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光切割技术在侗族亮布中的应用研究

2021-07-21史文莉

中国艺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史文莉

摘要:侗族亮布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是一种民间手工纺织品,有着现代机织化纤面料所无法替代的优良品质,是侗族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此背景,从面料再造的角度出发,运用激光切割技术对亮布进行二次创新设计,从激光切割技术与镂空、激光切割技术与编织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总结出适合应用在亮布上的设计方法。本课题的研究丰富了亮布的表现方式,拓展了亮布的应用领域,对非物质文化在工业化冲击下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侗族亮布 激光切割 面料再造 非物质文化遗产

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目前侗族约有300万人口,主要分布在我国黔、湘、桂三省交界之处。一直以来,因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闭塞等因素,限制了侗族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使侗族文化长期处在封闭或半封闭状态中,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这反而对侗族文化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侗族服饰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侗族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族群相互认同的特征和联系整体的纽带,是与其他民族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

侗族服饰绚丽多彩、别具一格,包括服装、首饰、配饰等。其中,侗族服装在整个少数民族服饰中占主导地位。勤劳、简朴的侗族妇女用自纺自织的侗布制作服装。用作衣料的侗布主要是由棉花纺纱编织而成的,织造纹理有平纹、斜纹、蜂窝纹、鱼骨纹、花椒眼纹等。布纹紧实,面料硬挺,经久耐用。侗布的色彩有本白色和经过靛蓝浸染而成的青色。在染色过程中,由于受到染色次数、染色工序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青色又有多个色彩倾向,如偏蓝的青色、偏黑的墨青色、偏红的红青色等。亮布是侗布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织物,它的制作工艺古老而复杂,要经过纺纱、织布、染色、捶布、蒸晒、上浆、上胶等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经过靛染和特殊处理后的亮布,色泽绛紫,表面带有一种金属般的光泽,故而得名“亮布”。

一、侗族亮布的特点及现状

侗族亮布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是一种民间手工纺织品,它是侗族传统服饰面料中的上乘之品,多用于盛装衣料或作馈赠礼品。侗族亮布是侗族服饰符号系统中的重要元素,从生产生活中产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传承,蕴藏着手工艺的温度和民族文化的个性。侗族亮布既有纸张的挺括感和皮革的光泽度,又有织造纹理特色。它的色泽彰显了历史的沉静,散发着未来感的神秘。用亮布做成的服装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具有防寒保暖、防雨透气、抗菌杀毒、防蚊虫叮咬和不易被树枝划破等实用功能。无论是在材料的运用上,还是在制作工艺流程上,亮布都体现出侗族人民的生活智慧和崇尚自然的生活理念。它是一种生态纺织品,符合当下人们对绿色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侗族亮布的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使得它在侗族人民心里有着极高的地位,它曾是侗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它的制作工艺世代相传。用亮布制成的服裝男女老少皆能穿,尤其在一些重要场合,如侗族的节日庆典、相亲大会和婚礼宴席,甚至祭祀祖先等场合都能见到亮布的影子。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侗族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代化工业文明的发展加速了侗族农耕文化解体的进程,他们的生活方式不再以男耕女织为主。在经济多元化、技术现代化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下,他们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改变,用亮布做成的服装不再是侗族人们日常生活的装束,而且由于亮布制作费工费时、产量小、标准化低、色牢度差、幅宽窄等因素的局限,使得侗族妇女逐渐放弃了这种繁重的手工劳作,尤其是年轻女子不愿再像长辈那样付出全部精力和情感来传承这种技艺,故而亮布传承面临危机。

目前市场上运用亮布设计而成的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基本上都是“拿来主义”,即把现成亮布直接与产品结合,没有从面料的二次设计和功能创新角度拓展其表现空间,创新思路保守、手法单一,导致产品的种类雷同、款式单一,传统民族风过于浓重,缺少与时俱进的科技含量和时代精神。因此,赋予这种古老面料新的生命力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使亮布得到真正的传承与发展,才能让它们走出大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二、激光切割技术在侗族亮布中的应用

