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情 关注方法
——以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为例谈革命传统题材类课文的教学
2021-07-22毛梦霞
毛梦霞
(浙江省余姚市第二实验小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统编教材将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并按“整体规划,有机渗透”的基本思路,通过选文这个载体,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统编教材选编了相当数量的革命传统题材的课文,其中小学阶段共40篇,比原人教版教材增加了几乎一倍的数量。革命传统题材的文本,大多是伟人的小故事,能很自然地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但由于故事发生的年代久远,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有一定难度。对于小学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尤其如此。第一学段革命传统题材的课文,具体分布情况如下。(见表1)
表1 第一学段革命传统题材课文编排表
依据儿童的认知特点以及身心发展规律,第一学段革命传统题材的课文多以单篇课文的形式穿插编排在各个单元,也有的集中编排成一个主题单元。比如,二年级上册的“伟人”单元,集中选编了《朱德的扁担》和《难忘的泼水节》。
第一学段革命传统题材课文的阅读教学比较难以推进。原因是对学生而言,距离生活太远,难学;对教师而言,教材解读难以把握,难教。一不小心,还容易变成思想品德课,说教讲理,失去语文课的味道。特级教师周一贯说:“真正的‘语文味’应当是语文的言语形式和思想内容之间的同构共生之‘真’,和谐统一之‘善’和珠联璧合之‘美’。本人以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为例,谈一谈此类课文的阅读教学。
一、补充背景资料,拉近时空距离
“语文味”总是原生于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之中,所以,立足学情尤为重要。对于革命传统题材类的课文,学生已知的是什么,未知的是什么?他们对哪些革命知识会产生阅读期待?这些都是教学中值得教师关注的问题。
(一)调动形象思维,理解难懂词语
革命传统题材课文叙述的故事与当今儿童的生活体验存在较大的距离,学生已知的这类信息以及课文给予学生的阅读信息都是有限的。在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中,识字学词是基础,而这类题材的课文中往往存在较多陌生且难以理解的词语。
在《朱德的扁担》中就有不少这样的词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帮助学生理解词语。例如:针对“毛泽东”“朱德”“井冈山”等专有名词时,教师可出示图片,结合《词语手册》介绍等方式来补充背景资料。在向学生解释“会师”的意思时,教师可利用课件的图示让学生直观理解(见图1);教学“围攻”等词时可以利用板书:“你们看,井冈山下不远处,敌人围着要进攻,这就是围攻。”教师边板书边讲解,引导学生直观体验。
图1
多种方法建构形象直观的故事背景,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代入感,缩短了生活和文本的距离,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为更好地领悟人物品质奠定基础。
(二)链接已有资料,了解革命知识
“有意义的学习是将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建立联系”。正如余琴老师所说:“语言教学并不是在教语言本身,教师做的不过是教授学生一种新的方式来做他已经会做的事。”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将新知与旧知建立联结,帮助学生不断完善知识体系。
在本课的导入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联系一年级下册的革命题材类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通过学生已经熟悉了的毛主席引出要学习的朱德同志,并且链接学生生活,呈现国庆阅兵中的画面,结合《词语手册》中对于朱德同志的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伟人朱德。
在学习第二自然段“山高路陡”时,联系曾经学过的《黄山奇石》中的“陡峭”一词,教师可请学生结合图片,理解词语意思,从而感悟红军挑粮的“难”。
二、立足语言文字,培植红色基因
统编教材主编陈先云先生指出,教学革命传统体裁类课文,要做到“文道统一”,把学习、理解、运用语言文字与感受人物形象和美好品德融为一体。因此,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对文本重点词句的咀嚼,品悟语言文字所承载的“语文味”,在此过程中自然培植红色基因。
(一)结合语文要素,精准定位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灵魂。陈先云先生提出:“教学革命题材类课文时,教师不要把教学目标仅仅定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一定要体现语文学科的规律和特点。重点抓语言文字的训练,明确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训练目标有哪些,如何落实这些目标。”所以,本人基于对文本的理解以及第一学段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年段目标,结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将《朱德的扁担》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朱、德”等9个生字和多音字“难”,会写“扁、担”等四个生字。
2.运用多种方式读课文,借助图片、图示、联系生活等方式理解“会师”“围攻”“山高路陡”等词语的意思。
3.学习第一二自然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红军“挑粮”之难,感悟红军不怕难的革命精神。
教师只有准确定位革命传统题材课文的教学目标,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二)研读关键词句,渗透情感教育
革命传统题材课文经常会以细节化的言行、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来突出人物的品质。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引领学生在仔细阅读的基础上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句,反复研读,在言语实践的过程中,巧妙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例如,《朱德的扁担》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战士们挑粮之难,其中“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是这部分的重点句子之一,教师可聚焦关键词语,展开教学:
1.聚焦“五六十里”,体会“非常难走”,难在路程长。
2.聚焦“山高路陡”,体会“非常难走”,难在山路陡。
3.聚焦“背着粮食”,体会“非常难走”,难在负重大。
4.指名读、分组读、齐读。朗读中想象感悟挑粮“难”。
教学时,教师可紧扣“难走”,抓住“五六十里”“山高路陡”等关键词语,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比如,对比学校操场,五六十里相当于操场的100~150圈,引导学生感受路程之远;引发学生想象自己站在陡峭山峰上是什么感觉,来体会挑粮路的难走;要在这样的路上走五六个小时,又是什么感觉……连续的情境刺激激活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加上朗读的融合,唤醒了学生的真实体验,体会感悟挑粮之“难”。这样,教师在让学生感受红军战士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的同时,也为感受朱德同志的形象作了铺垫。
(三)找准育人“切入点”,激发学生共鸣
把握语文要素和育人要素的融合,找准育人的“结合点”,是革命传统题材课文教学的关键。教师要找准最佳“结合点”,以增强学生的代入感,点燃其形象思维,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引发学生更深层的思考。例如,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时,教师可以这样教学:
师:红军遇到的困难可真多啊!(指着板书)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师:红军战士们在挑粮途中还可能遇到什么困难?生:下大雨的时候,山路很滑,非常难走。
师:小红军,那你为什么还要争着去?
