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大血管部分畸形的研究
2021-07-22屠娜娜
屠娜娜,周 玲
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湖北 襄阳 441001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患儿在胚胎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引起的心脏血管畸形[1],包含许多不同类型的心血管畸形,以及由血流动力学变化引起的伴随病变[2],心血管畸形通常不单独存在,同时存在多个心血管畸形,则称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3]。由于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的病灶解剖结构,术前需要对病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诊断。影像学检查是较为常用的手段,近年来,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已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非侵入性诊断,MSCT具有较高分辨率和广阔的扫描视野,是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及其相关的心血管异常的重要方法[4]。本文探讨MSCT诊断大血管部分畸形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采用MSCT、心脏超声筛查,且接受手术治疗的125例高度怀疑为大血管部分畸形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经手术证实41例为大血管部分畸形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另外84例为心内结构异常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2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年龄2个月~5岁,平均(24.9±8.0)个月;男71例、女54例;患儿体质量5.9~23.9 kg,平均(13.3±4.9)kg。研究对象纳入时间范围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纳入标准:先天性心脏病患诊断参考《儿科学》中的标准[5];依据MSCT检查、心脏超声筛查,手术结果确诊;年龄2个月~5岁;实施手术治疗,资料完整;符合医学研究伦理学要求且患者监护人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伴有其他类型出生缺陷的患儿;未经手术或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伴有严重的肺部感染或胸膜胸腔疾病;影像资料缺失。
1.2 方法
MSCT检查:检查前患者禁食4~6 h,并在检查前服用10%水合氯醛镇静剂(0.5 mL/kg),使用飞利浦华晨256层iCT进行扫描,管电压为80 kV,管电流为100 mA,270 ms/圈,扫描视野为25 cm×25 cm,扫描矩阵为512×512。患者仰卧,扫描范围从胸腔入口的水平开始到隔膜下方约5 cm。使用造影剂跟踪技术,注射碘海醇注射液(350 mgI/mL,生产厂商:GE Healthcare),2 mL/kg,当观察到四腔心脏同时显影时,手动开始扫描,均进行前瞻性心电门控下步进式扫描,并选择收缩末期的45%RR间隔作为中心暴露时间窗口以收集图像。
MSCT图像处理与分析:扫描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重建,层厚0.9 mm,间隔0.45 mm,应用iDose4迭代重建技术。图像经iCT配套Philips Extended Workspace工作站进行处理,使用多平面重建(MPR)、三维容积再现(VR)、曲面重建(C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数字图像的后处理由两名在心血管方面有丰富经验的放射线医师进行,意见不一致时,通过协商达成共识。
心脏彩超检查:采用购自大为医疗(江苏)有限公司的DW-T8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4 MHz,扫描截面范围包括胸骨旁左心室长轴截面、二尖瓣短轴截面、心尖四腔心脏、两腔心脏、乳头肌短轴截面和心尖短轴截面。观察患者心脏各段的壁运动、血流状态、心肌回声强度、壁厚等情况,用于综合诊断大血管部分畸形先天性心脏病。
1.3 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MSCT诊断心内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瓣骑跨、单心室、单心房、三尖瓣闭锁等类型),大血管部分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闭锁、肺动脉扩张、肺动脉扩张、主动脉窄缩、右位主动脉弓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MSCT诊断心内先天性心脏病的准确率
84例心内结构异常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包括单心室、单心房、三尖瓣闭锁、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等类型,从MSCT诊断结果可知,总体对心内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诊断准确率为94.05%。详见表1。
表1 MSCT诊断心内先天性心脏病的准确率
2.2 MSCT诊断大血管部分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的准确率
41例大血管部分畸形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包括肺动脉闭锁、右位主动脉弓、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缩窄等畸形。从MSCT诊断结果可知,总体对大血管部分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准确率为92.68%。详见表2。
表2 MSCT诊断大血管部分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的准确率
2.3 MSCT、心脏彩超诊断大血管部分畸形先天性心脏病与心内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
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从表3、表4数据分析可知,MSCT对大血管部分畸形与心内结构异常先天性心脏病鉴别诊断的灵敏度为92.68%、特异度为94.05%,均高于心脏彩超。
表3 MSCT诊断大血管部分畸形先天性心脏病与心内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
表4 心脏彩超诊断大血管部分畸形先天性心脏病与心内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
2.4 影像学资料
图1为大血管部分畸形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影像学资料,手术证实为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弓中远段发育不良,主动脉弓峡部管腔变狭窄较为明显。
图1 大血管部分畸形先天性心脏病患儿MIP图像(a)和VR图(b)
3 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如果不及时接受治疗,那么大约三分之一的患儿会在一个月大的时候死亡,尽管另外三分之二患儿可以在婴儿期生存,但这些患儿会逐渐发展为中度至重度肺动脉高压和心脏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死亡率较高[6,7]。因此,对患儿进行早期准确的病理解剖诊断和及时治疗极其重要。目前,用于诊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规技术包括二维超声、心血管成像、磁共振成像、多层螺旋和双源CT[8-10]。
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可以更直观、准确、清晰地显示患者心室壁的运动[11]。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首先,根据节段性诊断方法进行诊断,然后分析内脏位置、心房和房室连接之间的关系,再分析两个主动脉之间的关系,最后分析大小、位置以及室间隔缺损[12-14]。多层螺旋CT是一种以滑环技术为核心的成像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时空分辨率,一次扫描可获取多相心脏图像来评估心脏功能,对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15-17]。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对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进行比较,从而探讨MSCT对大血管部分畸形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临床诊断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MSCT对心内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诊断的准确率为94.05%,对大血管部分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准确率为92.68%。说明MSCT大血管部分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以清楚地显示大血管部分畸形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所合并的冠脉起源或走行的异常;通过CT扫描获得的原始轴向图像能够较好地在解剖学上显示出心腔的位置、形状和房室连接关系,以及心脏和大血管之间的解剖学关系。通过重建MIP和MPR图像,可以多方向、多角度显示心脏解剖结构中的异常;VR图像可以显示大血管的形态和空间位置和心脏与大血管之间相互作用,及时发现异常;CPR可清晰显示血管腔情况,这些对于术前心腔及心脏外的解剖形态异常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MSCT对大血管部分畸形先天性心脏病与心内先天性心脏病的鉴别诊断灵敏度为92.68%,高于心脏彩超的73.17%。这可能是由于心脏彩超存在声窗的限制,不能较好地显示心外血管的异常,并且诊断的准确性受到操作人员水平的限制,主观性较强。此外,256层CT具有极高的时间分辨率,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心跳对图像质量的影响,且扫描范围宽,扫描时间相对较短,降低了患儿镇静的要求,其可操作性优于心脏超声。
总之,本研究通过对多层螺旋CT和心脏彩超在大血管部分畸形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诊断中的对比研究,希望能在治疗前提高诊断准确率,有效检出疾病。笔者认为,MSCT作为一种无创手段用于诊断大血管部分畸形与心内结构异常先天性心脏病,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且较心脏彩超具有明显更高的灵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