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工艺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探究
2021-07-22王立波崔巧玲程联社陆健齐焕敏
王立波,崔巧玲,程联社,陆健,齐焕敏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前言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校各类课程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效统一”。2020年0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学校汽车制造类专业教学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时在爱国情感,社会责任感,职业素养,集体意识,合作精神等素质方面提出了详细要求[2]。
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体现国家竞争力的标志性产业。汽车制造工艺反映了汽车制造的先进性和质量的可靠性。汽车制造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对学生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国家荣誉感、责任感及使命感,对职业的认同感,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勇于创新的“大国工匠精神”。
1 课程特点及思政目标
1.1 汽车制造工艺课程特点
汽车制造工艺课程是汽车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课程主要内容是汽车零部件、汽车四大工艺,车身冲压工艺、车身焊接工业、车身涂装工艺及车身总装工艺。掌握现代汽车装配与制造的各种主要工艺过程的理论知识,了解现代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最新发展方向,通过学习汽车复杂的生产制造过程,使学生系统地了解汽车生产过程中必须经过系统复杂的生产工艺过程,让他们在学习了汽车制造的车身冲压、白车身焊接、车身涂装、总装过后,能够掌握各种制造工艺过程,使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后快速进入角色,学会每个岗位上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适应各种工作岗位的需求。
1.2 课程思政目标
1.2.1 政治思想素养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四个坚持,激发学生为祖国、民族复兴拼搏的斗志。
1.2.2 心理素养
培养正确专业学习观,意志坚定性,性格乐观,能正确面对困难,压力与挫折,具有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健康平和心态,树立为国家汽车制造事业奋斗的理想。
1.2.3 职业素养
培养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团队协作、严谨细致、吃苦耐劳、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使命感的大国工匠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2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汽车制造工艺的课程内容系统性不是太强,知识点较琐碎,导致课程本身极为枯燥。以往专业课程重在识的阐述,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理想、价值观、世界观,为避免在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出现“两张皮”现象[3],教师在备课中,按照教学大纲,认真梳理知识点,精选育人素材,如在讲授概述章节时,导入《中国制造 2025》、“工业 4.0”等内容,提炼爱国情怀、法制意识、社会责任、人文精神等育人要素充实教材内容,挖掘出自立自强、诚信、科学精神、工匠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育人元素,精心设计教案将育人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在讲课中从复习、课程导入、讲授、小结等环节,找准切入点和学生兴趣点,融入思政教学理论,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各章节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融入点,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融入点
2.1 培养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工业基础薄弱、生产力低下,党和政府决定发展中国自己的汽车工业,改变汽车工业的落后面貌,适应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中国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在艰苦的条件下,边干边学,边建设边生产,仅用3年时间,在1956年,“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并投产,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实现了中国的“汽车梦”。随后一汽,二汽,陕汽等相继建成,改革开放后,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奇瑞汽车等民族品牌相继崛起。2009年汽车产销量突破1 300万辆,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国,2017年我国汽车产量2 901.54万辆,202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 11年蝉联全球第一。新中国成立至今,在党的领导下,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由大到强,历经艰辛与坎坷,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中国汽车行业的“第一”。
液压机是冲压工艺中非常重要的设备。通过液压系统传递能量,具有柔性好、曲线可控等优点,在很多领域应用广泛,属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新中国成立,我国的板材冲压液压设备处于空白,上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了板材冲压液压机的研制,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加速了板材冲压液压机的发展。经过我国科研人员不断的努力,目前我国的济南二机床、合锻智能、天津、天锻等国产液压机占到国内市场90%以上,在国际上,我国液压机的生产量处于领先水平。
通过上述两个案例,我们看到了中国精神、中国制造和中国力量,培养了学生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坚定信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2 正视技术差距,发扬奋斗创新精神
工业机器人是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自动化设备,它集成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焊接、热处理、表面涂层、装卸、装配、检验和仓库堆放等领域,机器人已经逐渐取代人工操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虽然我国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发那科、ABB、库卡、安川)相比,起步较晚的国产厂商,还存在一定差距。
冲压材料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汽车的轻量化进程,随着全球对节能环保的日益重视,未来汽车将向着节能高效化的方向发展;汽车轻量化之后,不仅可以直接降低油耗,还可以间接改善动力性能,提升驾驶性能,减少制动距离,同时能很好地保护环境[4]。虽然我国汽车轻量化材料开发及应用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在高强度钢、铝合金、 镁合金及非金属材料4大类轻量化材料应用基本达到国际同等水平,但是在材料的品质和性能、稳定性、成形工艺的多元化、数据支撑和标准体系构建等方面均存在技术短板[5]。
通过上述案例,让学生直面我们国家的不足,清楚了解我们国家仍是发展中阶段,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勉励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实现我国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努力奋斗,激发学生为祖国、民族复兴拼搏的斗志。
2.3 认识发展方向,肩负时代使命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6]。2015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中国制造2025》,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三大转变,推动中国到2025年基本实现工业化,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中国制造 2025》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对《中国制造2025》的讲述,让学生们对中国制造未来发展方向有了清楚的认识,并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时代使命,坚定自己学习目标,积极向上乐观的学习心态,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追梦人,为国家汽车制造事业不断奋斗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4 增强职业意识,严守职业规范
汽车制造工艺反映了汽车制造的先进性和质量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汽车质量的好坏,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依照工艺文件的要求和执行工艺流程及操作规程,并做好上、下工序的衔接,才能保证产品的装配质量。车身的制造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冲压及其总成的精度,而冲压的质量问题也会直接影响后续工序的质量;在焊接工艺过程中焊接工艺参数直接影响了车身的强度和安全性;在涂装工艺过程中,需要精细的工艺参数控制油漆和各项工艺设备,影响车身防腐蚀和美观性;在总装工艺过程中,装配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
工艺质量检测和返修是任何汽车制造公司不可避免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汽车冲压、焊装、涂装、总装中都需要进行质量检测与返修,汽车出厂前的下线检验发现任何质量问题,均将其开到返修区由专门的返修工对其进行维修,返修后的车辆需重新上线检测合格后方可出厂。位置误差、小件漏装、覆盖件间隙不均匀、紧固件拧紧力矩偏差、内外饰件表面破损等,虽然都是一些小问题,但任何一家有影响的汽车公司都视其为零容忍。一台不合格产品在消费者手里,对公司来说只是0.000 1%的不良率,但对于消费者来说,不良率就是100%。
3 总结
通过对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工艺过程和工艺质量检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工作要诚实、守信、专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追求完美和极致,注重细节,对本职工作一丝不苟工作理念,精益求精大国工匠精神。
4 结论
汽车制造业广泛涉及各类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体现国家竞争力的标志性产业。因此,汽车制造人才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在技能人才培养上,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整个教育教学当中,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知识能力与教书育人协同并进。
通过汽车制造工艺课程的教学探究,本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巧妙的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当中,让学生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塑造了品格,爱岗敬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学成后能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