生:因为如果没有粮食,我们就打不了胜仗。
师:好一个意志坚强的小红军!请你来读读这句话。
生:天上可能还有敌机轰炸,一不小心就会没命。
师:那你又为什么要争着去?
生:吃饱了才能有力气粉碎敌人的进攻,我们一定要坚持到底。
师:是啊,那一次下雨路滑——
生:大家都争着去。
师:那一次天寒地冻——
生:大家都争着去。
生: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课件点红“争着”,指导朗读)
学生最能有所感悟时便是与自身情感有共鸣时。词语“争着”的教学,便是一个极好的结合点。教师需要一步步引导,首先创设“可能遇到的困难”的情境,将学生带入那个战火硝烟的年代;再融情入境,引导学生体会“这么难,你为什么还要争着去?”通过朗读,感受战士们“争”的红军精神;最后在一次次的反复朗读和排比式的强调中渲染气氛,升华情感。一幕幕场景如画面般在学生头脑中展开,学生也在此过程中将情感体验和言语实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三、关注阅读方法,升华革命情感
阅读能力的核心,是阅读的方法。学生在积极的阅读活动中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技能并在不断思考、分析、提炼、运用的过程中磨砺思维,提升阅读能力。阅读方法正确,阅读能力提升,语文课的“语文味”才能更加醇厚。
(一)着眼整体,体会伟人精神
在注重词句品读的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归纳总结中着眼整体,从而更好地领悟主旨内涵,提升阅读能力,发散思维。
学习本课第二自然段时,教师先让学生默读,并数一数一共有几句话,思考每句话讲了什么。不难发现,第一二句话其实在讲去挑粮的原因,第三四句话讲挑粮的“难”。学生再一次朗读,发现挑粮的原因和困难紧密相连。要粉碎敌人的围攻就要储备粮食,而红军面临的其中一个困难便是“粮食不多”;“粮食不多”才要下山挑粮,要去挑粮就会经历“路远、山高路陡、难走”。
学生在归纳中理清逻辑,整理思路,反复朗读中一步一步感受“难”,在最后一句话的“争”中,找到了情感共鸣点。词句段的紧密联系,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逻辑性,这其中也渗透着阅读的整体观。学生在感知—想象—升华的循序渐进中,初步体会了朱德同志的革命精神。
(二)融合方法,体会革命艰辛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在积极阅读的过程中,经历了发现、朗读、思考、想象、积累、运用等过程,习得阅读方法的同时也得升了阅读能力。
例如,学习第三自然段,朱德是怎样挑粮的句子“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可以这样安排教学过程:
1.默读第三自然段,朱德是怎样挑粮的,圈一圈表示他动作的词。
2.学生交流,教师指名读句子。(出示“朱德挑粮”图片)
3.思考:老师把这些动词换一换,可以吗?(出示表示动作的动宾短语)
4.联系前文挑粮之难,朗读感悟朱德挑粮的艰辛。(朗读指导)
在“圈一圈”“动词能不能换”、朗读感悟等各个学习活动中,教师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思维,推动学生积极思考、探究、感受,最终达到“感悟挑粮艰辛”的目标。各种阅读方法的合理运用,适时的点拨和有机融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革命的艰辛。
“语文味”源于文本,发于课堂。阅读课堂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精读教材并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对文字的敏感,获得阅读的能力、思维的发展和情感的共鸣,让革命传统题材课文的学习充满浓浓的“语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