
2021-07-22倪瑾谊
倪瑾谊
什么是教育?教书育人。这个词看起来是个并列短语,其实不然,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真正的教学不是教书,学科教师不是教学科,而是用学科来教人,通过使用学科专业书籍和学科教学方法来达成育人目标。教书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二者密不可分。前者是我们每一天的工作日常,如同肉眼可见的冰山一角,后者是海平面下日积月累的为山九仞。
如何“育人”?“育”什么样的人?于漪如是说:“培养什么样的人,向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事关能否生存、能否持续发展、能否富强的全局性的战略性的大事。”“‘立德树人是教育最本质的问题,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引导青年学生梳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人。”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中的重要学科,语文是中华文化乃至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材因其融入古今中外优秀思想文化而成为育人的优选载体。把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撒播到学生的心里,内化为理想信念,外化为言谈举止,是语文教师的天然使命。
如何实施“学科育人”?于漪提出:“学科育德重在融合。”2014年12月起,于漪就已经开展了“中小学语文学科育人功能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实践研究”,意在探究德育内容体系在中小学语文学科融入的基本规律,深入挖掘语文学科本身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内涵,促进中小学语文学科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有机统一,力求德智融合,协调同步。学科德育和学科知识的传授不是水和油的关系,而是水乳交融的关系。开展学科德育,不是在教学中附加开展德育的环节,而是要更加有效地去构建学生的学习过程,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发挥教学的效能,让每一堂课不仅是传递一种知识、一种观念、一种能力,更是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思想、情感有所浸润、有所激发。
“德智融合”的课堂是什么样子?应该就是于漪描绘的这样一幅美好图景:“教师的生命涌动激发学生的生命涌动”。如果说,精彩的课堂能听见“拔节”的声音,那一定是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的声音。在这曲生命协奏的交响诗里,应该还有文本焕发出的崭新生命力。
一、教师与文本对话:挖掘德育和智育的资源
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如果将课堂教学比作带领学生入宝山探宝,那么作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者,教师无疑就是这场探险的向导。在一次又一次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得以打磨和升华。
在设计教学之前,首先是对文本的研读。于漪说:“一篇好的课文必然是作者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产物,我们赞其妙处,不外乎言其思想深邃,见解精辟;言其感情真挚,掷地有声;言其绘景、状物、记人惟妙惟肖,巧夺天工。凡此种种,皆离不开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功力。”只有教师读懂教材,才能带学生取得真经。与文本对话,准确解读文本,是教师的立身之本。
(一)提升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是“对话”的前提
语文教师只有具备精深而广博的专业知识、文学功底、文化视野和人文素养,才有可能高屋建瓴地鸟瞰文本,深层次地解读文本,并且深度挖掘作品的内涵价值,进而设计出有深度、厚度、广度的教学方案。语文学科蕴藏丰富德育资源,关键在于教师要有一双識别育人因素的慧眼。
(二)把握文本原生价值是“对话”的原则
文本是一汪动态、立体、氤氲着作者个性化气质和思想的活水。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转换,文本可能会产生特定的社会意义,读者往往产生附着自身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的主观解读。但是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是教学性的阅读,必须处理好文本传达的多重意义的区别和内在联系,在备课时必须咀嚼涵咏、精读深思,用心与作者共鸣,力求再现作者原意。
(三)挖掘文本的德育、智育的资源是“对话”的目的
在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基础,思维、审美、文化都以语文的建构和运用为载体。开展智育,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另一方面,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和道德思想淬炼而成的辞章,本身自带爱国主义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德育属性。只有带着情感去阅读它、感受它、找到它,才能传递给学生。
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挖掘文本德育、智育资源的第一步。这是一个活的、动态的、立体的过程。于漪生动地形容这个过程:“钻研教材,要钻到文字不是躺在纸上,而是站立起来与你对话了,你才能真正触摸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他的深邃思想、精辟见解、人文情怀,以及他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良苦用心。”
二、教师聆听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提炼德育和智育的“融合点”
研究教学不仅要研究教材,更要研究学生。学生的现状是教学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于漪将教学比作“雕塑”。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质地”,因材雕塑,才能制作出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当前学生所处的是一个特殊的时空环境,世界和中国都发生深刻的变化。政治多级、价值多元、文化多样、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对缺少人生经历、文化积淀与文化判断力的中小学生会产生多种多样的影响。”教学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研究学生的学、作用于学生学,充分发挥学生认识主体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用心聆听学生的需求,认识学生在学习中、阅读时产生的困惑,进而制定教学方案。
(一)关注“困惑点”,在有疑处施力