从本质上讲,亮布制作工艺是文化历史的产物,如果仅仅利用它来设计产品,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人们的怀旧心理,而无法体现人们求新求变的精神诉求。面对汹涌而来的现代科技,如何既能维护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命脉、保持民族特性及文化个性,又能把握住时代脉搏,是现代设计师所肩负的重任。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正是基于此,在遵循亮布传统工艺本质的基础上,从现代设计美学的角度,根据其性能和特点,将原有的传统服饰面料——亮布进行二次设计,把新材料、新技术注入其中,并结合当下流行趋势进行学科交叉性研究,为这种具有民族性、历史感的面料注入新活力,使其成为具有当代属性与时代特征的功能性面料。

激光切割技术是一种现代化非线性热加工技术,它主要借助特殊的激光光束来切割面料。面料在这种高功率与高密度光束的作用下温度会逐渐升高,最终达到汽化温度,产生蒸发现象,形成洞点。这些洞点在光束的移动下连点成线,形成切缝,最终实现面料的切割。从激光切割技术加工原理上不难看出热熔性、可燃性纤维面料,尤其是聚酯、聚酰胺等纺织面料更适合这种工艺的表现,但是这些化纤面料的某些弊端不能满足当下市场多元化的需求。侗族亮布虽然是由天然纤维制成,但它有着化纤面料无法替代的优越特性。经过多道工序加工后的平纹亮布,结构紧实,表面平整光滑,质地挺括,厚度适中,符合激光切割工艺对面料材质的要求。操作者只要在加工过程中设置好相应参数,就可以实现对亮布的切割加工。

激光切割是一种非接触式的加工工艺,这种加工方式还会很好地保护亮布表面的光泽度和平整性,避免在加工时对亮布造成损坏。为了追求更加完美的效果,我们一般在亮布的反面(没涂蛋清的一面)操作。在激光切割的过程中,由于亮布表面涂抹了蛋清等胶性物质,随着温度不断升高,这些胶性物质会越来越紧密地渗透到纤维当中,使得激光切割后的亮布边缘不会产生毛边,这为之后亮布终端产品的生产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总之,激光切割技术与侗族亮布的结合不是偶然,它是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深度融合的一个必然。

1.激光切割技术与镂空

镂空效果会给人一种若隐若现的神秘感,它是当今时尚界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国际各大时装品牌都有非常经典的镂空时装,并深受大众喜爱。激光切割工艺以其精准、高效、智能、环保等优势成为实现镂空效果的最佳技术手段,它为时尚界创造了许多新颖别致、简约而不简单的镂空艺术作品。在侗族亮布上应用激光切割技术进行镂空的减法设计,可以打破亮布的色彩沉闷感,增强亮布的空间层次表现力,丰富亮布的肌理表现,提升亮布产品的附加值。

亮布上的镂空图形可以利用电脑激光切割软件进行绘制,并按一定比例进行切割。这种可控化的加工方式,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服务,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根据亮布特性和激光切割的特点,笔者总结出几种适合亮布镂空的切割方法。

一是完全切割式。将亮布上预先设计好的镂空图形全部切割掉,使亮布产生剪纸般的镂空效果。这种切割方式在设计的时候要注意正负形关系,虽然被切割掉的部分不再被关注,但是它所形成的镂空图形,会和留下来的面料产生图底转换的视错觉。完全切割的镂空图形可繁可简,单位图形的尺寸可大可小,图形样式可以是单独纹样,也可以是连续纹样。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留下来的面料中,图形与图形之间一定要有连接,避免面料断裂。镂空效果的亮布美观平整、通透性强,适合单层或多层组合应用。(图2)

二是半切割式。将亮布上预先设计好的镂空图形进行保留性切割,也就是根据需要把镂空图形边缘的一部分切开,剩余部分不切,使镂空后的亮布产生镂而不断的效果。利用这种切割方式的图形在设计时,除了要注意图底关系和面料连接问题外,还要注意图形的简洁化和单位尺度放大化,这样才能凸显半切割式的特点。半切割镂空的亮布表面具有浮雕效果,若是应用在服装上,部分断开的面料会随着人身体的活动而产生悬浮的动感。由于亮布一面有光一面无光,所以断开而外翻的面料会随着人体活动呈现时隐时现的光泽感。(图3)

