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压氧治疗对脑出血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1-07-22郭亚利高继英石代乐高晓玲刘腾飞曹兵乔建新刘春江刘熙鹏

河北医药 2021年13期
关键词:高压氧脑出血障碍

郭亚利 高继英 石代乐 高晓玲 刘腾飞 曹兵 乔建新 刘春江 刘熙鹏

脑出血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约80%的患者存在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其中睡眠障碍是脑出血后常见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造成严重影响[1,2]。既往针对脑出血睡眠障碍患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但长期用药不良反应大,且容易产生依赖[3,4]。本研究对脑出血睡眠障碍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探讨其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睡眠质量、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睡眠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41~68岁,平均年龄(55.00±7.93)岁。观察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44~69岁,平均年龄(57.23±6.50)岁。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符合脑出血诊断标准[5],且经影像学检查确诊;②符合脑卒中睡眠障碍诊断标准[6];③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7分;④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

1.2.2 排除标准:①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②发病前存在睡眠障碍者;③精神疾病、意识障碍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睡前给予2 mg艾司唑仑,口服,1次/d,4~7次/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压力设置为0.22 MPa,加压20 min,待压力稳定后吸氧1 h,中间间隔10 min,减压20 min,1次/d,10 d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于治疗前、治疗后10 d、20 d、30 d分别观察以下指标的变化情况。

1.4.1 客观睡眠状况:采用多导睡眠图(PSG)测定患者的睡眠潜伏期(SL)、总睡眠时间(TST)、觉醒次数(AT)。

1.4.2 睡眠质量:采用PSQI评分评估患者睡眠质量。该量表包括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等7项内容,每项评分均为0~3分,满分21分,分值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1.4.3 疲乏程度:采用简易疲惫量表(BFI)评价患者疲乏程度,评分为0~10分,分值越高表示疲乏程度越重。

1.4.4 认知功能: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该量表包括记忆力、定向力、语言能力 等5项内容,满分30分,分值越高表示认知功能越好。

1.4.5 生活质量: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5 疗效判定标准 (1)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睡眠质量好;(2)显效:睡眠时间较治疗前延长≥3 h,睡眠质量显著改善;(3)有效:睡眠时间较治疗前延长<3 h,睡眠质量有所改善;(4)无效:睡眠障碍无改善或加重。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n=60,例(%)

2.2 2组患者客观睡眠状况比较 2组治疗前SL、TST、A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10 d、20 d、30 d SL、A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ST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10 d、20 d、30 d SL、AT低于对照组,TST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客观睡眠状况比较 n=60,分,

2.3 2组患者睡眠质量比较 2组治疗前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10 d、20 d、30 d 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10 d、20 d、30 d 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睡眠质量比较 n=60,分,

2.4 2组患者疲乏程度比较 2组治疗前BF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10 d、20 d、30 d BF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10 d、20 d、30 d BF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疲乏程度比较 n=60,分,

2.5 2组患者认知功能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10 d、20 d、30 d 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10 d、20 d、30 d 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患者认知功能比较 n=60,分,

2.6 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改良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10 d、20 d、30 d 改良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10 d、20 d、30 d 改良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脑出血发病率、致死率和致残率逐年上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该病是由于脑血管狭窄、堵塞、破裂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损伤,多见于中老年人群,患者表现为偏瘫、失语、肢体麻木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7,8]。睡眠障碍是脑出血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原因是脑血流量减少引起睡眠相关功能区受损及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大量释放,从而导致睡眠结构和觉醒指数紊乱,患者表现为睡眠困难、过度睡眠、睡眠质量差等[9,10]。长期睡眠障碍不仅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也影响疾病预后。因此,探寻脑出血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法对于疾病治疗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常采用艾司唑仑等镇静催眠药治疗脑出血后睡眠障碍,该药物通过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释放等机制发挥镇静催眠、抗焦虑作用。但是,此类药物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睡眠质量,但长期服用容易引起嗜睡、呼吸抑制等毒副作用,且耐药性明显[11]。高压氧是一种物理疗法,不仅能够提高缺氧区域血氧含量和氧分压,还对机体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12]。有学者将高压氧治疗应用于失眠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果表明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失眠症状,并提高睡眠质量[13,14]。

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脑出血睡眠障碍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PSG是评估睡眠状态和睡眠质量的一种常规技术。PSQI是临床诊断卒中后睡眠障碍及评价其治疗效果的方法。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SL、TST、AT、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10 d、20 d、30 d SL、AT、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ST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10 d、20 d、30 d SL、AT、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TST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不同疗程高压氧治疗脑出血睡眠障碍疗效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良好的睡眠对于消除疲劳、提高免疫力、维持机体健康发挥重要作用,相反深睡眠时间减少易引起疲劳[15-17]。此外,睡眠障碍及镇静催眠药的使用可造成认知功能损害,其发生风险与睡眠障碍严重程度及药物使用时间呈正相关[18,19]。BFI评分、MMSE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是常用于评估疲乏程度、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量表。本研究结果可知,2组治疗前BFI评分、MMSE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10 d、20 d、30 d BF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MMSE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10 d、20 d、30 d BFI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不同疗程高压氧治疗脑出血睡眠障碍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疲乏程度、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脑出血睡眠障碍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高压氧脑出血障碍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为何中年婚姻障碍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吸氧真能减压缓解脑疲劳吗
迎接高考吸点氧靠谱吗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