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碱玻璃纤维面板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
2021-07-22孙乙庭王树武刘建新
孙乙庭,王树武,刘建新
(1.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吉林长春130061;2.山东文登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山东威海264200)
0 引言
混凝土面板作为堆石坝上游的薄壁混凝土结构,对坝体的防渗起到关键作用,而解决面板裂缝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研究面板混凝土的主要方向。目前常用的办法是混凝土中掺加聚丙烯合成纤维,虽可减少混凝土塑性收缩,提高混凝土早期抗裂能力,但由于密度小,分散性较差,不易搅拌均匀,影响混凝土和易性,导致混凝土结构质量下降[1]。
本文旨在引用耐碱玻璃纤维,实现纤维在面板混凝土中均匀分散、增韧耐久,提高水工混凝土抗裂能力。耐碱玻璃纤维是一种专门用来增强胶凝材料的加筋材料,其优点在于耐碱、抗腐蚀、高强、抗裂,密度与混凝土相当,拌和时不会发生上浮或下沉,可均匀地分散在混凝土中,在混凝土塑性阶段减少收缩和裂缝生成,在硬化阶段抑制干缩裂缝,达到阻裂效果[2]。而且经过耐碱处理,可以有效抵抗混凝土碱性环境下的化学侵蚀,这是普通玻璃纤维不具备的[3]。耐碱玻璃纤维的应用为今后水工面板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1 试验内容与方法
1.1 原材料
水泥采用P·O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合料采用F 类I 级粉煤灰;细骨料采用人工砂,细度模数为 2.7;粗骨料采用5~20,20~40 mm 人工碎石;外加剂采用缓凝高效减水剂、引气剂。纤维分别采用聚丙烯纤维、分散型耐碱玻璃纤维以及集束型耐碱玻璃纤维,其技术指标见表1。
表1 耐碱玻璃纤维技术指标
1.2 配合比与试验方案
面板混凝土配合比技术要求为C30W10F200,坍落度为50~70 mm。配合比试验主要依据DL/T 5330-2015《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4],采用“绝对体积法”计算,骨料均为饱和面干状态。抗压强度保证率取95%,t=1.645(标准差为4.5 MPa),C30W10F200 配制强度为 37.4 MPa。
根据前期试验总结,优选出以0.37 水胶比的配合比作为基准配合比,调整纤维掺量,分析其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变形性能、耐久性能的影响,试验配合比方案如表2 所示。
表2 混凝土配合比方案 kg/m3
1.3 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
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试验、早期抗裂试验、快速冻融试验、逐级加压渗透试验均依据DL/T 5150-2017《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5]进行。其中早期抗裂试验钢制模具尺寸为800 mm×600 mm×100 mm,试件表面中心处风速不小于5 m/s,24 h 后及时观测表面裂缝情况。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拌和状态的影响
不同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拌和状态的影响如表3 所示。在坍落度和含气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随着纤维用量逐渐增加,单位用水量明显增加,胶凝材料量也随之增加,这是由于纤维具有一定吸水性,在拌和过程中增加了浆体用量。
表3 纤维用量与混凝土性能
2.2 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在水胶比不变情况下,随着纤维用量的增加,抗压强度逐渐降低,说明纤维会导致混凝土强度损失。纤维掺量与混凝土性能改善有直接关系,掺量太少,达不到增强增韧效果;掺量太多,纤维之间会相互搭接,增多混凝土孔隙,影响混凝土密实程度,降低纤维与胶凝材料的粘结强度,导致抗压强度降低[6]。