三是切割组合式。这是完全切割式的延续,是把完全切割下来的零散面料回收,再通过一定的排序和工艺重新组合起来的处理方式。这种方式能让珍贵的手工亮布得到充分利用,节约环保。切割组合镂空图形一般为简洁重复的几何形状,单位图形的规格大小相同或是具有渐变效果。将这些零散面料组合在一起一般采用拼接缝纫工艺或是连接配件组合,如金属环、特殊扣子等进行有规律、有秩序的排列。切割组合的镂空亮布虽然不如前两种镂空面料通透,但它不受亮布幅宽的限制,可以无限组合、无限延长,还可以组合成任意形状的面料,甚至是服装裁剪所需要的其他版型。(图4)

2.镂空图案设计

在侗族传统服饰中,一般直接用亮布裁剪成衣,很少有大面积的装饰图案运用在亮布服装上,少量的局部装饰也多是通过手工刺绣来实现。激光切割技术的出现可以使亮布的装饰手法更加灵活多样,而且还可以快速实现整幅面料的装饰。由于亮布质地硬挺,不易产生毛边,因此它所形成的镂空图形边界清晰、明朗,造型精确、流畅,适合各种题材的表现。虽然镂空图案题材广泛,有具象的动物、植物、人物、风景纹样等,还有抽象的几何纹样等,但是适合亮布风格的镂空图案需要根据亮布做成的终端产品风格来决定。

优雅端庄风格的亮布服装多采用具象的植物花卉镂空图案。图案应注重细节的刻画,单位图形尺度可以稍大些。这种风格的服装大多采用完全切割法实现大面积镂空,镂空亮布成为服装的主要材料甚至是唯一材料。这种整体应用手法可以营造统一的视觉效果,突出衣料的特色与美感。镂空亮布作为服装主料,镂空装饰纹样便可以覆盖全身。因此,服装款型不宜过于复杂,以免破坏衣料的美观度。大面积镂空图案与时隐时现的皮肤交相輝映,再加上深色布料与皮肤的色彩反差,使得镂空亮布服装精致、有型又不失庄重优雅。(图5)

现代知性风格的亮布镂空服装一般采用抽象的几何纹样,注重点、线、面的排列构成。由于几何图案造型简洁明快,因而适合完全切割式、半完全切割式和切割组合式的加工方法,可以在服装上或大面积或局部应用。简洁、规律的直线型几何纹给人一种理性、秩序的美感,如果大面积运用在服装中,服装版型一般多采用直线裁剪,这样可以与直线型几何纹相呼应,以便体现着装者成熟智慧、时尚干练的气质。灵活、多变的曲线型几何纹给人一种理性中不失感性的视觉美感。它更适合半完全切割式和切割组合式的加工方法。如果在服装中局部运用,则要注意图形的疏密排列与服装结构及装饰部位的配合。总之,亮布硬挺度强、悬垂性弱的特点很适合简单纯粹、线条醒目的几何纹的表现。(图6)

经典民族风格的亮布服装一般采用具有民族传统元素的镂空图案,如民间剪纸图案、宫廷建筑图案、民族服饰图案等。由于在中国传统图案中讲究“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说法,因此在设计具有民族风格的镂空图案时,要注意这些图案背后所代表的文化寓意。如石榴图案寓意多子多孙,牡丹图案寓意富贵吉祥,松鹤图案寓意健康长寿等。值得一提的是,亮布本身就极具民族风格,如果在设计镂空图案时能很好地结合侗族特有的民族图案,如侗族织锦纹样、侗族刺绣纹样等,会更加突显侗族的识别性与文化性。(图7)

3.小结

面料设计影响着服装风格,服装是设计理念的物质载体。设计师应当充分了解面料的特性、加工工艺的特点以及图案艺术风格的表现,才能更好地运用到服装设计当中。停留在与传统手工装饰技艺结合的亮布,通过激光镂空技术的加工,面貌焕然一新,改变了以往凝重、沉闷的感觉,跻身于时尚、性感的前沿。从镂空亮布的实用角度来讲,激光切割工艺为亮布服装带来了透气散热、不受亮布幅宽的限制、延展面料尺度、减弱亮布硬挺度、提高舒适度等功能,同时也为民族传统手工业与智能制造业的结合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激光切割技术与编织

