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双百方针”到文化强国

2021-07-21陈珂

中国报道 2021年7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建设文化

陈珂

2018年6月17日,话剧《茶馆》在首都剧场迎来自首演以来的第700场演出。《茶馆》展现了戊戌变法后、军阀混战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的社会变化,迄今的每一轮复演都一票难求。1958年《茶馆》首演前后,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电影《林则徐》和《五朵金花》、昆曲《十五贯》、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等一众作品同样成为时代记忆,展现出我国当时文艺创作的崭新局面。

这一局面的形成,要追溯到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主席在当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65年来,中国共产党秉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简称“双百方针”),发展和完善文化建设理论,丰富文化建设实践,目前正朝着2035年我国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懈努力。

文化发展战略因时因势而变

“双百方针”的提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建设史上的重要事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文化建设先后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杨金海建议以大历史观看待我国文化建设的进程。

“五四运动时期,在做出各种比较选择之后,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重新观察中国和世界的思想武器,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创建了中国共产党。”杨金海表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28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从革命形势和革命实践的需要出发,领导革命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集中体现为革命根据地崭新的文学艺术等成果。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真正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严格来讲,与此相适应,才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形成了社会主义的文化形态。当时已经开始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文化大发展提出了要求,需要充分调动文学家、科学家乃至整个思想文化界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具体到‘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二者并非同时提出。”杨金海对《中国报道》记者说。

1951年,中国国内关于京剧的发展问题出现了争论,有的主张全部继承,有的主张全部取消,毛泽东主席为此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主张对待京戏艺术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加以继承。1953年,毛泽东就历史研究工作的方针,提出要百家争鸣。在此基础上,“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又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实行“双百方针”。

“双百方针”为繁荣我国文艺事业指明了方向,对于促进文学艺术的创作起了比较大的推动作用。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北京大学教授李国新表示,文化建设真正迅速发展是在党作出改革开放决策之后。“文艺创作只是一个方面,‘双百方针有广泛而普遍的指导意义,又被重新确定为中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包括文化建设在内的社会各项工作都突飞猛进。”

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党不断丰富文化建设理论,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以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其间,于2011年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文化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目前为止也是唯一一次。”李国新评价说,这标志着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5月6日,读者在安徽省蒙城县图书馆天梯书架旁阅读书籍。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文化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文化自信成为“四个自信”不可或缺的内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作为“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并明确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为新阶段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总的纲领。

公共文化服务从无到有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文化建设的根本立场,不仅体现为人民是文化创作的源头活水,也体现为文化建设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意味着,公共文化服务必须基于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以普遍实现公共文化权益为准则,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但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几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我们最早没有‘公共文化的概念,以前叫‘社会文化或‘群众文化,学術界对公共文化的研究和实践始于本世纪初,政策层面的真正推动是从2005年开始。习惯上,我们也把公共文化等同于文化事业。”李国新向《中国报道》记者表示。

2005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获得通过。该建议中出现了“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一战略规划——这暗示着,经过近30年市场取向的体制改革,意义变得较为含混的“文化事业”一词,开始彰显出“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内涵。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开始了历史性的转折。

自那以后,党领导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了清晰的时间表: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这是我国第一次出台文化专项五年规划;2007年,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专门研究文化的繁荣发展和体制机制改革;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明确了工作部署和改革创新方向;2015年,《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印发,对新时期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出顶层设计,提出目标任务……

2019 年8 月14 日,上海书展,喜马拉雅的星空听书馆在浩荡书海之中以科技风的展区造型抢镜,吸引大批读者驻足戴耳机进行音频“阅读体验”。

政策之下,一项项由政府主导的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的文化惠民工程在全国各地展开。

2008年,我国公益性博物馆开始免费开放,2011年免费开放的文化机构又扩大到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以及乡镇文化站,目前全国大概有200多个科技馆也加入到免费行列。“十二五”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和社区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是广受关注的五大惠民工程,目前都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文化馆站44464个,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9.6倍;全国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8.94%和99.25%。

“发现一个短板就一竿子插到底,举全国之力务求短期内解决问题,世界上除了中国以外,大概没有国家能做到这样。这由我国的制度优势所决定,也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密不可分。”李国新表示,工程是阶段性的,现在基本上都已结束,“‘十四五规划建议中的新提法叫‘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怎样理解‘创新?我认为过去的方法和模式不能丢。”

从2011年开始,国家对每一个地级和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分别补助50万元、20万元,每一个乡镇文化站补助5万元。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我国的文化事业费累计已达928.33亿元。“‘十四五时期,国家数字文化建设中的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国家公共文化云建设两个工程,就延续了以往由中央专项资金支持的做法,只不过这个标准是10年前的,今年将会对政府支出的比例进行调整。”李国新说。

努力实现文化强国远景目标

没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國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专门用一个部分部署“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这是中央首次明确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

李国新认为,文化强国有四方面的表现:第一,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要达到新的高度;第二,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要显著增强;第三,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均等化、普惠化;第四,现代文化产业的规模宏大、业态丰富、竞争力强。“比如说,到了文化强国阶段,公共文化服务不再是一般的保障,而是要满足人民多样化、特色化、个性化的需求。经验表明,这些目标由中国共产党提出,也必须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

“十四五”期间推动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是顶层设计最齐备的一次”。据李国新介绍,除了中央层面的“十四五”规划,各部门陆续出台了《“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扩大覆盖面、增强时效性、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高质量发展。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特点不同,但目标一致,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共同构成了国家的文化建设。”李国新向《中国报道》记者介绍,文化产业主要是通过科技创新、市场机制,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多样化的、个性化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这些产品相当一部分又用于公共文化——有了这些多元化的产品服务,公共文化服务才更丰富、才有更高质量。这样来看,公共文化也是文化产品的重要吸纳基地。”

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晚于文化事业,改革开放以后,在“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目标和路径下,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于2009年审议通过,标志着文化产业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并进入发展快车道。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并将其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三大重点任务之一。

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75%,2019年则上升至4.5%,达到44363亿元。杨金海表示,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会跟经济产生联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三产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相互促进,要把握好一个‘度。”杨金海说,由于受市场和资本的影响比较大,文化容易过度产业化,“这么多年我们党比较好地处理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关系。”

但与其他类型的产业相比更大的不同在于,文化产业有意识形态功能。受访专家强调,在发展文化产业时更要坚持党的领导,弘扬主旋律,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为重要遵循。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