与O1 基准相比,各纤维混凝土的劈裂强度均有效提高,如图1 所示。掺耐碱玻璃纤维的G3~G7 整体表现为3 d 内逐渐增长,7 d 内增长率达到最大,之后稳定增长,28 d 劈裂强度均高于掺聚丙烯纤维的P2。此外,纤维掺量过低或过高均会降低混凝土劈裂强度。
图1 各方案混凝土劈裂强度增长率
与基准混凝土相比,各纤维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均有效提高,如图2 所示。掺耐碱玻璃纤维的G3~G7 的抗折强度均优于掺聚丙烯纤维的P2,主要是由于集束型纤维的掺入,起到了拉结的作用,抗折能力逐渐提升,当达到6.7 kg/m3时,如G6 所示抗折强度增长率为26.7%。但继续增加,如G7所示,强度反而降低。
图2 各方案混凝土抗折强度增长率
2.3 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变形性能的影响
对满足力学性能要求的配合比继续进行变形性能试验,主要进行早期抗裂试验。混凝土早期裂缝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失水收缩并受到约束引起,混凝土早期抗拉强度较低,当收缩应力超过抗拉强度时便产生裂缝。混凝土早期裂缝对结构耐久性不利,早期裂缝加速腐蚀介质侵入、钢筋锈蚀及混凝土碳化,而且当大坝服役后,在外力或大坝沉降作用下,早期裂缝成为面板结构的薄弱点,裂缝会进一步扩展,对耐久性的威胁更大[7]。
早期抗裂测试结果如表4 所示,其中O1 基准混凝土裂缝最多、宽度最大且总开裂面积最大;P2掺加聚丙烯纤维,有效降低了裂缝数量、宽度和总开裂面积;G3~G6 掺加耐碱玻璃纤维,裂缝数量、宽度以及总开裂面积逐渐降低,直至试件表面未出现裂缝。
表4 混凝土早期抗裂测试结果
由P2,G3,G4 可知,过少的分散型耐碱玻璃纤维对裂缝的控制效果不如聚丙烯纤维,但足量的分散型耐碱玻璃纤维抗裂效果明显优于聚丙烯纤维。由G4,G5,G6 可知,随着集束型耐碱玻璃纤维逐渐增加,早期抗裂有所提升,但不如分散型作用显著。双掺纤维在混凝土表面和内部形成有效的抵消拉应力体系,改善了混凝土抗裂能力,可知G6 方案掺量最佳,抗裂效果最好。
为进一步验证G6 方案变形性能,进行抗压弹性模量试验,测试结果见表5。弹性模量表征材料抵抗弹性应变的能力,其值越低越容易发生弹性形变,通过形变做的功将内应力消耗;若弹性模量高,基体无法有足够形变,会在基体内部产生内应力,当应力超过塑性变形范围后即发生断裂,也就是脆断,这也是传统混凝土的特点[8]。通过比对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中的混凝土弹性模量,G5,G6 分别达到普通 C20,C15 混凝土等级,实现高强低弹的目的,可见掺加纤维后,混凝土可以获得较低的弹性模量,有利于混凝土抗裂能力的提升。
表5 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测试结果
2.4 纤维掺量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对满足力学性能要求的配合比继续进行耐久性试验,抗冻性能、抗渗性能测试结果如表6 所示,不论是否增加纤维,各配合比均能满足F200 和W10 设计要求,而且G5 与G6 混凝土冻融试件可满足F300 要求,说明耐碱玻璃纤维可应用于寒冷地区的高抗冻面板混凝土[10]。通过表6 中渗水平均高度可知,O1 混凝土渗水高度最低,这是由于该配合比未掺加纤维,混凝土更加致密,不易渗水;其他方案掺加纤维,渗水高度有所增加,虽形成个别孔隙,但由于异向排布并未影响混凝土抗渗能力。
表6 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结果
2.5 配合比确定
经试验数据分析,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本着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抗裂能力的原则,最终选取G6 配合比作为推荐配合比,见表7。
表7 推荐配合比 kg/m3
3 结论
1)随着纤维掺量掺加,配合比单位用水量逐渐增加,胶凝材料量也逐渐增加。
2)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会有所降低,但劈裂强度、抗折强度均明显提高,这对面板混凝土抗裂是有利的。
3)耐碱玻璃纤维对混凝土开裂的抑制效果优于聚丙烯纤维,当分散型耐碱玻璃纤维掺量为0.6 kg/m3、集束型耐碱玻璃纤维掺量为6.7 kg/m3时,抗裂效果最好。
4)耐碱玻璃纤维在混凝土中起到增强增韧效果,随着2 种耐碱玻璃纤维的增加,弹性模量明显降低。
5)掺加纤维对混凝土抗冻性能、抗渗性能改善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