编织工艺既古老又现代,它有传统手工文化的印记,又有现代时尚的设计理念。包容、多样、灵活、多变的编织技艺,被广泛应用在艺术设计各个领域,如纺织品设计、服装服饰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平面包装设计、室内环境设计等。编织工艺可以使软性材料变得硬挺,也可以使硬性材料变得柔软。这种独有的特性与编织结构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时尚界设计师,他们频频利用这种工艺手段为世界各知名品牌设计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编织产品。

侗族亮布本身就是利用棉线通过编织工艺形成的材料,如果想利用它进行二次编织,那么必须先对它进行适当的加工,使它变成符合编织工艺要求的材料。激光切割技术的出现为亮布再设计提供了二次编织的契机。快速成型的激光切割技术与灵活多变的编织工艺相结合,打破了亮布表面原有的平整度,丰富了亮布的肌理表现,重塑了亮布服装的风格,使古老的亮布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以下是笔者根据亮布特性、激光切割和编织工艺的特点总结出的几种适合亮布的编织方法。

1.布条编织

布条编织是将亮布根据设计的需要切割成若干个布条,然后布条与布条形成经纬进行编织。与机织面料不同,亮布由手工编织而成,因此,它的幅宽有限,一般在40cm左右,属于窄幅面料。市场上能买到的亮布尺寸一般幅宽40cm,长度1000cm左右。如果想再次把它编织成宽幅面料,那么就要在激光切割时把亮布的幅宽(40cm)一面作为等分切割的一方,这样切割出来的布条就会变得很长,编织出来的面料不再受原有亮布幅宽的限制。亮布编织效果和激光切割布条的宽窄、曲直及编织方法有著紧密的联系。

如果想表现细腻的效果,可以把亮布切割得细密些,这样切割出来的布条宽度就会变窄,当然也不能过细,过细的布条拉伸度不好,一般应控制在0.5cm至1cm为宜。如果想表现粗犷的效果,可以把亮布切割得疏些,这样切割出来的布条就会宽些,当然也不能过宽,过宽的布条在编织时不易操作且效果不好,一般控制在1cm至3cm为宜。激光切割成的布条形状也影响着编织后的效果。用直线型布条编织,面料紧实平整,编织纹理清晰;用曲线形布条编织,面料结构松散,表面会产生缝隙。

影响亮布编织效果比较关键的因素是编织方法。使用经纬交织的编织法,因组织结构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纹理效果。如果采用经纬宽度相等的布条进行平纹编织,则编织后的面料表面会形成方格状的视觉效果,面料平整、挺括。如果采用宽度相同的布条进行斜纹编织,织物表面则会呈现一定角度的斜纹线。与平纹相比,斜纹组织的经纬交织点较少,织物表面有经(或纬)斜向浮长线,故而织物结构较为松软,不如平纹编织面料紧致。缎纹组织的编织方法与前两种编织有所不同,其经纬交织点更少,织物表面形成的经(或纬)浮长线会更长且不连续,相互间隔距离均匀、规律,斜纹夹角更小,因而织物质地柔软适中,表面平整光滑、富有光泽,缺点是容易剐丝。当然,除了以上三类组织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变化组织、联合组织等多种手法,甚至可以借鉴竹编、皮革编织等方法进行编织,寻找更加适合亮布特性的表现手段。总之,丰富多变的组织结构拓展了亮布编织肌理的表现空间,改变了亮布原有的平整性、硬挺度,使它的外观变得更加丰富,手感更加柔软。(图8)

