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C罗嫌弃,可口可乐40亿美元没了

2021-07-21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小样冰城雪糕

No.1 被C罗嫌弃,可口可乐40亿美元没了

近期,一则C罗拒绝和可乐同框的视频意外在网络上走红。视频中,C罗单手抓起桌上“标准红盖”和“无糖黑盖”两瓶可口可乐,将其逐个移到镜头之外后,又举起矿泉水,对着镜头建议:“大家多喝水。”

时说新语:

这则视频在名人效应的加持下迅速引发“蝴蝶效应”。在发布会结束半小时后,可口可乐股价下跌了1.6%。公司总市值从2420亿美元跌到2380亿美元,蒸发40亿美元。随后,可口可乐回应称“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饮料偏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口味和需求”。

一直以来,支持、赞助体育赛事与运动员,都是可口可乐重要的营销策略,其源头甚至可以追溯到1928年的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在中国,可口可乐通过体育营销使其市场份额迅速扩大。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可口可乐更是将全球市场费用的60%投入中国,一举签下了刘翔、姚明等中国体育明星。此后,郭晶晶、易建联、孙杨、张继科、中国女排等,也都出现在代言榜中。

体育运动给人们带来那种充满生机、活力、热血的氛围,与可口可乐所承载的品牌核心价值有高度的重合性。可口可乐打造的不仅是一款饮料,更是承载着体育运动观看者的情绪、态度和文化的一种象征。这也是它被众多网友称为“快乐水”的原因。

这次可口可乐被C罗“嫌弃”,也说明了消费者日益注重健康消费需求,不管是可口可乐,还是其他食品、饮料企业,都需要不断创新升级,推出更加丰富和健康的产品。

—张淑敏

No.2先试用再种草,小样直播成为拓客新模式

今年“618”期间,天猫U先切入直播赛道,将小样体验与直播带货相结合,以差异化的思路,成功打出一波与众不同的“大促营销”。

时说新语:

当各大品牌都在以满减优惠的形式吸引消费者时,天猫U先却另辟蹊径,将小样营销与当下火热的直播带货结合在一起,组合出了一套“小样+直播”的新玩法。

直播,将产品的核心卖点传递给目标用户;而小样,能低成本满足消费者试用体验,增加种草、拔草、复购、分享的可能性。两者结合,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模式,形成了一个“感知—体验—口碑—转化—复购”的完整闭环。

当下,无数年轻人在天猫U先上形成了先试小样再买正品的消费习惯,每天蹲守在天猫U先平台前的“柿子”多达数千万人,成为中国消费经济的一股独特力量。他们一边试用体验,一边种草分享,在社交网络上形成了一个数量庞大的活跃社群。同时,品牌方借助百万优质用户试用、定价测试、口碑反馈、产品改进等全链路的互动与洞察,反作用于品牌的研发与营销。

天猫U先依托阿里的大数据与算法平台,以小样试用为突破口,敲开了新体验消费的大门,为品牌增长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更重要的是,其倡导的“先试用再种草”的理性消费理念,影响了千万年轻的消费者,也成为诸多品牌新客运营的重要阵地。

—张淑敏

No.3“618”大逃亡

每年“618”“双11”前后,各大电商平台之间都会相互较量,拼补贴、拼创新、拼布局,但今年,不少年轻人乃至商家已经开始产生“疲倦感”。

时说新语:

最初的“双11”大促,电商平台依靠五折甚至更低的价格吸引用户下单,使用户养成每年“蹲点”的习惯,撑起了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大促期间上千亿元的成交额。

但越来越多的节日促销,也逐渐导致用户审美疲劳,且促销套路烧脑,不仅需要做大量功课,还可能出现“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便宜两块五”的尴尬情况。加之直播带货的兴起,在直播间也可以买到与“618”“双11”同等价位甚至更低价的产品,种种因素正在使消费者开始逃离“618”。

这样的情况不仅发生在消费端,商家在大促期间也逐渐“躺平”。这是因为作为电商平台销售数据的贡献者,为了数据更好看,商家往往需要提前营销造势、引流提升销售额。任何能看见的渠道,都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

但头部品牌在这样的竞争中更具优势。一方面,大品牌拥有强竞争力的产品,己占领消费者心智;另一方面,大品牌拥有更高性价比的引流产品。普通商家在这些方面并无优势。

此外,抖音、快手等平台的崛起,也为商家提供了更多的销售平台。日常的品牌自播,加上直播政策对品牌的扶持,使商家有了更多的销售渠道。

从第一届“双11”至今,电商平台玩法不断创新,成交数据不断攀升,但商家和消费者对于大促早已从充满期待变为冷静思考,如何重新调动起他们的参与热情,成为电商平台需要思考的问题。

—刘会会

No.4泄露肖战隐私,谭鸭血营销翻车

6月20日,谭鸭血因公开暴露顶流明星肖战的行踪,被粉丝和网友讨伐,最终以公开道歉的方式进入公众视野。

时说新语:

对于谭鸭血来说,靠明星种草可以带来一定曝光流量,但谭鸭血的一系列操作,却是自砸招牌。尽管事后谭鸭血迅速發文道歉,但它的说辞却略显无力。从大众整体舆论走向来看,事件也远不是道歉可以解决的。

很明显,谭鸭血遭遇了一场信任危机。毕竟,任何时候,任何消费者的隐私,都不应该是商家拿来利用的工具。试问,商家为追流量,不惜暴露明星隐私,以后还有明星和团队敢去这家店吗?

