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毒和人类:共生的世界

2021-07-21

学生导报·东方少年 2021年17期
关键词:飞沫红树林流感病毒

★ 内容简介

2017年春天,我第一次去婆罗洲探访那里的稀有动植物。在沙巴的红树林保护区里,我第一次看到了壮观的红树林,只在教科书里看到过的气生根、胎生种子都呈现在了眼前。在公园游逛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小小的鸡舍,里面有十来只鸡在来回溜达,这难道是保护区管理员养来改善生活的吗?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主编:史军

作者:史军 姚永嘉 朱新娜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内文节选

从养鸡笼预测禽流感

在保护区内设立的小鸡舍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使命,那就是监测禽流感的动向。每年秋季和春季都会有大批的候鸟经过沙巴的红树林保护区向南或者向北迁徙,这些鸟类身上有可能携带了致命的禽流感病毒,实时检测有助于我们做好应对方案。

但是人类不能为了发现病毒,而去随意捕捉野生鸟类,于是,这些饲养在红树林中的鸡,就成了为人类放哨的先锋,因为它们会被候鸟身上的禽流感病毒感染。研究人员会定期检测鸡舍里鸡身上所带的病毒,从而判断病毒的变化趋势,为对抗病毒做好准备。

话说回来,禽流感病毒与人流感病毒是一个大家族的成员,但前者是在禽类之间传染的病毒。

在通常情况下,禽流感病毒并不会感染人类,但是意外总是会发生。

猪流感为什么很可怕

2009年4月,以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为起点,全球暴发了一次超大规模的流感事件。在这次流感大流行里,全球有超過6500万人被感染,当年至少有18449人失去了生命。这场突如其来的流感是如何发生的呢?

很快,科学家找到了这次流感的元凶——H1N1高致病性流感病毒。让人惊异的是,这次流感病毒的一部分遗传信息来自人流感病毒,而另一部分遗传信息来自禽流感病毒,但是这种组合并不是在人身上或者鸟类身上完成的,完成致命病毒组装的场所,竟然是猪!

上文说过,禽流感通常是不会直接传染给人的。但是流感病毒却可以在人和猪之间来去自如,与此同时,猪也容易感染禽流感。当生病的猪同时感染了人流感和禽流感之后,病毒就开始在猪的细胞中同时进行复制。复制完成的人流感和禽流感RNA,就像杂烩粥一样混在一起。

当这些RNA被装到病毒衣壳里面去的时候,完全就不会区分哪些来自人流感病毒,哪些来自禽流感病毒。这种阴差阳错的组装导致了新的病毒的诞生,它们不仅能轻松感染人类,还获得了来自禽流感的高毒性。而猪这位“二师兄”不知不觉就变成了病毒发酵罐。

即便如此,人类也并非束手无策。理论上,只要我们找到所有的病毒组合,依靠这些信息来制作疫苗,那不就能有效对付流感病毒了吗?事实确实也是如此,随着疫苗的实验成功和推广,H1N1流感终于被人类控制。

但是事情并没有完结,流感病毒会改变长相,躲过人体免疫系统的追捕。

总是会出错的流感病毒

说起来,流感病毒经常变换长相,竟然是因为流感病毒太笨了。作为一种RNA病毒,流感病毒在复制自己的遗传信息的时候总是会出错。

RNA病毒与DNA病毒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前者在复制过程中没有纠错系统,所以经常会出现差错。病毒这种看起来很“蠢笨”的行为却给人类免疫系统出了难题,因为这些“坏人”(RNA病毒)的“脸”(识别特征)经常变来变去。

人体虽然通常可以因为接种疫苗或者患病获得对DNA病毒(比如乙肝和水痘)长期免疫的能力,但要想获得对RNA病毒(如流感病毒、冠状病毒)长期的免疫力就很难了,因为它们总是在变,这就是为啥我们乙肝疫苗打了以后很长时间都不用再打,但是流感疫苗却需要每年都打的原因之一。

还好,人类研制出了奥司他韦这种有效对抗流感病毒的药物。这种神药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为什么得了流感吃抗生素并没有用处呢?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带你去检阅那些人类手中的抗病毒药物。

为什么冬春季节容易暴发流感

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确切答案。

之前科学家对此有诸多推测,比如冬季人群聚集,人与人接触多了就会更有利于病毒传播;再比如因为冬季空气较干燥,这会使黏膜水分减少,造成呼吸道无法有效排出病毒颗粒。病毒在低温的表面也能存活较久,干冷(小于5℃)的环境也更适于通过水雾传染。

然而热带区域的流感并没有上述规律,流感暴发期总是在雨季来临的时候。

还有一位叫罗伯特·埃德加·霍普-辛普森的科学家提出维生素D可能是影响流感传播的关键,因为在冬天人们晒太阳的时间减少,引起体内维生素D减少,所以易于感染。但是在今天的动物类食物中存在大量的维生素D,这种差别早就不复存在,所以这种学说也有明显的漏洞。

为什么会有季节性流感暴发现象,这个困扰人类的谜题还需要大家去研究和破解。

不管怎样,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把含有病毒的飞沫(即传染性飞沫)散布到空气中,周围的人会因吸入这些飞沫而感染。病毒还可通过感染病毒的手来传播。所以戴好口罩、勤洗手、避免人群聚集是对抗流感和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黄金原则。

猜你喜欢

飞沫红树林流感病毒
基于STM32的飞沫智能检测仪
藏着宝藏的红树林
红树林为何能在海水中生长
飞沫传播与口罩
流感病毒为何肆虐冬春
新研究有助于开发流感广谱疫苗
走过红树林
为何要如此重视H7N9型禽流感
红树林沼泽
关于“甲型H1N1流感”的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