2.镂空编织

镂空编织是指将预先设计好的图案用激光技术切割掉,这和前面提到的激光镂空工艺相似,但有所不同的是,镂空后的面料还要和已切割好的布条进行再次编织,最后形成浑然一体的效果。相较于经纬交织的布条编织,这种穿插式的编织方法可以使面料结构更加稳固,不易松散、脱落,并且可以自由地组合穿插,形成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值得注意的是,条状的经纬编织可以不受亮布幅宽的影响,故而改造后的亮布尺寸可大可小,而镂空编织则要受亮布幅宽的制约,但是布条在镂空面料中的穿插可以将数块相同幅宽的面料通过编织方式有效地连接在一起,从而改变亮布幅宽尺度。然而,如果想做到“天衣无缝”,还得处理好编织技艺、镂空图案和亮布终端产品结构之间的关系。通过试验,笔者得到两种比较适合应用在亮布上的镂空编织方法。

一是网状镂空编织,这种编织手法要选用连续的、有规则的几何图形,如方形、棱形、圆形等进行激光切割,并且图形切割的面积要稍大些,因为只有这样,才有足够空间用来穿插布条。在编织过程中,要注意网状镂空图形与布条前后交插的关系,编织结构的简与繁要根据镂空图案的大小、造型特点及排列方式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这种编织法有点像皮革编织,它打破了“经天纬地”的传统编织方法,通过布条的前后穿插把网状亮布夹在其中,使再造后的亮布形成了既有镂空效果又有编织纹理的多重形态(图9、10)。

二是布条镂空编织,这种方法的灵感来源于经纬编织,但又与之不同。我们把经纬编织的布条选取一方进行有图案造型的切割。为便于操作,一般我们选用经线进行切割,要镂空的图形一般是几何图案,并且是纵向二方连续图案。然后把切割好的纬线(布条)穿插在带有一定图案造型的经线里面,形成纵横交错的编织效果。这种编织手法借鉴了布条编织和网状镂空编织的特点,既有纵横交错的编织纹理,又有镂空图案的丰富造型。相对于网状镂空编织,布条镂空编织的面料结构较为松散,手感更加柔软,图案纹理变化丰富,而且在材料转换上可以更加灵活、多样(图11)。

3.小结

以上的编织手法仅使用了亮布一种材料进行组合变化,当然我们也可以把丰富多样的其他线形材料融到亮布編织当中。只要这些材料能更好地凸显亮布特点、丰富编织肌理效果,都可以采用,甚至是带有高科技含量的功能性纤维材料,如发光纤维、发热纤维、抗菌纤维、变色纤维、香味纤维等。这样改造出来的亮布不但具有历史悠久的民族风貌,而且还带有时尚的未来科技的韵味。在编织再造中,我们还可以将其他纺织工艺融入其中,如丝网印工艺、热压工艺等,可以极大丰富亮布编织效果。(图12)总之,编织工艺历久弥新,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编织方法变幻无穷。激光切割工艺为亮布的编织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拓展了亮布的应用范围,使亮布的终端产品品种更加丰富,款式更加多样。它不仅可以应用在服装服饰领域,也可以运用到建筑空间当中,与居室产生互动,丰富室内软性材料的表现。

四、结语

侗族亮布取材于自然,制作工艺独具匠心,是侗族人民勤劳与智慧的体现,是侗族的一张名片。它工艺环保、质地天然、色泽优雅并蕴含着浓浓的手工温情与民族意识,这种弥足珍贵的品质是现代机织化纤面料所欠缺的。一件好的设计作品如果想屹立于国际舞台、得到世界认可,那么它不仅要具备审美与实用价值,而且也要具备民族文化与时代特征。将激光切割技术融入亮布再造中,不仅传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而且也符合未来流行趋势的发展需求。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地方特色布料与现代时尚产业对接,具有广泛的经济市场前景,为非物质文化在工业化冲击下如何传承与发展开拓了新的思路,同时对中国服饰流行趋势体系的建构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本文为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一般项目(项目编号:SM201810012004)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杨筑慧.中国侗族风俗志[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2]张国云.贵州侗族服饰文化与工艺[M].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

[3]苏玲.侗族亮布[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4]马婧.基于设计视角的产品附加值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

[5] 胡毅. 激光雕花技术[J]. 染整技术在服装产品开发中的应用研究,2016,36(6):31-33.

[6] Deborah Levine. Knitting as art [DB/OL].Think IR: The University of Louisvill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2013.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戏曲艺术的重大举措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试析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现今社会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索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