事实上,随着营销环境日趋复杂,品牌为了博眼球,无底线蹭热度的情况屡屡发生。茶饮界的茶颜悦色,依仗着消费者的偏爱物化女性,“捡篓子”“官人我要”“宽衣解带”“打入冷宫”等,有恃无恐地玩文字游戏。而杜蕾斯、杰士邦等品牌的图片与文案更是时而翻车。

虽然,事件被曝出后,品牌都选择了道歉,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无底线的行为终究还是在消耗自己的品牌资产。

可口可乐总裁曾说:“假如可口可乐的所有工厂在一夜之间被大火全部烧毁,第二天就会有银行愿意贷款给可口可乐,可口可乐也能在一夜之间起死回生。”它靠的就是多年积累的品牌资产。

回到这次事件上来,谭鸭血引火上身,终被流量反噬。

—刘会会

No.5魔性洗脑,蜜雪冰城主题曲刷屏全网

“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近日,蜜雪冰城的主题曲火遍网络,凭借魔性洗脑的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词,引发大众传唱、二创热潮。

时说新语:

该主题曲旋律来自美国经典民谣的《Oh!Suzanna》,经蜜雪冰城重新填词后,在线下门店进行播放。制作并不精美,曲词也极为简单,该主题曲是怎么走红的呢?这与蜜雪冰城的打法有很大关联。

首先,有记忆点。改编自经典民谣,使该歌曲旋律具备了可以确定的流行基因;循环重复的歌词,刺激着受众对其留下深刻的记忆,这一点与“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类似。

其次,有话题度。作为“喝孟婆汤都忘不掉的歌曲”,这一网络热梗不仅吸引着受众好奇,引得受众自发点击,同时也激发着受众的沟通欲、分享欲,主动向身边的家人、朋友、同事安利。

最后,有参与感。部分蜜雪冰城门店唱主题曲送冰淇淋,是“蜜雪冰城社死现场”话题的一大支撑。作为在全国拥有超万家门店的连锁品牌,线下消费者可以很容易地找到蜜雪冰城,而“不知真假”的活动,又产生了极大的反差感,吸引着网红、大众前往验证。

在短视频愈发盛行、占据大众休闲时间的今天,蜜雪冰城主题曲的走红看似偶然,实则是一种必然。对于想要制造刷屏级营销的企业来说,记忆点、话题度、参与感这三个维度是值得思考的重点。

—王泽霖

No.6雪糕成本引热议,钟薛高是否走进了宣传误区?

近期,中式雪糕品牌钟薛高被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围绕“钟薛高是智商税还是物有所值”,网友议论纷纷。

时说新语:

事件起因于艾问对钟薛高品牌创始人林盛的采访,采访中,林盛说“最贵的一支卖过66元,产品成本差不多40块钱,它就那个价格,你爱要不要”。

后续,钟薛高官微辟谣称,林盛上述言论中的“它”,是指柚子和酸奶加起来120多万元一吨,官方对于别有用心的恶意造谣、移花接木,保留法律追究的权利。然而,此时的话题已集中在了钟薛高的价值与价格是否匹配上。

作为从雪糕赛道崛起的新消费品牌,钟薛高创立之初以“瓦片”的国潮造型、对标哈根达斯的品质获得了市场认可。然而,随着雪糕品类新竞争者的不断拥入,钟薛高早已不是仅有的“国货之光”,消费者也不再对其无止境地宽容。

创立至今,钟薛高在雪糕品类的成就值得瞩目,但如今的高端雪糕,其竞品早已不限于雪糕赛道,更在于咖啡馆、奶茶店等同样高单价、高颜值的网红单品。而相较于咖啡馆、奶茶店所能提供的消费场景,主攻线上的钟薛高,缺乏入驻高端市场的场景支撑。

这也是此次钟薛高引发抨击的原因之一。对于低客单价的日常消费品,消费者可以仅从产品层面对价值进行估量,但对于要攻入高端市场的钟薛高,产品、场景、服务的有機融合,或许才是其未来真正的发展方向。

—王泽霖

猜你喜欢

小样冰城雪糕
冰城“方舱”开建!
如何开一家蜜雪冰城店?
跳舞吧,去庆祝!
雪糕
一支雪糕
跳楼事件
小熊当当吃雪糕
一只驴耳探军情
雪糕
搞笑图片