“疑”是点燃学生探索的火种,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指路明灯。当学生阅读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作品时,难免会产生一些困惑。于漪给出了“三看一查一提问”的自学方法指导,鼓励学生在课前就发现问题。比如在预习《老山界》时,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红军要用脸盆煮饭吃?为什么他们都吃不饱还有力气爬山?既然老山界那么难翻越,为什么不绕道而行?当老师听到“现代智叟”向“红军愚公”们发出这样的疑问时?难道批评他们“何不食肉糜”吗?要回答这些问题,固然可以通过补充历史背景来弥合文本与学生经验的隔阂,但于漪教授《七根火柴》时的教学方法给了我更大的启示。于老师通过剖析关键的语句(如“推”“摇”“指”等动词),揭示无名战士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优美的精神境界,通过分析扣人心弦的场景描写,指导学生朗读,不断渲染和生发,努力在学生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拨动学生的心弦。学生的困惑点,恰恰是德智融合的施力点。
(二)发现“盲点”,于无疑处生疑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与教师相比,学生的阅读经验相对比较缺乏,文本解读能力也相对比较薄弱,所以,究竟哪些地方需要认真体会,哪些地方需要用心留意,他们很可能搞不清楚。语文教学最怕“滑”,浮在文本语言表面,逐字逐词逐句子地读下去,语言的特点和表达上的变化在不经意间忽略过去,隐藏在精微奥妙处的文字深处的思想精髓也就被遮蔽住,得不到充分彰显。发现预习过程中的“困惑点”其实不难,难在发现学生存在的这样一些“盲点”。而就是在这些地方,才体现出教师阅读指导的功力。所以,一名好的教师会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实际上是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受益终身。
(三)提炼“融合点”,找准“切入口”
于老师一直强调教学一定要“减头绪,削枝强干”“语文教学的切入口一定要小”。这个“切入口”可以是教学的核心价值,也可以是学生的困惑和需求。教师要切实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取舍和剪裁教学内容。只有聆听过少年人的内心,才能拨动他们的心弦。教学是一个长善救失的过程,每一堂课作用于学生的生命质量。通过一堂又一堂“对准学生心弦”的课,经历一个阶段、一学期、一学年的学习,学生将逐渐形成完整而系统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
三、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捕捉课堂教学的“生长点”
教学时缘文释道,因道解文,以文中内在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既感到语言文字表达情意的表现力和生命力,又受到文中情和理的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教师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职业生命的满足与专业能力的锤炼。如何开启师生的智慧震荡、生命涌动的课堂呢?于漪给了我们一把“金钥匙”,即构建“多功能立体化”的课堂,每一个教学环节,要尽可能发挥其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塑造优美心灵、完善人格培养的多重功能。
(一)创设教学情境,情理互见共生
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理性思考处于萌芽发展期,学习兴趣不稳固,情感易波动,这些认知特点决定了激发兴趣的重要,要依赖情感体验沉浸文本,提升思维品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重视和掌握学生的“内部态度”,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要在转化,妙在开窍。语文教师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引路人,既要“披文入情”,也要“以情传情”,用有声、有情、有境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共鸣。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类似生活体验的结构化情境,让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带着自身的宝贵经验来理解知识、建构思想,生成意义。
(二)组织网络化对话,激发学生“内建”
脑力劳动的快感绝不来自被动接受,而是在有意无意中自我发现后的自信、自尊与自豪。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不仅依靠教师的“外塑”,更重要的是依赖学生学习的内在建构。在课上,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抓住文本矛盾,展示学生在课前提出的疑问,在学生不易发现疑问处设疑,启发学生动脑筋思考,师生开展“师生”“生生”网络化的对话,推动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增添新的知识,增长新的能力。
于漪说:“课堂上最精彩的莫过于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对某一问题看法不一、意见分歧时所产生的争论。”师生、生生在思维碰撞中产生的新角度和新看法,有时教师会在学生的启发下,向文本更深处走了一步,对文本的理解又豁开一个切口。所谓“教学相长”“以人育人”正是此意。而能产生这样一个场景的前提是:教师能尊重学生的意见相左,能用热情对待并因势利导,一以贯之地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而待到我们的学生真的可以在课堂上争鸣起来,思想开出百花来,那么,我们的学生才真的成为语文学习的“发光体”。
(三)课堂饱含情谊,语言震荡心灵
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通过语言,进行阅读、思考和表达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学生品读语言的质量,决定着学生思维发展的质量。教师要把课上得有感染力、说服力,达到教学目标,就要锤炼教学用语,讲究语言艺术。教学语言除了要做到清楚明白、优美动人,还要倾注充沛、真挚的感情。正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当教师对文本、对学生倾注了满腔深情,教学语言才能充分彰显出生命力,使唤学生产生共鸣,心灵得到震撼。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课堂教学该是有这般情境,师生对文本的深入探讨,心灵之间的沟通,就会畅通无阻。
2019年秋季全面投入使用统编版语文教材后,语文教师获得了实施学科德育的有效依据和抓手,迈出贯彻落实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重要一步。但到若要将德智融合的理念落到教学设计和实践中去,关键在于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的提升。
学科德育有其自身的规律,要立竿见影,毕其功于一役是不可能的,需要的是细心、精心、耐心,更重要的是需要爱心。教课,就是师生共同全身心的投入,用生命歌唱。教课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能力训练,而是师生互动、思想碰撞、心灵交流、生命涌动、共同成长的历程。
“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生命活动,而是以教师的生命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让学生一起动起来。春风化雨,生意盎然。”生命共同涌动的课堂,必然是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